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激励型需求侧响应在美国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电力需求侧响应就是运用系统可靠性程序或基于市场的价格去影响需求的时问和水平。按照需求侧所面对的响应信号性质不同,可分为激励型需求侧响应和价格型需求侧响应。目前美国是世界上实施需求侧响应项目最多、种类最齐全的国家。对美国在激励型需求侧响应.包括直接负荷控制、可中断负荷、需求侧投标和同购、容量及辅助服务市场等的项目设计和实施情况做一个全景介绍,以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照。  相似文献   

2.
借鉴国外成熟的需求响应模式,在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中,灵活采用分时时段调整、尖峰电价、可中断电价、负荷控制、折让鼓励等经济手段为主的需求响应措施。解决电网系统安全和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电力需求侧响应就是运用系统可靠性项目或基于市场的价格去影响需求的时间和水平。总结介绍了需求侧响应在零售市场的几种应用形式,即可中断负荷项目、电量回购项目和动态电价项目,并对几个成功案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提出了需求侧响应尤其是动态电价项目在我国的设计机制.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需求响应的概念及分类,以及需求响应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对需求响应管理系统的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并以激励型需求响应中的可中断负荷和电价型需求响应中的尖峰电价为例,对其整个业务流程和基于可中断负荷与尖峰电价的需求响应管理系统的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交互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5.
《高压电器》2015,(6):122-126
在实时电价体系下,通过研究价格弹性矩阵研究了需求侧的用电行为,以此确定需求侧响应量。建立了基于需求侧响应的微电网市场优化模型,需求侧重点研究可转移负荷、可中断负荷对微网带来的经济效益。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并采用性能较好的专业优化软件IBM ILOG CPLEX进行模型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可转移负荷加入后微网运行总费用减少7.85%,可转移、可中断负荷同时加入微电网后微网运行总费用减少17.56%,市场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智能电网极大地促进了电力市场的发展,为用户参与电网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增强了用电弹性。分析了智能电网对电力市场的影响及需求响应在智能电网下的表现形式。重点研究一种实用的需求响应——可中断负荷,提出基于失负荷价值的补偿方法,并展望可中断负荷的发展方向。最后,结合我国电力市场现状,提出了开展IL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7.
需求响应技术是通过经济手段调节电力供需的有效手段。对电力供需平衡分析、需求响应项目组织实施、响应效果及性能评价、需方补偿与激励展开论述,介绍采用需求响应技术调节电力供需矛盾的技术框架,提出了基于需求响应技术的电力供需双向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自动需求响应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空调负荷的自动需求响应控制策略技术的趋于成熟,美国已经成功地开展了大量的自动需求响应示范工程。介绍基于暖通空调(HVAC)的自动需求响应策略在单个建筑中的实施案例,分析其效果;阐述美国商业建筑中的自动需求响应试点项目。通过借鉴美国自动需求响应项目中成功应用基于HVAC的需求响应控制策略实现需求削减的经验,对我国基于HVAC的控制策略的发展及其在自动需求响应项目中的应用提出发展方向,为大力发展我国自动需求响应项目,实现对空调负荷的自动控制,提高负荷削减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下的需求响应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能源系统作为能源互联网的基础,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重要技术.需求响应通过引导用户改变用能的习惯和方式,对于优化负荷的分布和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等方面的作用正逐渐得到了重视.通过对用户需求侧进行综合需求响应的精细化建模,以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总成本为最低,建立了计及可削减负荷、可平移负荷、可转移负荷及可...  相似文献   

10.
需求响应(DR)常态化的发展依赖于高可靠性的信息交互,尤其是在无线传输应用中。为了提升当前DR中可中断负荷控制的通信信道质量,设计了一种基于信噪比和信道增益的自适应空时预编码策略。所提策略结合DR通信需求,在提高信息传输可靠性的同时自适应规避编码引入的额外计算开销。首先,基于中国DR信息交互规范,结合实际信息传输和控制的频度要求,规定DR不同时段传输的通信服务等级。然后,引入可以优化提升信道增益且DR终端计算开销更低的Alamouti编码技术。在此基础上,利用自适应预编码机制的Alamouti编码策略优化信息传输质量。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建筑负荷参与需求响应的潜力巨大,但限于目前的能耗监测技术而无法大范围应用。通过分析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的特性,提出了面向需求响应的建筑用能分解方法。基于建筑负荷工作时电流、功率、分相等特征差异,从多个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电力公共数据集中,提取了建筑负荷的三重能效特征,包括功率能效特征、暂态能效特征和稳态能效特征,并形成建筑负荷特征数据库。通过信息筛选、三重特征匹配和比较修正,对建筑负荷进行辨识,实现了建筑负荷的在线分解。在公共建筑的实际验证中,将分解结果与既有的分项计量数据比对,表明该方法对需求响应资源有较高的辨识精度,能够满足建筑级需求响应的能耗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智能电网发展为背景,以促进智能用电在居民侧的发展为目的,研发了一款基于需求响应的家庭用电智能交互终端。该终端以组态软件为设计平台,结合上海市现有的峰谷电价和阶梯电价,考虑需求响应中的实时电价机制和可中断负荷机制,配合使用自主研发的智能插座,是一款面向家庭的具有用电信息可视化、多种控制方式、使用方便的智能交互终端。模拟实验证明该终端可起到方便用户使用、为用户节能、方便供电公司和用户控制、改善用户生活习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需求响应参与系统频率调节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电力系统的频率问题日益突出,需求响应可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以需求侧调频可行性、调频方式及能力评估为出发点,对需求响应参与系统调频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对可参与系统调频的负荷特性及需求响应类型进行分析,进而概述不同类型需求响应调频的控制策略及建模方法,再介绍计及新能源接入的需求响应调频能力评估方法,最后结合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要求,提出了需求侧调频的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双电源供电的充电站如何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需求响应,关系到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需求响应和可靠性提升的站内充电桩负荷智能切换的调控方法和需求响应优化控制模型。首先,分析了充电站桩的双电源供电模式和充电桩负荷智能切换的原理。其次,为改善双电源回路负载均衡度,建立了充电站的负载优化目标函数。然后,建立了考虑馈线转供潜力和充电站充电桩切换能力的充电站削峰潜力评估模型及其削峰任务的计算方法。提出计及各削峰时段任务完成情况的削峰补贴计算方法,以此作为充电站参与需求响应的优化目标,从而建立充电负荷智能切换策略的需求响应应用模型。最后,仿真算例证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增强充电站的负荷调控能力,实现馈线削峰,为充电站参与需求响应获得更高利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风电大规模并网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且存在消纳困难。为保证含风电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旋转备用优化配置策略。该策略在分析风电出力及负荷预测误差的前提下,考虑可控负荷需求响应能力,以系统发电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电源优化组合模型。采用GUROBI求解器对模型优化求解。经仿真验证,该策略在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增强常规机组提供旋转备用的能力,促进风电消纳,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性。  相似文献   

16.
需求侧主动参与调度能够减轻电源侧发电压力,提高系统消纳新能源能力.如何充分发挥负荷侧调度潜力,合理利用需求响应成为目前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需求响应分段参与的多时间尺度源荷协调调度策略.首先基于不同负荷在响应特性和响应时长的差异,将需求响应负荷分为4类,再将一天24 h分成不同的参与时段,通过负荷代理分段参与电...  相似文献   

17.
目前市场上对于楼宇智能控制在控制通信层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统一的标准,这导致了市场出现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而市场现有的方案中,有通过Wi-Fi通信控制硬件的,也有通过总线方式直接控制硬件的,在需求多元化的今天,难免有诸多不便。本文提出在基于嵌入式系统下,针对楼宇智能控制的集成问题,使用Wi-Fi控制与总线控制相互协作,实现对楼宇的并发有序的控制。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竟态的发生,使用信号灯的思想实现同步与互斥。最终达到调光调速等硬件控制的并发性、原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