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引中国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生态文明思想,有助于赋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全面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素养。本文从论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有效方法,期望对完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提高生态文明教育成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一、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及其责任原则和主体责任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专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在重点任务中特别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强调动员全社会力量,人人参与,全民行动。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华民族必须努力实现的一个"中国梦"。中国数千年文化沉淀的精华———儒家智慧,特别是作为其理论核心的伦理德性对于当今社会突破发展工业文明所暴露出的内在困境,以及实现生态文明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价值。从"敬""仁""俭"三个方面阐释了儒家伦理德性的生态文明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中国古代先贤们的生态文化思想、中国古代诗词中描绘的生态文化境界,都蕴含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财富,为我们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资源与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性是贯穿生态文明建设始终的共性,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和实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政策和措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个性,是不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起点、任务、路径、指标体系和具体进程的不一致性和多样性。二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6.
从十七大开始,到不久前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已连续多次被写入党的最高纲领和会议决定,人们对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净的美丽中国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期盼.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改革、否定发展的思潮,体现在生态文明观上,就是要回到原生态.这是对生态文明庸俗化、极端化和以偏概全的理解.对原生态和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和比较,对回到原生态的错误思潮进行了剖析和批判,提出了生态文明不能以原生态为文明的观点,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可从原生态中得到的启示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有其内涵和特征,具有历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生态文明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价值,是当代社会转型的内在尺度;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态文明更应成为中国文明转型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的焦点问题。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发,威胁着人类生存发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家与国民安全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为了应对严峻的形势,需要社会和民众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完成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重要任务,使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9.
张辉 《商品与质量》2011,(Z3):133-134
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不断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和重要建设目标。大理作为一个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地区,有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天然优势,但大理要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建成和谐社会仍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本文从生态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现状、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以及大理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大理市生态文明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生态文明观的产生及其内涵,阐述了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必要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护生态文明,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认为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儒家、道家、佛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其中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万物一体"。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地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并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做出了全新部署,这表明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说明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样也是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对于我国的经济模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主要从人类社会文明演变的几个阶段来具体阐述生态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以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予以重新审视,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来面对人与自然关系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从而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创新的研究提供一个切实可靠的基石,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比较分析了几种殡葬方式的利弊。联系生态文明建设,论述了改革殡葬方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关于制度正义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充分彰显了生态文明与制度正义的统一。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形成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正义、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共享正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正义相统一的正义价值体系,回答了困扰人类文明发展的种际地位不等、人际分配不公、国际权责不明的生态非正义问题。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正义价值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的高级阶段。党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成果。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目标,将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既是对人类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历史性把握,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性提升。建设生态文明要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重大问题:科学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前提;生态安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全民族、全社会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自然观思想: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变革不合理的政治制度。这对于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大的启示。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建设生态文明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将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为生态文明实践,才能真正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类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0.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革新,同时也将人类带入了工业文明,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成果,社会财富这块蛋糕也越做越大。然而,伴随着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却遭受着严重的破坏,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又反过来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当中,并从战略高度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决定我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