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粉体技术》2016,(5):99-103
为避免卧轮式分级机在运转过程中产生共振,以卧轮式分级机实验机和工业样机转子为研究对象,采用传递矩阵法和基于ANSYS Workbench 16.0的有限元法对其临界转速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实验机,传递矩阵法与试验测试结果偏差为11.9%,有限元法与试验测试结果偏差为4.1%;对于工业样机,传递矩阵法与试验测试结果偏差为10.5%,有限元法与试验测试结果偏差为3.5%,说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准确性更高,认为对于卧轮式分级机转子临界转速的计算,更适合采用有限元法。  相似文献   

2.
低温氦透平膨胀机转子临界转速求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EAST低温氦透平膨胀机开启问题,对传统Riccati传递矩阵法进行了改进,利用Matlab强大的矩阵计算能力,结合PRO/E和CAD软件,综合考虑了影响转子临界转速的各种因素,编写出了高精度的计算程序,分析了EAST启动透平膨胀机B过程中转速随阀门开度和叶轮进口压力的变化曲线和实验数据,计算得出了透平膨胀机B转子的临界转速,为后来试验开启透平膨胀机和进行氦透平转子稳定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电动工具的品种很多,如冲击电钻,曲线锯、圆盘锯、电、砂带机和木铣机等,它们的动力源多数采用串接电机,可以实现功率大(800-1200W或以上)、转速高(20000-28000rpm),但是多数电动工具常见故障或毛病是:机械振动;噪音;电刷火花; 当然还有少数可排除的故障,如擦铁、开关卡住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级联图法对锅炉给水泵转子的临界转速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临界转速随密封间隙及流量变化的规律,说明减小密封间隙是提高转子临界转速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5.
锅炉给水泵转子临界转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级联图法对锅炉给水泵转子的临界转速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临界转速随密封间隙及流量变化的规律,说明减小密封间隙是提高转子临界转速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6.
某弹用涡轮喷气发动机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传递矩阵法计算了某弹用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临界转速和振动响应,分析了转子支承刚度对临界转速的影响,以及不同支承条件和不同油膜间隙下转子的稳态不平衡响应。研究表明,当转子系统的前支承刚度不高于1×107N/m,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油膜间隙不小于7.0×10-5m时,发动机的动力特性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李超  刘延峰  艾丽昆 《振动与冲击》2010,29(11):245-248
采用集总参数和分布质量混合建模的方法,建立了转子-支承系统的力学模型,应用改进的Riccati传递矩阵法,综合考虑陀螺力矩、支承刚度、剪切变形等因素的影响,推导出了混合模型传递矩阵表达式,并在VB平台上编制了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拓展性强的通用的转子临界转速计算程序。通过算例对程序的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混合建模方法计算结果精度高,算法正确,程序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8.
首先分析了磁悬浮轴承支承刚度与其结构参数以及控制参数的关系,然后计算了磁悬浮轴承的线性支承刚度.在此基础上,基于集总参数法建立了磁悬浮制冷压缩机转子离散模型,采用传递矩阵法计算了该转子的前4阶临界转速及相应的振型,并研究了磁悬浮轴承支承刚度对该转子临界转速的影响,并对位移测量位置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对磁悬浮轴承...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轴承支承刚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某活塞发动机临界转速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发动机的临界转速等重要参数,为发动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对发动机的起动和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转子—支承系统的突加不平衡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瞬态响应,特别是突加不平衡响应计算中,发现阶跃响应很大,因此,采用常规的盘传递矩阵出现了问题,因为此时(?)等项是不可忽略的。本文导出了考虑(?)影响时,质点与盘的传递矩阵,并以一双转子航空发动机的转子——支承系统为例进行了突加不平衡响应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传递矩阵有较好的适应性,克服了常规盘传递矩阵的弱点。文中所导出的传递矩阵也可用于转子系统的加速特性分析等。  相似文献   

11.
转子系统瞬态不平衡响应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推导了简单Jeffcott转子几何中心运动的解析表达式及转子系统瞬态振动的幅值,详细讨论了转子系统通过临界转速时初始条件引起的瞬态振动、同频振动和伴随自由振动的特性以及阻尼和启动加速度对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此外建立了弹性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直接积分法求得系统的瞬态响应.得到系统通过临界转速时的共振幅值,并与试验取得一致的结果。本文的分析对工程中合理地进行转子系统参数设计,考虑共振区的迟滞现象。尽可能错开转子系统固有频率和工作转速频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支撑和转子装配方式的高速电机临界转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滚动轴承支撑的整体式转子和电磁轴承支撑的焊接式转子这两种高速电机轴承-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在分析两种系统的支撑刚度特性及转子结构装配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计算出系统的临界转速并对不同支撑和装配方式对轴承-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最后通过锤击实验和整机实验全面验证结果的有效性,为高速电机轴系设计和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复杂涡动引起的裂纹非线性呼吸行为对转子临界转速的影响,在恒速裂纹转子运动方程的基础上构建带横向裂纹Jeffcott转子的通用运动方程,对裂纹转子加速通过临界转速的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不平衡量方位角对临界转速有较大影响;在临界转速附近,裂纹的呼吸减弱;在恒加速过程中裂纹转子的最大响应滞后于重心转向。在转子实验台上进行裂纹转子通过临界转速的实验验证,观察数据支持理论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高速旋转薄壁转子的不平衡质量的变化规律.将转子分成若干段,每个薄壁圆环按曲梁计算,进而提出一种由静止状态下不平衡质量推测高转速下不平衡质量的方法.此项研究对于高速运转薄壁转子的强迫振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确定静止状态下转子不平衡质量范围也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稳态热度场对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向哲  袁惠群  贺威 《振动与冲击》2007,26(12):113-116
汽轮机转子系统在频繁启停时,将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和热变形,使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发生变化。采用有限单元法,利用热-结构-动力学耦合理论,对稳态温度场对某汽轮机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转子系统轴向温差和径向温差的增大,热变形程度逐渐增大,系统振动的临界转速逐渐降低。稳态温度场对低阶临界转速的影响较大,而对于高阶临界转速的影响较小,特别对第一阶临界转速具有较大的影响,但对各阶临界转速的振型影响很小。在对转子系统的振动研究中,不应当忽略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航空发动机高速柔性转子动力特性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SAMCEF/ROTOR分析软件建立了某新型涡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转子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转子的动力特性——临界转速、振型和不平衡响应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分析,试验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本文的研究为同类转子的动力特性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ANSYS的临界转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谦  曹磊 《振动工程学报》2004,17(Z1):234-237
陀螺效应矩阵的处理一直是有限元计算临界转速的序(UPFs)开发了临界转速计算功能.计算过程中,程序自动生成陀螺效应矩阵.与传递矩阵法相比,它能够更好地利用已有的CAD图形资源,节省大量的建模时间;能够充分模拟并体现局部振动特性;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同时也可以进行复杂转子-机匣系统的临界转速计算,为整机振动方法研究提供了计算手段.  相似文献   

18.
润滑油循环系统对压缩机内的热交换和温度分布有很大影响。对压缩机的润滑系统进行了分析 ,得到各摩擦副的供油量 ,分析了间隙和粘度等参数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建立了数学模型 ,为压缩机设计间隙和选用润滑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The World Solar Challenge is a 3000 km race for solar powered cars across the Australian continent from Darwin to Adelaide. Each car is powered by a panel of photovoltaic cells which convert sunlight into electrical power. The power can be used directly to drive the car or stored in a battery for later use. Previous papers (P. Howlett, P. Pudney, T. Tarnopolskaya, and D. Gates, IMA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pplied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 vol. 8, pp. 59–81, 1997; P.G. Howlett and P.J. Pudney, 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 vol. 4, pp. 553–567, 1998) using a simplified model of the battery, have shown that the optimal strategy is essentially a speedholding strategy. In this paper, with a more realistic model of the battery, we show that the optimal driving strategy is a critical speed strategy. For an optimal journey with no beginning and no ending the solar car must always travel at the critical speed. For an optimal journey of finite length the speed must be close to the critical speed for most of the journey. The critical speed depends on the solar power and will normally vary slowly with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