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错位纺纱减少环锭纺纱毛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达到减少环锭纺纱线毛羽的目的,采用了错位纺纱的试验方案.结果表明,采用右错位纺纱可以减少Z捻纱的毛羽,而成纱强力、条干和常发性纱疵略有恶化.  相似文献   

2.
减少环锭纺纱毛羽的新思路——错位纺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减少环锭纺纱线毛羽的方法,介绍了采用错位纺纱减少成纱毛羽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右错位纺纱可以减少Z捻纱的毛羽,而成纱强力、条于和常发性纱疵略有恶化.  相似文献   

3.
介绍紧密纺纱技术如何消除纺纱三角区来提高成纱质量,介绍紧密纺纱技术的纺纱机理及其特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纺纱三角区形态变化对纱线性能的影响机制,以斜位纺纱原理为背景,建立了斜位纺纱加捻三角区变化模型。通过在不同细纱机型上分别进行直位和斜位的纺纱实验,实现斜位纺加捻三角区形态变化差异。对比分析了不同纺纱三角区形态下纱线的性能,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实验证明。结果表明:捻度有效传递和对应斜位导纱方式能有效降低加捻三角区几何面积,提高了三角区纤维握持加捻效果,减少了成纱毛羽,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相似文献   

5.
探讨使用气圈环改善环锭错位纺纱质量的方法.阐述了环锭错位纺纱及气圈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通过可移动气圈控制环进一步降低错位纺纱毛羽的思路,并设计安装了试验装置,在涤毛混纺品种上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生产Z捻的涤/毛70/30混纺纱时.左错位纺成纱质量明显优于右错位纺;加装可移动的气圈控制环后,左错位纺和右错位纺纱线3 mm及以上毛羽分别降低了19.5%和30.6%,而且强伸性能、条干及常发性纱疵也有较大改善.指出:通过加裳可移动的气圈环进一步控制错位纺纱毛羽的思路是可行的,能够较好地改善环锭错位纺纱质量.  相似文献   

6.
浅谈如何降低纱线毛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降低纱线毛羽的方法及纱线性能,以及与传统环锭细纱比较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探讨错位纺对赛络纱质量的影响。分析阐述了错位纺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在赛络纺应用错位纺进一步改进成纱质量的必要性。在R 18.5tex、R 14.8tex两个赛络纺针织纱品种上进行了不同错位方向的纺纱质量对比试验,并对粗纱定量、后区牵伸倍数、喇叭口中心距、前胶辊前冲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分析,得出了错位赛络纺较优工艺参数配置。认为:错位纺改变了加捻三角区的形状,特别是Z捻左斜,使赛络纺左侧须条加捻距离缩短,增强了捻回传递效果,有效控制了单股纺纱现象;同时改变了成纱结构和性质,对成纱条干、毛羽、强力和断头率都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常规赛络纺纱方法相比,错位赛络纺无论是左斜或右斜,对成纱质量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错位纺纱减少毛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错位纺纱方法的应用原理及对纺纱质量的作用,特别是对成纱毛羽的积极作用,简述了在错位纺纱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相似文献   

9.
探讨细纱前胶辊前冲量对加捻三角区纺纱毛羽的影响.通过计算细纱前区采用不同胶辊前冲量时,须条喂入角、胶辊前移角、罗拉包围弧等参数以及导纱钩不同位置时各参数变化情况,分析不同前胶辊前冲量对成纱条干和毛羽的影响,并通过实际纺纱对比试验进行验证.指出:控制加捻三角区应着力减小加捻三角区底边,适当控制三角区的高,尽量减小边纤维与中心纤维差异,且让微小三角区包围弧保持在罗拉表面,加强纤维控制.兼顾条干和毛羽水平,细纱前胶辊前冲量不宜过大,仍以2.5 mm为宜.  相似文献   

10.
欧怀林 《纺织器材》2013,40(3):22-26
为了减少环锭纺纱线毛羽,分析了成纱毛羽的形态、形成机理、特性及影响毛羽的各种因素,总结出影响纱线毛羽的12条规律;从原料、工艺、设备、操作、温湿度控制等方面提出控制毛羽的主要方法与措施。指出纱线毛羽与成纱方式密切相关,毛羽是成纱方式的衍生物;须条宽度是控制加捻毛羽的关键,刮擦是过程毛羽产生的主要因素,与纱线通道、张力大小密切相关;细纱工序既是加捻毛羽的产生点,又是过程毛羽的严重增加点,是控制毛羽的关键工序;络筒工序亦是解决毛羽问题的重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错位纺纱角对纱线质量的影响,通过自制导纱装置,在前罗拉钳口至导纱钩之间形成一个偏移的纱路.分别采用5种左斜纺纱角对5种不同细度纱线进行了纺纱质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Z捻左斜的情况下,纱线有害毛羽最多可以减少16.6%~40.5%,且与细号纱相比,粗号纱毛羽的改善更为显著;不同纱号的最佳左斜角不同,粗号纱和细号纱适应大角度偏移量(在8.4°~11°之间),而中号纱只要小角度偏移(4.2°)就能使纱线毛羽得到较好改善;但过大的偏移量(16.6°以上)对改善毛羽不利,甚至会恶化毛羽.错位纺纱角对纱线条干影响不大,对纱线强力几乎没有影响.指出:错位纺纱方式可以改善环锭纺成纱毛羽,其关键是要根据纺纱号数优选错位纺纱角.  相似文献   

12.
紧密纺纱系统结构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紧密纺纱技术可以缩小甚至消除加捻三角区,减少纱线毛羽,提高纱线强力,提高成纱质量。文章介绍了紧密纺纱技术的原理和目前市场上8家公司推出的紧密纺纱系统,分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紧密纺纱系统,对其结构特征和性能作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环锭纺纱新技术——EliTeSpinn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锭纺尽管早已是一种非常成熟的纺纱技术,但是加捻三角区的存在仍然对成纱的质量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该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环锭纺纱技术-EliTe Spinning,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这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错位纺纱角的变化对纱线质量的影响,设计自制了一个导纱装置,在环锭细纱机前罗拉钳口至导纱钩之间形成一个偏移的纱路;在纺纱角分别为0°,4.2°,8.4°,11°,16.6°时纺20s,30s,50s,70s和90s Z捻左斜纱,然后测试纱线毛羽、条干和强力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Z捻左斜情况下,纱线有害毛羽最多可以减少16.6%~40.5%,且与细号纱相比,粗号纱的毛羽得到了更大改善;不同纱支的最佳左斜角不同,粗号纱和细号纱适应8.4°~11°大角度偏移量,中号纱只要4.2°小角度偏移就能很好地改善纱线毛羽;但偏移量≥16.6°的过大偏移量对改善毛羽是不利的,甚至会导致毛羽恶化。纺纱角对纱线条干影响不大,纱线强力几乎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探讨高速涡流对环锭纺成纱质量的影响.在环锭细纱机的前钳口至导纱钩之间安装自制的高速涡流装置.分别采用5种气压纺三种不同线密度的纱,并与传统环锭纱进行质量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涡流方向与纺纱Z捻捻向相同的条件下,与传统环锭纱相比,成纱3 mm及以上毛羽可减少70.3%~82.7%,纱线强力可增加7.3%~8.0%,成纱条干随气压增高有所恶化.指出:高速涡流装置可以缩小环锭纺加捻三角区的高度和宽度,从而达到改善成纱毛羽、增加纱线强力的作用,其重点是根据纱线密度优选气压.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分析了半精纺纱线的主要特点,指出传统环锭纺纱过程中因纺纱三角区的存在,使半精纺纱线的毛羽多且长,条干水平不理想,影响织物质量。介绍了紧密纺纱技术以及运用紧密纺技术生产半精纺纱线的优点:强力高、纱疵少、毛羽少,条干均匀等,探讨了紧密纺生产半精纺纱线应注意的事项,及需探讨和摸索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紧密纺技术是针对传统环锭纺的加捻三角区这一技术缺陷而研发的新技术,是指纤维须条在经过环锭纺纱机主牵伸区后进入加捻区之时,利用气流或机械等作用使输出比较松散的须条纤维向中心纱干集聚,以减小甚至消除加捻三角区,从而使纤维进一步平行、毛羽减少、纱条紧密的一种新环锭纺纱技术。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环锭细纱机存在的产量低、加捻三角区中纤维受力不均、形成飞花与纱线毛羽等问题,介绍了新型纺纱技术和新型环锭纺纱技术的现状,说明新型纺纱技术应向高速、高智能、高自动化、大卷装、扩大原料使用范围、纱线加捻与卷绕分开、尽可能减小加捻三角区、改善纱线结构、减少毛羽的方向发展,提出各种纺纱技术将并存发展,紧密纺纱技术是环锭纺纱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集聚纺纱的成纱机理及特点。集聚纺纱可消除传统环锭纺纱的加捻三角区,从而减少纱线的毛羽、提高纱线强力和弹性、减少纺纱断头,便于后道工序加工。集聚纺纱将成为本世纪纺纱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创新的三维加捻三角区理论,根据分析研究认为,在三维加捻三角区形成的圈向毛羽是后加工时形成再生毛羽、毛粒以及增加毛羽长度的主要原因。毛粒在烧毛时不能去除,会严重影响布面质量,形成疵点。根据这一理论,提出了全新的半紧密纺技术,比较环锭纺及传统紧密纺,半紧密纺具有再生毛羽少,大量减少毛粒,成纱结构合理,织物服用性能好,且不增加能耗,加装方便,操作性强,维护成本低等特点,是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问题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