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新型绝热量热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绝热量热计———加速量热仪。该仪器可用于危险放热反应试验 ,记录反应过程中温度、压力的变化 ,再利用软件分析出反应物质的初始反应温度、到达最大反应速率的时间和动力学参数等。其结论可推广到生产过程中的大规模反应。用过氧化二特丁基 (DTBP)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仪器在测量物质安全性能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准确地对电主轴系统进行温度场的预测,建立了综合考虑接触热阻、轴承热变形和气隙变化等因素影响的热网络模型和热结构耦合热网络瞬态温度平衡方程(简称热平衡方程)。首先计算了接触热阻、轴承热变形、电机的定子与转子由于热变形导致的气隙变化以及电机与轴承的生热;然后选择电主轴主要部件作为温度节点,建立了电主轴系统的热网络模型及热平衡方程;最终通过MATLAB软件编程进行热平衡方程的求解,得到电主轴各主要部件的瞬态温度变化情况,通过不断更新接触热阻、轴承生热和电机生热等热特性参数,对电主轴进行温度和结构变形的耦合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达到平衡状态前,电主轴运转的时间越长,轴承的温度越高,轴承生热功率越低;电机温度随对流换热系数增高而降低;考虑热特性参数变化的热计算所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通过与相同条件下的热结构耦合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热网络瞬态温度模型(热网络模型)可以正确预测温度场分布。  相似文献   

3.
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v Analysis简称TGA)是将试样放在可以加热的天平中,以一定的匀速加热或恒温时,测定试样的重量与时间或温度的关系.热重分析方法可以测定物质的分解或气化温度、脱水、脱溶剂温度等,还可以测出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级数等,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热分析技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热分析技术是在程序温度(指等速升温、降温或恒温)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一类技术,用以研究物质在某一特定温度时所发生的热学、力学、声学、光学、电学或磁学等参数的变化,也可以由此进一步研究物质的性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5.
液晶 (LC)和液晶高分子 (LCP)通常是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介于固相和液相之间的中间相的有机化合物。在这中间相 ,它既具有液体又具有晶体的特性 ;其颜色和透明度可随外界条件 (如温度 ,电场 ,磁场 ,吸附气体等 )变化而变化。LC和LCP这些不寻常的性质已经在液晶显示材料 (LCD)中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 ,是近十几年来高分子材料研究的热点。而热分析技术是通过测试材料随温度或时间而变化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来对其进行表征的一系列技术。由此可见热分析技术是进行LC ,LCP和LCD研究和质量控制必不可缺的基本手段之一 ,其…  相似文献   

6.
目前汽车乘坐热舒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乘员舱热环境方面,特别是车内流场和温度场分布规律的研究,直接针对乘员热舒适性或主观热感觉、客观热环境与主观热感觉关系的研究还较少。为探索我国南方冬季典型使用环境下汽车乘员舱升温过程中乘员的热响应,通过试验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通过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网络获得汽车冷启动后空调升温过程中车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和瞬态变化过程。同时对车内乘员身体9个不同部位的皮肤温度变化进行动态测量,采用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提出的7点热感觉评价标尺对乘员头部、躯干、上肢和下肢的瞬时局部主观热感觉进行评价。最后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局部皮肤温度和局部热感觉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此升温过程中车内热环境是高度瞬态非均匀的变化过程,乘员的乘坐位置对其局部皮肤温度和局部热感觉等热响应都有着显著的影响;而同一乘员的局部皮肤温度和局部热感觉,在瞬态非均匀热环境、衣服电阻和人体热调节系统的影响下,不同身体部位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研究表明乘员皮肤温度客观参数是评价乘员主观热感觉的有效指标,并通过分析得到实际交通环境下的乘员局部热感觉和局部皮肤温度之间的定量数值关系。应用乘员局部皮肤温度对车内通风和空调系统(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HVAC)参数进行了设计和控制,有利于提高乘员热舒适性和降低HVAC系统的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7.
<正> 1 前言 热分析所研究的是物质受热所引起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探讨这些过程,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热分析技术。如:TG、DTA、DSC……。这些技术共同的特点是:测量都是在程序温度控制条件下进行的,结果都以试样的温度为变量。足见温度测量在热分析技术中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介绍DuPont 1090B热分析仪的温度测量电路、  相似文献   

8.
试述热分析技术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分析是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的一类技术。本文简要叙述了热分析技术的分类、发展历程和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其仪器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进给轴热误差建模中忽略电控数据和时间序列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温度变化与电控数据的长短期记忆(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热误差预测模型.以三轴立式加工中心为试验对象,首先对进给轴进行热变形分析,再以温度变化、电控数据为输入样本,建立了LSTM神经网络热误差预测模型,随后通过与仅考虑温度变化的LSTM神经网络,以及同时考虑温度变化与电控数据的BP神经网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论证表明,对数控机床进给轴进行热误差建模时,在考虑温度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电控数据可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且在同样输入条件下,LSTM神经网络热误差预测模型相较于BP神经网络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在不同峰值温度下对X100管线钢进行单道焊热模拟试验,研究了X100管线钢热影响区粗晶区(峰值温度1 300℃)、细晶区(峰值温度950℃)、临界区(峰值温度850℃)和亚临界区(峰值温度650℃)的组织和冲击韧性。结果表明:粗晶区的奥氏体晶粒严重长大,晶界处存在块状马氏体-奥氏体(M-A)组元,与母材相比,其冲击吸收功下降了42.6%;细晶区的晶粒发生完全再结晶,晶粒尺寸均匀,晶粒中弥散分布着点状M-A组元,冲击吸收功损失不大;临界区的晶粒发生部分再结晶,晶粒大小不一,冲击吸收功下降了16.4%;亚临界区经历了一次短时高温回火,冲击韧性与母材相比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榆测飞机钛合金构件的热损伤程度,确定其热损伤范围,依据电导率检测原理,分析热损伤材料的组织结构变化与电导率的关系;选用TA4、TC9)为试验材料进行热损伤模拟试验,对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电导率与加热温度的关系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TA4、TC9的强度、硬度和电导率值随温度的上升呈单调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进给轴热误差建模中忽略电控数据和时间序列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温度变化与电控数据的长短期记忆(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热误差预测模型.以三轴立式加工中心为试验对象,首先对进给轴进行热变形分析,再以温度变化、电控数据为输入样本,建立了LSTM神经网络热误差预测模型,随后通过与仅考虑温度变化的LSTM神经网络,以及同时考虑温度变化与电控数据的BP神经网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论证表明,对数控机床进给轴进行热误差建模时,在考虑温度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电控数据可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且在同样输入条件下,LSTM神经网络热误差预测模型相较于BP神经网络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热分析技术是在程序控温和一定气氛下,测量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与温度或时间变化等关系的一种方法技术手段,能够准确、快速的测量物质的变化,在纳米碳材料表征中有重要的应用。本文将简要阐述热分析及其联用技术在纳米碳材料表征方面的应用进展和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它们为纳米碳材料的耐氧化性、热稳定性、表面氧化度、不同形态碳含量、热分解机理等分析的探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研究途径,同时结合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工作对热分析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述,最后对热分析及其联用技术在纳米碳材料表征中的应用做了重要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金属热防护系统(metallic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简称MTPS)在典型RLV再入热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首先,针对MTPS在热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问题,结合数值算例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其次,基于MTPS的有限元传热分析模型,计算了热环境下结构的瞬态温度响应;最后,使用有限元的分析方法对笔者建立的MTPS简化模型在热应力场和结构场耦合下的结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给出了典型再入热环境下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曲线.计算结果发现,材料弹性模量等参数的变化比热应力场对MTPS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更大,热应力场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最高达到10.3%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热分析法就是通过测定物质温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物性变化来确定状态变化的方法。在铸造领域,热分析法可用于研究金属或合金的凝固过程,也可作为一种炉前快速检测手段,实现对铸造合金质量、铸件机械性能和生产过程的控制,近年来,在许多国家广泛应用。一、热分析法原理及意义铁水从液态冷却、凝固至固态,要释放自然冷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使用一个试样同时获得物质的热发光和量热性能,研制了热释光(TL)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联同仪器,采用微机进行在线数据处理,对聚乙烯、尼龙等物质测定了熔点、发光特性、表观活化能和频率因子等参数,测定结果与文献值相近.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整形后的激光热冲击蠕墨铸铁气缸盖.通过红外测温仪监测特征点温度波动;采用CCD摄像头监控试样的表面状态.通过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和硬度仪表征了热冲击试验后试样的组织和硬度变化.结果表明:蠕墨铸铁气缸盖通过2000次热冲击;热冲击试验后蠕墨铸铁气缸盖的组织和硬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在热冲击试验温...  相似文献   

18.
(三)基于微量吸附热效应的检测器——微量吸附热检测器: 众所周知,物质在吸附及解析过程中都伴随有热效应。一般情况是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而解析过程则要吸收热量。但是这个热量都是很小的。实践证明,1微克的物质由于吸附或解析产生的热量能产生的温度变化约为10~(-3)~10~(-4)℃。具体到液体色谱仪中的情况是吸附热或解析热与物质在固定相中的含量有关,因而物质在流动相中浓度的变化当然会引起附近一个微小区域内温度的变化。微量吸附热检测器就是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在发动机喷管中加装金属辐射板前后,喷管壁面温度、热喷流温度与喷管红外辐射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加装金属辐射板后,热喷流与喷管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显著增强,热喷流中心温度降低,壁面温度明显升高,在90°方向上,热喷流3~5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降低了38.5%。文中从热喷流、喷管壁面以及金属辐射板等相关部件的温度变化情况对红外辐射强度的变化原因进行了解释。   相似文献   

20.
龙门数控机床主轴热误差及其改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ISO和ASME标准建立龙门数控(Numerical control,NC)机床热误差测试条件,通过主轴恒转速和变转速热误差试验分析主轴箱温度场分布及其对主轴热误差的影响趋势。建立龙门机床误差元素模型,分析影响机床各坐标轴加工精度的主轴热误差分量。研究发现,主轴热误差和主轴箱温度存在单调对应关系,温度对主轴轴向的热伸长误差的影响要远大于主轴径向的热漂移误差,但温度变化相对各坐标变形存在热延迟和热惯性等特性。对主轴径向精度影响最大的热误差分量是由机床生热产生的同方向的偏移误差和与之垂直的偏转误差;对轴向精度影响最大的则是轴向的偏移误差。针对热误差特点和分布规律,提出结构优化、热平衡、误差补偿建模等3种减小热误差的措施,并对其各自优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