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藏雄巴—德来地区构造上处于冈底斯—下察隅晚燕山—喜马拉雅期火山岩浆弧带中段,火山活动强烈。分布于冈底斯山雄巴、马雄、德来一线的火山岩,为冈底斯火山岩浆弧的主要组成部分,形成于古新世—始新世。属隆格尔—南木林地层分区的林子宗群火山岩,根据火山喷发旋回,地层由下到上可以划分为典中组、年波组和帕那组,岩石类型以中酸性凝灰岩为主,次为安山岩、流纹岩、英安岩,少量玄武岩。火山岩相可分为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具中心式火山机构特征。在古近纪喜马拉雅陆块与冈底斯陆块碰撞过程中,南特提斯洋壳俯冲消减期的岩浆活动,形成了本区广为分布的陆缘岛弧型火山岩。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6,(1):125-127
沁水煤田位于华北陆块的北部,研究区为盆地南部区域处于秦岭-大别山造山带与太行山构造带交接形成钝角的一侧。经过对野外露头资料、井下资料整理,找到盆地内发育的隐形走滑断裂带,确定了盆地的走滑构造模式,期望对区域煤层气勘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北淮阳构造带出露的石炭系为古生代唯一一套未变质或轻微变质的地层,其沉积记录可较好地反映物源区物质组成及构造环境。基于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采自北淮阳构造带北缘三仙山地区的石炭系碎屑岩进行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探讨石炭系物源区及构造环境。研究表明三仙山地区的石炭系有不同的物源区,杨山组和道人冲组物源区可能主要为扬子陆块或再旋回造山带,胡油坊组物源区可能为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  相似文献   

4.
赣北大湖塘钨矿田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陆块区-下扬子陆块-江南古岛弧的中北部,其北临幕阜山(鄂东)被动边缘盆地,南接宣春断陷盆地。区域出露有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其中以中元古代地层最发育,新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地层零星出露。区内经历了多次构造活动,其中晋宁运动、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最为醒目,表现为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广泛发育。  相似文献   

5.
结合近年来对永夏煤田地质研究的成果以及地质资料,运用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理论,按照煤田所属关系分析了永夏煤田构造演化特征以及构造分布特征,研究了区域构造演化史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研究表明:永夏矿区所在的鲁西南断隆受华北陆块在印支期构造演化的影响,鲁淮地区地层抬升,缺失三叠系盖层,使得煤层大部分位于瓦斯风化带内。永城复背斜为永夏矿区主体构造,背斜东西两翼受地质构造的影响较大,区域内瓦斯含量较低;背斜北翼区域因受其影响较小,瓦斯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6.
某钼矿区地处皖南山区,区域大地构造单元位于古扬子陆块与古华夏陆块的接合部位,隶属于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汪村~定潭台拱。由于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区域内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南西~北东向,该区域以内生热液金属矿产为主,显示良好的成矿条件。本文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对该矿区的成矿潜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在"湖北区域地质调查与片区总结"项目工作检查暨大洪山构造带地质现场研讨会上,湖北地质专家依据近期取得的翔实地质资料,首次提出扬子陆块北缘大洪山构造带是一条晋宁期板块拼合带。该成果进一步深化了扬子统一陆块基底的形成演化研究,更新了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前南华纪地质构造发展的认识,对该区矿产资源的成矿  相似文献   

8.
白庙沟钼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卢氏—栾川陆缘褶断带,区域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较发育。矿区出露少量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地层,矿体的空间位置受岩体接触带的控制,成矿期断裂构造活动对成矿富集作用明显。钼矿体主要赋存于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熊耳群变安山岩弧形接触带(岩体顶部)附近,成矿热液来源于岩体,多期次构造活动在赋矿岩石中形成的次级构造裂隙(解理)、破碎蚀变是成矿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9.
厅宫铜矿床矿区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属于雅江缝合带北侧的冈底斯火山—岩浆弧构造带与念青唐古拉构造带的交汇部位,是西藏尼木地区三个大型斑岩铜矿区之一。结合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研究,分析厅宫铜矿床的类型和成矿作用,认为该矿床属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0.
洛隆县阿谢同地区位于那曲—沙丁中生代弧后盆地与嘉玉桥微陆块接触带附近,地质构造复杂,沉积建造多样化,岩浆岩发育,构造—岩浆—成矿活动为热液型铜矿的形成提供有利地质条件。通过对地层、构造、岩浆岩、物化探信息等综合分析,推测该区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陈文  吴育章 《中国矿业》2021,30(S1):105-108
河道疏浚一种加强防洪排涝能力,现代农业灌溉供水,改善区域内水环境及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质的一项工作。河道疏浚体是河道疏浚工程实施前需要查明的一项关键工作,关系到往后政府投资决策,资源利用等关键问题。本文通过以儋州市山鸡江三段河道疏浚工程地质调查为例,论述对河道疏浚体进行地质调查工作中采取疏浚河道段地形测量、岩芯钻探、样品分析试验等方法,查明疏浚体规模、形态、主要成分(中砂)、规格类别及开采条件,明确疏浚体资源用途类型,通过地质理论计算出疏浚体量,分析探讨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用砂资源短缺情况下,重视河道疏浚工程中疏浚体的价值和资源利用,短期内可解决海南局部地区建设用砂紧张等问题。同时也带动河道疏浚地区经济发展和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  相似文献   

12.
彭良余 《资源环境与工程》2012,26(5):527-529,538
青海省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隧洞主要采用双护盾式TBM施工.在穿越高埋深的区域性断裂带时,采用绕行导坑人工钻爆法施工.对采用绕行导坑的围岩变形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在隧洞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的时间效应,为修改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长江荆江河段是长江流域防洪重点.受三峡蓄水清水下泄影响,荆江河段崩岸情况加剧,为及时预报和发现荆江河段潜在性崩岸,对荆江河段进行河势监测是必要的.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是对近年来崩岸严重的河段和深泓贴岸、迎流顶冲、无滩或窄滩河段进行岸上地形测量和观测及水下为地形测量.通过对监测成果的分析,预测河势变化及崩岸情况,为科学治理崩岸及控制河道演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淤砂进行了成分性质研究,采用预先分级-重选-磁选联合流程富集金属钪,使砂中钪含量由7.86 g/t富集到36.43 g/t,产率6.00%,回收率27.81%;该流程同时回收磁铁矿,铁精矿品位为52.31%.  相似文献   

15.
府澴河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堤身散浸和沉降变形稳定问题,堤身的治理措施采用锥探灌粘土浆、迎水面粘土铺盖或垂直防渗墙,是经济有效的;府澴河部分堤段上部堤基土为湖积和冲湖积相淤泥或淤泥质土,容易发生裂缝或产生不均匀沉陷,在进行整险加固时,应进行沉降稳定验算,必要时对大堤堤身填土进行换填或改良,及地基加固处理.举水河堤防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渗透变形.渗控处理措施应根据各堤段工程地质条件、险情和施工条件的不同,分别采取截渗墙、粘性土铺盖、减压井(沟)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邵芬宁 《煤》2008,17(7)
结合两个工程实例,对侯堡地区发现的黑色黄土状粉质粘土与常见的以黄色为主的湿陷性黄土分别从物质成分、孔隙比、天然含水量、饱和度和液限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建议引起各同行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18.
以浦阳江大桥三跨(88+148+88 m)PC连续梁桥为对象,按全预应力构件,对PC连续梁桥的结构尺寸及预应力束选型、布置及张拉次序等进行设计,结合Midas/Civil软件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浦阳江大桥进行整体分析,并根据我国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和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结果表明:浦阳江大桥抗弯承载力、短期效应组合及标准荷载组合下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曹云  肖武 《西部探矿工程》2005,17(8):186-188
长江中下游堤防总长3600km,由于堤防形成年代久远,堤身填土复杂,碾压密实不均,堤身与堤基结合面不紧密,加上堤基地质结构复杂多变,因此每年汛期堤身、堤基和岸坡险情频繁,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归纳了堤防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堤防工程地质勘察的思路和方法,讨论了堤基工程地质分类方法,最后谈了对长江堤防工程几个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中宁县地处黄河中游,黄河滩地地下水受黄河补给,是具有巨大开采潜力的水源地。针对中宁黄河滩地第四系含粘粒土砂卵石地层的傍河水源地,选择辐射井作为取水建筑物,完成5眼辐射井。集水井成孔采用反循环方法,并配有专用钻头打捞含水层中粒径200 mm的漂石,用具有扭力、推力、拉力和振冲力的全液压水平钻机进行水平辐射管施工。采用"等效大口井法"计算辐射井抽水量。对抽水试验的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辐射井、管井和大口井的稳定出水量和降深,结果表明采用辐射井开采类似水源地是有效的取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