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气富集区水文地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将华北地区煤层气勘探领域的水文地质环境划分为供水、强交替、弱交替、滞缓、停滞及泄水区带6种类型。认为大城地区为承压条件不显着的弱交替-滞缓水文地质环境,晋城地区为开启性弱交替水文地质环境,柳林地区为承压条件好的滞缓水文地质环境。通过对美国圣胡安、黑勇士盆地煤层气富集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提出距供水区较近,陡水势面背景下的平缓部位、重碳酸纳水型较高矿化度区、古水文地质继承性好的地区有利于煤层气富集。并选出吴堡河谷、三呼庄北、石楼西侧及固县东侧4个有利勘探区块。   相似文献   

2.
华北石炭、二叠系煤化变质程度与煤层气储集性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煤化变质程度与煤层气储集性关系密切。华北石炭、二叠系煤化变质程度分为低、中、高三级。低演化变质程度的煤,微孔隙发育而大中孔隙及裂隙不发育,渗透率和解吸率虽然较高,但吸附性和甲烷含量较低,对煤层气的扩散、运移不利。高演化变质程度的煤因受高温高压的影响,亦是微孔隙较发育而大中孔隙及裂隙不发育,虽然吸附性和甲烷含量高,但渗透率和解吸率都低,是储层评价中不利的煤级。中演化变质程度的煤,因温度和压力适中,产生大量的内裂隙,大中孔隙十分发育,增加了渗透性和孔隙连通性,大量的气体生成后得以吸附保存,在勘探开发中易降压、解吸、扩散和运移,是煤层气勘探中最有利的煤级。太原-长治-郑州弧形高演化变质带的内外翼及弧形内侧太行山东麓含煤区是寻找煤层气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
豫西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发育,沉积稳定,厚度较大,分布广,是勘探开发煤层气资源的重要领域,其重要特点是煤层含气性变化大,储集层渗透性低,笔者分析研究了本区煤层含气性,储集层渗透性及其地质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进行了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4.
华北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煤岩储集性能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沉积相及成岩作用对煤岩的储集性能都有重要控制作用,沉积相控制煤岩的灰分产率、煤岩显微组分,而这些因素又影响煤岩的储集性能。灰分与储集物性之间存在定量关系,灰分越多,储集物性越差。显微组分中,镜质组有利于割理的形成,镜质组含量越高,渗透性越好,孔隙度也越高。从暗煤到亮煤,总的趋势是镜质组含量增高、灰分产率降低,储集物性变好。华北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煤岩储集层主要形成于潮坪环境和三角洲环境,潮坪煤岩的储集物性优于三角洲煤岩,下三角洲平原沉积的煤岩储集物性优于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的煤岩。处于潜流带和渗流带的煤岩,由于溶蚀作用强烈,其储集物性好,而处于深部缓流带的煤岩,由于胶结和压实作用强,储集物性差。因此,潜流带和渗流带是寻找优质煤岩储集层的有利部位。图5表1参24  相似文献   

5.
南华北地区鹿邑凹陷石炭―二叠系有利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含油气系统理论的盆地模拟技术,对鹿邑改造型复合盆地含油气系统动态地质作用进行了模拟分析。认为鹿邑凹陷石炭-二叠系具备二次生烃的有利条件,烃源岩经历了燕山和喜山两次生烃高峰期,喜山期是油气成藏的关键时期,同时指出了勘探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
华北南部地区虽然经历了复杂构造—沉积演化,但通过对区内石炭—二叠含煤层系埋藏结构和生烃演化类型的分析认为,该区石炭—二叠系具备较好的烃源物质基础。其中,中构造层(三叠系、侏罗—白垩系)的原始沉积厚度相对较小、新生代沉积厚度较大的3层埋藏结构和晚期生烃型的部分凹陷,具备喜山期"二次生烃"形成煤成气的潜力,有较好的勘探前景。结合该区石炭—二叠含煤层系煤成气成藏特点提出了评价原则,优选了有利的勘探靶区并提出了勘探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7.
葛祥  李涛 《测井与射孔》2002,5(4):40-44
煤层气储层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储层,对它的评价有其特殊的要求,该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峄煤层气储层的重要物性参数进行了测井评价,包括煤层识别,含气量,煤阶,煤质结构等,评价结果与取心观察结果非常一致,测井能有效地识别煤层和确定煤层厚度,预测煤储层参数,为经济有效地评价煤层气储层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煤层作为煤层气储层,具有容纳气体和允许气体流动的能力.与常规的砂岩储层不同,煤层气在煤层中主要呈吸附态形式存在,其储集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煤田大多成煤时间早,经历的构造期次多,地质条件复杂,造成我国煤层气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研究难度较大.文中总结了煤层气储层的物性特征、储集状态、煤岩特征、实验方法4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煤储层的渗透性、孔隙度、外生裂隙、割理、微裂隙等特征可以表征其物性;温度、压力、含气量、水动力条件、应力状态可以反映其储集状态;煤岩类型、煤体结构、煤层厚度、显微组分组成、变质程度、灰分等也影响其特性.最后,探讨了煤层气储层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乌兰格尔隆起南坡石炭-二叠系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成因。认为孔隙结构不太理想,主要是比较细小的填隙物内与溶蚀粒内孔隙;毛管压力曲线以比较差的4、5类,特别是5类占优势。孔隙结构级别应属比较差的Ⅳ、Ⅴ两级。变差的主要原因与本区经受复杂强烈的成岩作用有关。在所划分的四个成岩阶段中,第一、二阶段的压实与充填交代使孔隙显著减小,而第三阶段的溶蚀作用并不发育,第四阶段又进一步充填。在论述孔隙结构相对较好地区与层段的同时,指出高岭石填隙物内晶间孔隙仍有可能成为有利的储集空间,应给以注意。  相似文献   

10.
恩施区块是中上扬子地区海相油气的重点勘探领域,弄清地层基本特征对后续的油气勘探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和室内外研究分析,采用野外剖面实测对比、样品制备、薄片鉴定和物性测试等方法,详细的对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重点地层进行岩石学和物性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层位岩性主要为泥微晶灰岩、生物灰岩、泥岩、碳质泥岩,局部见少量泥晶-粉晶白云岩,孔隙不太发育,主要为次生溶孔、溶洞,但绝大部分被方解石、白云石充填,也可见生物体腔被方解石、白云石交代;(2)泥岩致密,具备好的盖层能力;储层物性相对较差,孔隙度、渗透率较低,为超低孔-低渗致密性储层,受微裂缝影响,孔渗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远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地区泛指燕山以南,大别山以北,吕梁山以东,郯庐断裂以西的范围。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区内已知有三套含煤地层:本溪组(C2b)—上石盒子组(P2s);侏罗系;下第三系。后二者含煤地层分布零星,煤储量小,含气远景不大。本文仅就上古生界含气远景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华北石炭二迭系煤成气的勘探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绍龙 《石油学报》1985,6(3):11-18
华北地区从早古生代时期至晚二迭世末期,经受几次南北向洋壳对华北陆壳的俯冲消减以及海水侵入,陆壳抬升与沉降频繁,海陆交替频繁,多次出现沼泽环境,给成煤造成有利条件。华北的南部及北部抬升与沉降的幅度不完全一致,但最终是南北部隆起,中部下沉,因此,华北中部是中下三迭统的沉积中心。中、下三迭统与石炭二迭系在发育史上既有不同点,又有明显的继承性。石炭二迭系煤成气之所以与大型三迭系盆地有密切相关,是因为煤层之一次深成变质主要完成于三迭纪末,但三迭系盆地在燕山期及喜山期又遭到了许多新的构造运动的影响,产生了许多新特点,已不是原来的盆地面貌,对煤成气进行勘探与研究中,对所有构造运动的影响均应加以考虑。在华北地区一般认为找气最有希望的地区是陇海线以南的南华北,该区煤系地层(太原组-上石盒子组)发育,厚度近千米,煤层累厚10-50米,成气物质雄厚,而北华北煤系地层(本溪组-山西组)厚度不足300米,煤层累厚5~25米,成气物质基础不如南华北煤系地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深部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初探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深部具备了形成油气藏的基本条件,并已发现了一系列深部油气藏。深部油气藏的形成主要受深部生值得盖条件的制约。研究认为:继承型迭合盆地古生界地层完整,有利于深部油气藏的形成;改造型迭盆地古生界地层受到严重破坏,油气藏仅限于第三系的坳陷深部。两种盆地中深部油气藏的分布模式截然不同。本文初步探讨了深部油气藏的类型,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主要气藏开发分类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谭健 《天然气工业》2008,28(2):107-110
在分析了中国现行气藏分类方法的特点基础上,针对中国现行气藏分类标准体系庞大、繁琐,实际工作中运用不便的现状,从开发角度出发,本着实用、简便的原则,通过研究影响气藏开发部署、开发方式和开发主体工艺技术的主要因素,分析认为气藏流体特征和储层渗流特征是影响气藏投入开发的两大关键性控制特征,并结合中国已发现的主要气藏类型,提出了气藏开发分类的新思路。为此,把中国主要气藏划分为七大类型,并针对每一种类型气藏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技术对策,这对于客观认识气藏特征、合理划分气藏类型、科学开发气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和盆地构造位置处于祁连山褶皱系东部,是一个中新生代发展起来的断、坳山间盆地。盆地中西部中侏罗统窑街组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层气局部富集于窑街、炭山岭煤田。煤岩有机地球化学及煤层甲烷碳同位素研究表明,该区煤层气具有油型与煤型混合气特征。煤层气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由浅到深分别为CO2—N2带、N2带、N2—CH4带、CH4带。煤层气富集主要受煤的变质程度,顶、底板岩性,出露程度,埋藏深度及构造等因素的控制,且多分布于背斜、断块等构造的高部位。  相似文献   

16.
煤层含气量及煤层可采性是决定煤层气能否成藏的重要条件。研究表明,控制煤层气含量的主要地质因素有:煤变质程度,埋藏深度,煤层顶、底板岩性,以及断裂构造情况等,其中煤变质程度起着根本性作用。控制煤层气可采性的主要地质因素有:煤层渗透性、煤等温吸附特征及煤的含气饱和程度,其中煤层渗透率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低效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效天然气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针对我国广泛存在的低孔渗、低丰度、低产能的天然气藏而划分出来的一类气藏.该文在系统分析我国天然气藏的基本特征之后,总结了低效气藏的资源分布状况,从圈闭类型、沉积类型和成岩阶段上提出了低效气藏的地质特点,并围绕导致天然气层低效的地质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低效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的分析和地质模式的建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ҹ�ú������Դ����ǰ�����Բ�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煤层气藏主要出现在晚古生代以来的几个成煤期,分布在大陆板块相对稳定区带的沉积构造盆地。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方式与石油、常规天然气及煤炭虽有相近之处,但各成体系各有其法,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已经形成以地面垂向钻井开采为特征的现代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我国煤层气产业刚刚崛起,已经实现了勘探试验的突破,开始进入区域勘探阶段。我国煤层气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前景极为广阔,应当制定二十一世纪煤层气工业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合理布局整体部署,制定鼓励煤层气工业发展的政策,加大对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投入,同时还应当积极对外合作,坚持科技进步,坚持依法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层气聚集区带划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1995 ~1998 年间,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进行了新的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工作。结合该次研究评价结果,综合考虑构造、聚煤期、煤层含气性及地域分布等四方面因素,将中国煤层气聚集区带划分为聚气区、聚气带、目标区三级,共包括5 个聚气区、30 个聚气带和115 个目标区;同时,采用评价面积和资源丰度两个指标,对聚气带和目标区的类型进行了研究,将聚气带划分为3 类8 型,目标区归纳为3 类9 型。研究表明:中国煤层气的有利聚气带和目标区主要分布在华北聚气区和华南聚气区;华北聚气区以大、中型含气目标区为主,富气目标区的数量也较多;东北聚气区以中—小型含气和富气目标区为主,有大型含气区分布;西北聚气区全由小型目标区构成,但富气目标区相对较多;华南聚气区内目标区类型构成较为均衡,主要为中—小型目标区,低气目标区数量极多,大型目标区全部位于其西部的川南—黔北和滇东—黔西聚气带,而大型富气区仅在滇东—黔西聚气带有所分布。  相似文献   

20.
据丰富的资料对华北石炭、二叠系煤层含气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煤层演化变质程度、煤岩组分中镜质组含量、灰分产率、顶板岩性和上覆有效地层厚度是影响煤层含气性的主要地质因素。依据影响煤层含气性因素对华北石炭系、二叠系煤层含气性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