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滴灌系统主要包括首部枢纽、田间管网和滴头,其中田间管网是系统的中心。管网布置不仅要求管路短、投资省、利于管理,而且还要适应农作物的种植生长需水要求,因此,应因地制宜进行铺设,综合考虑地块形状、坡度、水源位置,以及作物种植结构、气候条件等多个影响因素,选择适合的管材和布置方式,以达到最佳效果。文中以额敏县郊区乡农业高效节水建设项目滴灌田间管网的布置为例,对比了田间管网设计的各种方案。  相似文献   

2.
《人民黄河》2016,(3):132-135
将玉米种植模式与滴灌结合,采用大田种植的方法,通过SPSS软件对玉米长势和产量进行分析,确定二者适宜的组合方式。结果表明:1各生育期玉米日增长量排序为苗期拔节后期拔节前期,不同种植模式的玉米平均日增长量排序为1管2行1管3行1管4行。2滴头流量和距滴灌带距离对玉米的生长有显著影响,且二者之间交互作用明显。3生长速率与玉米距滴灌带距离呈三次函数关系,在距离为10 cm左右达到波谷,35 cm左右达到波峰;与滴头流量呈二次函数关系,在流量为2.2 L/h左右达到峰值。4各种植模式的平均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管4行、1管2行、1管3行;从滴头流量角度比较,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1 L/h、2.2 L/h、3.3 L/h。可以通过滴头流量与种植模式结合,控制玉米的生长速率,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推荐种植模式为1管4行,滴头流量为1.1 L/h。  相似文献   

3.
滴头选型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分析滴头流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为目标,在石河子科学观测实验站选择郑单958开展玉米膜下滴灌试验,选择四种内镶式滴头和一种迷宫式滴头,从出苗率、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产量等方面分析滴头流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周后新疆大田作物普遍采用的迷宫式2.4 L/h出流量滴灌带(L5)和内镶式1.38 L/h出流量滴灌带(L4)出苗率较高,但内镶式3.0 L/h出流量滴灌带(L1)总出苗率最高;内镶式2.4 L/h出流量滴灌带(L2)株高最高,内镶式2.0 L/h出流量滴灌带(L3)叶面积指数最高,内镶式滴灌带处理的产量均高于迷宫式滴灌带。滴灌玉米拔节期、吐丝期和成熟期整株生物量均随着滴头流量减小而呈现单峰增长趋势;L2处理产量最高,较L1增产幅度为27.29%。本试验条件下,滴头流量2.038 L/h时滴灌玉米理论产量最高为15 377.66 kg/hm~2,建议玉米膜下滴灌滴头流量选择内镶式2.0~2.4 L/h之间的滴灌带。该试验结果对干旱区发展高效农业节水灌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简介 用φ15毫米塑料管做毛管,管壁上扎有孔距为35厘米,孔径为φ1.2毫米的水平单眼。用φ25毫米塑料管做支管,用φ38毫米塑料管做主管,棚首主管上安装控制阀与水源接通,构成了简易滴灌系统。 该滴灌,在棚内有两种布置: 条型布置 在地表上、地膜下每隔1米放一条长50米的毛管,然后与主、支管连成管网,开启首部控制阀门便可滴灌温室蔬菜(见图1)。它便于耕作,利于管理。 曲型布置  相似文献   

5.
肇州县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均降水463.2m m,年均蒸发1733m m,无霜期138天。境内无江无河,地表水十分贫乏,是全省重点干旱的县份之一。2003年该县引进科技含量较高的膜下滴灌技术,通过两年试验研究,节水、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一、系统工程的组成(一)大系统组成1.水源工程:农用机电井。2.首部枢纽:包括水泵、过滤器、施肥器装置和安全保护及测量控制设备。3.输配水管网:由110、75、63PVC管组成干管,63纳米支管和32PE为配水管。4.滴头:16-300-2.4L/h迷宫式滴灌带。(二)小系统组成1.水源:农田井、饮水井、农家小井。2.首部…  相似文献   

6.
滴灌作为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具有节水,增产、降湿、提温、省工、高效等许多优点。随着棚菜生产的发展,查哈阳农场今春引进了绿源大棚系统,作为示范应用,以提高该场广大种菜职工对滴灌的认识。1 滴灌系统概述大棚滴灌系统包括有压水源、田间首部、输水管道及配套管件、滴灌管等。(1)有压水源:单户小井水(1 5″),由750W电泵加压。(2)田间首部:包括施肥阀,10L施肥罐,1″过滤器等。(3)输水管道及配件:输水管道工作压力0 2MPa,具有抗老化性能。(4)滴灌管:采用内镶式滴灌管、迷宫式滴灌带、双上孔滴灌带三种形式。内镶式滴灌管滴头…  相似文献   

7.
佟蕾 《河北水利》2011,(8):19-19
滴灌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系统,属于局部的灌溉方法。滴灌主要用于水果、蔬菜、花卉等产值高、效益好的经济作物。一般滴灌系统主要由首部枢纽、管路和滴头3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8.
大口井具有出水量稳定、造价低、施工方便等优点,所以被很多地方所采用。大口井适用于潜流水丰富的河床、河漫滩及一级台地、干枯河床、古河道等大于2米厚的中对、砾质砂的含水层。大口井的井位及施工方案如何选定呢?一是井位应选在距河水近、水源补给条件好、含水层透水性强的地段;二是含水层厚小于5米时采用完整井,大于5米时采用非完整并;三是含水层厚小于2米时宜埋设辐射管,四是含水层厚2~4米时宜采用汉并法施工,这样开挖量小,排水容易,并可解决中细砂的流砂问题;五是大口井一般位于河床及河漫滩,汛期不易施工,应尽量安排在…  相似文献   

9.
刘兆良  李春涛 《治淮》1995,(6):24-25
一、水源的形式 目前,山丘区农村饮水常用的水源形式主要有: 深井 直径小于0.5米的各类管井,可取潜水或承压水。 大口井 直径大于0.5米的大口径浅机井或大口径3~5米岩石井。 辐射井 在大口井主井中向四周打横井。 渗渠或集水廊道井 暗渠、集水、廊道、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引黄灌区发展滴灌所面临的泥沙过滤、水量调蓄以及高效利用等突出问题,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研究背景,系统研究了引黄水滴灌泥沙过滤技术与产品、水源保证以及滴灌配套技术。获得了泵前低压渗透微滤机新型过滤产品以及滴头抗堵新技术模式,提出了滴灌水源调蓄具体措施以及配套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在两个示范区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为高含沙水滴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水的过滤是滴灌中的主要问题,已引起各国的重视。目前,多数国家的滴灌都以管式滴头为主,但管式滴头的进水孔小,螺旋状的水流通道狭窄,稍有杂物,极易堵塞,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滴灌。为此,我们于1982年在河北省涿鹿县杨家坪林场进行的杏树滴灌中,试制了砌石砂砾过滤器。它与现有国外金属壳砂砾过滤器相比,除具有耐用、不生锈、省钢材、造价低和制作简便等优点外,且较好地解决了目前滴灌中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滴头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吴继军 《治淮》2005,(9):38-39
一、滴灌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滴灌系统一般是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以及流量、压力控制部件和量测仪表等组成.首先必须有可靠的水源保证,而且供水水源的水质必须符合滴灌要求.提水水泵、动力机、肥料和化学药品注入设备、过滤设备、控制阀、进排气阀、压力及流量量测仪表等组成了滴灌系统的首部枢纽.另外,对含沙量很大的水源,常修沉淀池来去除灌溉水源中的大固体颗粒.灌水器处于系统的最末端,直接面对植物和土壤,是滴灌的"心脏",是滴灌效果发挥好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滴灌湿润体内土壤墒情监测点位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精确地监测土壤水分,通过田间试验观测了滴灌带一个湿润体内不同位置的7个中子仪监测点0~120cm深度土壤剖面的水分分布,分析了膜下滴灌湿润体内土壤水分随监测点位置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的差异,只与监测点与滴灌带的距离有关,距滴头5 cm处的监测点与距滴灌带30 cm处的土壤含水率垂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与距滴灌带55、70 cm处的土壤含水率垂直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墒情监测点应布置于距滴灌带0~30 cm范围内,不宜超过此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利》1990,(2):30-34
论证工作简况(略)二、专题论证意见(一)配合水位论证进行的枢纽布置研究为配合水位论证,对6个代表性方案(三斗坪一级开发。正常蓄水位150、160、170、180米四个方案、分期蓄水方案和两级开发方案)的枢纽布置进行了论证,主要情况如下:1.关于一级开发方案三斗坪一级开发,正常蓄水位150、160、170、180米的枢纽布置方案是参照长办提出的150米方案初步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枢纽布置方式拟定的,并对施工期发电水位,泄洪设施布置及永久梯级船闸级数、线路作了适当调整。各方案主要  相似文献   

15.
膜下滴灌系统分为大系统工程和水系统工程。大系统工程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枢纽工程即取水、储水和输配水管网、施肥等设备工程以保证滴灌用水,水源清洁,追施肥定量,侧重阐述滴灌工程的设计与安装。  相似文献   

16.
干旱区域滴灌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金镇和清泉乡是玉门市东部典型的干旱片区 ,在滴灌技术的实施过程中 ,通过不同滴灌系统的试验比较 ,选择了灌区最不利条件下适宜的管网布置形式、滴头结构形状 ,有效地提高了滴灌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 ,通过分析 ,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以便今后更好地总结经验 ,开展高新节水技术的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7.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经过科学的规划布局、施工安装,经由各级管道把有压力的水送到滴头,滴入植物根际土壤中的一种新的科学灌水方法,主要适用于各种果园、城市园林、瓜类蔬菜,也适用于大田农作物。目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有固定式滴灌和移动式滴灌两种。其设施除水源(井、泵、水池)外,主要由“首部”(过  相似文献   

18.
膜下滴灌的灌溉制度设计比其他灌溉制度的设计更为复杂,因为它要细化到每一个滴头、每一株农作物的浇灌,所以膜下滴灌灌溉制度的设计是整个灌溉工程设计的关键。只有灌溉制度确立后才能对整个管网的布置和管材、管径的选择提供必要的计算参数。文中阐述了河曲县膜下滴灌项目区玉米灌溉制度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水质对滴灌系统的影响,设置3种水质实验处理组,包括地下水、再生水及黄河水处理组,进行室内滴灌平台的模拟试验,记录滴管平台的滴头流量变化,分析滴头堵塞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一、工程概况西津水电站位于广西横县郁江中游,下距横县县城5公里,1964年基本建成发电。枢纽左侧为厂房,安装4台机组,总容量为23.44万千瓦;右岸台地布置二级船闸,设计通航能力为2×1,000吨船队。溢流坝在厂房与船闸之间,共17孔,每孔净宽14米,闸墩厚3.2米,上设平板钢闸门。坝面形式采用克—奥菲采罗夫实用断面堰,溢流段全长299.7米。河床地形左低右高,高程为34米至41米。溢流坝分成三种不同坝型的坝段,自左至右:(1)“Ⅰ”型坝段为1至6号坝块,底宽32米,河床平均高程34米至35米,最低为30米,鼻坎高程38米。(2)“Ⅱ”型坝段为7号坝块,底宽29米,河床平均高程38米,鼻坎高程41米。(3)“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