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抗同志是位资深油气地质与发展战略研究专家,他以地质储量大于1亿吨为准,统计2004年中国大油田的地质和可采储量的规模、区域、丰度和油质等的构成,产量的规模、储产比等的构成,进而将他们与1984年的相应数据作对比。以评价大油田在全国的地位、分析采收率的变化、讨论不同地区的发展趋势以及探明新的大型油田的可能性。他认为某些地区大油田中重质油份额较高源于隆起区在晚期成藏中的聚集和破坏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尽管人们早已认识到了大油田的重要性,但在美国,以定量方式解释其重要性的机会并不很多。  相似文献   

3.
美国大油田     
在石油工业中,大油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人所共知的。尽管很久以前人们就认识到这个问题,但却没有人从定量的角度来描述大油田究竟是何等的重要。本文概括介绍美国人对美国大油田的描述,从大油田的储量、产量的构成、大油田的发现和分布探讨大油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5.
按照油田的原始(累计探明)可位的采储量.世界上一般把大于10亿t者称为巨型油田。为了便于研究和对比,笔者仅统计了不同时期排名前20位的大油田。21世纪初(2001)的数据取自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油藏数据库(C.and C.Reservoirs Digital Aralogs)2002年版.该数据库是由其同名的公司提供的.其油田数据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油气田》2005,10(4):F0002-F0002
2005年初以来.长庆油田公司紧紧围绕西峰油田百万吨产能建设和生产原油百万吨的目标.在全力以赴组织好西峰油田产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西峰油田的勘探力度,截至2005年底.西峰油田累计探明储量2.3803亿吨.控制储量1.9983亿吨.预测储量1.2864亿吨.三级储量达到5.665亿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的世界186个著名大油田(发现于1981年以前且储量大于5亿桶)的总可采石油储量(油田规模)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油田的规模一般都随时间而增大。油田规模的这种分析采取了整体与分组相结合的方式,其分组分为欧佩克成员国和非欧佩克国家两个组。  相似文献   

8.
9.
《勘探前沿》从2002年第1期开始,陆续发表了地震勘探专题20年回顾和纪念的文章。使我们能够以好的方法记录下SEG的新技术,并完全承认20年前确定实施该刊新的出版发行理念的执行委员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大油田的发展历程与展望(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国内超过70%的原油产量来自于9个大油田。掌握这些油田的动态对于了解中国国内原油产量和未来中国原油进口需求是必要的。该研究利用递减曲线和采油速度分析,得出中国大油田未来产量的走势。研究表明,中国国内未来原油产量将会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这正是由大油田的成熟和递减引起的。证据也表明,水驱和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大规模运用将会掩盖日益严重的资源缺乏,并可能会导致油田未来递减率比目前所见到的递减率更大。中国石油工业已经设法使其国内大油田的产量在几十年内保持稳定,但任何措施都无法阻止这些油田最终走向递减,且中国许多大油田已经过了峰值产量期进入递减。笔者认为,在未来几十年里,中国大油田的原油产量将大幅降低。图14表2参62  相似文献   

12.
南海西部油田已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在实现稳产上产的过程中面临老油气田增产挖潜、海上新领域(高温高压、深水)气藏开发难度大以及海上低品位储量动用困难等问题.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以老油气田增产挖潜、新领域高效开发以及低品位储量有效动用为核心的南海西部油气田上产关键技术系列,推动了南海西部油气田稳产上产.进一...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中国石油储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石油工业处于储、产量相对稳定的壮年期。从1984年到2004年,中国累计的探明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呈起伏不大的平稳升势。其中,东部老油区仍是增储的主力,20年间地质储量年均增长4.6×108t,可采储量年均增量约为0.95×108t。西北区及海域地质储量年均增长分别为1.93×108t及1.11×108t,可采储量年均增量分别为0.396×108t及0.237×108t。从对未来经济发展更具影响的剩余可采储量看,中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处于稳定的局面,20年期间平均年增量仅为0.1×108t。东部老油区已处于稳产阶段后期,其剩余可采储量已开始下降,但西北和海域的增加弥补了东部的下降。今后东部老油区与西北、海域之间的减、增平衡状况决定着全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和产量的变化趋势。为保持中国石油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今后应加强东部挖潜,开拓西北及南海深水海域战略接替区。  相似文献   

14.
储量替代率是衡量油田相对稳产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以及其与稳产的关系认识不尽统一甚至错误。从年度增加可采储量的构成入手,定义了广义储量替代率和动用储量替代率的概念;分析了中国2大石油公司广义储量替代率和动用储量替代率的变化趋势和现状;研究了利用年度增加动用可采储量进行年度配产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推导出了动用储量替代率稳产临界值的计算公式;明确了动用储量替代率稳产临界值由采收率、递减率、动用地质储量采油速度和达产率4种因素综合决定。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了油田实际,确定了中国石化及重点油田和油区的动用储量替代率稳产临界值,对相应的产量趋势做出了符合油田实际的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15.
海上油田由于探井、评价井有限,部分油藏储量边界不落实,导致开发评价井或调整井实施存在较大的风险。为了降低实施风险,提出了基于动态地质储量计算的海上油田滚动开发评价思路,即通过生产数据计算动态地质储量,对静态地质储量进行诊断,对储量边界进行再落实,进而指导储量复核算和开发评价井、调整井部署与实施。为了提高动态地质储量计算的精度,根据所需参数的不同和方法的适应性差异,优选了物质平衡法、现代产量递减法和水驱曲线法建立动态地质储量计算方法体系。引入了结合水侵量计算的视储量线性物质平衡法,提出了考虑有限封闭水体的现代产量递减法。参考“7.5”法,建立了南海西部海域甲型水驱曲线计算动态地质储量的区域公式,优选了俞启泰型水驱曲线,用以计算南海西部的可动油储量和技术可采储量。该思路在南海西部海域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指导了该类油藏的储量复核算,推动了滚动开发和调整挖潜,降低了开发评价井和调整井的实施风险。  相似文献   

16.
近20余年来中国石油产量及构成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抗 《石油学报》2006,27(2):6-10
中国东部老油区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和产量分别在1985年和1988年由上升转变为下降,而近20年来的西北区石油产量上升弥补了东部的减产.海域珠江口盆地的产量在1997年后下降,其储产比已降到很低;但渤海的产量将迅速上升,这不仅可弥补南海产量的下降,而且能为全国产量的增加作出贡献.20余年的产量变化表明,西北和海域已初步形成了对东部老油区的战略接替,全国石油产量至少还能保持15年左右相对稳产并略有上升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油田的分布特征与发现前景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大油田在石油储量增长和产量构成中占有重要位置.截至2004年底,中国大油田的可采储量占总探明储量的77%,2004年大油田产量占全国石油产量的70%.中国大油田的储集层主要是白垩系和第三系的陆相碎屑岩,圈闭以背斜圈闭和混合圈闭为主,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大油田发现的高峰期.中国的大油田主要分布在富油气凹陷中;凹陷的资源丰度越大,发现大油田所需的时间越短;凹陷的资源量越大,发现的大油田规模也越大.中国目前整体勘探程度比较低,未来在中西部地区和海域都可能有大油田发现.图6表1参10  相似文献   

18.
储量价值评估在油田勘探效益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石油企业的重组上市和中外油气田勘探开发合作项目的开展,储量价值评估已成为油田勘探开发、经营管理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采用净现值法,通过对勘探开发的投资测算,分析了探明储量的经济效益.将该方法用于4个油田新增探明储量的实例测算,总结认为:储量规模及品位、油田开发技术、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是影响储量价值的因素,油价变化对储量价值的影响最为敏感,探明储量投资对储量价值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9.
海上油田加密调整采收率评价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渤海S油田加密调整开发实例,分析了海上油田加密调整采收率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受工程设施处理能力的限制,运用水驱曲线法评价海上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采收率时需要考虑产液量的影响;而在海上油田加密调整后运用水驱曲线法评价采收率时,应首先确定油田是否处于稳定水驱状态,进而决定是否校正水驱曲线的直线段,以保证预测结果的科学合理。本文成果可以为海上其他油田调整设计及评价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国外海上油田开发比较早,注水也有较长历史,对产出水回注造成地层损害的主要原因,损害的机理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国内海上油田回注产出水的工作起步较完,对产出水造成的地层伤害及补救措施经验不足。随着我国海上油田产能建设和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急需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该文对国外海上油田注水造成的地层损害及增注措施进行了较为系统地调研和分析,其对于国内海上油田注水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