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对采用交换式以太网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和控制性能优化问题,提出了控制回路根据非合作博弈的战略式表述调整传感器采样周期的调度优化方法。首先,将非合作博弈理论引入网络化控制系统,将不同控制回路对网络资源和同一控制器资源的竞争关系描述为非合作博弈,建立了基于非合作博弈的网络化控制系统模型。然后,使用True Time2.0工具箱搭建了基于非合作博弈的网络化控制系统仿真平台,对单控制回路和双控制回路情况下控制回路的传感器选择不同的采样周期时控制回路的实际控制性能进行量化,得到了相应的战略式表述。最后,在此仿真平台上对本文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帕累托优化策略进行进一步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控制回路能够根据非合作博弈的战略式表述令传感器节点选择最合理的采样周期以提升自身的控制性能,且此过程也优化了系统的数据传输,而帕累托优化能够在博弈达到纳什均衡后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控制性能。此方法可为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OPNET的交换式以太网实时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网的通信不确定性是其应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工业控制系统中的障碍.交换式以太网的出现使这一问题得到了改善.研究了传统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的网络时延问题,根据网络中央节点设备的不同,通过构建工业以太网模型,研究不同负载下网络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了交换式以太网良好的实时性能.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对以太网原理和运行机制以及交换式以太网工作原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交换式以太网系统进行了基于传输层的模型抽象,采用面向事件的模拟仿真建模方法定义网络实体以及相关事件,并且将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田中大  高宪文  李琨  李绍武 《信息与控制》2012,41(1):117-122,128
以交换式工业以太网网络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采用IEEE 802.1p优先权调度的交换机内部排队延迟,提出了调度改进构想,对硬实时数据流和非硬实时数据进行区别处理.构建了一个典型的树形拓扑交换式以太网模型,计算了优先权调度改进后周期性实时数据帧在各个传输环节的最大延迟,同时推导了优先权调动改进方案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最后通过OPNET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IEEE 802.1p优先权调度协议改进可以提高工业以太网中硬实时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嵌入式控制系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分析了工业以太网和嵌入式系统的优点以及将两有机结合起来的现实意义。介绍了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嵌入式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论证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并对设计开发的通信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通信控制软件的流程及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考虑数据通信时延不确定环境下网络化采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首先基于输入时滞方法,建立包含采样周期信息的网络化采样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双边闭环函数方法和自由矩阵积分不等式技术,得到网络传输时滞变化区间依赖稳定性新准则,并进一步讨论了网络化采样控制系统中网络时延与采样周期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减小采周期可以增强网络控制系统对网络通信时延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具有被动变采样周期网络控制系统的H∞控制器设计问题。提出了基于采样周期切换的方法(采样周期在有限集合内切换),并利用该方法将具有时变采样周期及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为切换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满足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了网络控制系统的H∞控制器设计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采样周期切换的H∞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主动变采样周期方法, 本文研究了具有时延及丢包的网络控制系统的 H∞ 控制器设计问题, 其中采样周期在一个有限集合内切换. 提出了一个新的线性估计方法以补偿丢包的负面影响, 并利用多目标优化方法设计系统的 H∞ 控制器. 仿真结果表明了主动变采样周期方法及基于线性估计的丢包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通常高采样速率有助于提高控制系统性能,但采样速率受限于控制器的执行周期.并行计算是缩短控制器执行周期的有效方法之一,网络化控制系统为控制器的并行执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利用流水线思想,通过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集成控制与调度,实现了控制器以流水线的方式并行执行,使得控制系统的采样周期小于控制器的执行时间,从而获得控制系统性能的提高.仿真结果及理论分析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交换式工业以太网的现状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先介绍了交换式以太网为支持实时工业通信所提供的新特性,探讨了交换式以太网应用于工厂底层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如优先级服务、多播的解决方法和底层智能仪表的开发等.然后对交换式工业以太网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基于JSP分页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应用中的数据量往往非常大,甚至会达到几十万到几千万条记录的规模,将如此大量的数据显示在一个页面里困难大、效率低。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用分页显示技术将数据库中符合条件的数据逐页显示给用户。对JSP分页技术进行比较,在分析JSP分页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有效的分页解决方案,同时对分页技术的优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空间信息的存储和处理问题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问题.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GIS中海量数据的存储方式进行研究,指出对象-关系型的数据库存储方式是空间数据库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讨论了Hibernate技术与GIS数据库的结合,使用Hibernate技术将关系数据库中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封装,屏蔽了数据库底层操作,使得程序员可以用面向对象的思想随意操纵数据库,在利用了关系数据库的快速检索、查询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3.
汤雷  ;张勇  ;徐宇婷 《微机发展》2014,(12):238-240
科研院所设计研究中各类异构软件应用系统并存,数据和信息在各个应用系统中同步和共享成为现代企业信息化的瓶颈。针对这种现状,文中采用Java技术,通过建立异构系统底层的消息通讯机制,构建连接异构系统的ESB,实现各个异构系统通过ESB进行通讯,最终达到EAI的目的。实际中,基于该ESB构建了船舶设计行业应用软件系统集成平台,在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和业务流程集成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肯定了文中成果的可行性。文中重点叙述了所构建的ESB结构图、ESB内部通讯原理及实现中所使用的数据结构,并给出了以该ESB为核心纽带设计的相关EAI平台架构。  相似文献   

14.
Elastos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服务的新型嵌入式网络操作系统。目前主要用嵌入式设备,多款基于Elastos的3G手机已经面世,一款基于Elastos的电子书也即将进入量产。本文提出了基于Elastos的ContentProvider,这是一种易于使用和扩展的应用程序数据访问模式,解决了在需求多变的市场背景下,手机应用程序如何方便的访问数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面向性能的软件再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提高遗产系统性能作为软件再工程的一大目标加以考虑,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模式的再工程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一些反模式的特征进行识别,在遗产系统中发现对于系统性能有不良影响的设计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加以消除,从而达到改善遗产系统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对移动agent技术和传统的视频点播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和构造,具体地阐述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并着重讨论了实现该系统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移动agent的引入有效地减少了网络传输负载,实现了高速响应点播请求、高质量的影音效果,从而更好地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E1astos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服务的新型嵌入式网络操作系统。目前主要用嵌入式设备,多款基于Elastos的3G手机已经面世.一款基于Elastos的电子书也即将进入量产。本文提出了基于Elastos的Content Provider,这是一种易于使用和扩展的应用程序数据访问模式.解决了在需求多变的市场背景下,手机应用程序如何方便的访问数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FPGA的立方星可重构星载处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以最小代价提高立方星可重构星载计算机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立方星可重构星载处理系统架构。首先,在对国内外微纳卫星星载计算机设计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基于SRAM架构和基于Flash架构的FPGA作为核心处理模块与外部表决接口模块,兼顾了系统的运算速度与可靠性。其次,针对可重构星载处理系统中所涉及的可重构策略、在线重构技术以及系统同步技术进行了详细设计。最终,基于所设计硬件系统上进行的测试以及在轨的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架构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AADL模型的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庚  周兴社  张凡  董云卫 《计算机科学》2009,36(11):127-130
近几年来,MDA开发方式的应用使得如何保证模型质量成为研究的热点.以基于模型的测试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对AADL模型进行模型测试的方法,并提出了结合马尔可夫链对AADL模型进行测试的框架以及实施方法.最后,通过示例进一步说明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20.
邱奇志 《现代计算机》2005,(2):62-65,79
随着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得到业界的重视,其中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更是系统安全的基础.本文从计算机安全性的角度出发,着重讨论了Windows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所提供的用户身份验证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