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2.
变坡长隧洞明满流水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7,(6):94-98
明满流交替是长隧洞常遇到的不利水流流态,尤其是洞内截留气囊输移现象会对隧洞结构安全构成威胁。通过试验研究,阐述了变坡长导流隧洞洞内流态的演变过程,指出随着上游水位上升,洞内水流流态呈现由水跃转变为明满流交替、直至有压流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典型流态下隧洞的泄流能力,得到了明满流交替的流量系数介于无压流和有压流流量系数之间的结论。同时探讨了明满流交替过程的压力波动,发现明满流交替的压力波动持续时间较长、振幅较大,但压力峰值持续的时间很短,并且截留气囊可有效减缓隧洞底部压力波动。 相似文献
3.
隧洞渗漏在隧洞施工中是十分普遍的问题,在严寒地区,季节性温差大,存在冻融冻胀问题,隧洞防排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隧洞的使用寿命与行车安全。本文结合老岭隧洞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防排水施工工艺及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处于高山峡谷的岩溶区,地下水丰富、突涌水瞬间流量大、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洞线长、洞径大,而且隧洞西端为逆坡施工,地下水导排非常困难。为解决地下水导排这一难题,结合引水隧洞逆坡施工的实际情况,主要介绍隧洞逆坡施工期洞内4个不同时期的正常排水,以及逆坡施工期应急排水的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中根据某TBM施工隧洞实际情况进行排水设计,排水系统在工程施工中取得良好效果,某TBM施工隧洞目前已掘进至桩号2+650,目前未遇突涌水,排水系统能满足实际排水需求。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阳江核电站位于广东阳江市东南35km,5条排水隧洞为核电站的冷却水排水通道,是核电站的关键项目,其能否如期完工,关系到核电站能否按期发电,搞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尤为重要。阳江核电站排水隧洞工程的设计,也是我国水电设计行业在核电站设计领域进行的一次有效的尝试,成功的设计工作势必为推动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12.
13.
针对目前国内水下隧道排水系统无明确规定的现状,根据海底隧道排水系统的类型和特点,对汕头苏埃湾海底长大隧道排水设计中存在的几个技术难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合理确定了隧道敞开段雨水排水系统、隧道海中段废水排水系统及隧道排水系统监控方式,并对设计中的某些关键技术参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地下暗河是岩溶隧道建设与运营重大的安全风险,暗河发育区岩溶隧道突涌水洪峰估计是岩溶隧道施工抢险与后期处治方案制定的重要基础数据。地下暗河洪峰流量不仅由岩溶区水文地质条件控制,而且还受到暴雨期地表径流补给的影响。本文结合实测数据和统计数据,围绕小流域暴雨资料推求出地表汇流洪峰和地下暗河汇泄流洪峰,提出了一种考虑地表径流补给的暗河发育区岩溶隧道突涌水洪峰估计方法,并结合翠屏隧道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与实测涌水资料,开展了案例分析计算并比较实测涌水量。表明传统涌水预测方法无法考虑暗河与地表水补给的影响,与实测结果差距很大,本方法能够较好预测岩溶区因地表汇水补给暗河发育区隧道突涌水洪峰,为隧道防洪护堤高度、涵管过水容量设计、洪峰避险时间提供重要支撑,保障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6.
大断面超长输水隧洞的施工特点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文中扼要地介绍了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的地质条件、工程本身及其设计上的一些特点,即:输水隧洞长85.32 km,开挖洞径8.00 m,是目前世界在建同等规模最长的隧洞;具有十分优越的输水条件;隧洞施工采用以TBM为主、钻爆法为辅的联合施工方案施工;并根据具体条件,分别采用逆坡掘进和顺坡掘进、洞外组装TBM直接进洞和洞内组装TBM方式;在国内首次采用了连续皮带机出渣方案;选择与地质条件相适应的开敞式隧洞掘进机;单机连续掘进长度按20 km左右控制;而且在TBM施工段中间设置了施工支洞,从而确保了TBM单机掘进长度等。 相似文献
17.
18.
19.
涌突水是深埋长隧洞施工中最为突出的地质灾害之一,尤其是在岩溶发育地区,做好涌水量预测分析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以滇中引水工程某深埋长隧洞为例,基于地下水模型系统软件GMS,并结合隧洞穿越段地下水含水介质特性、岩体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流动系统特征、地下水化学及其环境特点,建立了三维渗流场数值模型,经与传统经验公式相比较,对计算结果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利用该模型对隧洞施工期不同工况下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对周边地下水的影响进行论证,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向家坝水电站地下尾水主洞设计断面巨大,给开挖、衬砌和灌浆施工带来较大困难。为此,因地制宜地采用了不同于常规方案的“先挂顶,后下挖”的总体施工方案。该方案有效化解了衬砌和灌浆施工存在巨大高差的问题。同时,还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在顶拱仅实施锚喷支护的情况下开展了顶拱两侧30°范围的无盖重固灌浆,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