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生态护坡定义及其应用,并对当下所用生态护坡工程进行分类总结,每种生态护坡工程都有其自身特点及适用类型,生态护坡种类优势可为不同边坡、不同地质护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方法和生态护坡选取原则,通过分析典型生态护坡类型初步比选了7种不同景观效果的生态护坡,设计了实际堤防工程的结构形式。然后结合堤防类型布置原则,进一步探讨了生态护坡技术要点,可为保障防洪排涝安全和生态护坡设计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生态护坡的功能及应用原则作了简单介绍,然后结合衡水市主城区水系生态修复PPP项目班曹店排干渠工程实例,分别阐述了蜂巢格室约束系统护坡和生态墙壁砖护坡两种技术方案的工程应用,并对两种生态护坡技术的质量控制点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对两种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兼具安全性和景观性的生态护坡技术在现代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有着非常积极的生态及工程价值,在疏通城市河道的同时可美化市民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4.
介绍生态护坡技术在滏阳河衡水市区段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应用。主要生态护坡类型为框格护坡、连锁块护坡、生态砖(六角空心形)护坡,详述各种护坡类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生态护坡的内涵以及生态护坡技术,介绍植物护坡、土工材料固土种植基护坡和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植被3种生态护坡技术,提出了生态护坡工程的具体设计原则,并分析了现行护坡技术的几个显著优势。展望未来,生态护坡技术将有一个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生态护坡是岩土工程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产物,是生态水利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生态护坡的类型进行了介绍,指出水利工程中生态护坡建设与土质稳定性存在的问题,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强降雨条件下二者的稳定性关系,同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边坡工程的预防和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开展水利工程时,应根据工程土质稳定性特点选取合适的生态护坡技术,以保证生态护坡工程建设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7.
多种生态护坡技术在丽水市瓯江堤防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生态护坡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结合丽水市瓯江生态护坡示范段工程,分别对三维植物网、绿化混凝土、连锁水工砌块、三维排水柔性生态袋及椰网植生带5种不同类型的生态护坡技术进行了应用研究,从各技术的施工方法、施工难易程度、工程成本以及工后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各方法能达到保持水土、绿化环境、构建"和谐"水陆交错带的目的,因此建议在瓯江类似流域的护岸工程中,可根据施工成本、长期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合适的生态护坡技术。  相似文献   

8.
生态护坡具有较强的景观、防洪和生态功能,能够促进水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河道及其周边植物覆盖率的增加。文章详细探究了生态护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以及生态功能,并提出植生型、自然原型、土工材料固土、三维植被网等护坡技术,其中有效结合土工网与植被护坡技术的三维植被网护坡能够显著提升河道防洪能力,并保证土工网护坡优势的发挥和植被护坡效果的实现。生态护坡工程要全面考虑各类因素,合理选择根系庞大、生命力顽强的植物类型。  相似文献   

9.
中小河流河道整治工程中,生态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联锁式护坡作为一种生态护坡技术,是一种集护坡、生态恢复、装饰为一体的生态建设系统,结构具有稳定性、经济性及施工便捷等诸多优点,本文通过对生态联锁式护坡技术的介绍以及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生态联锁式护坡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小河流河道整治工程中,生态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联锁式护坡作为一种生态护坡技术,是一种集护坡、生态恢复、装饰为一体的生态建设系统,结构具有稳定性、经济性及施工便捷等诸多优点,本文通过对生态联锁式护坡技术的介绍以及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生态联锁式护坡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青岛市大沽河为例,通过对13种不同类型的生态护坡进行研究,构建大沽河生态护坡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植物组成与结构、群落效益和经济指标3个方面出发,选取9个评价特性指标,判断各种植物组成、群落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大沽河生态护坡建设的效果和影响,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适合青岛地区的生态护坡形式,旨在为青岛地区的生态河道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高原城镇可持续发展,改善传统硬质护岸破坏高原脆弱的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城市景观环境现状,选取林芝市八一镇河道为研究对象,基于1970年、1982年、2009年、2014年地形图对尼洋河八一镇河段河道演变特征和生态护岸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尼洋河八一镇河段河床具有明显的游荡特征,河道心滩发育、洲汊纵横、主流摆动频繁,致使堤防维护和加固难度凸显;结合林芝市八一镇硬质型护岸现状生态改造需要,应从尊重民族文化、遵守自然法则、采用原生材料、营造滨水景观、去直改缓、注重生物多样性的设计角度出发,综合采用植物护岸、松木桩-抛石生态护岸、生态格网挡墙、混凝土砌块护岸、生态混凝土护岸等生态护岸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中小河流生态护岸技术发展趋势与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河流整治工程中过度硬化现象仍较普遍,亟需开发和应用兼具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符合工程安全需求的生态护岸技术。生态护岸不仅具有传统护岸的行洪、排涝以及水土保持等功能,而且还融入了城市景观、文化和生态等内容,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结合生态护岸的基本定义,总结了国内外在中小河流生态护岸研究方面的进展及其不足之处,阐述了生态护岸构建技术,指出生态岸坡构建应与传统护坡技术结合、与土工合成材料结合,同时注重新型植被生长基质研发和施工方式的创新。针对现阶段生态护岸技术在破坏机理与耐久性、生态恢复效果定量评价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文中提出了若干生态护岸建设中亟需攻克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Accelerated streambank erosion can threaten infrastructure and land, as well as water quality and aquatic habitats. Streambank stabiliza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with the intent to reduce or halt streambank erosion. One such technique is the use of woody revetments. This case study evalu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deciduous tree revetments on stabilizing streambanks on the Smoky Hill River, a low-gradient, sand-bed stream located in central Kansas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deciduous tree revetments would mimic bank protection processes of permeable-type spurs, capturing sediment and reducing velocities and shear stresses near the toe of the streambank.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cross-sectional dimensions of four streambanks were obtained before and after installation of tree revetments and compared to four natural, control streambanks (i.e., not stabilized) over a 5-year period. Rates of bank erosion we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This study found that, in its current design form, deciduous tree revetments were not effective at reducing bank erosion, as all sites had experienced revetment failures by the end of the study period. Furthermore, the installation of tree revetments accelerated bank erosion rates following revetment failure. Increased bank erosion was attributed to both the construction disturbance, as well as improper anchoring of the revetment. The results of this case study show the importance of collecting bank stratigraphic data and incorporating it, as well as expected flow scenarios, in numerical modelling tools to assess designs and adjust accordingly. While conducting these analyses upfront may result in higher design costs, long-term maintenance or replacement costs would be decreased.  相似文献   

15.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边坡治理要求兼顾工程安全与生态建设.本文结合该工程根据不同形式生态护坡的适用性与技术要求,针对边坡实际地质情况采用了合理的生态护坡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长江下游平原河网地区生态护岸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构建了生态护岸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生态护岸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方式以及健康河流的特征,提出以水质状况、生物状况、水文特征、地貌特征和社会经济5个方面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采用频度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对现有关于生态护岸、河流生态系统评价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筛选出18项关键指标;提出了指标赋分、生态护岸综合影响指数计算方法以及影响等级标准,可用于长江下游平原河网地区生态护岸建设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挡板式护岸结构稳定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现场量测资料、有限元分析成果和已有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分析挡板式护岸结构的一种新方法。分析、计算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精度较高,较好地反映了挡板式护岸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可供设计计算时采用。  相似文献   

18.
传统型护岸与生态型护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钟春欣  张玮 《红水河》2006,25(4):136-139,143
传统的护岸工程以水泥、沥青、混凝土等硬性材料为主要建材,在结构型式上分为直立式,斜坡式或斜坡式与直立式组合的混合型式,断面规则渠化,偏重安全、经济的后果是极大地损害了河流的生态功能。生态型护岸的出现顺应了人与自然共生的要求,是护岸工程建设的一大进步。生态型护岸分为自然原型护岸,自然型护岸及多自然型护岸三种类型,通过绿化护面层,坡面多孔化、粗糙化,近岸流态多样化三种主要途径,重视发挥天然材料的性能,能有效地改善传统型护岸对河流环境及生态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并由此对护岸的设计及施工带来一系列有益的启发。建立关于生态型护岸生态功能的评价体系或标准以及对河道开展综合治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珊瑚岛礁护岸对礁坪上极端波浪传播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极端波浪要素是珊瑚岛礁护岸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利用大比尺波浪水槽,采用1: 15的模型比尺开展试验,从波浪形态、增水、波速、波谱等方面研究了珊瑚岛礁护岸对礁坪上极端波浪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护岸工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水效应:对于波浪形态,反射波的影响使得波浪在礁缘破碎更为剧烈; 显著增加了礁坪增水,最大增水值是自然地形下的4倍,影响在波周期较短时更为显著; 减小了波速约20%~35%,其影响随波周期的减小而增强; 对于波谱,护岸的存在使得波浪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更加复杂,降低了波浪在礁缘处的主频能量,但同时增大了礁坪上的主频及高频能量; 护岸距礁缘距离对堤前水位具有重要影响,随该距离的增加,堤前时均水位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20.
板桩加固护岸结构是一种新老结构结合的护岸新型式,研究板桩在此护岸型式下的土压力分布对实际工程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使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板桩加固护岸结构进行分析,将其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规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老护岸结构能有效减小板桩上部土压力,增加板桩下部土压力,防止板桩发生墙底"踢脚"失稳,新型板桩护岸具有结构简单、材料用量小、造价低等优点。在此基础上参考实测数据对规范土压力计算进行了优化,为同类板桩工程计算分析提供参考。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