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从嵌入式系统教学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实践性、组合性和综合性是嵌入式系统课程的特点,如能将该课程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那么不仅可以增强本门课程的趣味性,更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本文主要介绍了课堂上以"简单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兴趣;实验课上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路发掘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课外实践通过"参与"、"培养"、"训练"和"竞赛"等手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浅谈大学计算机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温君  张钢 《计算机教育》2009,(12):107-109,125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教育部高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六门核心课程中的第一门,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教学的成败与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会影响学生对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和自信心。本文回顾天津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方法的变革历程,探讨通过改革课程考试环节的内容、体系和组织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西部地区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特点,讨论分析如何实施CDIO人才培养理念,强化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做"合一,指出教师的"教"是前提、学生的"学"是主体、学生的"做"是实践,介绍本课程组教师在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建设中的措施、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启发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教学的重要核心。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规律,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方法(温"前导"知"后续"、温"基础"知"专业"、温"先修课程"知"后续课程"),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纵横发展,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流畅性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软件工程实训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软件工程实训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情况,论证开设软件工程实训课程的必要性。根据该课程"以项目为主线、注重实践"的特点,从学生分组、项目选择、时间和内容安排、技术要求、里程碑评审、成绩考核标准等多方面进行课程建设。通过学院4届学生的教学实践,证明软件工程实训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IT行业的实际需要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以学生能力培养和学习兴趣提高为目标,结合软件工程本科专业"Linux应用"课程的具体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阐述如何更新课程教学理念,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模式,讨论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分组讨论法在"Linux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侧重于综合能力测试的课程考核方法,同时说明课程教学实践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就业能力,在《jQuery框架应用》课程教学中,引入"1+X"证书制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形式多样的教学素材、案例放在课程资源平台上,供学生课下自主选择学习.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布置实践任务,引导、帮助学生解决课程重、难点.实践证明,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混合式教学有效...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高职"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效果差,以办公自动化项目为任务驱动,改革高职"办公自动化"课程,对课程改革思路、教学方法、课程项目设计及项目实施等进行探讨,实践证明改革后的课程符合高职学生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穗丰 《福建电脑》2014,(10):200-201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作为一门计算机类课程,在文科类高校非常受学生欢迎。本文指出了"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在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提出在教学过程中,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构建教学案列、鼓励网络学习等方式使学生保持对课程的兴趣,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前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懂得很多平面设计理论知识,学了很多专业软件,但由于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学生的设计与客户的需求相差甚远。因此平面设计类课程中的实训课程就成为了重中之重,而平面设计类实训课程的改革对平面设计人才培养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平面设计类实训课程的改革,要求学生在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有着密切联系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1.
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离离 《计算机教育》2006,(10):116-117,120
项目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明确项目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究型、协作式学习、项目实施,并对项目进行检查、评价、推广,可有力地激发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热情,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师范生的特点,在研究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并作了相关调研的前提下,设计了师范生的"操作系统"课程,修改了原来课程的内容、课时,并对课程的授课、实验和考核方式做出了调整,使学生所学内容能满足社会需要。课程上过后,学生反应良好,达到了课程效果,并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实训课程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结合探究式学习的理念,阐述以学生为主体,以团队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法、"问题"式教学法和分组"PK"教学法展开实训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人工智能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具体实际,分析课程建设与新工科建设、"产出导向"、"两性一度"、课程思政的关系,提出反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构建课程思政素材库,依托网络资源平台建设课程资源,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性课程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本文在分析"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从培养学生持续地研究动力、增强学生继续研究的技能、提供研究资料以及培养学生管理自己研究活动的能力等几个方面,对研究性学习思想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课程进行"三化"教学改革,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路"课程为例,探索将知识功能模块化、电路图形动态化和考核智能化(三化),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降低对电路知识的理解难度."三化"教学课程改革已应用在360多名学生的"电路"课程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并在不断完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入侵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凯 《计算机教育》2009,(10):139-142
本文通过对"入侵检测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的实践、总结和研究,从"入侵检测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学生需求出发,设计和选择了该课程的一系列验证型、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内容,设计并实施了实验教学的过程,使学生在掌握课程的重要知识点的同时,增长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学习中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学习难,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进行网络课程建设,把学习带入学生的课余时间之中,采用网络教学平台这个便利的手段,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方便,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9.
浅谈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健  彭梅 《计算机教育》2009,(6):88-89,83
本文结合多年笔者"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并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几个方面综合阐述了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真正地适应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目前高校必修的一门基础性课程。通过课程调研可发现,此课程的教学存在学生自律性差、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课堂上师生互动时间有限、教学陈旧等问题。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进行混合模式的课程改革与实践,并对实验班级共54位学生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实践效果的统计与分析。通过此次《计算机应用基础》"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也为整个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依据与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