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资源二者在空间上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着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及所辖区县为研究区域,分析了该区域水土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构建了水土资源匹配测算模型、测算了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划分了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程度。结果表明:该区域水土资源总体呈现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缺乏"的态势;东营市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为0.19万m3/hm2,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0.30万m3/hm2,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2万m3/hm2,东营市各区县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利津县最低0.07万m3/hm2,广饶县最高0.42万m3/hm2,相差达到0.35万m3/hm2。研究区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程度总体呈现出"南高、北次之、中间低"的格局;地表水资源短缺、地下淡水资源非常有限,是导致黄河三角洲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程度差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
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用水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山仑  邓西平  康绍忠 《水利学报》2002,33(9):0027-0031
通过对国外旱地农业成功经验和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回顾与现状分析,认为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作物生产力为目标,在协调、优化和永续利用农业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实施以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基因资源的潜力开发为中心的旱地农业科学技术体系,服务于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食物、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的特点,提出了培育节水品种、实施有限灌溉、推广生物节水和抗旱化学调控等若干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3.
按照国务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将建成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全新经济区域。黄河将为该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稳定的水源,一定程度上缓解该区水源缺乏问题。黄河三角洲地区防洪压力大,不断完善的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将为该区提供防洪安全保障。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黄河口不断沉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地资源储备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十二连增的同时,也给农业水土资源带来了诸多问题。为了客观地评价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情况,根据黑龙江省粮食增产期(2003-2015年)的水土资源利用状况,采用基尼系数和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粮食增产期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空间匹配差异较大,基尼系数在0.4475~0.4907之间,属于匹配较差范围;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均低于全国水平,且在时间上表现为匹配程度持续降低的态势。(2)空间差异上,黑龙江省中西部干旱区水土资源匹配程度较低,不宜继续开垦;三江平原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大,建议发展节水灌溉;北部和东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宜涵养水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近效水土资源短缺,近几年来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事实上,水土资源一方面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浪费现象,本文从有限的水土资源谈起,论述了市郊农业发展之路——建立高效节水型农业。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山丘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植被覆盖率低、经济欠发达、技术水平低等。文中提出了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应遵循的原则,分析探讨了实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途径:优化水土资源配置,调整种植结构,加大灌溉基础设施投入,发展节水灌溉等。  相似文献   

7.
<正>为深入研究和探讨农业水利、自然农法、生态农业、农业节水、水土环境保护以及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领域的学术问题,加强该领域学者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河海大学南方地区高效灌排与农业水土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日本自然农法国际研究开发中心和上海大学,拟定于2015年7月24—27日在南京/上海举办中国农业水土资源保护与自然农法国际论坛。会议主要议题包括:1有机农业、自然农法研究与实践;2有效微生物技术(EM)在水土环境修复以及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3劣质水的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水和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水土保持工作对于改善水土流失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灾害,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旱作农业(雨养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甘肃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资源贫乏,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农业投入少,技术含量低,人本素质差,产量低而不稳。严重的水土流失不断破坏土壤和土地资源,是农业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通过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保持了水土资源和土地的持续生产力,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既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增长点,也是保障农业和国民经济跨世纪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化步伐的迈进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种水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土地利用也从传统的单一生活型向综合的城市型农业发展,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已是城市发展的核心。通过对城市化过程中水土资源耦合特点的分析,研究了水土资源之间的价值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实施农业节水推动现代集约农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可持续发展农业,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取得世界性共识,即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和发展现代集约农业。现代集约农业强调集约化即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低耗资源是现代集约农业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叶尔羌河灌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分析灌区地表水资源年际、年内分布特征,地下水补给来源的基础上,构建了灌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灌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区分析。结果表明:叶尔羌河灌区水土资源承载力未来一段时期内处于不可承载状态,水土资源开发已接近饱和。因此,提出了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地表水利用率、减少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加大节水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及盐土资源、严格控制垦荒规模、加大土壤盐渍化改良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水土资源利用需求预测在工程项目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其目的是研究规划水平年项目建设地点的水资源及土地资源的需求情况。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增产,我省各地发展灌溉面积逐年增加。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增产增效,农民致富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解决农业灌溉发展瓶颈,恢复和建设良好生态系统,对节水增粮行动建设地点海林市进行水土资源利用需求预测。  相似文献   

14.
水土资源利用需求预测在工程项目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其目的是研究规划水平年项目建设地点的水资源及土地资源的需求情况.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增产,我省各地发展灌溉面积逐年增加.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增产增效,农民致富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解决农业灌溉发展瓶颈,恢复和建设良好生态系统,对节水增粮行动建设地点海林市进行水土资源利用需求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入海口地区,全市境内除小清河以南为山前冲积平原外,其余97%的土地面积为黄河冲积平原,土质松散,易流动。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农业开发和工业的发展,水利建设每年需完成土方近3000万m~3。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介绍我国农业水土资源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潜力和当前节水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适合于我国的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化建议,并对“四水”在农业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存在的问题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17.
李永军 《山东水利》2000,(12):17-18
江泽民总书记在黄河口地区视察时,提出了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新经济区的构想。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将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建设和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但随着人口和经济的继续增长,水资源问题日益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针对本区的水资源特点和经济水平,提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战略,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持续农业发展必须依靠其物质基础一水土资源。水土保持是通过工程、生物等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维护了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促进了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持续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少飞 《山东水利》1999,(12):18-19
河口区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前沿,两面环渤海,一面临黄河,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作为一个新型开放地区,也是胜利油田生产腹地。这里土地广阔,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潜力很大。过去,这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特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水资源的严重匾乏,成为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建区15年来,历届党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城市发展中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西安市为例,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SD)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社会-经济-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模型,通过设置经济优先、环境保护和协调发展3种情景,分析对比了不同情景下2004-2025年西安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并对协调发展方案下的水土资源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协调发展型方案是西安市水土资源利用的最优方案; 2017年以后,西安市还将长期面临缺水且供水缺口较大,需要区外调水、新建水源工程才能满足市区用水需求;西安市建设用地面积将逐年增加,2025年将增至914. 70 km2,耕地面积仍将逐年减少,2025年将减少至21. 85×104hm2;可通过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推行土地集约化利用,发展第三产业、控制人口增长等措施,对西安市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调控。该研究可为城市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综合规划以及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