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实生活中不断涌现出大量的多视角数据,由此应运而生的多视角学习已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在数据获取过程中,由于收集的难度、高额成本或设备故障等问题,往往导致收集到的多视角数据出现视角缺失,这使得一些多视角学习方法无法有效进行.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角相容性的多视角数据缺失补全方法.通过监督的共享子空间学习,获得与每类多视角数据相对应的共享子空间,从而建立视角相容性判别模型.与此同时,基于共享子空间重构误差等同分布的假设,提出了针对视角缺失的多视角数据的共享表征获取方法,实现多视角缺失数据的预补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实现缺失视角的精确补全.此外,本文还把所提出的视角补全方法拓展到解决含有噪声的多视角数据的降噪问题.在UCI、COIL-20以及人工合成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适应近邻参数的局部线性嵌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局部线性嵌入算法是一种有效的非线性降维方法。文中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局部线性嵌入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数据集中任意样本所在局部区域的线性重构误差,确定该局部区域的近似线性块,然后根据位于此局部线性块上的样本来选择局部线性嵌入的近邻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数据集上,采用多个评价标准,自适应的局部线性嵌入方法相比普通的局部线性嵌入方法,取得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现有多视角图学习方法主要建立在数据具有较好完备性的前提假设下,没有充分地考虑由于特征缺失引起的不完备数据的学习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不完备数据的多视角图学习方法.一方面,从局部视角内将数据重建和图学习放入同一框架,通过不完备数据补偿,实现从重建数据中学习视角专属的近邻关系,弥补特征缺失对数据分布的影响.另一方面,为了保持近邻图的二维结构,引入张量分析,从全局角度构造基于多视角的融合图学习约束,捕获缺失数据下视角间图结构的高阶潜在关联性.框架交替的优化数据重建、视角专属图学习和融合张量图结构学习,使其在迭代中相互促进,有效提高模型对不完备多视角数据的学习能力.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两类不完备数据的多视角聚类实验,其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在多项性能指标和鲁棒性方面均优于当前主流的多视角聚类方法.  相似文献   

4.
孙圣姿  万源  曾成 《计算机应用》2018,38(12):3391-3398
半监督模式下的多视角特征降维方法,大多并未考虑到不同视角间特征投影的差异,且由于缺乏对降维后的低维矩阵的稀疏约束,无法避免噪声和其他不相关特征的影响。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自适应嵌入的半监督多视角特征降维方法。首先,将投影从单视角下相同的嵌入矩阵扩展到多视角间不同的矩阵,引入全局结构保持项;然后,将无标签的数据利用无监督方法进行嵌入投影,对于有标签的数据,结合分类的判别信息进行线性投影;最后,再将两类多投影映射到统一的低维空间,使用组合权重矩阵来保留全局结构,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噪声及不相关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聚类准确率平均提高了约9%。该方法较好地保留了多视角间特征的相关性,捕获了更多的具有判别信息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尹宝才    张超辉  胡永利    孙艳丰    王博岳   《智能系统学报》2021,16(5):963-970
随着监控摄像头的普及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多视数据呈现出规模大、维度高和多源异构的特点,使得数据存储空间大、传输慢、算法复杂度高,造成“有数据、难利用”的困境。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在多视降维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嵌入的自适应多视降维方法。该方法在考虑视角内降维后数据重构原始高维数据的基础上,提出自适应学习相似矩阵来探索不同视角之间降维后数据的关联关系,学习各视数据的正交投影矩阵实现多视降维任务。本文在多个数据集上对降维后的多视数据进行了聚类/识别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图嵌入的自适应多视降维方法优于其他降维方法。  相似文献   

6.
传统多视图学习通常假设样本在每个视图都是完整的,但是由于数据难以获取、设备故障、遮挡等因素,这一假设并不总能成立,而传统的多视图学习方法很难有效处理不完整多视图数据.目前,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一些不完整多视图学习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没有充分利用样本类别信息,从而影响恢复后样本的判别性.因此,提出基于判别稀疏性表示的不完整多视图分类方法(IMVC-DSR).具体地,该方法假设缺失样本可用少量观测样本稀疏线性表示.同时,为了充分利用类别先验信息,增加恢复后样本的判别性,该方法鼓励相同类别样本之间相互表示,降低不同类别样本之间的相互表达.此外,该方法考虑到视图之间的相关关系,引入选择算子选出不同视图的相同样本,并约束相同样本在不同视图的线性表达具有一致性.最后,在公开的五组数据集上验证了所提方法IMVC-DSR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的基于流形的数据分类算法大都假设数据位于同一个流形上不同,假设多类数据分别位于不同的流形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流形的数据分类算法,算法大致分为两步:学习过程和测试过程。学习过程采用线性流形学习方法获得训练数据的低维坐标和映射矩阵,测试阶段则利用嵌入空间中对应测试数据点与其k个邻域点的重构误差值来决定其类别。在人工合成数据和coil-20数据库上的实验都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于功能核磁共振(fMRI)重构的脑网络状态观测矩阵维数过高且无特征表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谱特征嵌入(Spectral Embedding)的降维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样本间相似性度量并构造拉普拉斯矩阵;然后对拉普拉斯矩阵进行特征分解,选取前两个主要的特征向量构建2维特征向量空间以达到数据集由高维向低维映射(降维)的目的。应用该方法对脑网络状态观测矩阵进行降维并可视化在二维空间平面,通过量化类别有效性指标对可视化结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与主成分分析(PCA)、局部线性嵌入(LLE)、等距映射(Isomap)等降维算法相比,使用该方法得到的脑网络状态观测矩阵低维空间的映射点有明显的类别意义表现,且在类别有效性指标上与多维尺度分析(MDS)和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t-SNE)降维算法相比,同一类样本间平均距离Di指数分别降低了87.1%和65.2%,不同类样本间平均距离Do指数分别提高了351.3%和25.5%;在多个样本上的降维可视化结果均有一定的规律性体现,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普适性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毛金莲 《计算机应用》2013,33(7):1955-1959
针对现有多视角学习算法在构建近邻图时缺乏数据自适应性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多视角学习(AMVL)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L1范数具有自动数据样本选择的特性,对不同视角分别构建有向的L1图;然后根据得到的L1图,最小化各个视角下的低维重建误差;最后对不同视角间进行多视角全局坐标对齐,得到自适应多视角学习算法的目标函数。此外,还提出一种迭代优化求解方法来对所提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将该算法应用到图像分类问题,在Corel5K和NUS-WIDE-OBJECT两个公共图像数据集上与现有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这两个数据集上可以分别提高最高5%和2%的分类准确率;优化求解算法可以保证在100次迭代内收敛;算法所得到的近邻数目具有数据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流形学习方法是根据流形的定义提出的一种非线性数据降维方法,主要思想是发现嵌入在高维数据空间的低维光滑流形。从分析基于流形学习理论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入手,针对传统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在源数据稀疏时会失效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局部线性逼近思想的流形学习算法,并在S-曲线上采样测试取得良好降维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半监督情境下利用多视图特征中的信息提升分类性能,通过最小化输入特征向量的局部重构误差为以输入特征向量为顶点构建的图学习合适的边权重,将其用于半监督学习。通过将最小化输入特征向量的局部重构误差捕获到的输入数据的流形结构应用于半监督学习,有利于提升半监督学习中标签预测的准确性。对于训练样本图像的多视图特征的使用问题,借助于改进的典型相关分析技术学习更具鉴别性的多视图特征,将其有效融合并用于图像分类任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半监督情境下充分地挖掘训练样本的多视图特征表示的鉴别信息,有效地完成鉴别任务。  相似文献   

12.
多视图聚类是无监督学习领域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多视图聚类工作,但其中大多数方法均假设各视图是完整的,然而真实场景下数据收集过程极容易发生缺失,造成部分视图不完整。同时,很多方法采取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即浅层模型)对数据进行特征学习,这导致模型难以挖掘高维数据内的复杂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不完整多视图聚类的深度互信息最大化方法。首先利用深度自编码器挖掘各视图深层次的隐含特征,并通过最大化潜在表示间的互信息来学习各视图间的一致性知识。然后,对于不完整视图中的缺失数据,利用多视图的公共潜在表示进行补全。此外,本文采用一种自步学习策略对网络进行微调,从易到难地学习数据集中的样本,得到更加宜于聚类的特征表示。最后,在多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多视图数据在现实世界中应用广泛,各种视角和不同的传感器有助于更好的数据表示,然而,来自不同视图的数据具有较大的差异,尤其当多视图数据不完整时,可能导致训练效果较差甚至失败。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双重低秩分解的不完整多视图子空间学习算法。所提算法通过两方面来解决不完整多视图问题:一方面,基于双重低秩分解子空间框架,引入潜在因子来挖掘多视图数据中缺失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预先学习的多视图数据低维特征获得更好的鲁棒性,并以有监督的方式来指导双重低秩分解。实验结果证明,所提算法较之前的多视图子空间学习算法有明显优势;即使对于不完整的多视图数据,该算法也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刘晓琳  白亮  赵兴旺  梁吉业 《软件学报》2022,33(4):1354-1372
在实际应用中,聚类多视图数据是一项重要的数据挖掘任务.样本缺失所导致的多视图不完整给聚类任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部分已有的不完整多视图聚类方法主要基于浅层图结构信息,易受到噪声及缺失数据的影响,且难以准确刻画并兼容所有视图的潜在结构,从而降低了聚类性能.为此,提出了一种更为鲁棒和灵活的基于多阶近邻扩散融合的不完整多视图...  相似文献   

15.
针对集成学习方法中分类器差异性不足以及已标记样本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半监督集成学习算法,将半监督方法引入到集成学习中,利用大量未标记样本的信息来细化每个基分类器,并且构造差异性更大的基分类器,首先通过多视图方法选取合适的未标记样本,并使用多视图方法将大量繁杂的特征属性分类,使用不同的特征降维方法对不同的视图进行降维...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terahertz pulsed imaging and reconstruction is addressed. It is assumed that an incomplete (subsampled) three dimensional THz data set has been acquired and the aim is to recover all missing samples. A sparsity-inducing approach is proposed for this purpose. First, a simple interpolation is applied to incomplete noisy data. Then, we propose a spatio-temporal dictionary learning method to obtain an appropriate sparse representation of data based on a joint sparse recovery algorithm. Then, using the sparse coefficients and the learned dictionary, the 3D data is effectively denoised by minimizing a simple cost function. We consider two types of terahertz data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z data acquired for a model sample with clear layered structures (e.g., a T-shape plastic sheet buried in a polythene pellet), and pharmaceutical tablet data (with low spatial resolution). The achieved signal-to-noise-ratio for reconstruction of T-shape data, from only 5% observation was 19 dB. Moreover, the accuracies of obtained thickness and depth measurements for pharmaceutical tablet data after reconstruction from 10% observation were 98.8%, and 99.9%,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along with chemical mapping analysis, present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confirm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7.
Most of existing multi-view clustering methods assume that different feature views of data are fully observed. However, it is common that only portions of data features can be obtained in m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presence of incomplete feature views hinder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ventional multi-view clustering methods to a large extent. Recently proposed incomplete multi-view clustering methods often focus on directly learning a common representation or a consensus affinity similarity graph from available feature views while ignore the valuable information hidden in the missing views.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a novel incomplete multi-view clustering method via adaptive partial graph learning and fusion (APGLF), which can capture the local data structure of both within-view and cross-view. Specifically, we use the available data of each view to learn a corresponding view-specific partial graph, in which the within-view local structure can be well preserved. Then we design a cross-view graph fusion term to learn a consensus complete graph for different views, which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 complementary information hidden in the view-specific partial graphs learned from incomplete views. In addition, a rank constraint is imposed on the graph Laplacian matrix of the fused graph to better recover the optimal cluster structure of original data. Therefore, APGLF integrates within-view partial graph learning, cross-view partial graph fusion and cluster structure recovering into a unified framework. Experiments on five incomplete multi-view data sets are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e efficacy of APGLF when compared with eight state-of-the-art methods.  相似文献   

18.
生成式不完整多视图数据聚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自表示子空间聚类的多视图聚类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大多数现有算法假设每个样本的所有视图都可获得,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 由于各种因素, 可能会导致某些视图缺失. 为了对视图不完整数据进行聚类,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统一框架下同时执行缺失视图补全和多视图子空间聚类的方法. 具体地, 缺失视图是由已观测视图数据约束的隐表示生成的. 此外, 多秩张量应用于挖掘不同视图之间的高阶相关性. 这样通过隐表示和高阶张量同时挖掘了不同视图以及所有样本(即使是不完整视图样本)之间的相关性. 本文使用增广拉格朗日交替方向最小化(AL-ADM)方法求解优化问题. 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 我们的方法优于最新的多视图聚类算法, 具有更好的聚类准确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