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郑州市公园绿地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采用典型抽样法,对郑州市公园绿地木本植物的树种组成、植物来源、物种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调查统计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郑州市公园绿地内木本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共有54科103属173种,其中,郑州本地种29种,占总数的16.8%,国内引进种110种,占总数的63.5%,国外引进种34种,占总数的19.7%.郑州市不同类型公园绿地乔木物种丰富度稍大于灌木.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现出相同趋势,乔木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在0.5以上,乔木的多样性指数大干灌木.Pielou均匀度在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之间差别不大,集中在0.70~0.86之间,乔木均匀度仍大于灌木.  相似文献   

2.
朱镓锋 《城市建筑》2023,(18):205-208
滨海公园位于泉州市海岸线的中段,泉州湾沿岸。气候类别是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公园的整体气候环境不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具体表现为盐碱、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夏季炎热、冬季风力较强。根据滨海地区的气候特点,笔者对公园内乔木的适应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观察乔木的生长性指标、抗逆性指标来综合评定各个树种的环境适应性,进而筛选出抗风、耐盐碱等符合公园滨海气候环境特点的园林苗木,为之后在类似气候环境条件下的绿化种植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澳门公园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优势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E)对澳门9个公园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0个样地共记录乔木111种,灌木137种,草本165种.不同公园物种多样性基本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总体上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建议澳门在构建较高物种多样性植物群落的同时应优先选择乡土植物.  相似文献   

4.
5.
公园里的中心城区——福田公园城市建设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殷学文  于光宇 《风景园林》2020,27(10):27-31
近年来公园城市开始成为高品质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对相关理论背景的研究,并结合福田公园城区规划的项目实践,探讨中心城区建设公园城市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福田区以建设“公园里的中心城区”作为总体愿景,创新性地提出2个层次目标,分别是以绿为底构建公园城区活力网络,整合公园绿地、公共空间与公共服务;以人为本让公园融入城市生活,从“空间营造”到“场景塑造”。通过强化连接、城园融合、活力提升三大策略落实福田公园城市建设发展路径,为中心城区建设公园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秦启宪 《中国园林》2005,21(2):35-36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上海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得与失.提出构建以乔木林为主体的上海城市公园绿地的总体构思,引入国际先进设计理念,结合上海实际,注重历史保护和文脉延续,体现生态园林特点,创造新意境,合理利用有限空间,形成上海城市公园绿地特色.  相似文献   

7.
吕硕  王美仙  李擘  董丽 《风景园林》2019,26(8):106-110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主体,是集中体现城市植物多样性的场所,研究其植物多样性可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以山西太原市 17 个综合公园为研究对象,从植物应用的重要值、 Margalef 丰富度、Shannon-Wiener 多样性和 Pielou 均匀度分析其植物多样性,为太原市公园植物多样性保护及公园绿地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太原市综合公园的植物种类有 78 科 164 属 285 种。植物应用重要值排名前五的种类为大叶黄杨 > 紫叶小檗 > 圆柏 > 国槐 > 金叶女贞。植物丰富度指数为 26.42,乔木层 > 草本层 > 灌木层;多样性指数为 3.13,乔木层 >灌木层;均匀度指数为 0.60,乔木层 >灌木层。木本植物多样性总体评价较高的公园为汾河公园、玉门河公园和晋祠公园;较低的为映山湖公园、长风商务区大平台景观绿化、南海子公园。  相似文献   

8.
陈家武 《居业》2023,(4):13-15
本文主要从公园景观绿化施工体系入手,探究其中乔木栽植及其养护要点,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并在过程中找出需要持续优化的各项细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我国公园景观绿化施工体系必将发展的越来越好,走向创新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郑冰晶  董丽 《风景园林》2019,26(1):53-57
植被覆盖率高的线性公园,可作为鸟类的迁徙途径和栖息之所,并猜测其可作为生态廊道的一部分,适宜的营造植物景观、提升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对保护鸟类多样性有促进作用。因此,采用标准取样法对北京城市线性公园绿地进行研究,提取可能影响鸟类多样性的植物群落因素、植物生境因素,对提高鸟类多样性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研究结果主要表明,在线性公园绿地宽度30~200m内,随着宽度的增加,鸟类的数量有所提高;含有不同类型植物生境的线性公园绿地,对鸟类目标种的吸引力不同,植物生境类型数较多样的线性公园绿地具有较高的鸟类目标种吸引力;不同的鸟类目标种偏好在不同的树种上进行活动。  相似文献   

10.
智卯生 《山西建筑》2007,33(4):344-345
从晋中城区公园绿地环境中山地、草坪、水体、园林建筑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多年来建园时选择树种的经验,找出了晋中市城区公园绿地中造景的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泉州西湖公园西大门和北大门设计,阐述如何在城市化的地域环境中进行公园大门设计,注重城市环境和城市居民的需求,以求达到建筑与城市、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海丝文化史迹是泉州市最重要的城市名片之一,是吸引市民与游客游览的核心文化旅游要素,风环境改善是提升人们游览满意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泉州市8处典型海丝文化史迹点现场测绘数据绘制对应的平面图与立面图,再借助Sketchup软件完成场景模型建立,然后使用Phoenics软件求解各处海丝文化史迹点冬季与夏季风力数值。最后,依照古今风环境舒适度评价指标,评估泉州市8处典型海丝文化史迹点的风环境舒适度并提出改善措施,以期为海丝文化史迹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内外景观保护的概况,通过对比深圳东海岸两大专题公园的规划要点,研究了公园管理与规划的合理模式,比较了两大公园规划上存在的区别,从而更好地保护公园区内的自然资源,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温州市公园和居住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及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伟勇  刘婕  李建胜 《山西建筑》2011,37(19):193-194
通过典型样地调查方法,以温州市公园和居住区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共计调查样地51个,主要研究了温州市公园和居住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及群落配置效果,以期为温州市今后公园和居住区绿化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泉州历史及其地名释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关瑞民  陈力 《华中建筑》2003,21(1):79-80,93
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泉州是福建省惟一的一个,可见泉州在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正是因为泉州文化的重要性,使得与泉州毗邻的地区也深受其影响,福州作为福建的省会,也与泉州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古代泉州与当代泉州沿着历史沿革的思路进行梳理,弄清泉州的来龙去脉,全面展示泉州的古城风貌及其文化地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富有诗情画意的花木之城,在“自古诗人例到蜀”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大量描写成都花木景观的诗词文本,挖掘花木诗词中的植物资源,提炼花木景观意境,对彰显成都花木诗词文化底蕴,营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借助文本挖掘分析软件Rost CM6,采用量化研究方法,对326首描写成都花木景观的诗词文本进行词频分析,挖掘成都历史经典花木种类,并通过语义网络分析对花木诗词中的植物景观意境进行解析。[结果]成都花木诗词文本呈现出8个类簇,可归纳为梅林花海、海棠满园、牡丹花州、锦城芙蓉、蜀柳笼堤、绿竹绕宅、桃英逐水、翠柏掩寺8类植物景观意境。在此基础上提出花木诗词景观的场景表达路径:1)加强特色花木品种应用,延续花重锦城诗意画卷;2)探索花木诗词形意表达,增强公园城市诗意氛围。[结论]提供了“花木诗词文本分析—景观意向提炼—场景表达”的完整研究思路,为公园城市植物景观场景营建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17.
杨思声  王珊 《华中建筑》2009,27(7):185-189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重要潮流--殖民外廊式建筑潮流衰退后,在泉州侨乡却迎来了建设外廊式建筑的高潮,但目前尚未得到充分认识.该文通过对近代泉州侨乡外廊式建筑的兴盛规律、形成原因、发展演绎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揭示这一特殊的建筑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8.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探索--以泉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纪锋 《规划师》2005,21(11):20-23
泉州市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存在以下问题: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缺乏法律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保障;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缺乏台理的组织机制;城市规划忽视了公众团体组织的介八。应该从转变观念、完善法律、建立参与组织、理顺程序、监督落实等方面着手,建立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许少聪  林箐 《中国园林》2023,39(9):54-60
古代泉州沿海地区海洋商贸极为繁盛,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称。以泉州沿海地区作为研究范围,通过文献整理、历史地图转译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从区域和城市双重视角研究海洋商贸影响下的传统景观体系特征。区域视角下,从商贸景观要素、航运景观网络两方面探究该地区形成的港市结合、寺塔林立、水陆相连的海洋商贸景观;城市视角下,从自然山水空间、城市实体空间、景观意象空间三方面探讨滨海而生、因商而盛的城市景观。从海洋商贸视角审视传统景观体系特征,以期为当地商贸文化传承、地域景观塑造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