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聚四氟乙烯(PTFE)膜裂成纱的工艺优化.在单因素工艺参数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总牵伸倍数、捻系数、薄膜厚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聚四氟乙烯膜裂成纱的较理想工艺参数为总牵伸1.8倍,捻系数190,薄膜厚度40μm.  相似文献   

2.
探讨聚四氟乙烯(PTFE)膜裂纱的表面特征及摩擦性能。分析了PTFE膜裂纱的纵向形态和横截面形态,并对不同纱线运行速度、导纱材质与初张力条件下PTFE膜裂纱的动摩擦因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TFE膜裂纱纵向呈规则的圆柱体,横向为多边形,纱线表面光滑,不易黏附粉尘,具有自清洁作用;PTFE膜裂纱的动摩擦因数在低速度时随纱线运行速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随着纱线运行速度的增大,动摩擦因数又逐渐增大,且动摩擦因数随着初张力的增大逐渐减小。另外,塑料与PTFE膜裂纱间的动摩擦因数不仅小,而且离散系数小,是PTFE膜裂纱较理想的导纱材质。  相似文献   

3.
静电纺丝技术是制备纳米纤维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由其制备的产品形式已经从纤维无规则排列的纤维毡/膜拓展到连续的纳米纤维纱。本文介绍了静电纺成纱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概括了国内外静电纺纳米纤维纱成纱装置的进展,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实用性。得出动态水浴一静电纺丝更有利于制备具有一定捻度的,连续的纳米纤维纱。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碳纳米管(CNT)膜卷纱传感性能,通过喷涂的方式制备聚(3,4-二氧乙撑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CNT复合薄膜,采用自主搭建的加捻装置加捻制备宽度与捻度不同的12种PC(PEDOT:PSS/CNT)膜卷纱.通过直径与外观以及拉伸-电阻变化测试,研究分析PC膜卷纱的力学性能、传感性能及传感循环稳...  相似文献   

5.
陈千  廖振  徐明  朱亚伟 《纺织学报》2020,41(8):15-21
为提高聚四氟乙烯(PTFE)膜的粘接性能,研究了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对PTFE膜剥离强度和水接触角的影响, 并比较了氧气、氮气和氩气等离子体处理PTFE膜粘接强度的差异,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测试了等离子体处理前后PTFE膜表面元素、形态和粗糙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氮气等离子体处理的PTFE膜,其剥离强度较未处理的PTFE膜提高了539.8%,水接触角提高了11.4°,达120.4°;当放电量低于36 kJ 时,经氧气等离子体处理的PTFE膜剥离强度随放电量的增加呈指数增加,继续增加放电量时,PTFE膜表面形成了凹凸沟槽的荷叶形貌,该荷叶形貌决定了膜粘结性和疏水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6.
研究基于主动携纱器的三维编织减纱与加纱方法。介绍了主动携纱器的运行方式;分析了主动携纱器的减纱和加纱操作流程;总结了移纱过程中纱线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双圆台套体编织为例,介绍了编织工艺流程;对携纱器的工程可用性进行了分析,解决了行列式三维编织机在三维变截面预制件织造过程中的减纱和加纱难题,移纱过程更为方便。认为:该主动携纱器可提高生产效率,并可适用于程序化控制。  相似文献   

7.
普通单针床经编机用纱需经前道整经机整经后才能用于织造,存在工序流程长、设备种类多等弊端。为采用薄膜扁丝作为织造用纱的经编机设计了新型的供纱系统,阐述了该供纱系统的供纱原理、机构组成和供纱工艺流程。与传统的供纱系统相比,新型供纱系统可以实现扁丝从裂膜、加热、牵伸到送纱的产供一体化供纱流程,从而实现经编生产的短流程。经生产实践表明,该一体式扁丝供纱系统可以成功实现扁丝的正常生产和精确供纱。  相似文献   

8.
市场的发展对筒纱吸嘴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鉴于此,筒纱吸嘴吸纱动作方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三种络筒机的筒纱吸嘴的动作方式及效果比较,得出通过优化筒纱吸嘴吸头时的动作是提高筒纱吸头成功率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9.
纱疵和清纱器的清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纱疵的粗度和长度,本文将纱疵分成五种类型。在分析研究了国内外电子清纱器的基础上,作者导出了七种类型的清纱特性曲线及其方程式。最后指出,纺织厂应根据纱疵的频率分布和纱线的用途,选择合适的清纱特性,以有效地控制纱疵,提高纱布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嵌入式复合纱的性能特点及其与Sirofil复合纱的差异,在保证纺纱工艺参数以及两种复合纱中长丝和短纤维含量一样的情况下,分别纺制了28 tex和36 tex毛涤嵌入式复合纱与Sirofil复合纱,并对其强伸性能、条干、毛羽指标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线密度的复合纱,嵌入式复合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高于Sirofil复合纱,条干和毛羽水平也优于Sirofil复合纱。  相似文献   

11.
《丝绸》2017,(11)
探讨了饰纱线密度及捻系数对云纹纱成纱外观及质量的影响。在DTM129空心罗拉紧密纺细纱机上纺制7.3 tex的云纹纱,通过改变所用饰纱的线密度及捻系数,即采用5.8~29.2 tex、捻系数为280~440的饰纱,纺制成不同色彩分布的云纹纱。利用MDA1300视频显微镜观察成纱外观,并对其强伸性能、条干、毛羽指标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纹纱在纵向上呈现有色纱包缠本色纱的包缠结构,其织物的图案呈现一种云纹彩霞的效果。为保证良好的花式效果及质量,纺制云纹纱时,应选择7.3~9.7 tex、较相应线密度针织用纱正常捻系数低的饰纱。  相似文献   

12.
改变纱路对环锭纱成纱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探讨改变纱路对纱线性能的影响.在棉、毛纺环锭细纱机上进行了改变纱路的纺纱试验,结果表明,在棉纺和精梳毛纺环锭细纱机上生产Z捻纱时,采用右斜纱路与传统的直纱路相比,纯棉、全毛和毛涤纱的毛羽都有显著的减少;全毛和毛涤纱的断裂强度、条干均匀度、细节和粗节都有一定的改善,但棉结却有所恶化;而纯棉纱的强伸性、条干均匀度及常发性纱疵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化.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筒纱长细节纱疵形成的原因,简述了BP神经网络的算法,讨论了神经网络在纺织领域研究的一些新进展,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筒纱长细节纱疵预测模型。将预测值和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对于筒纱长细节纱疵预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CJ 9.7 tex紧密纱的细小纱疵,提高成纱质量,分析了络筒工序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对防辩杆位置、张力盘压力和顸清纱板隔距进行了优化,使得筒纱的细小纱疵得到较明显降低,且条干均匀度等指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针对聚四氟乙烯(PTFE)膜材料烧结成型温度高,能量消耗大,安全生产要求高等难题,研发了可兼顾PTFE 膜各方面性能的低温成型氟乙烯乙烯基醚树脂(FEVE)膜。研究了以涤纶织物为基材,FEVE 树脂为基体的实验室手工刮涂和200 ℃以内的低温固化成型工艺,并将研制的FEVE/ 涤纶膜材料与广泛使用的PTFE/ 玻璃纤维膜材料在力学性能和自洁性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FEVE 膜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到PTFE 建筑膜材料的99.6%,撕裂强度可通过浸渍涂层法达到PTFE 膜材料的1.3 倍,表征抗沾污性的接触角为100.4°,满足了膜材料疏水接触角大于或等于90°的要求,从而印证了FEVE 膜材料低温成型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举办的产业用纺织品学术会议上 ,美国田纳西州的合成工业公司发表了新的高强度、超高模量聚乙烯纱 Tensulon。高性能聚乙烯纱可以用 3种方法进行生产 ,其中凝胶纺丝法由 3家领先的公司 DSM(商标Dyneema)、联信 /Honeywell(商标 Spectra)和日本三井石化公司所采纳。合成工业公司开发了一种聚乙烯膜为基础的固态超拉伸工艺。Tensylon可以一种扁带或作为原纤化带状纱的形式进行生产。目前的纤度为 790 dtex,而 330 dtex~1 1 0 0 dtex范围的产品也已参入。通过一独特的共轭上色技术 ,将颜色组入无色的 Tensylon纱中。该方法也可以…  相似文献   

17.
探讨PTFE含量对PTFE棉交织物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PTFE纱占比和织物组织,织造了6种交织物试样,参照相关测试标准对试样的摩擦因数、回潮率、起毛起球数、透气性和抗黏性等指标进行了试验测试,并分析了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当PTFE纱占比由63%增加为91%时,交织物经向的动摩擦因数减少了38%,纬向动摩擦因数减少了44.7%;织物组织对交织物的表面摩擦特性影响较大,缎纹交织物动摩擦因数比平纹交织物要小20%左右。认为:经过优选织物组织和PTFE纱占比,PTFE棉交织物能够提供较好的抗黏特性和舒适性,可用于特种行业工作服面料开发。  相似文献   

18.
一、气流纱和环锭纱成纱质量对比气流纱与同品种环锭纱相比,其成纱强力较低,这与成纱结构的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表1列举了几项主要成纱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27.8tex腈纶纱的纱疵的快速控制方法.对自动络筒机剪切下的常见纱疵的纱样进行分类编号,建立常见纱疵的纱样卡,分析常见纱疵的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纱疵的相关措施.在生产中,通过检查纱疵分级仪剪切下来的常见疵点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方便和快捷地得到细纱的质量情况,快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纱疵的产生.探讨了如何在生产中对十万米纱疵进行质量控制,使检测和分析纱疵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20.
长丝变形纱成纱过程的熵变现象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岩  王善元 《纺织学报》2009,30(1):26-28
纱线成形过程主要以纤维或丝束空间排列秩序性的变化为特征,因而存在着熵变现象,成纱熵变理论是研究成纱方向和限度的科学,依据成纱熵变方向可以将各种纺纱系统重新划分为熵增大纺纱系统与熵减小纺纱系统2个大类,并建立成纱熵变模型,而且可进一步依据成纱熵变与成纱系统中纤维排列状态变化的关系进行量化处理.实验表明:成纱熵变是成纱过程中纱条的空间几何结构与纱线性能改变的根本原因,与成纱质量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