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对粗糙K-means聚类及其相关衍生算法需要提前人为给定聚类数目、随机选取初始类簇中心导致类簇交叉区域的数据划分准确率偏低等问题,文中提出基于混合度量与类簇自适应调整的粗糙模糊K-means聚类算法.在计算边界区域的数据对象归属于不同类簇的隶属程度时,综合考虑局部密度和距离的混合度量,并采用自适应调整类簇数目的策略,获得最佳聚类数目.选取数据对象稠密区域中距离最小的两个样本的中点作为初始类簇中心,将附近局部密度高于平均密度的对象划分至该簇后再选取剩余的初始类簇中心,使初始类簇中心的选取更合理.在人工数据集和UCI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算法在处理类簇交叠严重的球簇状数据集时,具有自适应性,聚类精度较优.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数据环境下传统并行密度聚类算法中存在的数据划分不合理,聚类结果准确度不高,结果受参数影响较大以及并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MapReduce下使用均值距离与关联性标记的并行OPTICS算法——POMDRM-MR。算法使用一种基于维度稀疏度的减少边界点划分策略(DS-PRBP),划分数据集;针对各个分区,提出标记点排序识别簇算法(MOPTICS),构建数据点与核心点之间的关联性,并标记数据点迭代次数,在距离度量中,使用领域均值距离策略(FMD),计算数据点的领域均值距离,代替可达距离排序,输出关联性标记序列;最后结合重排序序列提取簇算法(REC),对输出序列进行二次排序并提取簇,提高算法局部聚类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合并全局簇时,算法提出边界密度筛选策略(BD-FLC),计算筛选密度相近局部簇;又基于n叉树的并集型合并与MapReduce模型,提出并行局部簇合并算法(MCNT-MR),加快局部簇收敛,并行合并局部簇,提升全局簇合并效率。对照实验表明,POMDRM-MR算法聚类效果更佳,且在大规模数据集下算法的并行化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3.
张梅  陈梅  李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21,43(12):2243-2252
针对聚类算法在检测任意簇时精确度不高、迭代次数多及效果不佳等缺点,提出了基于局部中心度量的边界点划分密度聚类算法——DBLCM.在局部中心度量的限制下,数据点被划分到核心区域或边界区域.核心区域的点按照互近邻优先成簇的分配方式形成初始簇,边界区域的点参考互近邻中距离最近点所在簇进行分配,从而得到最终簇.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将DBLCM与3个经典算法和3个近几年新提出的优秀算法,在包含任意形状、任意密度的二维数据集和任意维度的多维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另外,为了验证DBLCM算法中参数k的敏感性,在所用的数据集上做了k值与簇质量的相关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DBLCM算法具有识别精度高,检测任意簇效果好和无需迭代等优点,综合性能优于6个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4.
马福民  孙静勇  张腾飞 《控制与决策》2022,37(11):2968-2976
在原有数据聚类结果的基础上,如何对新增数据进行归属度量分析是提高增量式聚类质量的关键,现有增量式聚类算法更多地是考虑新增数据的位置分布,忽略其邻域数据点的归属信息.在粗糙K-means聚类算法的基础上,针对边界区域新增数据点的不确定性信息处理,提出一种基于邻域归属信息的粗糙K-means增量式聚类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边界区域新增数据样本的位置分布及其邻域数据点的类簇归属信息,使得新增数据点与各类簇的归属度量更为合理;此外,在增量式聚类过程中,根据新增数据点所导致的类簇结构的变化,对类簇进行相应的合并或分裂操作,使类簇划分可以自适应调整.在人工数据集和UCI标准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数据集中数据分布密度不均匀以及存在噪声点,噪声点容易导致样本聚类时产生较大的偏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框架下改进的多密度SNN聚类算法。网格化递归划分数据空间成密度不同的网格,对高密度网格单元作为类簇中心,利用网格相对密度差检测出在簇边界网格中包含噪声点;使用改进的SNN聚类算法计算边界网格内样本数据点的局部密度,通过数据密度特征分布对噪声点进行类簇分配,从而提高聚类算法的鲁棒性。在UCI高维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算法相比,该算法通过网格划分数据空间和局部密度峰值进行样本类簇分配,有效地平衡聚类效果和时间性能。  相似文献   

6.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在处理密度不均匀的数据集时易将低密度簇划分到高密度簇中或将高密度簇分为多个子簇,且在样本点分配过程中存在误差传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对密度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引入自然最近邻域内的样本点信息,给出新的局部密度计算方法并计算相对密度。在绘制决策图确定聚类中心后,基于对簇间密度差异的考虑,提出密度因子计算各个簇的聚类距离,根据聚类距离对剩余样本点进行划分,实现不同形状、不同密度数据集的聚类。在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FMI、ARI和NMI指标较经典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和其他3种聚类算法分别平均提高约14、26和21个百分点,并且在簇间密度相差较大的数据集上能够准确识别聚类中心和分配剩余的样本点。  相似文献   

7.
现有粗糙K-means聚类算法及系列改进、衍生算法均是从不同角度描述交叉类簇边界区域中的不确定性数据对象,却忽视类簇间规模的不均衡对聚类迭代过程及结果的影响.文中引入区间2-型模糊集的概念度量类簇的边界区域数据对象,提出基于区间2-型模糊度量的粗糙K-means聚类算法.首先根据类簇的数据分布生成边界区域样本对交叉类簇的隶属度区间,体现数据样本的空间分布信息.然后进一步考虑类簇的数据样本规模,在隶属度区间的基础上自适应地调整边界区域的样本对交叉类簇的影响系数.文中算法削弱边界区域对较小规模类簇的中心均值迭代的不利影响,提高聚类精度.在人工数据集及UCI标准数据集的测试分析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于网格的聚类算法存在簇边缘网格中包含噪声点、利用网格相对密度差进行网格合并时不能区分密度均匀变化的网格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区域划分的多密度快速聚类算法MFCBR。算法把数据空间划分成密度不同的网格,利用网格索引表和网格中心密度差合并网格形成簇,然后分别计算每个簇的边界网格质心、边界网格和最近簇网格中心位置,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排除簇边界网格数据中包含的噪声点。实验表明,该算法在降低噪声数据对聚类干扰的同时,且对密度均匀变化的多密度数据集也有较优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入上、下近似的思想,粗糙K-means已成为一种处理聚类边界模糊问题的有效算法,粗糙模糊K-means、模糊粗糙K-means等作为粗糙K-means的衍生算法,进一步对聚类边界对象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细化描述,改善了聚类的效果。然而,这些算法在中心均值迭代计算时没有充分考虑各簇的数据对象与均值中心的距离、邻近范围的数据分布疏密程度等因素对聚类精度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局部密度自适应度量的方法来描述簇内数据对象的空间特征,给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密度自适应度量的粗糙K-means聚类算法,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粗糙集的K-Means聚类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42(20):141-142,146
在传统的硬聚类过程中,得到的簇中数据对象是确定的,然而在现实世界,边界数据是不能被准确划分到任何一个簇的。粗糙集是处理这种边界不确定性的工具,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的K-Means聚类算法,这种算法生成的簇包括上近似集和下近似集,可以处理边界对象。试验证明,这种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王梅  宋晓晖  刘勇  许传海 《计算机应用》2022,42(11):3330-3336
针对K-Means聚类算法利用均值更新聚类中心,导致聚类结果受样本分布影响的问题,提出了神经正切核K-Means聚类算法(NTKKM)。首先通过神经正切核(NTK)将输入空间的数据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然后在高维特征空间中进行K-Means聚类,并采用兼顾簇间与簇内距离的方法更新聚类中心,最后得到聚类结果。在car和breast-tissue数据集上,对NTKKM聚类算法的准确率、调整兰德系数(ARI)及FM指数这3个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实验结果表明,NTKKM聚类算法的聚类效果以及稳定性均优于K?Means聚类算法和高斯核K-Means聚类算法。NTKKM聚类算法与传统的K-Means聚类算法相比,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4.9%和9.4%,ARI分别提升了9.7%和18.0%,FM指数分别提升了12.0%和12.0%,验证了NTKKM聚类算法良好的聚类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网格的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Means算法对数据集中的每个数据点进行多次处理,因此对于大数据集时间效率不高.为提高K-Means算法的时间性能并使聚类结果更优,利用网格方法定义了单元密度聚合度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IKMG).IKMG利用网格连通性原理并借助树形结构,将多个密集网格单元作为初始根节点,周围网格作为它的子节点,以此类推,广度优先扩展树最终得到K个聚类树.实验结果表明,IKMG不但大大缩短了K-Means算法对大数据集的处理时间,而且能有效消除聚类结果对初始聚类中心的敏感性,无需人为指定K值,能找出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聚类.  相似文献   

13.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的局部密度定义未考虑密度分布不均数据类簇间的样本密度差异影响, 易导致误选类簇中心; 其分配策略依据欧氏距离通过密度峰值进行链式分配, 而流形数据通常有较多样本距离其密度峰值较远, 导致大量本应属于同一个类簇的样本被错误分配给其他类簇, 致使聚类精度不高. 鉴于此, 本文提出了一种K近邻和加权相似性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该算法基于样本的K近邻信息重新定义了样本局部密度, 此定义方式可以调节样本局部密度的大小, 能够准确找到密度峰值; 采用样本的共享最近邻及自然最近邻信息定义样本间的相似性, 摒弃了欧氏距离对分配策略的影响, 避免了样本分配策略产生的错误连带效应. 流形及密度分布不均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 本文算法能准确找到疏密程度相差较大数据集的密度峰值, 避免了流形数据的分配错误连带效应, 得到了满意的聚类效果; 同时在真实数据集上的聚类效果也十分优秀.  相似文献   

14.
基于QPSO的数据聚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KMeans聚类、PSO聚类、KMeans和PSO混合聚类(KPSO)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量子行为的微粒群优化算法(QPSO)的数据聚类方法,并提出利用KMeans聚类的结果重新初始化粒子群,结合QPSO的聚类算法,即KQPSO。介绍了如何利用上述算法找到用户指定的聚类个数的聚类中心。聚类过程都是根据数据之间的Euclidean(欧几里得)距离。KMeans算法、PSO算法和QPSO算法的不同在于聚类中心向量的“进化”上。最后使用三个数据集比较了上面提到的五种聚类方法的性能,结果显示基于QPSO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可变染色体长度的遗传K均值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传统K-均值聚类算法需要事先确定聚类数,以及对初始质心的选择具有敏感性,从而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的缺点,使用了一种基于可变染色体编码长度的遗传算法对传统K-均值聚类进行改进.该算法可以在事先不确定K值的情况下,通过多次的选择、交叉.变异的遗传操作,最终得到最优的聚类数,以及最优的初始质心集.通过Reuters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算法的聚类划分结果明显优于传统K-均值聚类算法,并且好过基于固定染色体编码长度遗传算法的K-均值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16.
张宇  邵良衫  邱云飞  刘威 《计算机工程》2011,37(15):40-42,45
K-Means算法的聚类结果对初始簇的选择非常敏感,通常获得的是局部最优解而非全局最优解.为此,在K-Means聚类算法基础上,引入组合聚类和竞争学习概念,提出一种基于竞争学习的K质心组合聚类算法CLK-Centroid.该算法采用竞争学习策略计算簇的质心,以适应噪声数据和分布异常数据的要求,使用组合聚类策略提高聚类的...  相似文献   

17.
K-Means聚类算法的结果质量依赖于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该文将局部搜索的思想引入K-Means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KMLS算法。该算法对K-Means收敛后的结果使用局部搜索来使其跳出局部极值点,进而再次迭代求优。同时对局部搜索的结果使用K-Means算法使其尽快到达一个局部极值点。理论分析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而在标准文本集上的文本聚类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的K-Means算法,该算法改进了聚类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EM算法与K-Means算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类是广泛应用的基本数据挖掘方法之一,它按照数据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数据分为若干簇,并使得同簇的尽量相似,不同簇的尽量相异.目前存在大量的聚类算法,本文仅考察了划分方法中的两个常用算法:EM算法和K-Means算法,并重点剖析了EM算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算法进行了总结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