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锅炉燃烧调整,提高锅炉效率,防止锅炉结焦,根据锅炉的实际负荷和现有煤种,通过调整锅炉的一、二次风配风、制粉系统优化调整,实现锅炉燃烧系统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2.
金桥热电厂目前实际燃煤变化较大,与锅炉设计煤种存在一定的偏差(设计煤种低位发热量为20.06MJ/kg,实际燃煤低位发热量14MJ/kg)。根据节能降耗工作安排,为适应煤种变化,对锅炉燃烧系统与制粉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优化调整,掌握锅炉制粉系统和燃烧系统的的运行特性,对影响锅炉能耗的原因进行定量的经济分析。通过锅炉燃烧与制粉系统优化调整,充分挖掘锅炉节能降耗的潜力,确定目前实际燃用煤种的最佳运行方式,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为找出提高锅炉燃烧热效率的途径和措施,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分析并总结了烟气氧含量、床层压差、床层温度、运行负荷、煤灰中的碳含量等因素对锅炉燃烧热效率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提出了提高锅炉燃烧热效率的途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电厂锅炉燃烧控制的优化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对燃烧优化的目的以及意义、锅炉燃烧调整存在的问题、电厂锅炉燃烧优化运行调整的策略给出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CFB锅炉燃烧技术的探讨,摸索运行调整的最优方法,避免燃烧事故的发生,从而使泸天化燃煤锅炉的运行技术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某公司的注汽锅炉,发现实际燃烧工况与最佳燃烧工况之间差距较大。分析发现影响锅炉热效率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过剩空气系数是否达标。因此对锅炉加装热效率监控仪,以及时调整锅炉过剩空气系数,使之达到最佳燃烧工况,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汽包锅炉的结构特点,着重阐述了汽包锅炉的燃烧调整,并以乌海热电厂燃烧调整为例,阐述了其燃烧调整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大氮肥》2020,(2)
通过对煤粉锅炉燃烧器烧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配煤、燃烧调整、运行监视、煤质检验等方面提出对应的措施,确保锅炉燃烧器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1 前言 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是介于链条炉层燃烧与煤粉炉悬浮燃烧之间的第三种燃烧方式。近些年来,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独特的燃烧方式,对燃料的适应性强,可燃用石油焦、煤矸石等各种高硫、高灰分的燃料;它的负荷调整范围大,对波动频繁的工况适应能力强,负荷调整范围可达30%~110%。所以,在我国新设计的带补燃的水泥厂余热电站中普遍地采用了这种形式的锅炉,如葛洲坝、七里岗、仓前、牡丹江、双阳、广东亨达利(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等厂。另外,这种形式的锅炉环保性能好,通过在其炉内…  相似文献   

10.
孙政炎 《中国化工贸易》2013,(6):381-381,315
锅炉原料煤颗粒度发生变化,影响锅炉燃烧工况。应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使循环流化床锅炉,既能满足生产,又能经济运行,并能更好符合安全环保。通过对一次、二次、返料等风的调整使锅炉炉膛温度、压力达到较佳工艺运行状态不。使锅炉运行安全、满足生产所需、起到高产低耗的作用,并使锅炉尾气排放更好。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燃烧区域大、燃烧效率高,中温燃烧有利于控制烟气的有害成分,环保性能好,锅炉负荷调节性能好,操作方便,灰渣活性好能综合利用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本文根据多年来对锅炉技术管理现场运行的经验,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参数的控制与调整作以下简述,同时能对锅炉技术及运行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热效率就是锅炉输出的热量占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百分数。影响锅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排烟热损失、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炉体散热损失。其中排烟热损失是影响热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各项因素的分析,找出提高锅炉热效率的途径:降低排烟温度和过剩空气系数以降低排烟热焓;选用高效保温材料,提高辅射段、对流段、过渡段保温效果,降低炉体散热损失;调整合理的过剩空气系数,保证锅炉良好燃烧,降低气体不完全燃烧损失。  相似文献   

13.
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和传热机理,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特点,论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燃烧参数控制控制和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志强 《洁净煤技术》2020,26(2):137-144
燃煤锅炉内结焦会对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造成极大损害,因而分析影响燃煤锅炉结焦的因素,进而有效预防燃煤锅炉结焦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针对影响燃煤锅炉结焦的不同因素,可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研究发现煤的灰熔融性温度、煤粉颗粒大小、锅炉燃烧气氛、一二次风动力场、锅炉截面热负荷和锅炉热负荷等都会影响燃煤锅炉结焦。为了解决某地区煤粉工业锅炉预燃室、炉膛、对流受热面大面积燃烧结焦问题,笔者结合燃煤锅炉燃烧结焦的机理,先后采取调整燃烧气氛、增大二次风刚性、减小煤粉颗粒粒径、更换孙家岔煤粉等措施对不同条件下的结焦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煤种、煤粉粒径大小是影响某地区煤粉工业锅炉燃烧结焦的因素。通过SEM-EDS(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锅炉焦块进行微观形貌与元素组成分析,现场取样锅炉现用煤粉和孙家岔煤粉进行煤质及灰成分对比分析,并根据灰成分进行结渣性判别指标计算,结果表明锅炉燃烧现用煤种灰熔融性温度较低,煤灰软化温度Ts为1 170℃,小于1 200℃,为易熔煤,容易结渣,属于典型的易结焦煤种;结渣性判别指标计算结果显示,4项指标评价为"严重",1项指标评价为"中等",结渣性严重。综合分析认为:锅炉燃烧煤种发生改变,煤的灰熔融温度较低是影响某地区煤粉工业锅炉燃烧结焦的最本质因素。为进一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采取破坏煤灰中酸碱平衡,提升煤的灰熔融温度,配合调节煤粉粒径等措施,如对锅炉现用煤种掺混5%的石英,提高煤灰中Si O2含量,掺混后煤粉的灰熔融温度达到1 280℃,提高了110℃;调大煤粉磨机频率,从19 Hz增大到22 Hz,煤粉粒度(200目,0.075 mm)过筛率从70%增大到85%。经过上述调整后,锅炉运行平稳,结焦状况显著改善,燃烧调整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 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是介于链条炉层燃烧与煤粉炉悬浮燃烧之间的第三种燃烧方式。近些年来,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独特的燃烧方式,对燃料的适应性强,可燃用石油焦、煤矸石等各种高硫、高灰分的燃料;它的负荷调整范围大,对波动频繁的工况适应能力强,负荷调整范围可达30%~110%。所以,在我国新设计的带补燃的水泥厂余热电站中普遍地采用了这种形式的锅炉,如葛洲坝、七里岗、仓前、牡丹江、双阳、广东亨达利(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等厂。另外,这种形式的锅炉环保性能好,通过在其炉内添加石灰石,脱去随燃料带进的硫,减少了烟气SO2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燃煤电站锅炉NOx排放特性,利用可视化火焰检测系统对燃煤锅炉燃烧火焰和温度场进行了测试研究。通过测量,由双色测温法计算得到了炉内温度场,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火焰图像特征参数,进而借助非线性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由炉内燃烧温度场及火焰图像特征参数来预测NOx排放量的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一致性,从而为燃煤锅炉通过燃烧调整,以降低NOx排放和提高锅炉效率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燃煤电站锅炉NOx排放特性,利用可视化火焰检测系统对燃煤锅炉燃烧火焰和温度场进行了测试研究。通过测量,由双色测温法计算得到了炉内温度场,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火焰图像特征参数,进而借助非线性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由炉内燃烧温度场及火焰图像特征参数来预测NOx排放量的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一致性,从而为燃煤锅炉通过燃烧调整,以降低NOx排放和提高锅炉效率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UG-260/9.8-M2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调整燃烧工况控制,防磨,减少非事故停车,控制飞灰可燃物等,提高锅炉热效率和延长锅炉的运行周期。并且总结优化运行经验,充分发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300 MW燃煤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后频繁出现锅炉灭火现象,开展了冷态动力场和燃烧调整试验研究。试验发现,锅炉配风不合理和一次风浓侧反切角偏大引起锅炉热态动力场旋转动量降低,是造成锅炉燃烧稳定性降低与炉内灭火的主要原因。重点针对锅炉配风方式和一次风浓侧反切角优化改进等进行研究,并分析了热态动力场旋转动量减小导致锅炉稳定性降低的影响机理,提出优化改进锅炉燃烧稳定性的设备改进和运行优化方案。方案实施改进后,锅炉燃烧稳定性明显提高,至今未发生锅炉灭火事故,研究对未来锅炉低氮燃烧改造与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因素,造成火力发电厂煤质严重偏离设计值,导致锅炉事故呈上升趋势。为了遏制火电厂锅炉事故,必须提高运行人员的操作技能和防范事故能力,有效控制锅炉灭火,杜绝灭火放炮,加强燃烧调整,特别是启、停炉、低负荷运行、煤质差、混配煤、燃烧调整、雨季煤湿、炉内严重结焦、蒸汽参数异常等情况下更应加强监视和调整,做好重要保护的投退,制定切合实际的防止锅炉爆燃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