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娘子关泉域水化学分析不能即时评价且偏主观性的问题,加入离子空间分布图,对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的13个水化学特征指标运用描述性统计、水化学类型、TDS和总硬度分布图等进行分析,并辅助以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其成因。结果表明,个别水样超过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Fe~(3+)、Na~+具有较大空间变化,其他元素相对稳定;除少部分为微咸水和软水、微硬水、硬水,大部分地区为淡水和极硬水;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Mg、SO_4·HCO_3-Ca、SO_4·HCO_3-Ca·Mg型为主,部分补给区和径流区已转变为硫酸盐类型为主的水。该水化学特征成因主要受工矿产业影响,其次受水岩作用和农业、生活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泰莱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泰莱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现状,选取2017年丰水期140件水样,其中,孔隙水样47件、岩溶水样61件和裂隙水样32件,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箱型图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主要离子及水化学特征,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Wilcox图解法评价了水质现状及灌溉水质。结果表明,泰莱盆地主要阳离子为Ca~(2+)、Na~+,占阳离子总数的80%以上,主要阴离子为HCO_3~-、SO_4~(2-),占阴离子总数的67%以上,其中NO3-含量也相对较高;水化学类型以HCO3·SO4-Ca型水为主;pH值整体呈弱碱性,TDS存在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的关系,这与地下水径流条件有关;Ⅳ、Ⅴ类水样占总水样的29.3%,影响因子为SO_4~(2-)、NO3-、TDS、总硬度,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人为活动;绝大部分区域均属于好—可用及以上级别,合理利用地下水灌溉可有效预防土壤盐碱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淇县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选取57个水样数据,运用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Gibbs方法分析了淇县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淇县地区从山区到平原地下水更新速度逐渐变慢,EC逐渐升高;TDS与Na~+、Cl~-、SO_4~(2-)、HCO_3-相关性很高;深层地下水整体呈HCO_3-Ca·Mg型水,浅层地下水化学整体呈水平分带性,从淇河上游HCO_3-Ca型水到淇河中游的HCO_3-Ca·Mg型水再过渡到淇河下游的HCO_3·Cl-Ca·Mg和HCO_3·SO4-Ca·Mg·Na型水;局部地区出现地下水点状污染。淇县地区水化学主要受岩性控制,局部地区受水动力条件及人为因素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淇县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白城市潜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将研究区划分为两个子区域,分别为补给区洮儿河扇形地和径流区扇形地以外平原区,采用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及反向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的两个子区域潜水水化学成因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补给区以HCO_3-Ca·Na型水为主,在径流区随水流方向逐渐向HCO_3-Na型水进行转化,且在这一过程中TDS也逐渐增大;岩盐、硅酸盐、碳酸盐和硫酸盐的风化溶解是潜水中离子的主要来源;潜水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同时还受到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大兴区社会供水以地下水为主,对该区浅层地下水进行水质评价,对指导区域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十分必要。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市大兴区实测地下水水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选取66个具有代表性的浅层地下水水样,运用标准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地下水进行水质评价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超标严重的水质因子主要是NO3-、Fe3+、总硬度和TDS;研究区水质总体较差,Ⅱ类水质区占总面积的40.5%,Ⅳ类水质区占总面积的30.3%,Ⅴ类水质区占总面积的29.2%。地下水化学类型分类结果表明,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Na型为主。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8年9月采集的24件丰水期地下水样品分析测试结果,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相关性分析、Gibbs图和主要离子比值法等分析井陉地区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岩溶地下水的主要阴阳离子为HCO3-、SO24-、Ca2+,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HCO3-Ca、HCO3·SO4-Ca型;局部地区出现地下水点状污染,超标水点分布在工矿企业和农田等地区,主要影响指标为总硬度、硫酸盐和硝酸盐;地下水水化学主要受水岩作用控制,但也受人为因素、地下水径流方向及地表水影响。其中水岩作用主要以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岩盐矿物风化溶解为主,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阳离子交换作用;人为因素主要以工矿业污染为主。研究结果为井陉地区岩溶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张掖盆地地下水中锶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以盆地内15个钻孔中28组地下水水样的化学测试数据为基础,刻画盆地内地下水中Sr~(2+)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Sr~(2+)与地下水中主要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下水Sr~(2+)浓度沿地下水的流动路径呈现出明显的水化学特征演化规律,总体上表现为山前冲洪积扇区浅层和深层地下水Sr~(2+)浓度普遍大于中部细土平原区的浅层和深层地下水Sr~(2+)浓度,SO_4·HCO_3型地下水中Sr~(2+)浓度大于HCO_3·SO_4型地下水中Sr~(2+)浓度值,浅层地下水中Sr~(2+)浓度大于深层地下水中Sr~(2+)浓度。Sr~(2+)浓度与TDS、TH及Ca~(2+)、Na~+、Mg~(2+)、HCO_3~-、SO_4~(2-)浓度正相关,表明地下水中Sr~(2+)主要来自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含锶矿物的溶解。研究成果开拓了地下水循环与演化研究的思路,提供了一种分析水文地质问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豫北平原为河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其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主要依赖于地下水。为了保证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安全,根据2018年的105个地下水化学取样分析数据,利用Piper三线图和Gibbs图研究了水化学的主要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水化学形成机制,从而揭示了研究区水化学分布特征和主要形成作用,采用综合指标法和单因子法评价了水质问题,并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的超标情况。结果表明,豫北平原地下水类型以HCO3 Ca·Mg、HCO3·SO4 Mg·Na、HCO3·Cl Na型水为主,地下水水化学成因以蒸发浓缩和水岩相互作用为主,浅层、中深层地下水水质Ⅳ~Ⅴ类水分布面积约占90%,深层地下水水质较好,Ⅱ~Ⅲ类水分布面积约占40%。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吉林省通榆县潜水中氟含量及其分布规律,基于2006、2012年潜水水化学参数数据,综合运用SPSS数理统计分析和Aquachem软件,对比分析了研究区潜水水化学参数和类型,再利用GIS软件中的Kriging插值法分别绘制2006、2012年研究区潜水氟含量分布图,研究了氟的分布规律和时空变化特征,并应用非致癌评价风险模型对氟含量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2年潜水氟含量均值分别为1.65、1.82mg/L,超标率分别为85.71%、92.85%,主要水化学类型分别为HCO3-Ca·Na、HCO3-Na型水;2012年研究区潜水氟含量整体上高于2006年,研究区东部潜水氟含量整体上高于西部;潜水氟含量健康风险区占全区面积的92.85%,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东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堆龙河河谷平原下游地下水水质变化特征,选取4个地下水水质观测点1995~2015年枯、丰两期水质数据,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及加附注的评分和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分析了堆龙河河谷平原下游地下水水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枯、丰期地下水化学参数具明显差异性,地下水水化学类型随时间已发生质的改变;地下水水质各参数枯、丰期含量随时间变化无明显的差别,水质评价结果随时间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较差主要影响因子为NO-2、NH+4,其主要来源为人为因素,且堆龙河上游羊八井地热废水排放对下游地下水水质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白城市地下水污染程度及污染现状,基于28个潜水水质监测井的监测数据,运用对应分析法分析了氨氮等8个主要污染指标,并利用改进的TOPSIS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潜水水质情况,将综合结果用GIS绘制成相关图件,以探究不同污染因子富集的原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按主要污染指标分为3个区域,各区地下水分别受到NO-3,氨氮、铁锰及氟化物,Cl-和SO2-4的影响;白城市地下水普遍较差,近40%的监测井受到污染或轻度污染,其中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是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这说明结合两种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水质现状,为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白城市浅层地下水氟含量的分布特征和富集机理,采用Piper三线图、Kringing插值、Pearson分析、氯碱指数、Gibbs图等方法讨论了研究区F-分布规律和富集机理。结果表明,长石类矿物的溶解为F-富集提供了碱性环境。研究区F-浓度由外部向内部增大,其对应的主要水化学类型由HCO3-Ca·Na型过渡至HCO3-Na型。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成为制约地下水氟富集的重要因素。方解石的沉淀和石膏的溶解影响着萤石的溶解与沉淀,蒸发浓缩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为最终高氟地下水中阳离子是Na+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缺乏同位素数据时更简单准确地识别地下水补给源,使用因子分析法对水化学数据进行降维,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加以辅佐确定关键控制因子,结合判别分析理论构建地下水补给源判别模型,提出一种地下水补给来源识别的新方法。结合日照市五莲地区地下水水化学数据,选取TDS、Ca~(2+)、Mg~(2+)、K~+、Na~+、Cl~-、SO_2~(4-)、HCO_3~-、NO_3~-为判别指标,确定了使该地区丰水期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与基岩裂隙水水化学特征发生改变的外部补给水源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对该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较详细地论述了全国第二次水资源质量调查评价中长江流域的评价情况,分析了流域水化学类型、水质现状、地下水水质、水功能区水质、湖(库)营养状况、水质变化趋势预测等。评价揭示长江流域水资源水质面临的主要问题且作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从自然环境入手,主要反映了汉中盆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选取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分析结果,采用F值评分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就水质状况全面地提出了地下水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东阿县牛角店镇、乐平铺镇等地区38组孔隙水样品和3组黄河水样品,采用水化学离子比法和氢氧同位素分析法,系统分析了东阿县沿黄区孔隙水化学特征的形成机理及黄河水对孔隙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孔隙地下水以HCO3-Na型为主,含水层中主要发生硅酸盐岩溶解和碳酸岩溶解过程;黄河水入渗、大气降水的入渗和水-岩相互作用是区内地下水化学成因的主导因素;区内地下水化学与同位素特征反映出研究区内黄河影响带范围在18 km以内,影响带范围内地下水参与外界循环不积极,主要受黄河水的补给,地下水化学组成主要受黄河水和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在影响带范围外地下水化学组成受到大气降水的影响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成分分析法能够降低数据维度,减少分析指标数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初选指标,筛选模糊综合评价因子,求取其权重集,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黄土地区洛河油田浅层地下水的水质评价中。结果表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评价因子,既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又减小了参与评价的数据量,提高了评价效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赋权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考虑了评价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水质评价结果比采用超标法赋权的结果更优;洛河油田富县区块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总体较好,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浅层地下水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研究内陆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形成机制,基于55组地下水样品分析结果和7组岩芯样品参数,采用数理统计、离子比例系数法和数值法,反演地下水水盐运移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阳离子在粘性土中的浓度通量总是先增加后减小,50m处的浅层地下水中Na+含量在含水介质中表现为富集,80~110m的地下水中Ca2+含量在含水介质中为区域富集;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垂向具有分带性,水化学类型以Cl-Na型为主,TDS>5g/L,溶解沉淀作用、脱碳酸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等水岩作用是内陆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组分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内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质评价的多目标性、模糊多变性及不确定性问题,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地区的地下水水质为例,分别采用三种定权法的可变模糊评价法对其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与模糊集合法、熵权集对分析法、熵权属性识别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定权法的可变模糊评价法的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较符合,可见可变模糊评价法评价结果可信度强、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作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已经成为国际水文地质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主要运用基于DRASTIC模型的评价方法对闽北地区地下水水质脆弱性进行评价。主要内容是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对评价指标和权重进行调整,确定地下水评价参数,包括地面坡度、表层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地下水埋深、含水层岩性、含水层富水程度、入渗补给模数、地下水开采系数等8个参数作为评价因子,通过对各评价因子分析结果进行加权叠加分析,直观地得到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脆弱性评价结果,对当地政府部门制定地下水资源的环境保护与管理措施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