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供热系统因实际可用热功率与用热设备功率有较大差距,导致不能满足供热需求,系统运行压力低,锅炉疲劳运行,经济性差,为此提出将太阳能集热系统和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与现系统并网的措施,阐述了系统设备构成及运行控制,经济性分析表明节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河北省冀南地区某新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分析太阳能资源和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提出2种运行模式,进行了全年运行数据监测,从技术性和经济性等角度对联合系统和单一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联合系统的综合性能优于单一地源热泵系统,在冀南地区采用联合系统更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办公场所纤维风管系统送风时的气溶胶分布情况,采用Fluent软件,针对风机盘管送风系统和纤维风管送风系统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对办公场所室内速度场和气溶胶浓度分布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分析速度场和气溶胶浓度场的分布特点,比较得出纤维风管送风系统下气溶胶分布效果优于风机盘管送风系统,且送风速度的增加能有效降低气溶胶质量浓度。采用纤维风管送风系统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送风量可降低室内气溶胶质量浓度,进而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结果表明,相比于风机盘管送风系统,将纤维风管送风系统应用在办公场所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燃气轮机进气过滤系统是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部件,针对燃气轮机进气过滤系统缺乏性能在线 计算的问题,提出采用压降损失修正值和过滤效率在线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进气过滤系统的健康状态进行 评价。分析进气过滤系统的影响因素,引人多个影响因子,通过将实际运行工况折合到标准工况下,对压降 损失进行修正,可实现对过滤系统堵塞失效的评估。研制了过滤效率在线监测装置,提出了过滤效率的计算 方法,拟定了过滤系统性能的评价准则,可实现对过滤系统局部泄漏失效的评估。该装置和方法已经成功应 用于北京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可以实现对进气过滤系统的在线状态监测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的原理和结构,对当今国外典型的高压共轨喷射系统进行介绍和分析,总结各种系统的最新进展,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目标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何梓年  朱敦智 《太阳能》2009,(12):29-31,26
一太阳能组合系统的热性能 鉴于太阳能是间歇性能源,对于一套实用的太阳能采暖和热水组合系统来说,为了既要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又要降低系统的规模和投资,在系统中设置常规能源辅助加热设备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为延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寿命、提高系统性能,以5 kW平板式SOFC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满足功率需求和温度约束的条件下,探究其通过寻优最佳的操作参数组合以实现最高的系统效率。首先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基于工作机理建立SOFC独立发电系统的模型。其次,基于所建立的系统模型,通过定义4个操作参数,并结合系统的热电约束,形成SOFC系统效率优化问题。针对该优化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元启发式优化算法的两级优化方案,即将操作参数按照对SOFC系统的影响分为两级,对第一级操作参数进行离散取值,对第二级操作参数采用麻雀搜索算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方案可获得全局最优操作点,使SOFC系统满足功率需求和温度约束条件且系统效率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8.
温室太阳能加热系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温室冬季加热费用高的问题,作者研制了温室太阳能加热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详细论述了系统的控制策略和软件设计,实现了系统的自动控制,并对系统进行了应用效果试验。系统经济性分析评价的结果表明,与锅炉和电加热系统相比,使用本系统是经济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开发了JXX型内燃机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该系统用少量硬件和自行研制的软件,加上IBM386/486微机和多种输出设备,实现了内燃机的数据采集和燃烧分析,并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和特点,讨论了提高该系统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最新的HZY-D型船舶柴油机推进系统工况监测装置,它以船舶推进理论为依据,以工业PC控制机为核心,配以航速、扭矩、转速和油耗等传感器,可连续监测船舶柴油机推进系统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航速、轴转速、转矩以及燃油系统工况等实测变量数据。另外,系统还能执行更加高级的计算和分析功能,供计算推进系统的能耗情况、船舶航行阻力、螺旋桨和推进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以某微燃机为动力的冷热电联产成套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简单循环和回热循环微燃机进行性能匹配、经济测算和节能分析。当天然气价格越低,平均电价越高时,CCHP系统投资回收期越短,经济效益越好,相对于传统供能方案节省的运行费用越多。在目前国内常规能源价格条件下,简单循环比回热循环微燃机CCHP系统投资回收期更短,经济效益更优。简单循环微燃机CCHP系统年平均余热利用率、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率都高于国标要求值,系统节能性较好。回热循环微燃机CCHP系统除年平均余热利用率高于国标要求值外,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率略低于国标要求值,系统节能性一般。  相似文献   

12.
苏海峰 《内燃机》2007,(3):39-41,45
介绍了基于Motorola 16位DSP56F807的发动机测控系统,该系统的功能有数据采集、保存、实时监视和现场控制。系统开发主要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执行器功率驱动电路,电控系统软件设计,发动机测控系统上位机通信监控系统。通过实车试验,证明了该测控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二次进气增压系统和顾氏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中介绍了二次进气增压系统和顾工系统新概念。这二种系统都能降低油耗率,最大爆发压力、热负荷和NOx假使涡轮增压器总效率大于65%,这二种系统能利用缸内膨胀回收排气的剩余功,而不用动力涡轮,所以结构上大为简单而不动力涡轮系统的附加投资。模拟计算和试验工作曾在6PA6L-280和6MAPNL58/64柴油机上进行,二次进行气系统,顾氏系统,与通常的涡轮增压系统和动力涡轮系统的性能比较结果是十分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4.
针对空间核电转换系统静态热电转换发电效率低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热离子-碱金属混合发电系统,即利用热离子转换系统的余热作为碱金属转换器的热源,利用余热进行二次发电以提高转换系统效率,通过建立热离子-碱金属混合发电系统数理模型,研究了热离子热电转换系统接收极功函数和系统电流密度对混合发电系统功率效率的影响,得到了两个参数的最优区间,计算结果表明热离子-碱金属混合发电系统相比于热离子热电转换系统效率约6%~10%,为静态热电转换系统的效率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深入分析变风量系统的特点和工作原辟。通过最小静压控制法在变风量系统中的实现,稳定了空调系统的出风量;对比传统的独立PID法,提高了空调系统的稳定性并减少系统压力损耗,从而节约了大量的能量。  相似文献   

16.
工业蒸汽系统设计和运行的优化是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工程实践-江苏仪征化纤联合公司涤纶一厂蒸汽系统的优化,具体分析了蒸汽系统的节能潜力,在热力学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最优化理论,优化该厂的蒸汽系统.实残证明,这样的优化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运行方式的角度对地板辐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进行优化,以济南某办公建筑为例,利用Trnsys仿真模拟软件建立地板辐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模型,通过改变负荷侧水泵流量、机组功率、系统启停时间,比较不同方式运行的舒适性和经济性,探索地板辐射供冷系统建筑围护结构的蓄热特性。结果显示: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可以减小负荷侧水泵流量和机组功率,确定最佳运行参数,减少系统能耗;墙体总蓄热时间为12.5 h,放热时间为11.5 h,由于墙体具有热惰性,温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峰值延迟现象;系统在7:30~18:00运行能够缩短运行时间,降低空调系统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18.
涡轮增压器性能试验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燃机增压技术是发动机节能减排的高效手段,增压器的效率对发动机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增大了功率的同时,提高了内燃机的燃油经济性,降低了排放,并提高了发动机的适应性。涡轮增压器性能试验系统通过远程集控及自动辅助系统的调节,模拟增压器的使用工况,对其进行台架性能试验。系统既可进行外源冷吹风、热吹风试验,也可进行自循环热吹风试验。系统可用于涡轮增压器的新产品开发,性能研究,生产检验和质量比对实验。系统研发、设计和制造过程采用国际流行的虚拟实境方式和计算机仿真、分析技术。可进行原理数据核算,零部件建模设计,虚拟平台装配与分析等整个系统的模拟。保证了设计数据的精确性,试验系统的灵活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聚光光伏系统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首先介绍了聚光光伏系统的最新状况,包括标准、正在进行的项目和基本技术特点等,然后详细地介绍了聚光光伏系统各个组件的特点和最新发展,包括聚光系统、光伏转换系统和其它部分等,还对聚光系统的成本做了介绍,同时重点就散热器进行了说明,并列举了被动式和主动式散热的实例,最后对聚光光伏系统进行了展望,指出了主要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宁  曾科 《小型内燃机》1999,28(4):38-40,48
为了提高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能,在设计小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时,采取了循环复位,系统休眠,元器件电性匹配,传感器抗干扰设计及回家电路等特殊抗干扰措施,使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