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某拱坝加高加固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源口拱坝加高加固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数值计算软件对该拱坝进行三维有限元结构应力与稳定分析,对比分析了4种情形的坝体应力和位移计算结果,研究成果为该拱坝加高加固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同类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作者使用大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程序(TFINE)对小湾双曲拱坝加固情况进行了数值计算,对其大坝正常荷载下的位移和应力进行了分析,并对拱坝上抬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小湾拱坝的超载能力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3.
龙伟  李海波 《陕西水利》2016,(6):131-132
砌石拱坝具有施工简便,温控要求低,造价低廉的优点,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杜仲河砌石拱坝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对比分析了正常蓄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两种工况下坝体的位移和应力计算结果,并对坝体应力进行了等效处理和分析,验证了坝体应力满足规范要求,为该拱坝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类似案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有限单元法可处理多种复杂的边界条件,计算过程更严密,在拱坝应力分析中已广泛应用。通过对坝体的离散化,将坝体离散为相互作用的单元和节点进行复杂条件下的应力分析。采用 ANSYS 分析软件计算了某水库单曲浆砌石拱坝在多种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坝体应力及变形,实现了等效应力的参数化计算,并与拱梁分载法计算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拱坝结构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拱坝稳定温度场是确定坝体运行期温度荷戢及施工期温度应力、封拱时机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AN—SYS软件.通过对云南省宝石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准稳定温度场的三雏有限元分析,得到了一些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的有益结论:①坝体初始温度的影响消失较快,在初始影响消失以后,坝体内任一点的温度将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②坝体温度沿拱向均匀分布;③年际间温度场的分布基本无变化.但年内变化较明显;④低温月份坝体内部存在局部高温区。  相似文献   

6.
在拱坝研究中,由于岩体中存在断层、节理等不连续面,拱坝坝体及坝肩三维稳定分析十分复杂。以牛头山拱坝为工程实例,分别进行了三维有限元计算和结构模型试验。研究表明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接近,计算和试验得到的破坏机理也很相似。  相似文献   

7.
厅子塘水电站砌石拱坝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浆砌石坝设计规范和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结合云南厅子塘水电站细石混凝土砌石双曲拱坝工程特点,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拱坝体在多种荷载组合的工况条件下的坝体应力和变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砌石双曲拱坝坝体的应力及变形均符合有限元计算一般规律,坝体最大位移在允许范围内,坝体上游面应力偏大,但在进行有限元等效应力核算后,计算研究结果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针对龙洞槽砌石拱坝除险加固工程,基于三维有限元法,对比分析了坝体上游侧、下游侧培厚加固方案在基本荷载组合与特殊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包括三种典型的粘结工况及配筋工况,并确定合适的加固方案与工程措施。结果表明:基本荷载组合是上游测、下游侧加固方案的控制荷载组合,需在冬季对拱坝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以减少温度降低对拱坝坝体应力变形的影响;两种加固方案均满足规范应力要求,但是上游加固方案在加固效果、施工便捷等方面更具优越性;新老坝体粘结效果对拱坝应力位移具有较大影响;在坝体中上部布设径向配筋,有助于减弱新老坝体粘结强度不足对坝体应力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结合长岭水库拱坝除险加固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长岭水库拱坝结构加固前后进行应力和位移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坝体顺河向位移显著小于加固前的位移,加固后坝体的整体刚度显著增强;加固后应力明显降低,坝体结构拱效应明显增强,有利于充分发挥材料的抗压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在小湾拱坝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是基于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法的数值分析方法,它可以模拟岩土或其他材料的三维力学行为,可以准确地模拟材料的屈服、塑性流动、软化直至大变形。由于采用显式差分法,它尤其适合于材料的弹塑性、大变琪分析以及施工过程的模拟。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然后用美国Itasca Comsulting Group Inc开发的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程序FLAC-3D进行了小湾  相似文献   

11.
牛头山双曲拱坝整体稳定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牛头山双曲拱坝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包括模型设计、模型制作、加荷和量测等。试验给出了拱坝在正常蓄水位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场,测出了坝体、坝肩、断层出露处以及坝基内部断层各部位的位移,揭示了拱坝坝体和基础失稳前位移和裂缝发展的全过程及其破坏机理。对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得到拱坝的整体安全度。  相似文献   

12.
在碾压混凝土拱坝设计中,选择合理的分缝方案是改善坝体应力分布、保证大坝安全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对万家口子碾压混凝土拱坝,根据碾压混凝土坝的实际成层浇筑过程和施工期的温度作用,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仿真计算,对设置8缝、10缝和不设缝情况下的坝体应力和位移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探讨了诱导缝的作用以及设置诱导缝的利弊。最后,确定了8缝方案为最优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对坝体设置诱导缝可以有效的释放坝体应力。但坝体分缝条数不宜过多。  相似文献   

13.
基于ABAQUS的重力坝时程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赛虎  田斌 《云南水力发电》2011,27(1):53-56,61
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采用时程分析法,研究了重力坝在地震作用下非线性动力响应、坝体的损伤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以工程实例在关键点的动位移、动应力和点安全系数得出了坝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工作性态。并得出结论:损伤是除应力、位移及点安全系数法之外对结构安全评价的可信指标之一,坝体上、下游折坡点及坝踵部位是混凝土重力坝的抗震薄弱部位,这为研究大坝的抗震对策和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并推广了ABAQU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拱坝的安全和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坝肩岩体的应力变形程度。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结合某工程拱坝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了正常蓄水位工况下的3个典型高程所在截面的应力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坝肩岩体的位移、应力分布规律较好,应力变形值都在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刘祖强 《人民长江》1993,24(2):33-38
在设计某重力拱坝145监测线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导线法,来监测重力拱坝坝体的位移。文章介绍了该导线法的布设与观测方案;导线法的点位误差——精度分析;导线法的偶然误差在待定参数及其函数上的分布规律——主分量分析;导线法在给定误差概率下,通过统计检验所能发现各点(坝段)径向位移的下界值——灵敏度分析。用数学模型扭曲法对该导线法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进一步检验了上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了位移监测设计的严密性、预见性和实用性。作者试图将近代工程测量控制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变形监测网的设计,为推动变形监测系统设计理论的发展作了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6.
铜街子水电站24#坝段水平位移监测规律与常规重力坝响应过程反相。通过结构特征分析、数值模拟和监测数据信息挖掘,对该“异常”过程进行解析,发现主要原因是由于该重力坝系右岸心墙堆石坝的挡墙坝段,剖面形状类同于堆石坝,且测点恰好位于坝顶下游侧,因此其测值基本反应的是大坝下游侧的温度变位效应,是正常过程。  相似文献   

17.
凤滩大坝为混凝土空腹重力拱坝,变形性态有其特殊性。本文利用位移时空监测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凤滩空腹重力拱坝的挠曲线模型,并应用其分析了坝体径向位移的变形规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the general displacement method and the basic hypothesis of the trial load method, a new advanced trial load method, the general displacement arch-cantilever element method, was proposed to derive the transformation relation of displacements and loads between the surface nodes and middle plane nodes. This method considers the nodes on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surfaces of the arch dam to be exit nodes (master nodes), and the middle plane nodes to be slave nodes. According to the derived displacement and load transformation matrices, the equilibrium equation tre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middle plane nodes as a basic unknown variable is transformed into one that treats the displacement of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nodes as a basic unknown variable. Because the surface nodes have only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DOF), this method can be directly couple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which is used for foundation simulation to analyze the stress of the arch dam with consideration of dam-foundation interaction. Moreover, using the FEM, the nodal load of the arch dam can be easily obtained. Case studies of a typical cylindrical arch dam and the Wudongde arch dam demonstrate the robust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9.
多拱梁法计算拱坝位移和应力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已建的10座拱坝,用多拱梁分载位移法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讲座了位移调整向数、拱圈层数以及地基弹性模量对拱坝位移和应力计算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