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02年9月1日~12日,受公司委派,我有幸参加国家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组织的星火科技展团,赴摩尔多瓦参加中国贸易博览会。临走之前,非常荣幸地受到摩尔多瓦驻中国大使瓦绍瓦先生的召见,他介绍了摩尔多瓦国家及其葡萄酒的生产,并赠送了2瓶红葡萄酒,使我对摩尔多瓦产生了种种遐想……。在摩尔多瓦葡萄酒展览会上,王朝葡萄酒公司的介绍或王朝葡萄酒样品都成为当地观众关注的热点。特别在超市看见琳琅满目的各种质优价廉的葡萄酒,更使我真正感到葡萄酒在摩尔多瓦人民心中的地位。葡萄酒既是摩尔多瓦人民的骄傲,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特产。1 摩…  相似文献   

2.
沈忠勋 《中国酒》2013,(1):58-58
2012年8月,应邀出席“中国·河西走廊第二届有机葡萄美酒节”之际,我与唐文龙先生同为甘肃省葡萄酒发展战略研讨会演讲嘉宾.首次与他就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市场营销策略及葡萄酒文化等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发现唐老师不仅对普通酒文化有相当的研究,尤其对葡萄酒营销还颇有造诣。令我高兴的是他寄来其新作——《中国葡萄酒市场营销模式与品牌管理》.我拜读之后.既为他的新作出版庆贺.更为葡萄酒市场营销研究的新成果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3.
本人跻身葡萄酒行业五载有余了,其间,有数位国外酒商向我讨教真正进入中国市场的秘门绝招,我的回答可以一言以蔽之曰:“住进中国消费者的心里”。中国大陆的市场完全有别于全球其它地区,既没有传统饮用葡萄酒的习惯,也缺乏最基本的常识,而国内葡萄酒厂的发展道路也颇为坎坷。我个人认为,在中国推广葡萄酒,需要感性和理性并进,爱心和技术的均衡发展,唯有如此才能走上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新食品》2009,(21):81-81
进口葡萄酒势头猛济南亿通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司志强 我感觉进口葡萄酒的势头很猛,广告很多,新产品也很多。很多同行交流后,都认为秋交会进口葡萄酒招商情况应该比较好。如今,茅五剑的价格拉得太高,反而对中国市场葡萄酒的发展和普及有好处,特别对进口葡萄酒来说,我感觉明年就能见到质变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超过600名确认出席的尊贵嘉宾,逾2000万人次观看中国数字平台上的线上直播,代表近200个酒庄及意大利葡萄酒的23家进口商和经销商——2018年9月6日,"我爱意大利葡萄酒"主题活动伴随这些数字重回北京。该活动以在中国推广意大利葡萄酒为目的,由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发起,意大利经济发展部、意大利驻华使馆和各级领事馆支持,在包括意大利葡萄酒联合会、意大利葡萄酒联盟以及意大利葡萄酒产区监管委员  相似文献   

6.
<正>近十年来,中国葡萄酒消费增长迅速,进口葡萄酒价格不断下降,对国产葡萄酒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我国酿酒葡萄的大多数产区冬春季必须埋土防寒,埋土出土时限短,短期用工集中等,限制了我国葡萄酒企业自身的规模化生产,导致成本增加。另外,因雨热同季,葡萄的病害防治任务较重,要生产高质量的葡萄酒,需要花费相当高的成本。因此价格居高不下,难以抗衡进口葡萄酒。中国葡萄酒和进口葡萄酒竞争的出路在于选择适宜的栽培地区和适合我  相似文献   

7.
肖竞 《新食品》2011,(3):138-139
在正式踏入中国进口葡萄酒行业之前,上海醍恩酒业董事长张汉潜心研究了三年。 “我不跟风、不盲从,探索葡萄酒在亚洲的发展轨迹,借鉴日韩等国的发展经验,去仔细体会中国这样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虽然进口葡萄酒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商机,但是还有很多重要环节需要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8.
30年前,我作为一名知青,在天津北郊一个葡萄园插队(王朝的前身),便和葡萄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见证了中国葡萄酒30年的发展历史。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王朝公司的成立,它不仅标志着中国葡萄酒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傻根精神”照亮中国葡萄酒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口葡萄酒涌入中国,着实让中国的葡萄酒企业倍感压力,他们有上千年历史还有成熟的技术工艺,以及品酒、配餐和礼仪体系,而中国葡萄酒的真正起步也是几十年前的事情,所以有人认为,中国葡萄酒一定要与西方文化嫁接才有出路,而拥有自己“葡萄美酒夜光杯”的上千年底蕴在崇洋媚外的中国消费者面前不好使,因此都青一色的走西方路线了。这让我想起鲁迅《阿Q正传》里的那个假洋鬼子,  相似文献   

10.
品牌与营销--在中国葡萄酒业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谢获此殊荣为中国葡萄酒业杰出的高层管理人员和领导作演说。虽然我为你们带来了美国葡萄酒行业的经验,但对贵国葡萄酒行业了解甚少。尽管如此,我仍希望通过这样的会议来增进相互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的葡萄酒行业带来了挑战和令人振奋的机遇。当诸位为未来的激烈竞争做准备时,你们的行业已具备了以下优势:首先,你们拥有6000年之久的葡萄种植历史和始于唐朝(公元618~907年)的葡萄酒制造史。当1892年张裕葡萄酒业在烟台开始欧式葡萄酒的生产时,美国加里福尼亚的葡萄酒生产还不到40年。其次,你们拥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和…  相似文献   

11.
莫劳 《中国食品》2007,(12):32-33
葡萄酒作为如今一种饮品流行时尚,不仅在国外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中国也有着颇为重要的地位。上期重点介绍了葡萄酒的来源和世界重要的产地,本期我  相似文献   

12.
中国葡萄酒五十年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玉庆 《酿酒》1999,(5):28-30
我是将近80岁的老人,自1939年来京就在北京阜外北京法国天主教会下属的上义葡萄酒厂,学习酿造葡萄酒,至今将近60余年。当时中国盛行烈酒,对于葡萄酒在古代只有皇宫贵族所享用,于黎民百姓是不相干的。在近代葡萄酒又称“洋酒”。对于中国大多数人来说,还鲜为人知,能饮者自然也不多,只有一些豪门商贾或洋人交往中才能为一种洋味品尝。当时我抱着中国能实现酿造葡萄酒学习的。一、历史的回顾大多数学者认为人类早在几千年之前就已经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了,葡萄最早起源于中亚地区,在埃及发现4000年前的古墓中就有葡萄制酒的壁画,随着人民的交…  相似文献   

13.
在'96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关于葡萄酒行业发展生产、开拓市场研讨会上的发言郭其昌葡萄酒会很长时间没开了,今天在酿酒工业协会组织下和同志们见面非常高兴。作为我从事葡萄酒近50年,对这个行业非常热爱、非常关心。现仅就我多年的积累所知,将分五方面谈点看法,供各?..  相似文献   

14.
《新食品》2012,(3):116-116
新世界葡萄酒在中国应该说机会无限前途无限,但是根据我的观察,三年前的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比现在的还要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随着消费者的成长,市场的规范化,新世界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应该越来越好才是,可是考虑及以下几个因素,它们在中国市场的前进道路,不可谓不坎坷。  相似文献   

15.
肖竞 《新食品》2008,(9):64-65
虽然意大利葡萄酒与法国葡萄酒同为旧世界葡萄酒的代表,但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口碑和知名度,却远远落后于法国葡萄酒。有业内人士分析,意大利葡萄酒企业缺乏品牌推广理念,意大利政府对中国市场重视程度不够。意大利葡萄酒选择的国内代理商不够强势,这些因素造成了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弱势。  相似文献   

16.
金烨 《中国食品》2014,(1):43-43
<正>中国葡萄酒业界盛世——《中国葡萄酒》2013年度百大葡萄酒评选活动于近期在北京皇城艺术馆举办了盛大的颁奖典礼及百大葡萄酒品鉴。《中国葡萄酒》年度百大葡萄酒评选作为中国葡萄酒界重要的年度大事件,评选组委会特别出品年度研究报告,以反映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发展模式和变化趋势,也为葡萄酒市场规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市场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葡萄酒行业延续着上一年的发展轨迹,从前9个月的海关数据来看,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中国葡萄酒界的一大盛事、由知名葡萄酒专业媒体《知味葡萄酒杂志》和上海报业集团《新闻晨报》联合举办的"发现中国2016年中国葡萄酒发展峰会"圆满结束。本次活动是中国葡萄酒界的高级别专业峰会,包括了针对中国本土葡萄酒的展览及国际葡萄酒大师班、  相似文献   

18.
刘树琪 《中国酒》2012,(10):36-36
献身葡萄酒事业,不仅仅是要立足于蓬莱和中国,更要以全球的视野去研究;不仅仅是要着眼于现在,更要看发展的中国,注重未来。当今,凡是国内能够看到的国外所有翻译成中文的葡萄和葡萄酒教材,包括种植、种植学、酿造学、市场营销学、葡萄酒的品鉴学等等,这些我都在潜心研究。近20年来,就算是每天工作再  相似文献   

19.
在青岛举行的法国VINITECH CHINA 2001会议上,我顺访了法国食品协会中国总监范礼杰先生,范先生很年轻,性格又豪爽,虽然来中国工作只有3年,已对中国葡萄酒的情况十分熟悉,也交了许多中国朋友,可称得上是“中国通”。作为他的朋友,我们就共同感兴趣的中国加入WTO后洋酒与中国市场的话题,进行了交谈,他认为:中国加入WTO,这是实现贸易全球化的一个进程,必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繁荣。就葡萄酒而言,可能表现得更加活跃,因为过去,国外葡萄酒的进口关税太高,现在关税降得很低,肯定会有世界许多著名的葡萄酒品牌进入中国,一…  相似文献   

20.
"2016(第三届)中国葡萄酒论坛"在山东省烟台市成功举办,论坛以"国际化与中国风"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葡萄酒专家、学者与企业家通过学术报告和对话交流的方式,根据世界葡萄酒发展趋势,以国际思维与世界视角对提升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全方位的研讨,剖析了我国葡萄酒行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了如何适应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如何与世界葡萄酒主流趋势融合,打造中国葡萄酒的自有风格特色等焦点问题。论坛认为:中国葡萄酒国际化的关键在中国风格的塑造,而个性和性价比是塑造中国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全面提升中国葡萄酒国际竞争力须有策略;葡萄酒企业在提升中国葡萄酒的国际竞争力中应增强使命意识和担当践行。论坛期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行了葡萄酒分会成立大会,选举刘树琪教授为首届理事会理事长,发布了《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调查报告》、《2016中国葡萄酒论坛烟台共识》,启动了葡商汇B2B电子商务平台,发出了"推进国际化,重塑中国风,努力提升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倡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