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鹏帅 《山西冶金》2022,(1):91-92,95
为进一步提升综采工作面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需对采煤参数和采煤工艺进行优化.以32010工作面为例在对其地质、煤层等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工作面实际开采过程中的矿压显现规律和巷道围岩的变形特征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对32010工作面的采煤参数及其对应工艺进行优化,并得到明显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我国煤层特点和极近距煤层判定标准的基础上,针对极近距煤层的开采提出了相应的采煤工艺。并以某煤矿8243和824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其中以8243工作面为例分析影响工作面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以8245工作面为例分析采用改进采煤工艺后工作面的可靠性提升效果,并为提升8245工作面可靠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某煤矿3号工作面为例在分析其地质、煤层等条件的基础上,基于PFC数值模拟软件对放煤步距和放煤方式进行优化确定,为后续其他采煤参数的优化确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磊 《山西冶金》2021,(1):88-90
为进一步提升煤矿工作面的开采率和安全性,以某煤矿3号煤层工作面为例在分析其地质、水文以及煤层等条件的基础上,对切顶卸压自成巷开采技术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并对采煤高度、切顶高度、切顶角度等开采参数进行最优化求解.  相似文献   

5.
闫亮 《山西冶金》2021,(1):74-75,82
针对煤矿生产中涌出的瓦斯威胁着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以马兰矿井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矿井地质、煤层、瓦斯涌出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斜向钻孔的瓦斯抽采方式,并将所抽采处的瓦斯用于矿井的发电,同时完成了瓦斯发电站设备及系统的选型.  相似文献   

6.
针对急倾斜煤层由于煤层倾角大导致采用传统采煤工艺时回采率低、造成煤炭资源浪费的问题,将巷柱式放顶开采工艺应用于急倾斜煤层开采的思路。在巷柱式放顶采煤工艺研究基础上,以49407工作面为例对其回采工艺进行针对性设计,为提升工作面煤层的回采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回采工作面开展的所有的生产工艺就是机械化采煤工艺,其在煤矿中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实现了矿井的安全建设和生产。  相似文献   

8.
针对综合机械化放顶开采技术回采率低的问题,本文以同煤某矿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基于PFC2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开采方向、放煤步距以及采高采煤工艺参数下的采出率及含矸率进行对比分析。经仿真分析,得出适用于该工作面的最佳采煤工艺。因此,可将该分析手段在实际应用中推广,助力综采工作面的高效、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以光道矿为研究背景,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煤层与采空区交接应力分布及底板应力分布进行模拟分析,确定了下煤层巷道合理布置位置,同时通过对上工作面不同回采范围下煤层巷道变形进行分析,发现当上煤层工作面回采距离为0~60 m的范围时,下煤层巷道变形量最大,而当工作面回采大于60 m时,巷道变形量较小,巷道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难题,以西曲矿18401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作面多个位置进行瓦斯含量监测,分析了工作面瓦斯来源及瓦斯分布特征规律,提出了本煤层预抽、高位裂隙带抽采、煤柱钻孔综合瓦斯治理技术实现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同时为类似地质条件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根据鹤壁十矿生产安排,11092工作面现已进入回采阶段,为保证回采期间通风系统合理稳定,特编制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面概况: 1、11092工作面位于11采区中部,开采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二1煤层为我矿主要可采煤层,该煤层厚度大而稳定,二1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性指数为15.05%.煤的自燃发火期为134天.  相似文献   

12.
顾北煤矿于2004年元月28日开工,予2007年12月28日建成投产.矿井年设计能力为300万吨,系统预留300万吨生产能力.受地面搬迁影响,工作面接替困难,严重制约了生产.顾北煤矿分析了井下采区地质条件及周边开采情况,布置了沿空留巷工作面,克服了应力集中程度高、动压影响强烈、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维护困难等不利因素,摆脱了工作面接替困难问题,同时实现了高产高效,为实现全年产量奠定了基础.现以1222(3)沿空留巷工作面为例,浅谈顾北煤矿沿空留巷工作的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相似文献   

13.
因为我国具有比较复杂地质条件,有些碳层比较厚,监测难度比较大,加上煤炭资源损耗比较大。所以,本文针对山西晋煤集团某煤矿1309综采工作面,其中煤层倾角比较小,胶带运输巷长度是2974m,回风顺槽的长度是2974m,厚度是4.36~5.78m,针对采煤工艺进行分析,这里选择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后退式综合机械采煤法,对顶板全部垮落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矿井3号煤层孤岛工作面顺槽失稳特征,阐述了中空注浆锚索的支护机理和优势,并以152310孤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提出采用"中空注浆锚索+锚杆+金属网"的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突出危险煤层综合消突措施,包括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同时,根据消突措施的消突范围将消突措施分为了两大类,即区域性消突措施和局部消突措施。通过对突出危险煤层综合消突措施的分析研究,为回采工作面消突措施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建立回采工作面消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淮南矿业集团潘北矿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状况是真型的大倾角、多断层、高瓦斯、"三软"煤层,本文就潘北矿自投产以来开采的几个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进行分析,从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入手,摸索出一套解决飞矸伤人的方法,大大地改善了大倾角综采工作面飞矸伤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某矿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为背景,利用微震监测技术进行现场监测,并借助有限差分FLAC3D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在采动应力场不断变化过程中底板岩体微震破裂事件的时空演化规律,揭示煤层采动条件下潜在导水通道的孕育、发展和贯通过程.微震监测结果表明:微震事件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开采扰动对底板岩体破坏程度的影响;采煤期间,回采工作面附近微震事件呈现密集分布,底板岩体采动破坏严重,底板破裂深度达15 m.数值分析表明:由于煤层采动导致采场周围应力重分布,工作面前方应力增高,采空区下方应力降低,底板岩体随工作面回采经历了应力集中、释放并最终破坏;底板塑性破坏区深度达14 m.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广旺公司代池坝煤矿在施工高位钻孔对复合煤层采面顶板围岩及邻近层瓦斯进行研究,提出将瓦斯抽采钻孔沿开采煤层走向布置在煤层顶板上方的裂隙带岩石中,抽采出裂隙带及邻近层大量瓦斯,有效控制住了采面回风及上隅角瓦斯超限,在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同类型矿井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榆神府矿区是陕北一个重要的原煤产地,煤炭开发利用规模大、强度高,但区内生态环境脆弱,采煤诱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尤为显著。为全面掌握榆神府矿区采煤地表裂缝“静”、“动”态发育规律、揭示其形成机理,以榆神府矿区的安山煤矿、柠条塔煤矿和小保当一号井的典型工作面为对象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 地表裂缝分为台阶型、挤压隆起型、滑动型和拉张型4种类型以及“塌陷槽”、“平行并列”2种组合方式;② 榆神府矿区地表裂缝平面展布规律具有相对统一性,而地表裂缝表现特征具有差异性,且与采深采厚比呈负相关关系;③ 极浅埋煤层开采、浅埋煤层开采以及中深埋煤层开采地表裂缝分别具有滞后回采位置1.0 m、超前回采位置8.5 m和滞后回采位置30.14 m的动态展布规律,且地表裂缝滞后距与采深采厚比之间存在多项式的函数关系;④ 边界裂缝和面内正向坡裂缝具有“只开不合”的活动特征,面内逆向坡裂缝具有“先开后合”的活动特征,面内平坦区裂缝则具有“先开后合再开”和“先开后合”两种裂缝活动特征,平均活动时间3.7~7.0 d;裂缝“先开后合再开”的活动受覆岩运移控制,“只开不合”和“先开后合”的裂缝活动受地表移动变形控制,而斜坡裂缝活动机理则与坡体滑移密切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榆神府矿区地表裂缝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矿井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问题。随着我国矿业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矿难发生的情况下,对矿山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如深大的断层破碎带、构造复杂的煤层等,都会给工作面带来严重的危害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