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移动Ad hoc网络由无线移动节点在没有任何现存的网络基础设施的情况下组成的自治系统,成为一个具有任意通信拓扑图模型的通信网络.由于网络节点的多跳性、有限的传输带宽、高速移动性、能量受限等特点,使路由协议成为Ad hoc网络设计的关键.主要介绍了Ad hoc网络的路由协议设计策略及分类原则,并对现有的具有代表性的路由协议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出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无线Ad hoc网络由于其具备自组织、自配置以及自适应等能力,被灵活地应用于各种无任何固定通信基础设施支撑的环境中。如何对网络容量性能进行评估,是目前无线Ad hoc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依据随机几何理论以及泊松点过程建立了无线Ad hoc网络模型,基于不同的调制方式及纠错编码方案,并结合功率控制机制,分别分析了采用时隙ALOHA、非时隙ALOHA及CSMA协议时,无线Ad hoc网络的中断概率及传输容量的性能指标。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分组错误概率受限的条件下,对调制方式与编码方案选择与网络空间分组密度(即网络累积干扰)有关;根据不同的空间分组密度选取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才能获取最佳的网络容量性能。  相似文献   

3.
张敬一  刘军  郭伟 《通信技术》2011,44(2):56-58
对认知无线Ad hoc网络进行了阐述。对于认知无线Ad hoc网络,要考虑到无线Ad hoc网络的整体特点,来研究网络级认知结构。而由于认知无线Ad hoc网络是基于无线Ad hoc网络体系结构,同时鉴于无线Ad hoc网络本身特点,因此网络体系参数和网络本身特性参数共同被定义为认知信息,并在与跨层设计结合基础上进行节点级认知结构设计。认知信息的获取与传输方式将认知无线Ad hoc网络网络级与节点级结构有机地联合起来,使整个认知体系成为完整有机体。  相似文献   

4.
彭柳  方彦军 《通信技术》2008,41(2):108-110
文章对无线传感网络在机器人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Ad hoc网络的分布式无线令牌环协议的机器人通信系统实现方案,分析了其在机器人通信系统应用中的可行性.文中给出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机器人通信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并对其在移动机器人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最终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移动机器人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胡宇峰 《电信快报》2012,(10):35-37
无线宽带自组织网络是移动Ad hoc网络与蜂窝网技术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多跳的Ad hoc网络。无线宽带自组织网络具有自组织、自管理、自适应、多跳、高带宽的技术特点,可以动态实现移动宽带接入,支持多种业务、无线定位等,逐渐成为宽带无线接入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无线宽带自组织网络技术的概念,重点分析其技术特点,与现有通信网络的融合及其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最后对无线宽带自组织网络的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Ad hoc网络中不同分布的随机功率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辜方林  张杭 《通信技术》2010,43(8):37-40
无线Ad hoc网络网络中的节能技术已经成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采用随机功率控制的无线Ad hoc网络,节点之间成功传输概率及网络能耗与各节点发射功率的概率分布有关,分析并仿真了分别采用均匀分布、正线性分布、负线性分布、凸三角(类高斯)分布和凹三角分布的随机功率控制策略对Ad hoc网络通信成功概率和网络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正线性分布和类高斯分布的随机功率控制具有较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对无线传感器应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无线传感器体系结构设计的要素,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二维体系结构和组网方式.通过与传统Ad hoc网络的对比,归纳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各层各面设计的特点.文章认为虽然传统的传感器的应用方向主要在军事领域,但在民用领域也存在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赵莉 《中兴通讯技术》2006,12(1):40-42,53
无线自组织(Ad hoc)网络的应用环境要求其必须提供一定的服务质量(QoS)保证,然而,无线信道固有的特点及节点移动造成网络拓扑的频繁变化,使得在无线Ad hoc网络中支持QoS较困难。可以采用Ad hoc QoS多播(AQM)协议通过事先预约邻居节点以跟踪资源的有效性等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考虑传输时延、丢失率、带宽要求、时延抖动、吞吐量等QoS指标,寻找满足特定QoS要求的路由,AQM协议可以明显地改善多播通信的性能。网络仿真结果表明AQM协议基本适合Adhoc网络。  相似文献   

9.
Ad hoc网络中的路由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d hoc网络是一些移动节点组成一个多跳的临时性无线自治系统,这种新型的通信网络具有动态变化的拓扑结构和分布控制的网络机制。文中针对Ad hoc网络作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介绍了针对Ad hoc网络特性而提出的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10.
近十几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本文通过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与传统Ad hoc网络相比,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独特性。并且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出发,分析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自组织网络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自组织网络是一种移动、多跳、自律式系统,两者均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对传感器网络和自组织网络的概念、特征和发展动态等问题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目前这两种网络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文章认为:传感器网络在特殊领域有着传统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而无线自组织网络通过临时组网的方式在恶劣环境中支持移动节点之间的无线传输,应用范围广阔.对这些网络的研究是中国未来高技术民用和军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郑燕 《通信技术》2010,43(8):4-6
Ad hoc网络在军事、救灾等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协同通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被认为是增强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技术。讨论了协同技术在Ad hoc网络中的应用。在物理层上,研究了基于协同的Adhoc网络的网络模型,分析了基于协同的Ad hoc网络拓扑结构,引入采用协同通信的拓扑控制,通过理论分析证实通过协同可增强无线网络的健壮性。在网络层上,给出了基于DSDV协同路由算法的扩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蓝牙Ad hoc传感网络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惜春 《无线电工程》2006,36(10):16-18
介绍了一种采用蓝牙Ad hoc传感网络的无线监控系统。它利用Ad hoc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和DSDV路由协议算法,较好地实现了Ad hoc网络中的路由选择、数据采集与传输,并且可以和互连网络连接,为实现远程监控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论述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能量控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Ad Hoc网络路由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自组织网络(Adhoc)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路由协议是该领域中的研究热点。通过采用合理的路由技术,可使无线自组网具有更为灵活的组网方式,从而达到提升网络性能、减少网络开销等目的。通过与认知无线电(CR)技术、协同通信(CC)技术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等物理层新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以大大改善Adhoc路由协议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目标跟踪应用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跟踪更精细可靠且及时隐蔽,但是由于传感器网络中没有中心控制机制,无线通信的带宽有限,这就要求采用合理的跟踪策略,高效的分布式信息处理算法。将“ad hoc跟踪群”的概念移植到面向跟踪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作为传感器的组织策略,并和适用范围较大的粒子滤波相结合实现跟踪任务。仿真实验证明,在不影响跟踪精度要求的情况下,此方案能够降低通信能量开销。  相似文献   

16.
Ad Hoc网络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场合的移动多跳无线网络,特别适合于战术通信和应急通信,其生存性问题备受关注。首先,阐述了Ad Hoc网络可生存性问题的特殊性和面临的挑战。然后,主要从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和分析了Ad Hoc网络的可生存性问题:网络连接的可生存性和通信服务的可生存性。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7.
应急通信是确保重大自然灾害救援行为有效开展的前提,而应急现场通信网络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应急通信的保障效果。介绍了应急通信过程中应急报警、应急处理、应急通报、应急沟通4阶段的特征,通过对当前主要应急现场通信技术卫星通信、集群通信、微波通信、短波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Adhoc网络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卫星、无线传感器网的组网方案,基于卫星、Adhoc网的组网方案以及综合以上通信手段的综合组网方案,应急事故发生后,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灵活采取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一种集成ad hoc与蜂窝的4G新型网格(IACG)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4G)中,采用ad hoc网络为核心技术,以满足2 0 1 0年后市场对大容量、高带宽、无缝漫游的需求,是近一两年来全球业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技术思路和发展方向。本文根据4G工程原则和ad hoc网络框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集成ad hoc与蜂窝网格( Integrated Cellular and Ad hoc Grid,IACG)。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其容量提高方案、移动预测模型、网络动态变化中的容错设计、基于代理的可靠路由协议以及低功耗无线多层优化协议,解决了当前ad hoc网络如何在移动通信领域走向实用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