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弱土层的深基坑施工会引起周边道路开裂及临近建(构)筑物沉降,如变形过大则会对周边建(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文章以南京地铁5号线虹桥站地铁车站为研究背景,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地铁深基坑全过程开挖的三维数值模型,其中土体采用摩尔-库伦本构模拟其力学行为,结合特定断面对软弱土层基坑开挖施工过程的支护结构性状和基坑土体变形的情况进行分析。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对比表明:围护结构侧位移与实测比较一致,沉降值较实测偏小,分析其原因可知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临时荷载,在数值模拟中并未体现,所以导致了两者的差异。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着重控制基坑周边的地面超载,避免产生过大沉降和地表倾斜。 相似文献
2.
3.
针对上海软粘土的高压缩性和流变性的特点 ,介绍了上海地铁一、二号线车站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以及控制地层移动、保护周围环境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5.
6.
文章以杭州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3-10标笕丁路站为例,对深厚淤泥质软土地区地铁车站的深基坑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深基坑变形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监测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济南市济洛路穿黄隧道汽修厂站深基坑为例,通过监测手段对获取的地表沉降、地连墙深层水平位移和支撑轴力等数据展开分析,研究了黄河软土地区深基坑阳角区域的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基坑标准段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呈三角形,最大值发生在距离基坑7 m处,阳角区域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呈汤勺形,最大值发生在距离基坑5 m处;基坑开挖地连墙深层水平位移阳角区域的偏移量比标准段偏移量大,最大偏移量为36.10 mm,且整体变化规律表现为“弯弓”形,其最大偏移点随开挖进度的变化逐渐下移,同时整体变形量也随开挖进度的变化在不断增加;首道支撑总体的受力变化形态呈下降趋势,且基本处于受拉状态,与对应的深层水平位移变形特征基本一致,其余3道钢支撑轴力呈波动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9.
根据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在施工开挖期间所观测到的测斜和沉降结果,分析了其变化的规律、墙体变形与土方开挖以及钢支撑架设时机的关系,旨在为今后类似支护结构(连续墙加内支撑)的基坑施工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武汉地铁七号线长丰站为例,通过事故树理论分析得出超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存在接缝漏水、纵坡失稳、基坑变形、涌水涌砂、周围地表沉降、基坑基底隆起等风险。针对性的对长丰站5月份超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地连墙墙体测斜、土体沉降、立柱沉降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连墙倾斜过大、立柱沉降、地连墙渗漏等是基坑变形过大的征兆,也是超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常见风险,因此需要通过采取及时架设钢支撑、放坡开挖、加强监测、及时降水等措施进行控制。通过及时的安全预警及采取针对性措施使得长丰站基坑开挖风险得到了有效地控制,长丰站主体结构得以顺利完工。通过对长丰站基坑开挖风险的成功预警与控制,以期为武汉地区淤泥质软土超深基坑开挖风险控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宁波市海晏北路站车站工程为例,结合正在开挖施工的海晏北路站西延段工程实际,提出了华东软土富水地层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控制技术,其分析结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地铁车站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变形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软土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多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同济大学站基坑地下连续墙现场监测结果的分析,研究了基坑开挖深度与地下连续墙侧移及最大相对侧移的关系,同时给出了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及最大侧移位置随开挖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测点的侧移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长条形地铁车站深基坑虽然是对称结构,但是对基坑外侧土体进行加固一侧的地下连续墙的变形远远小于未经加固一侧的变形,所以,在对基坑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土体加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由于目前苏南地区的南京、苏州、无锡都在大规模建设地铁项目,且常州地铁也已立项,所以苏南地区地铁项目建设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为了给该地区地铁项目的设计及施工提供一些借鉴,收集了现有相关文献资料的数据,通过对该地区多个地铁深基坑实测数据分析,应用经验统计法得出开挖深度为10~20 m左右的围护结构为地下连续墙或咬合桩的地铁深基坑的变形规律。提出了最大侧移位置为(0.57 h~1.13 h),基本在开挖面附近、最大沉降值在(0.62‰ h~3.17‰ h)范围内、最大侧移值与最大沉降值基本成线性关系。并与上海地区经验统计数据比较后发现苏南地区相关数据得出的规律与上海地区具有相似性,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结论可为今后苏南地区的地铁深基坑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广州南沙区某新建民用项目中深度约6m的深基坑为例,根据该项目位于相对简单的周边环境及深厚软土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经济性分析,对比了重力式水泥土墙、悬臂SMW工法桩及悬臂管桩三种常用的基坑支护围护结构,最终确定以重力式水泥土墙作为基坑支护的围护结构。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表明,采用本基坑支护技术后,基坑开挖到底后,结构关键变形如深层水平位移、水泥土墙顶部水平位移和墙身沉降与理论计算结果均较接近,处于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基坑后续变形趋于稳定,整体上处于安全状态,从而证明了该技术的合理性。监测数据还表明,虽然水泥土墙墙身的沉降不会在基坑开挖至底后立即稳定,但墙身的三维空间效应有利于控制基坑变形,该结果可以为今后类似的工程项目提供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6.
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存在的变形与稳定问题及其控制——基坑施工全过程可产生的变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我国城市建没的发展,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环境条件,基坑施工对环境影响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基坑工程已进入已变形控制设计与施工为主的时代.结合天津软土地区的工程实践及国内其他地区经验,将基坑工程的全过程划分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基坑降水、基坑开挖、基坑使用、拆除支撑、地下水位恢复等6个阶段,分析了施工全过程各个阶段可能产生的稳定与变形机理、危害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变形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坑开挖将不可避免的改变原有土层的力学性质。结合温州东海广场深基坑开挖工程,介绍了该工程的场地地质条件及支护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沉降、道路裂缝、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内支撑轴力及地下水位的影响,得出以下规律:基坑开挖将引起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该沉降值与周边建筑物的基础形式有关;开挖对桩基础影响不大,对条形基础则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开挖的进行,道路裂缝宽度缓慢增大,并趋于稳定;基坑开挖完毕时,坑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呈现两边小,中间大的趋势,但内支撑轴力变化不大;在整个基坑开挖过程中,地表水位变化不太明显;测斜管应紧贴基坑维护结构。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