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疆和静巴音布鲁克地区株罗系扇三角洲沉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笔静巴音布鲁克地区株罗系中发育一套在潮湿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冲积扇进积至内陆湖泊中而扇三角洲沉积本。三角洲层序完整,清楚显示向湖进积序列:扇三角洲平原部分主要以泥石流成因的块状砂砾岩为主,夹扇面河道沉积的含不岩、中粗粒砂岩透镜体及中薄层状漫流沉积一角洲前缘以碎屑流沉积的块状砂砾岩为主,夹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的砂岩透镜体;前扇三角洲以深灰色页岩、粉砂质页岩为主,夹浊流成因的砂岩,沉积体中含丰富的植物化石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沙南地区二叠系梧桐沟组重力流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南油田主要储油层为上二叠统梧桐沟组重力流沉积,以砂砾质高密度浊流为主,间夹有低密度浊流、碎屑流和颗粒流。顶部转化为扇三角洲沉积。主要岩石相类型为正递变砂砾岩、块状砾岩和块状砂岩,其次为粗尾递变砂砾岩、牵引毡砂砾岩、混杂组构砂砾岩和经典浊积岩。正递变砂砾岩、块状砾岩和块状砂岩是主要的含油岩石相。混杂组构砂砾岩是引起油层内部非均质性的主要岩石相。油田的优质储集层微相区为中扇亚相的辫状水道砂砾岩和水道间砂岩。沙南浊积扇经历了发育期、全盛期和衰亡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经历了扇体面积由大变小、颗粒由粗变细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孤东地区古近纪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非常发育,主要由砾岩、含砾砂岩及砂岩等粗碎屑岩组成,是本区重要的沉积相类型.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前辫状河三角洲,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是沉积主体.河道沉积发育,砂体总体呈层状,内部由若干个下粗上细的河道砂岩透镜体相互叠置而成,交错层发育,尤以侧积交错层异常发育为特征,岩性以颗粒支撑的砂砾岩为主.石油地质的综合分析表明,该区辫状河三角洲砂砾岩体的油气储集性较好,是区内较好的储集层之一.  相似文献   

4.
孤东地区古近纪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非常发育,主要由砾岩、含砾砂岩及砂岩等粗碎屑岩组成,是本区重要的沉积相类型。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前辫状河三角洲,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是沉积主体。河道沉积发育,砂体总体呈层状,内部由若干个下粗上细的河道砂岩透镜体相互叠置而成,交错层发育,尤以侧积交错层异常发育为特征,岩性以颗粒支撑的砂砾岩为主。石油地质的综合分析表明,该区辫状河三角洲砂砾岩体的油气储集性较好,是区内较好的储集层之一。  相似文献   

5.
三角洲沉积模式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槽实验和三角洲现代沉积考察发现,三角洲前缘中并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流河道延伸到湖(海)平面处就消失了,三角洲前缘的砂体通常呈席状和扇状,而非条带状,这些都与传统的认识有所不同。扇三角洲沉积模式与河流三角洲有很大不同,不能套用河流三角洲的沉积模式来研究扇三角洲。洪积扇和扇三角洲平原上均发育2 种地貌单元,即河道及河道间,两者都为砂砾岩沉积,并没有沉积泥岩的环境。与砂砾岩互层的泥岩不是在洪积扇沉积时沉积的,而是洪积扇退缩时期的扇前和扇间沉积,或是洪积扇废弃时期的沉积。至于扇三角洲前缘,主要是河道和片流带入的砂砾沉积,河道带入的砂砾形成河口坝,片流带入的砂砾形成“水下片流浅滩”,两者连片形成席状砂砾岩,与扇三角洲平原砂砾岩连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湖盆扇三角洲一般发育在断陷湖盆陡坡带紧靠山地前缘或构造形成的深大断裂、陡崖一侧,断裂活动强烈,物源供给充分,山间急流发育,为扇三角洲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南缘中侏罗统大煤沟组、潮水盆地红柳沟下白垩统庙沟群以及滦平盆地桑园营子侏罗系扇三角洲露头的实地考察,共观测到3个亚相、8个微相:扇三角洲平原亚相为扇三角洲水上部分,结构特征与沉积构造表现为冲积扇环境,以粗粒重力流沉积为特征;岩性主要为互层砾岩和砂岩,前部废弃河道和河道间见紫红色泥质层等暴露标志;分为辫状河道、辫状河道间和泥石流沉积微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是扇三角洲沉积的主体,分布范围最大,具有成因类型多,沉积构造丰富,泥岩、砂岩、砾岩呈不规则透镜状分布等特征;沉积物整体偏细,结构和成分成熟度均偏高;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河道间微相。前扇三角洲亚相处于较深湖地带,物源区的水流很难到达该区域,主要为悬浮质进入较深水中的静水沉积物,局部地区夹杂有滑塌浊积岩沉积;分为深湖—半深湖和滑塌浊积岩微相。研究结果表明,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为近源、快速、杂乱堆积,不稳定组分和填隙物含量高,储层物性相对较差;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砾岩、砂岩受河流及沿岸流等多种水流的综合作用,泥岩细粒沉积物被淘洗干净,储集物性整体较好,该处形成的砾岩、砂体常与较深湖暗色生油岩呈指形交互状,且位于油气运移的上倾方向,非常有利于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捕获到生油洼陷所生成的大量油气,便于成藏;前扇三角洲亚相深湖—半深湖中滑塌浊积岩通常被包裹在前缘生油泥岩中,亦便于成藏。  相似文献   

7.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成藏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在特殊的构造背景下,形成了扇三角洲、冲积扇和浊积扇三种砂砾岩扇体,在成因上属于冲积扇扇三角洲体系,受边界断裂活动和古隆起的双重控制,砂砾岩扇体沿边界断裂呈带状分布并遵循沟扇对应关系。扇三角洲砂砾岩体大都深入到烃源岩丰富的湖相暗色泥岩中,含油气丰富;油气成藏具有分区性,赵凹安棚区以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为主,栗园地区以成岩物性油气藏为主,深凹区以透镜体油藏,复合油气藏主要发育在下二门地区。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第三系沉积及含油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在不同湖盆演化阶段发育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退积型与高位填积型。这两种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于特定的地质背景之下,具有不同的成因相构成型式和储集性能,其中退积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近岸重力流砂砾岩体、远源浊流砂体储集性能良好,易于形成油气圈闭。  相似文献   

9.
库车坳陷早三叠世三角洲相及伴生沉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库车坳陷下三叠统为三角洲、湖泊沉积。北缘发育的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是本区主要的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沉积以突发的灾变事件产生的重力流与牵引流沉积共存为特点。前者以碎屑流成因的块状砾岩为主占主导地位,后者为扇面河道砂体,多呈透镜状分布于重力流沉积物中;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以正常牵引流尤以河道沉积为主,砂体呈层状,侧积交错层发育。二者自成体系却又相互联系,构成两个密切相关的演化阶段,受控于坳陆边缘断裂活动的强度和延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发育于扇三角洲沉积环境,岩石类型复杂,储层的储集性能主要受不同沉积微相下岩性相的控制,然而沉积微相与岩性相之间的匹配关系复杂。因而,建立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沉积模式对该区储层主控因素的研究及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精细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及录井资料分析,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和构造环境,在强调岩性相和沉积微相之间的配置关系并考虑沉积物的粒度、颜色、沉积构造、沉积微相及经历的成岩作用等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11种主要的岩性相类型:水上泥石流砾岩相、水下主河道砾岩相、辫状河道砂砾岩相、水下河道砂砾岩相、水下泥石流砂砾岩相、平原河道间砂泥岩相、水下河道间砂泥岩相、水下河道末端砂岩相、河口坝-远砂坝砂岩相、前扇三角洲粉砂岩相和前扇三角洲泥岩相。在岩性相特征、剖面岩性相及剖面沉积相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沉积序列、沉积结构和沉积构造等特征,建立了能够反映研究区主要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的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叠系百口泉组各段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平面展布特征。百口泉组3个段在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及前缘亚相。其中,百一段扇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砾岩相,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砂岩相;百二段下部扇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砾岩相,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百二段上部扇三角洲平原以砾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百三段扇三角洲平原以砂砾岩相为主、砾岩相为辅,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  相似文献   

11.
广西百色地区中三叠世沉积了一套巨厚的浊积岩,其中也发育部分不协调的块状砂岩,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对其成因认识相对较为模糊。 在观察多条野外地质剖面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重点对利周地区出露良好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剖面描述和采样分析,并依据岩性特征将其出露的板纳组中段分为滑塌角砾岩(岩相 1)、薄-中层粉砂岩与薄-中层泥岩互层(岩相 2)、中-厚层细砂岩夹薄层泥岩(岩相 3)以及块状细砂岩夹极薄层泥岩(岩相 4) 4 种岩相类型,推测利周地区中三叠世处于大陆斜坡环境,为近端水道沉积。 根据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和沉积层序特征,认为岩相 4 应为砂质碎屑流沉积,它主要呈透镜体状充填于水道中,随着水道的迁移而叠置。 最终建立了研究区中三叠统板纳组砂质碎屑流沉积模式,揭示出利周地区中三叠世时期经历了水道的侵蚀-迁移-废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不同类型深水碎屑流沉积特征及其成因,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深水重力流沉积为研究对象,综合测录井资料、岩心观察分析、薄片分析和定量统计,分析碎屑流沉积特征、总结沉积序列和探讨成因机制。研究表明:研究区的深水碎屑流主要发育砂质碎屑流、泥质碎屑流和泥流3种类型。砂质碎屑流沉积以块状砂岩最为常见,漂浮状泥质碎屑发育,单层厚度分布在0.24~1.10 m,平均厚度为0.55 m。泥质碎屑流沉积包含孤立块状沉积和与下伏块状砂岩成对产出两种类型,前者内部大量发育漂浮状泥岩撕裂屑及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后者富含漂浮状泥质碎屑与砂质团块,单层厚度分布在0.21~1.29 m,平均厚度为0.60 m。泥流沉积包含孤立块状沉积和与下伏块状砂岩成对产出两种类型,前者整体为泥质砂岩或砂质泥岩,后者内部可见漂浮状成层排列的毫米级泥质碎片,单层厚度分布在0.20~0.60 m,平均厚度为0.30 m。高浓度砂质沉积物或泥质沉积物搬运过程中环境水体卷入导致的流体转化是形成砂质碎屑流、孤立块状泥质碎屑流和泥流沉积的主要原因。与下部块状砂岩相伴生的泥质碎屑流沉积多为流体侵蚀成因或砂体液化成因;与下部块状砂岩相伴生的泥流沉积包含流体减速膨胀导致的流体转化和碎屑颗粒的差异沉降等成因。  相似文献   

13.
北部湾盆地涠洲组复合扇体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部湾盆地下第三系涠洲组的层序地层可分为 3个超层序和 9个三级层序,复合扇主要发育于涠洲组下部超层序 1的层序 2和层序 3低水位体系域。岩性较粗,主要有块状混杂砂砾岩,具递变层理的含砾砂岩及中粗砂岩、块状层理砂岩、具交错层理的砂岩、具波状或变形层理的粉砂岩及水平纹理的泥质岩、典型浊积岩等岩相。在分布上和形态上主要由低水位沉积期重力流水道、辫状河道成因形成的扇朵叶体互相叠置而成,具有牵引流及重力流成因的双重特点。扇体由碎屑沉积物自湖边缘斜坡向湖盆逐步进积,自下而上形成远端扇、中部扇和近端扇的沉积序列。测井曲线为高、中幅指形或齿形及齿化箱形和钟形,地震反射呈丘状凸起。复合扇处于湖相生烃泥质岩的包围之中,具有非常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且物性较好,常形成地层圈闭或构造地层复合圈闭油气藏。  相似文献   

14.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双北地区9条地震剖面进行地震层序解剖,结果表明,高位体系域地震反射具有低频、中振幅、连续性好的特征;钻井揭示岩性组合为砂砾岩与泥岩互层,分异性好,砂体横向延伸较远。水进体系域地层厚度向洼陷方向楔状增厚特征明显,地震反射具有高频、中低振幅、连续性差的特征,可识别出丘状、透镜状、楔状反射地质体及上超反射地震相,钻井揭示砂泥岩混杂,泥质含量高,分异性差,为滑塌成因。结合层序发育特点,明确沙三段高位体系域以微幅度构造控制下的岩性–构造圈闭为目标,水进体系域以砂岩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及砂体透镜体型岩性圈闭为目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明D2井连续取心的观察分析,提出海拉尔盆地东明凹陷白垩系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普遍发育滑塌型深水重力流沉积,其沉积构造丰富多样,特征明显。以沉积过程为基础,采用以Shanmugam为代表的简化划分方案,将滑塌型深水重力流分为滑动、滑塌、碎屑流和浊流4个过程,并对各过程和阶段的沉积特征进行了描述,总结了其主要识别标志,分析和探讨了其形成机理,认为滑塌型深水重力流的滑动、滑塌和碎屑流3个阶段主要为块体流搬运机制,浊流阶段沉积主要为牛顿流体或紊流机制。滑动阶段沉积以保留部分原始沉积构造(如砂泥互层和沉积旋回)、发育层内小型正断或逆断错断、较大角度的地层倾角为主要识别标志。滑塌阶段沉积以塑性变形为特点,以顶、底面均与暗色泥岩呈突变接触,内部发育大规模的同生软沉积变形构造(如包卷构造)为主要识别特征。碎屑流可以分为砂质碎屑流和泥质碎屑流;碎屑流沉积以宾汉流体为特征,整体冻结式沉积为特点,主要识别标志为砂岩顶、底面均与暗色泥岩突变接触,砂岩呈块状,可发育漂浮砾岩和泥岩撕裂屑等,在砂质碎屑流中还可发育逆粒序层理。以牛顿流体搬运的浊流沉积则以正递变层理为主要识别标志,底部与暗色泥岩呈突变接触,发育完整或不完整的鲍马序列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太原组桥头砂岩的沉积特征及其在层序格架中的位置,决定了储层类型和圈闭范围的评价。结合地震、测井、露头和岩心资料,通过层序界面和海泛面的识别,将太原组划分为1个完整的长期旋回(LSC1)和4个完整的中期旋回(MSC1,MSC2,MSC3,MSC4)。其中桥头砂岩位于MSC1下降半旋回中,以粗粒和中-粗粒的石英砂岩为主;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呈典型双向水流特征;岩心见典型潮汐水流沉积构造,发育羽状、块状、粒序和复合层理等;剖面上砂体呈透镜状,平面上呈平行岸线条带状分布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桥头砂岩为潮汐水道及障壁砂坝沉积,属海相成因优质储层。该砂体呈北东-南西平行岸线方向分布,气井钻遇砂体均见高产气流。圈闭范围受砂体边界控制,呈现岩性圈闭的特征。太原组桥头砂岩层序划分和沉积特征的研究,对临兴地区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致密气的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过去视为浅水沉积的“芬卡苏砾岩”,实为深水海底水道中的重力流及其伴生沉积。识别出5种重力流沉积相:(1)含砾泥岩相,(2)富基质砾岩相,(3)贫基质砾岩相,(4)块状砂岩相,(5)递交砂岩相。其中(1)和(2)为碎屑流沉积,(3)和(4)属颗粒流沉积,(5)为浊积岩,包括高密度和低密度浊流沉积。与其伴生的相有:(6)暗色泥质岩相:悬浮沉积,(7)扭曲层相:滑塌沉积,(8)双向交错纹理砂岩相:内潮汐沉积,(9)单向交错层-交错纹理砂岩相:叠加有内波作用的内潮汐沉积。上述九种相构成了5个有规律的组合,反映海平面持续上升,物源区不断远离沉积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利用岩心、微电阻率成像和常规测井资料,对莺歌海盆地东方构造带SY区和SE区上中新统黄流组一段地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流组一段地层发育一套海底扇背景下细粒沉积体,在重力流沉积过程中受到深水牵引流中的内波内潮汐的改造,形成了5种典型的岩相类型:(1)双向砂纹层理细砂岩相;(2)波状、脉状和透镜状层理砂泥互层相;(3)双泥岩纹层、泥质条带细砂岩相;(4)块状层理、递变层理细砂岩相;(5)漂浮泥屑、泥砾细砂岩相。研究表明,SE区黄流组一段整体上以重力流沉积为主,少部分内波内潮汐沉积,同时可见重力流和内波内潮汐沉积互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研究区长7段几套烃源岩层系内的油气进行系统科研攻关,结合国内外现状及其地质特征,对烃源岩和页岩油进行了重新定义,将研究区长7段内的石油聚集统称为页岩油,并根据岩性组合等因素将其分为多期叠置砂岩发育型(Ⅰ类)、多期叠置砂夹薄层泥岩(页岩)型(Ⅱ类)、泥岩(页岩)夹薄层砂岩型(Ⅲ类)和纯页岩型(Ⅳ类)4种类型.通过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