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各向异性介质板横向介质参数的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兵  葛德彪 《微波学报》2003,19(2):6-9,14
本文简述了各向异性介质FDTD方法,并用FDTD方法分析了三维各向异性有耗介质板的瞬态后向散射。根据各向异性介质板后向散射与入射电磁波极化方向有关的特点,利用其后向RCS的谐振特性估算介质板的横向介质参数。计算表明该方法可行且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2.
杨建鲁 《微电子学》1991,21(5):59-64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实用的介质缺陷检测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检测介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介质针孔,也可检测因介质应力发生改变所引起的缺陷(在本文中简称为“应变缺陷”)。它将为研究针孔密度低的介质生长工艺和应力匹配性能优良的工艺技术提供一种简便的检测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媛  陈洁  方广有  阴和俊 《雷达学报》2015,4(4):431-438
传统的频率-波数域成像方法能有效地重建均匀介质中的目标图像,但对于分层介质,不能生成聚焦的图像,而且目标也无法准确定位.考虑到各层介质介电常数的差异和层间的不连续性,该文推导了适用于分层介质的相移偏移成像方法.并由分层介质中点目标的散射传递函数,分析了成像方法所做的假设和数学近似.通过仿真模拟和试验,验证了所提的方法适用于分层介质实时成像.   相似文献   

4.
王博明  王鹏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17):85-87,97
首先研究了金属/介质界面的连续性条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金属/介质混合结构散射问题的矩量法解中金属/介质连接边界新处理方法.考虑到电流、电场和磁场的连续性,流过金属面和介质面连接边界的等效表面电流可以看作介质面电流,并用相同的方法处理.该方法相比于现有方法,可以直接得到满秩的阻抗矩阵,具有处理简单,内存需求小等特点.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任志刚 《电讯技术》2016,56(10):1112-1118
随着隐身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线雷达散射截面( RCS)的缩减成为实现低散射平台电磁隐身特性的关键。蒙皮天线是天线RCS缩减的重要技术方向,而腔体散射又是蒙皮天线难以避开的问题,因此,介质浅腔的RCS缩减是实现低RCS天线的重要保障。通过仿真软件FEKO对浅腔、介质及介质浅腔的散射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了介质浅腔散射随介质浅腔深度呈现单调变化的条件,给出了一种具有低RCS值的菱形介质浅腔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天线电性能及介质浅腔隐身性能对介质板厚度呈现单调变化的特性,在满足天线驻波比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尽量减薄介质基板的厚度实现介质浅腔RCS的缩减。实测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设计的介质浅腔的RCS得到了接近10 dB的缩减效果。  相似文献   

6.
徐敬一  高隽  张阳阳  范之国 《电子学报》2015,43(8):1604-1609
文中以典型偏振蒙特卡罗模型为基础,引入了一种介质浓度系数的表征方法,设计实现了一个光在不同浓度介质中散射传输的三维仿真系统,分析了引入浓度系数方法的可行性,并讨论了光在不同浓度介质中散射传输的偏振特性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实现了散射介质浓度的表征.散射介质浓度对斯托克斯矢量各分量强度和偏振度有着直接影响;斯托克斯矢量各分量的强度随散射介质浓度增加呈近似指数衰减;光在散射介质中传输后,偏振度随浓度系数变化总体趋势呈"倒N"型.  相似文献   

7.
王志远  赖雪恬  林惠川  陈福昌  曾峻  陈子阳  蒲继雄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8):20220215-1-20220215-10
不同于毛玻璃等固态散射介质静止不变的特点,浑浊介质对光束的散射作用同时体现在空间及时间上,当浑浊介质动态变化时,大多数的传统散射成像方法失效。针对以上问题,文中采用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恢复散斑图像的方法,研究了浑浊介质中,不同散射介质及散射介质浓度不同的条件下,神经网络的图像恢复效果,并利用不同浓度散射介质获得的散斑图像混合训练测试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散射介质及散射介质浓度不同的条件下,该网络均能够根据散斑图像获得较高保真度的恢复图像,且在不同浓度散射介质的散斑图像混合训练的情况下,网络泛化能力及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下介质和空气的电磁特性不一致,探地雷达的发射信号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会发生改变,传播速度不再保持恒定,而且传播路径也不再是沿直线传播.当地下介质由单一均匀介质组成时,理论计算传播路径需要求解一个四次方程,计算量大,特别是地下介质由多个单一均匀介质组成时,无法得到解析的理论计算结果.根据电磁波的传播特性,给出了电磁波在地下单层介质传播时的简易计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首次给出了地下多层介质时的简易计算方法和解析结果.实际计算结果表明:简易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保持一致,比工程化计算方法的精度更高,计算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
运用一种全量子模型研究基于氧化铪的高k栅介质纳米MOSFET栅电流,该方法特别适用于高k栅介质纳米MOS器件,还能用于多层高k栅介质纳米MOS器件。使用该方法研究了基于氧化铪高k介质氮含量等元素对栅极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为最大限度减少MOS器件的栅电流,需要优化介质中氮含量、铝含量。  相似文献   

10.
氧化铪(Hf02)介质材料是目前用来取代Si02的最有前途材料之一.介绍了Hf02的制备方法,对几种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比较了Hf02介质材料的电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及可靠性能,综述了Hf02介质材料的前景,指出原子层淀积(ALD)是制备Hf02介质材料的最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种微波介质谐振器复介电常数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简单的微波介质谐振腔的设计及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给出了相对介电常数ε1、介质损耗tan δ的详细求解方程,为微波介质陶瓷性能参数的测量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非均匀介质的光学常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计算非均匀介质光学常数的新方法,该方法仔细地考虑了光在非均匀介质中的吸收和散射.研究了非均匀介质层的厚度、介质中颗粒粒径、衬底反射性能等对介质光学常数的影响.这种研究将有利于同有关的测量实验结合和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用等效折射率法设计金属介质光学薄膜。它表明,如能作某种简单的近似,就可以确切地以同样方法,将金属介质周期看作为全介质周期。给出了用该方法设计各种类型涂层的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4.
二维非线性梯度折射率介质的热辐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了二维梯度折射率介质热辐射传递的数值求解方法,研究了非线性折射率介质的表观方向发射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计算二维梯度折射率介质的表观方向发射率,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6%.通过研究发现,二维非线性梯度折射率介质的热辐射能够呈现非常明显的定向辐射的特征,我们定义这种现象为类相干发射.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多层复杂介质涂敷的导体表面,用谱域法给出介质与空气界面处的谱域精确阻抗表达式,对将其变换至空域任意阶阻抗边界条件的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引入优化方法,成功地得到空域任意阶张量阻抗边界条件。通过算例说明,对于多层复杂介质涂敷、低反差介质涂敷以及厚涂敷的情形,采用优化方法导出任意阶阻抗边界条件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6.
喻涛  唐宗熙  赵世巍 《半导体技术》2011,36(10):755-759
针对X波段串联和并联两种结构的反馈式介质振荡器(DRO)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介绍了一种通用的介质振荡器设计方法,设计、实现了这两种反馈式介质振荡器,实验表明该设计方法简单可行。首先运用电磁感应理论简要介绍介质谐振器应用于微波电路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影响介质振荡器相位噪声、稳定度等性能的关键因素,并分别运用负阻和反馈理论对串联和并联两种反馈式介质振荡器的拓扑结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然后选用相同的介质谐振器和有源器件,运用仿真软件HFSS和ADS设计这两种结构的振荡器,并结合设计过程详细地介绍了设计方法,最后分析仿真结果和实测数据,总结了串、并联反馈式振荡器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用于多层介质膜堆的矩阵表示方法应用于平面介质光波导中,提出一种简单而适用的获得特征方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旋波介质的吸波性能与介质的手性参量有关,而手性参量又与介质的电导率有关。制备了4种不同电导率基底的旋波介质,根据自由空间测量旋波介质手性参量的方法,通过测量两次复反射系数、透射偏转角和椭偏率,计算得到介质的手性参量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改变旋波介质基底的电导率,可以调节旋波介质的电磁性能和吸波性能,当基底的电导率为4.2×10–2 S/cm时,旋波介质的吸波效果最好,其反射系数的最小值达–24 dB。  相似文献   

19.
微带电路无源互调产生机制尚无定论并且缺乏可靠的理论预测方法,本文基于等效受控源模型,建立了基于介电非线性机制的微带线无源互调的解析计算模型,同时,通过对比测试聚四氟乙烯玻纤布介质微带线和空气介质微带线的三阶互调规律验证了介质非线性是微带电路无源互调的一种主要非线性来源,并提取了非线性参数.实验结果显示聚四氟乙烯玻纤布介质微带线比空气介质微带线的传输互调高了约20dB,反射互调高了约15dB,表明介质非线性是聚四氟乙烯玻纤布介质微带线互调的主要来源.同时,根据本文建立的微带线互调计算解析模型,提取聚四氟乙烯玻纤布介质基板的三阶非线性相对介电常数.本文研究方法可以进一步用于其它微带电路无源互调规律计算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不同抽运光分布的Nd:GGG热容激光器介质热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固体瞬态热传导微分方程出发并结合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Nd:GGG热容激光器介质的瞬态温度和热应力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并分析了介质端面抽运光为均匀分布和高斯分布两种情况下,介质的温度、应力的瞬态分布.模拟中考虑了由介质的吸收特性导致的介质热沉积功率不均匀分布和介质热容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抽运光功率一定时,抽运光均匀分布时介质的最高温度较低,温度梯度较小,介质所受热应力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