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宝鸡卷烟厂过去烟叶发酵室采用人工操作,操作人员直接进入发酵室内察看室内水银温湿度计和烟包温度计(水银式丁字形包针)根据温度变化情况,调节水、汽阀门,使室内温度控制在需要的范围内。为了提高发酵质量,减轻劳动强度。在厂党委领导下,组成了“三结合”技术革新小组,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经过三个多月的试验,革新成功了  相似文献   

2.
我厂为了解决烟叶发酵进室检查的落后操作,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烟叶发酵质量,安装和试用了发酵室温湿度遥测设备装置. 通过安装对照试用,我们觉得这套装置基本上能够准确反映出室内干湿球与烟包的温度,并且操作简单,便于记录观察掌握,维修简便,也为我们解决今后发酵自动控制方面得到了启示,增强了信心,打下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染液温度对染色质量关系很大,过去一直是根据染色工艺要求,用手工开启或关闭蒸汽和水阀门,由于蒸汽压力的变动很难控制,产品会出现色差、色花等问题。 上海第十三毛纺织厂工人和技术人员,在兄弟单位的协助下,经过反复试验,试制成功  相似文献   

4.
绒线染色的升温、保温、降温要求有一定的时间和速度,过去都是人工控制蒸汽阀门,调节染液温度。尤其目前生产腈纶绒线,升温速度要求缓慢,不容易控制,影响染色质量。 上海第十八毛纺厂于1966年底试制一套具有圆图记录式电子平衡电桥、铂热电阻温度计、电子开关和三只电磁阀组成的绒线染色温度程序控制系统,实现了绒线染色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厂广大革命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实现了纸机烘缸蒸汽压力的自动控制,向自动化方向又前进了新的一步。 烘缸蒸汽压力过去一直是人工控制的。操作人员虽千方百计提高看汽质量,但终究克服不了蒸汽压力的波动,以致造成纸张质量不稳定,严重时就会出现付品、次品。而且,在高温季节里,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在温度高达40~42度的蒸汽管旁,工作条件差,  相似文献   

6.
我厂现有10间发酵室,每间使用面积为144平方,发酵室内采用钢筋水泥烟包架,每次发酵周期为10—12天,每月一间发酵室周转2.5—3次。为了准确掌握发酵温湿度,每间发酵室内设有2支干湿球计和6个烟包温度计,10间发酵室共80个温湿度检查点。2小时检查一次。过去用人工检查记录,一次需要30—45分钟,加上检查后各发酵室内的温湿度调整,两个值班工要忙一个多小时。在高温高湿下,检查一次出一身汗,特别是夏季,衣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环境温湿度对配送烟丝及卷烟质量指标的影响,模拟河南不同季节的环境温湿度状况,在温度5~40℃、湿度30%~80%试验条件范围内,在低温潮湿、低温干燥、常温潮湿、常温干燥、高温潮湿环境条件下对不同包装方式配送烟丝质量及卷烟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常温环境对配送烟丝及卷烟质量的影响程度小于低温和高温环境;潮湿环境对配送烟丝及卷烟质量的影响程度小于干燥环境;密封包装对配送烟丝及卷烟质量的影响程度小于非密封包装。在温度15~30℃、密封包装条件下配送,在温度(25±3)℃、湿度(65±5)%环境下平衡8h,烟丝质量和卷烟质量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绒线染色的染液温度,过去是根据工艺要求,手工调节蒸汽阀门,这样,不仅劳动强度 高,而且温度不能很好掌握,影响生产质量,尤其在化纤产品染色时更为突出。 上海第十九毛纺厂工人同志,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经过反复实践,不断完善,已实现了绒线染色电子程序集中自动控制。该装置包括染色温度程序控制、染液流向时间程序  相似文献   

9.
《广西轻工业》2013,(6):147-148
为了研究醋纤滤嘴中添加丙二醇对卷烟品质的影响,制作了6种不同丙二醇含量的醋纤滤嘴和相应的6种卷烟,并在低湿度(温度22℃湿度30%)环境条件下对6种卷烟进行了感官质量评价。同时还研究了醋纤滤嘴中添加丙二醇对卷烟的吸阻和主流烟气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醋纤滤嘴中添加丙二醇在低湿度环境下能显著提高卷烟的感官质量,而且丙二醇在醋纤滤嘴中的添加比例为2%时感官质量达到最佳,在正常环境下该方法对卷烟感官质量没有显著影响;醋纤滤嘴中添加丙二醇对卷烟吸阻指标的影响不显著;醋纤滤嘴中添加丙二醇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焦油、烟碱、一氧化碳三项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初,我单位引进了一台海德堡超霸A106 CTP,投入生产使用后,在提高出版效率和提升印刷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CTP使用中应注意的8点事项。1.维持室内环境稳定每天检查CTP作业室内的温湿度情况。温度应为24~26℃,湿度应为40%~70%。室内应配备加湿除湿机,以方便调节湿度。北方冬季温度较低,空调应24小时开启,使室内昼夜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如果室内湿度足够,但药  相似文献   

11.
复烤加料关键参数对片烟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打叶复烤过程中加料工艺对在制品片烟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加料比例、蒸汽阀门开度等参数对在制品片烟质量的影响,并对物理指标和感官质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加料机蒸汽阀门开度与片烟含水率、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且影响较大;而加料比例对片烟含水率、温度影响较小。(2)加料过程中,加料机内的蒸汽阀门开度40%~60%较为合适。(3)复烤加料工艺处理后,在一定加料范围内,片烟含水率和温度较稳定,片烟皱缩、造碎不明显,感官质量与加料前相比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真空制盐行业中,首效加热室所用蒸汽应为饱和水蒸汽,然而,由锅炉送往制盐的蒸汽,大都由两个独立的“减温”“减压”系统进行调节。有的则采用远方手动操作,将蒸汽温度固定在一个固定的数值上。这样,蒸汽质量很难保证。有时,蒸汽过热使传  相似文献   

13.
味精发酵工艺中,通气及温度是二个经常要控制的工艺参数。人工控制由于不够准确及时,造成工艺参数大幅度的波动~(# 1),往往带来不利的影响。 经二年的生产实践证实:我们研制的这套发酵罐温度、通气量自动调解系统适用于发酵工艺的具体要求。这是“三结合”科研的必然成果。  相似文献   

14.
发明冷冻机之前,啤酒发酵室的制冷是用堆放冰块的办法,在墙的上方和下方开有通风口,供冷空气自然循环,发酵室要很好的绝热。这种制冷办法成本高,室内潮湿,不卫生,操作不方便,不好管理。冷冻机出现之后,发酵室的制冷是用盐水或是液氨在冷却管中循环的办法。这种办法发酵室内潮湿,而且二氧化碳排出困难。近代用冷空气循环制冷,克服了这些困难。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量使用的圆筒谷物烘干机均采用人工控制。人工控制不能保证被烘干物在最佳规范条件下干燥,即以最低的能耗(热能和电能)获得最高的生产率。最佳干燥规范时,谷物在圆筒出口处的温度θ_(?)已接近极限允许温度(图1),而湿度 W却比谷物应干燥的湿度低6%或更低一些。谷物要求的温度和湿度值由干燥剂的  相似文献   

16.
以蒜泥中可溶性糖含量、总酚含量、SOD活性为动态监测指标,探讨了温度、湿度、料液比对破碎大蒜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湿度均对破碎大蒜发酵过程有影响,采用变温发酵,黑蒜泥的质量比恒温发酵黑蒜泥的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其中变温组合85℃-70℃条件下黑蒜泥质量较高,湿度控制在(65±5)%范围内可使蒜泥在均匀的湿热环境中充分发酵,适量水分的添加(料液比为4∶1)对于液态黑蒜发酵有促进作用,所得黑蒜汁质量较高,比较未发酵蒜泥,总酚含量提高了4.98~5.67倍,SOD活性提高了10.41~11.23倍。研究结果为优化液态黑蒜发酵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挂面生产已普遍采用蒸汽加热的隧道式烘房,这种烘房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是影响挂面烘干质量和产量的技术关键。长期以来,挂面烘干过程靠人工凭经验来操作,挂面质量差,成品率低,能耗大。为改变这种落后状态,1983年湖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因素轮换实验方法和中式卷烟风格感官评价方法,研究了叶丝滚筒干燥主要工艺参数对卷烟香气风格和烤甜香韵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烘丝筒壁温度、HT蒸汽压力、烘丝机热风参数、滚筒转速对卷烟香气风格有明显影响,排潮风门开度对卷烟香气风格没有明显影响;采用125~132℃的烘丝筒壁温度有利于突出卷烟烤甜香。通过参数优化,HT蒸汽压力0.6 MPa、热风风机频率30 Hz、热风温度110℃、滚筒电机频率32 Hz时,烘丝筒壁温度达到128.5℃,卷烟的烤甜香提高了0.35分,增幅11.1%,卷烟香气风格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9.
往绵糖加转化糖浆,我厂过去用人工控制。操作人坐在分离机下边的簸送机旁,根据糖层厚薄,调节加转化糖浆的阀门。由于观察误差和手工操作灵活性差,很难使转化糖浆按要求均匀加入,往往影响绵糖合格率;而且,由于簸送机的摆动,容易造成视力疲劳,每班需2人轮换操作。为解决这一生产问题,分离机小组工人发扬了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大搞技术革新,  相似文献   

20.
信阳木工机械厂生产的BY214×8/1热压机,在人造板(华丽板、保丽板、薄木贴面)二次加工和细木工板加工方面深受用户欢迎,这种热压机采用电——热油系统对压板加热,适合没有锅炉的用户使用(也可改为蒸汽加热)油炉加热功率三十千瓦,用两组电热管加热。在压板置入一只感温头,用电接点温度表显示温度,当压板温度超过温度表设定值,则自动切断一组电热管电源,使热油温度下降。但有时因热油循环系统发生故障,而操作人员又没能及时发现,则热油温度会急剧上升,以致使油炉起火,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