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吉6井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吉木萨尔凹陷东坡,井下岩心显示出上二叠统芦草沟组、下仓房沟群发育。本文研究了吉6井井段1650~2010m岩样孢粉组合特征和井段1821.06~1920m原油样品孢粉集合类型,建立了井下上二叠统孢粉组合的层序,指出原油孢粉集合为单一型,属自生自储,吉6井油源岩为上二叠统芦草沟组。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乌参1井、神木1井和神木2井的相继突破,揭示了该区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通过饱和烃和轻烃气相色谱对乌什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与塔里木盆地典型的陆相原油和湖(海)相原油进行了对比。神木2井和乌参1井原油Pr/Ph值分别为2.35和3.53,表现出典型的煤成烃特征。乌什凹陷原油具有相对较高的芳烃(苯和甲苯)、甲基环己烷和环己烷含量,而环戊烷和无环烃类相对含量较低,说明陆源有机质贡献较大。乌什凹陷原油庚烷指数介于25.0%~27.6%之间,异庚烷指数介于2.5%~2.7%之间,处在高成熟早期阶段。乌什凹陷原油未经历水洗和生物降解作用,但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蒸发分馏作用,导致轻烃组分中芳烃含量增加,而正构烷烃含量减少。通过OCSD—C7轻烃星状图和C7轻烃系统三角图分析,乌什凹陷原油和迪那2气田凝析油同属于陆相原油,来源于腐殖型有机质,和克拉苏构造带及塔中1气田来源于腐泥型有机质的湖(海)相原油存在明显差别。综合上述分析,乌什凹陷原油主要为来自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的煤成油。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原油碳硫同位素特征及油源对比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碳、硫同位素在石油生成演化过程中的分馏作用为基础,对塔里木盆地原油、油源对比进行了探讨。原油的δ13C继承了生物母质的δ13C值,海相原油的δ13C小于-32‰或大于-24‰,陆相原油的δ13C为-32‰~-24‰。原油中有机硫来源于源岩中的硫酸盐,温度高于成熟原油(80~120℃)的δ34S与油源岩中硫酸盐的δ34S接近,但原油δ34S似要比相应的硫酸盐δ34S轻3‰~4‰。根据碳、硫同位素特征和原油其它物理化学特性可以将塔里木盆地原油分为4种。第1种为寒武—奥陶纪原油,其δ34S为21‰~26‰,δ13C小于-32‰,为典型的海相原油,并可细分为寒武纪原油(δ34S在24‰~26‰)和奥陶纪原油(δ34S为21‰~22‰)。第2种为石炭—二叠纪原油,其δ34S为5‰~7‰,δ13C小于-32‰,亦为海相原油,如沙3井原油,但母质类型较差。第3种为三叠—侏罗纪原油,δ34S在10‰~14‰,δ13C在-26‰左右,为典型的陆相原油。第4种则是前3种原油的混合相原油,δ34S介于海相原油与陆相原油之间,-C—O和C—P两种海相原油混合,其物理化学性质仍为海相原油特征,而-C—O与T—J原油混合则具有混合相原油的性质,没有发现C—P原油与T—J原油的混合油。  相似文献   

4.
对27件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烃源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及油源对比表明,寒武系烃源岩具有低姥植比、C21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比值大于1、升藿烷含量低甚至不含、伽马蜡烷含量高、C28规则甾烷相对含量高、C27三芳甾烷相对含量高、三芳甲藻甾烷含量高及同位素偏重等特征。寒武系烃源岩与典型寒武系、奥陶系原油油岩对比分析表明,寒武系烃源岩与T904和TD2等典型寒武系原油具有良好的亲缘性,而与台盆区大量发现的奥陶系油藏原油并无相关性,从而否定了寒武系烃源岩作为台盆区海相原油主力烃源岩的可能性。此外,塔西北地区柯坪隆起肖尔布拉克、东二沟及苏盖特布拉克等剖面烃源岩样品在生源构成上与台盆区其余寒武系烃源岩有一定差异,其母源有机质可能与奥陶系原油母源有机质具有部分相同的菌藻类构成。  相似文献   

5.
王府凹陷油源与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府凹陷青一段泥岩为最好生油岩;青二、三段为较差生油岩。与朝阳沟原油和三肇凹陷原油相比,本区原油具有低芳烃、低Pr/Ph、高(C_(21)+C_(22))/(C_(28)+C_(29)),碳同位素偏轻。生物标志物成熟度参数C_(29)甾烷(20S)/(20S+20R)为0.51~0.54。油源对比认为原油来自本区青一段泥岩,原油在凹陷内可以从中心向边部作长距离运移。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群5井和曲1井原油中的脂肪酸主要来自母源,其组成特征反映了母质主要为菌藻类.群5井和曲1井原油含有丰富的烷基环己烷系列化合物.脂肪酸和烷基环己烷系列分布特征,在群5井和曲1井原油中差别显著,反映了它们具有不同的油源.结合原油的碳同位素、长链三环萜烷、藿烷和甾烷组成特征,认为塔里木盆地群5井原油可能来自寒武-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生油岩,而曲1井原油可能来自石炭系海相泥岩生油岩.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东部上二叠统生油岩地化特征及油源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部博格达山前凹陷三条地质剖面的上二叠统具多源输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的高生油丰度,有机质为腐泥或腐泥腐殖的混合型。成熟度自乌鲁木齐向东至吉木萨尔逐渐增高,属低成熟—成熟阶段,而三工河剖面二叠系生油岩高成熟度可能与火山岩活动局部受热有关。 三台、北三台原油储于仓房沟群(T1ch—P2ch)和侏罗系中,经生物标记化合物指纹对比,与大龙口剖面芦草沟组生油岩有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冀中地区凝析油、轻质油油源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依据凝析油、轻质油和生油岩、煤的轻烃分析及Ⅰ、Ⅱ、Ⅲ类干酪根和煤的热解气相色谱分析资料,进行了油/油、油/岩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苏桥—文安地区石炭-二叠系和奥陶系的凝析油、轻质油中芳烃和环烷烃含量高,正构烷烃相对含量低,石蜡指数和庚烷值低,甲苯与正庚烷比值大于1.0,与煤系有机质特征相似,主要来自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根据庚烷值及饱和烃碳同位素推断,它们的生成和排出期为R_o=0.80—1.20%。其它地区的凝析油、轻质油轻烃组成特征与此相反,与下第三系Ⅰ、Ⅱ类生油母质特征相似,主要来自下第三系成熟度较高的生油岩。  相似文献   

9.
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中浅层原油为成熟轻质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低凝固点、含蜡、低硫和胶质的特点,基本未遭受生物降解。基于烃源岩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精细研究,将南堡2号构造带烃源岩分为Ⅰ类和Ⅱ类,发育层位分别以沙三段—沙二段和东三段为主,Ⅰ类烃源岩优于Ⅱ类;原油分为A类、B类和C类,A类原油中伽马蜡烷含量低,B类原油伽马蜡烷含量相对较高,这3类原油中的C27,C28和C29规则甾烷分别呈典型的"√"型、"L"型和"V"型,生烃母质具有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双重输入特征,主要形成于弱氧化—弱还原的淡水湖泊环境。A类、B类原油分别与Ⅰ类、Ⅱ类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C类原油为混源油。在此基础上,明确不同类型原油的来源,依据源储关系建立中浅层原油运聚模式。油源断裂是深层油气向上运移的通道,断裂封闭性控制断裂两侧储层的含油气性和原油类型,深层超压为深层油气向中浅层圈闭运移提供动力,烃源岩与断裂的空间关系影响中浅层原油类型及分布。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原油氮同位素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Kjeldahl硫酸消煮法制备了塔里木盆地部分干酪根和原油的氮同位素样品并测定了相关比值,结果显示,油―源的δ15N值之间有一定可比性并随时代和区域不同而变化:塔中奥陶系原油样品的δ15N值最低(多小于1‰);塔北中生界原油样品δ15N值略高,大致在-1‰~1‰之间);库车坳陷原油样品δ15N值较高,但有3种不同情况,一是牙哈构造带原油的δ15N值分布有较大离散度(最大为18.11‰,最小为2.77‰),差值高达15.34‰,二是YH5井奥陶系原油的δ15N值明显低于同一井上覆第三系原油的该值,暗示该井有两种不同源岩的原油发生了部分混合,三是轮南14井不同层位的原油δ15N值在纵向上自下而上逐渐降低,初步表明不同层位的油气发生了垂向运移。  相似文献   

11.
江苏句容盆地继下青龙组(T1x)碳酸盐岩产层中发现自生自储的低—中等成熟度原油之后,又在上覆上青龙组(T1s)见到未成熟的碳酸盐生油岩。这种在地质时代相对较老的早三叠世中见到未成熟碳酸盐生油岩的情况,国内尚属首次发现,值得引起重视。本文主要应用烃类组成、岩石热解色谱、烷烃气相色谱、干酪根红外吸收光谱和镜质体反射率等分析成果,对未成熟碳酸盐生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辽河盆地西部坳陷19个原油和生油岩样品中的卟啉进行了系统的调查。采用紫外-可见光光谱、质谱和双质谱分别对这些石油馏分进行测试和分析,发现辽西剖面岩卟啉的含量随埋藏深度变化的宏观特征与总烃随埋深的变化趋势一致,证实了卟啉类化合物是石油低成熟阶段的有效地球化学指标。油/油和油/岩对比表明,高升1-6-14井原油和高升3-7-9井原油可能来自不同的油源区,且高升3-7-9井原油具有国内外罕见的以玫红型卟啉为主的特征。采用双质谱技术获得了单个卟啉核外取代基的结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黄继文 《石油实验地质》2003,25(Z1):573-577
塔河油区奥陶系原油的成熟度较高,且受生物严重降解.不同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仅对有机质生成原油的不同阶段起到标尺作用,需优选既能较好地抗生物降解且适用于较宽的成熟度范围的指标来分析塔河油气运移的可能途径.三环萜烷/17α(H)-藿烷、重排甾烷/规则甾烷及Ts/(Ts+Tm)的比值是比较适用于塔河油区这种特殊性质的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根据研究,奥陶系原油油气存在两个注入通道,早期主要是由南向北方向运移,油气成熟度相对较低,成藏较早;晚期由东向西运移,原油成熟度相对于早期的较高,原油成藏稍晚.  相似文献   

14.
略论塔里木盆地主要构造运动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运动造就了现今盆地构造格局的最初雏形。加里东中期运动使塔里木由寒武一奥陶纪时的克拉通内拉张盆地转化为志留一泥盆纪挤压盆地,天山早期运动、天山晚期和末期运动以及印支运动产生的3次构造反转、块断活动、隆升剥蚀和准平原化作用,对塔里木构造变形有着重大影响。喜马拉雅运动使盆缘山系强烈挤压缩短和隆升剥蚀,盆地发生强烈挠曲沉降。塔里木盆地主要构造运动的发生与板缘的伸展张裂、俯冲消减和碰撞闭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石油中微量元素与陆壳生命物质的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中的石油应具有有机和无机二元成因特征。石油中含有不少生物体和地壳表层生物圈内很少存在的,而只有地球深部才广泛分布的元素,如铼、金、银、铟、镉、锑、碲等,这说明石油中的一部分可能来自于地球的深部,这样的石油应分布于沟通地球深部的深断裂两侧及地球深部物质出现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胶莱盆地为-中生代陆相残留盆地,其暗色泥页岩主要发育于莱阳组水南段。运用野外露头、地震、钻井等资料,综合沉积相、古水流方向的研究,对水南段暗色泥页岩的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多项分析测试技术,分别对胶莱盆地莱阳凹陷、平度-夏格庄凹陷、高密-诸城凹陷3个构造单元水南段暗色泥页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热演化程度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莱阳凹陷和平度-夏格庄凹陷是胶莱盆地源岩发育最好的区域,有机质丰度可达好、较好烃源岩标准,类型以Ⅰ型、Ⅱ1型为主,且处于热演化成熟阶段,因此是胶莱盆地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源岩排烃模拟实验及视排油效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模拟实验和多元汽液平衡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了样品的地球化学性质、生烃过程以及实验温度对实验排油效率的影响.认识到生油是排油的主要动力,热蒸发是热压排烃模拟实验视排油效率失真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定量评价实验排油效率可信度指标和合理的视排油效率算法.   相似文献   

18.
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研究认为,中下泥盆统盆地相沉积的黑色泥质岩类是南盘江盆地最主要的烃源岩,石炭系、二叠系和中下三叠统为次要烃源岩。6个浅井的120个样品表明,南盘江盆地中下泥盆统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为0.37%~3.63%,平均值为1.65%;为腐泥型有机质,热演化已经处于过成熟阶段。南盘江盆地中下泥盆统烃源岩的生标分布总体上反映了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特征,但是由于其成熟度很高,使得低碳数的孕甾烷和三环萜烷系列含量很高,且总体生标特征具有很强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根据地质矿产部系统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油气勘查的大量分析实验数据、地球化学特征等系统资料,对其天然气组成、轻烃的碳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划分其天然气成因类型。研究指出,塔北地区以油型气为主,有少量的煤型气和混合气存在。其中雅克拉断凸区以油田气-凝析气为主、阿克库勒凸起区以裂解气为主、沙西凸起区有少量氦气存在。  相似文献   

20.
库车前陆盆地烃源岩和烃类成熟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分析库车前陆盆地的油气成熟度、烃源岩在主生烃期形成的烃类聚集和库车坳陷特殊的挤压地质条件,指出了库车坳陷陆相烃源岩的主要生油和主要生气的阶段,还指出了最主要的成烃期为康村期至库车期(RO为0.6%~2.0%)。对库车前陆盆地进行了原型恢复(原型盆地是现今的1.5倍,现今南北宽20~67km)和对有机质生烃潜力进行了恢复(恢复到好烃源岩程度)。认为该前陆盆地烃源岩性质与中亚一些盆地具有可比性,库车冲断带上的6个古构造圈闭与主生烃期相匹配,所捕获的油气是库车坳陷整体富气和区带富油的主要因素,库车盆地具有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