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库库容和淤积量是水库调度的重要参数,水库淤积测量是保证水库正常运行的基础性工作,在对水库淤积进行测量过程中,测量手段的选择对数据精度、时效性影响巨大,本文运用差分GPS技术对大连市小水库库区淤积情况进行测量,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际测量获取北东洲水库水位-库容-淤积量关系,采用Gauss3模型进行拟合分析,获取不同水位处淤积量。结合实测数据,采用平均输沙率模拟预测不同情况下的泥水淤积情况,除非发生特殊自然灾害,实际发生淤积值不会高于模拟情况。随着流域植被增加,淤积量减少,水库淤积情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掌握水库库容淤积及分布情况,以佛子岭水库为例,利用GIS对不同时期的库区地形图进行数字化建模,计算水库的库容和淤积量,并通过数字模型叠加计算制作水库库容淤积分布DEM图。结果表明:库容淤积DEM图直观地反映库区地形淤积厚度和分布情况,佛子岭水库库区淤积主要发生在死库容区域,纵向形态为带状淤积,没有明显的凸起和锥状淤积现象,横向呈现沿湿周的均匀淤积。准确掌握水库库容及淤积变化情况,为水库运行规范化管理、防洪调度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了弄清雪野水库淤积量和库容参数现状,采用GPS-SDE技术对雪野水库库区水下地形及淤积进行测量,并与常规测量方法相比,GPS-SDE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采集数据密度大等优势特点,测量结果比常规方式更为客观、真实。应用该技术对水库的水位—库容—面积关系曲线重新核定,可为调整水库的防洪调度方式,有效利用和配置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泥沙淤积影响着大坝安全及水库的合理运用.应用探地雷达能迅速测量水深和淤积层厚度,为水库正确调度提供依据.从理论上分析了探地雷达探测水深及淤泥层分布的原理,从探测区研究、现场参数试验研究、现场探测方法、实测数据处理、水库库容和淤积量计算、库容淤积量信息存储、查询和三维再现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技术实施过程的关键点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工法.最后给出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技术具有连续、快速、有效的探测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3年白石水库泥沙淤积断面测量应用实例,探讨了GPS-RTK与测深仪结合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并通过CASS软件分析计算水库泥沙淤积量,使水库管理单位及时掌握水库库容变化情况,为多泥沙河流水库泥沙淤积测量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库淤积量的一个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淤积量的确定,一般是采取先后测量水库的水下地形,用断面法或地形法计算库容的变化值,或由进出库沙量的差值,用沙量平衡方法求出淤积量.但对没有新旧库容曲线(水下地形图)或缺少水、沙观测资料的广东省绝大多数水库而言,借助水库运行记录及相关数据推算出淤积库容,并用其他(如地勘)资料验证的这一估算方法,应用于深圳石岩水库曾经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二滩水库蓄水运行以来实测水文和泥沙断面测量资料,对水库泥沙淤积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滩水库1998~2011年泥沙淤积量约6.25亿m3,淤积大部分在死库容以下,调节库容损失率6.18%;1998~2000年蓄水初期年均淤积量约0.76亿m3,2000~2011年年均淤积量近0.36亿m3。水库泥沙淤积以三角洲形态逐渐向坝前推进,从泥沙淤积纵向分布看,干流泥沙淤积主要分布于库中段;从横向分布看,淤积主要集中在主槽。实测三角洲淤积洲头距坝约66.0 km,坝前平均淤积高程为1 030.0 m,远低于泄洪建筑物进口和机组进水口底高程,不会出现坝前泥沙淤积问题。  相似文献   

9.
小水库泥沙淤积量测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立概化模型的基础上,以库容曲线为基础,推求出测算小水库泥沙淤积量的平均淤积高程法、校正因数法和部分表面面积法;并推求出泥沙淤积体规则概化的锥体公式和拟台体公式等测算小水库泥沙淤积量的简化方法.采用简化方法测算小水库泥沙淤积量简单方便,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水库淤积量的确定,一般是采取先后测量水库的水下地形,用断面法或地形法计算库容的变化值,或由进出库沙量的差值,用沙量平衡方法求出淤积量。但对没有新旧库容曲线(水下地形图)或缺少水、沙观测资料的广东省绝大多数水库而言,借助水库运行记录及相关数据推算出淤积库容,并用其他(如地勘)资料验证的这一估算方法,应用于深圳石岩水库曾经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多波束测深系统可对水下地形进行全覆盖扫描测量,精确测得水下地形地貌,可应用于库容计算、冲淤分析、河道勘测等方面。结合HydroBat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大浪淀水库库容测量的实例,介绍多波束系统在水库库容测量中的应用,进一步说明多波束测量技术的高精度、全覆盖、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多波束与单波束测深技术在水下工程中的应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波束测深系统是目前河道测量中最先进的仪器之一,通过对多波束测深系统、单波束测深技术在典型水下工程的比测实验,分析其误差来源和精度,验证了在水下工程中多波束测深系统与常规的单波束测深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而为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下工程中的应用拓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多波束技术的快速发展,多波束技术在测深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对多波束技术的观测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SONIC2024多波束的测深系统分辨率模型的基础上,对精细化崩岸监测进行了参数设计研究,分别得出了横向、纵向分辨率的分布规律,推导出了采样率、发射角、最大有效航行速度、扇面开角等参数关系及推荐值,分析了探测精度与水深和发射角的关系、扇面开角与横向分辨率的关系、SONIC2024测深系统纵向分辨率优于横向分辨率等结论。这些结论可作为多波束扫测前对关键参数进行技术设计的依据。最后总结得出了参数的设计流程,并在精细化崩岸监测中对这些参数设置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多波束测深系统是目前河道测量中最先进的仪器,它的使用将在防洪减灾、堤防工程监测、水下地形测量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对多波束测深系统、单频测深仪及数字测深仪比测实验,分析其误差来源和精度,验证了在特殊的水下地形测量过程中,多波束测深系统配合单频测深仪可以完成测量任务,从而为多波束测深系统应用空间的拓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传统测绘技术获取的库容数据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水库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可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获取高分辨率水下地形信息,通过计算处理获取满足管理需要的库容数据。主要研究使用第5代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水库水下地形测量及相关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并基于DEM法,采用Arc Map计算了某水库的库容-高程关系,绘制了高程-库容关系图。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水库库容测量和计算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水库库容和淤积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红梅  赵建虎 《水利学报》2002,33(12):0033-0037
作者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回声测深技术,对水库库容和淤积测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三角形构网方法,经实际运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水电站维护检修中,常常需要根据上下游水域水下地形的变化情况判断并制定相关的维护措施,以保证水电站安全运行。以葛洲坝导沙坎清淤项目为例,介绍了多波速测深系统在水电站维护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克孜尔水库泥沙淤积情况及异重流运动条件的分析,并结合2008年汛期水库异重流排沙实例,为高含沙河流水库运行提供几点异重流排沙调度经验,以解决水库兴利与排沙的矛盾,减缓水库泥沙淤积,延长有效库容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9.
小浪底水库开发任务的库容要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认为,小浪底水库逐步抬高汛期水位沙和调水调沙运用,库区为锥体淤积,由下而上、由低而高逐步淤积,比降变小,主汛期运用水位254m,形成高滩槽形态,不影响三门峡坝下水位;支流拦沙库容充分淤积,拉沙库容约80亿m^3,若水库一镒抬高水位或主汛期高水位蓄水拦沙,水库为三角和带状淤积,在淤积向坝前推进过程中,洲面淤2高,淤积上延,河床比降增大。为了不影响三门峡坝下水位,主沁期运用水位要降至240~260  相似文献   

20.
长江水质浑浊、流速较大,传统水下建筑物现状检查方法如潜水摸查和水下视频录像不再适用,而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进行全覆盖扫测,并对水下高精度点云数据三维建模,能够实现水下建筑物现状可视化和缺陷定量分析。针对长江某水厂取水管现状检查工程,利用Kongsberg EM2040C(双探头)多波束测深系统,通过设计测线、选择合适的波速角和发射角,利用自适应滤波算法对获取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水下点云数据进行精细处理,结果能准确反映取水管破残现状和破损位置,为该水厂取水口修复项目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资料。应用成果对类似工程的现状检查和加固修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