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高旭东 《绿箭信息》2001,2(9):10-12
1,1,1,3,3,3-六氟丙烷和含至少一种不饱和氟烃的混合物经蒸馏后再提纯得到1,1,1,3,3,3-六氟丙烷含量超过99.9%、不饱和氟烃含量低于0.01%的产物。该方法为:(1)混合物与氯反应对不饱和氟烃进行饱和;(2)水洗反应混合物脱除乘余的盐酸和氯;(3)除水;(4)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蒸馏得到1,1,1,3,3,3-六氟丙烷纯度超过99.9%、不饱和氟烃含量低于0.01%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有机氟化合物总称为氟碳化合物(Fluorosarbons)。种类繁多,包括氟代烃、氟羧酸、氟醇、氟酯类、含氟聚合物。含氟聚合物一般具有耐高低温、耐腐蚀、耐摩擦等优良性能。有机氟化合物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医药及民用制品等。常见有机氟化合物品种氟代烃类:包括饱和及不饱和的单氟烃、多氟烃、卤氟烃以及其聚合物等。氟烷烃一氟化合物:一氟三氯甲烷、一氟乙烷。二氟化合物:二氟一氯甲烷、二氟二氯甲烷、二氟乙烷、二氟二氯乙烷、二氟四氯乙烷、二氟二溴甲烷、二氟一氯一溴甲烷。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以氯乙烯为原料生产1,1-二氟乙烷中,脱除氯乙烯的必要性。在净化、精 馏2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可将氯乙烯体积分数降至10×10-6以下。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1,1,1,2-四氟乙烷(HFC-134a)生产过程中烯烃的脱除方法,特别是2-氯-1,1-二氟乙烯(HCFC-1122)的脱除,提出低温氟化法是最有效的脱除方法之一;而且此方法具有脱除效率较高、环境友好、低能耗、易于自动控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化工生产与技术》2009,16(5):60-61
五氟乙烷的制造方法;1,1,1-三氟乙烷和1-氯-2,2,2-三氟乙烷的共沸或类共沸组合物;六氟环氧丙烷的制造方法;氟丙烷和卤代丙烯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氟烃的纯化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种制备五氟乙烷的工艺,它是以至少含一种选自于分子式为CX3CHX2和分子式为CX2=CX2的卤代乙烷及卤代乙烯为始发原料,式中的每一个X独立地选自于F和Cl(只要X代表的F数量是小于4),和氟化氢的混合物,与氟化催化剂在反应区内生成含HF、HCl、五氟乙烷和部分氟化卤代烃中间体的混合物,且该生成的混合物中氯代五氟乙烷占卤代烃总mol数计小于0.2mol%。该方法的特点是其氟化催化剂含有(i)一种钴代α-氧化铬晶体,其中α-氧化铬晶格中约0.05%~6%的铬原子由三价钴(Co^3+)取代和/或(ii)一种(i)的氟化晶体。  相似文献   

7.
1-氯-1,1-二氟乙烷反应精馏工艺的定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以偏氯乙烯为原料生产1-氯-1,1-二氟乙烷的反应精馏新工艺,并运用Aspen Plus软件对实现该工艺的反应精馏塔的定态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将化学反应过程和产物、副产物及残余反应物的分离过程集成在-个塔内实现是可能的,不仅能够得到高纯度的产品,同时还能提高反应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的生成量。相比于目前采用的传统生产工艺,反应精馏新工艺能够大大减少工艺环节和节省设备投资。案例研究显示,对于相同的偏氯乙烯加料量,1-氯-1,1-二氟乙烷产品的产量提高6.4%,副产物1,1,1-三氟乙烷的产量降低70.6%。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1,1,1-三氟乙烷(HFC-143 a)在混配制冷剂中的应用及1-氯-1,1-二氟乙烷(HCFC-142b)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原料的应用,详述了HFC-143 a/HCFC-142b的制备工艺,即由起始原料偏氯乙烯(VDC),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1,1,1-三氯乙烷(HCC-140),1,1-二氟乙烷(HFC-152 a)为原料的光氯化法。最后得出结论,以VDC为原料的制备HFC-143 a/HCFC-142b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以三氟二氯乙烷(HCFC-123)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1,2,2-三氯-1,1-二氟乙烷(HCFC-122)为原料,经锌粉脱氯制备2-氯-1,1-二氟乙烯(HCFC-1122),HCFC-1122与溴素加成得到1,2-二溴-2-氯-1,1-二氟乙烷(HBCFC-122B2),HBCFC-122B2脱溴化氢后成功制得目标产物1-溴-1-氯-2,2-二氟乙烯(BCFC-1112B1)。该合成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且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优点。通过对第三步消除反应中碱的考察发现,以Et3N作碱时目标产物的产率最高且无副产物生成,该条件下制得产品的气相色谱(GC)纯度大于99%,收率为76%。  相似文献   

10.
国外动态     
<正> 聚氨酯工业着手减少氟氯烃应用正当化学家们准备减少世界氟氯烃(CFCs)用量或停止使用它们的时候,受影响的工业之一将是聚氨酯泡沫。用作聚氨酯发泡剂的两种氟氯烃是 CFC-11(三氯一氟甲烷)和 CFC-12(二氯二氟甲烷),在塑料工业学会于上周在费城召开的聚氨酯会议上,与会者们对比了两种有希望的取代物——HCFC-123(2,2二氯-1,1,1三氟乙烷)和 HCFC-141b(1,1二氯-1-氟乙烷)。利害关系很大,因聚氨酯泡沫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许多应用中。1988年在美国约13.3亿磅软泡将用于家具和汽车座垫、褥垫及地毯衬垫。约785百万磅的低密度硬泡用于建筑物、家用和工业用冰箱冰柜、冷藏  相似文献   

11.
1,1-二苯乙烯的提纯1,1-二苯乙烯粗品中含有二苯乙烷杂质,可用分步冷却结晶的方法来提纯。该产品可用作染料和香料的中间体。例如,将30g粗品(其中含1,1-二苯乙烯72.75%,1,2-二苯乙烷15.32%和1,1-二苯乙烷11.93%)冷冻到-1...  相似文献   

12.
以2,4-二氯-5-氟苯甲酰基乙酸甲酸乙酯为原料,经乙氧亚甲基化、二氟苯胺胺化、环合、水解和脱羰反应对替马沙星中间体7-氯-6-氟-1-(2,4-二氟苯基)-1,4-二氢-4-氧-3-喹啉羧酸的合成方法了改进;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容易控制。并在此过程中合成了三种新的中间体化合物4,5和6。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以三氯乙烯为原料经1,1,1-三氟2-氯乙烷(HCFC-133a)中间体,气相催化氟化合成1,1,1,2-四氟乙烷(HFC-134a)的催化剂及其载体,反应条件选择等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卤素交换反应机理。建议开发具有高氟化性能、A1F3负载的低铬或非铬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双烷氧基环己烷(1,1-二异丙氧基环己烷、1,1-二乙氧基环己烷、1,1-二甲氧基环己烷)对红霉素肟的肟羟基加以保护的反应情况,利用薄色谱(TLC)对反应过程进行跟踪,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产品的纯度。  相似文献   

15.
合成一种新的荧光试剂1,2-二苯并三唑-1,2-二羟胺乙烷(简称BHE),对其结构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了鉴定,并对其荧光性质作了研究。本法可用于样品中钴(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2,2-二氟乙胺是农药、医药等的关键原料和中间体。本文总结并评述了2,2-二氟乙胺的合成方法。重点介绍了以2,2-二氟-1-氯代乙烷、二氟乙腈和1,1-二氟-2-硝基乙烷和二氟乙醇为原料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以二氯乙酰氯、四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卤代乙烷等分别为原料制备二氟醋酸的合成方法和合成工艺,并简述了二氟醋酸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生产凹板印刷油墨的改性烃树脂,有很好的光泽和切削强度,它是由线性、分枝、或含≥2不饱和键及其混合物的环C4~10烃反应制成的。而混合物含有聚合度2~10的低聚物和≥1的天然树脂或天然树脂酸。这种产品与从α-、β-烯属不饱和羧酸或羧酸酐、二价金属混合物中选择的任何混合物都有反应;而混合物还含有在100~300℃条件下脱除反应水的脂肪酸。典型的树脂是把300g松香加热到260℃,在2h中添加400g二环戊二烯,在260℃/0.5兆帕条件下搅拌5h,再在常压下添加45g马来酐,搅拌0.5h,在50g二…  相似文献   

19.
1-溴-2-氟乙烷是合成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氟罗沙星的重要原料,本文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综述,认为以1,2-二溴乙烷为原料,在Cu2O催化下,与HF发生氟化反应的合成方法,和以氟乙烯为原料,与溴化氢和氧气溶于二氯甲烷中,发生溴化反应的合成方法均具有原料易得、收率高的优点,是工业上合成1-溴-2-氟乙烷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氢氟氯烃1,1-二氯-1-一氟乙烷(简称HCFC-141b)代替一氟三氯甲烷(简称CFC-11)作发泡剂帛得具有臻密表皮层的半硬质聚氨酯整皮泡沫塑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两种发泡剂帛得材料的内部泡孔结构,比较了两者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HCFC-141b代替CFC-11可以帛得性能良好的半硬质聚氨酯整皮泡沫塑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