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延长宝钢1号高炉的寿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项钟庸  文学铭 《钢铁》1994,29(1):1-7
宝钢1号高炉投产以来,设备状况良好,侵蚀情况与君津3号高炉第1代情况相近。如进一步改善高炉炉前操作;加强对炉料分布的控制;炉身上部增设水冷壁;采用中心装焦技术;加强对炉缸和炉底的监测与管理;改进炉体冷却设备和采用各种修补技术,维持合理的内型,1号高炉寿命可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1号高炉易地大修工程已经开始筹划。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结合目前世界上炼铁技术的发展和对1号高炉设备运行实际情况评价,探讨了易地大修的技术方案。作者认为,炉顶宜用串罐式无料钟装料设备,增加垂直探测器和炉身下部小型探测器,炉喉部增设冷却设备和强化炉身下部、炉腰、炉腹的冷却,出铁场改成环形,改进设备的维修,采用INBA法水冲渣、热风炉热媒式废气余热回收、TGR和干式除尘等技术。  相似文献   

3.
新日铁公司在君津厂建第 2台粉尘回收设备 ,现已竣工投入运转。2 0 0 0年 5月投入运转的 1号设备主要处理粉尘 ,2号设备主要处理泥浆 (含高炉、转炉、轧制工序产生的氧化铁和金属铁的泥状物质 )。此次增设 ,使该厂年 30万 t余剩粉尘和泥浆实现资源化 ,在高炉上再利用 ,粉尘和泥浆的回收率几乎达 10 0 %。2号设备年处理能力达 13万 t(按干的计算 )。设备基本的技术特性和 1号设备几乎相同。处理泥浆状物质比粉尘困难。此次 ,进行了泥浆脱水和成型的新技术开发 ,获得成功。由此在世界上率先在回转炉床设备上处理泥浆 ,回收用作高炉原料。粉尘…  相似文献   

4.
刘会敏  郭秀英 《炼铁》1995,14(4):30-32
唐钢二炼铁厂2号(1260m^3)高炉在设计及生产中借鉴了1号高炉的经验,在设计上作了一些重要改进;高炉投产后,在操作上寻求合理的基本操作制度,针对设备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技术攻关,进行设备改造,使2号高炉投产后10个月即突破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林敬司 《国外钢铁》1994,19(11):14-23
千叶钢铁厂6号高炉于1977年6月点火,至今已经连续生产16年,创造并保持着大型高炉的长寿炉寿命,建设时采用了多种新设计方法,开炉后采取了操作管理技术和设备方面的一些技术措施。第一,利用无钟布料设备控制炉料分布,保持较低的炉墙热负荷,从而抑制了蚀和破损。第一,为修复炉身上部内型,安装了冷却板,维持了操作的稳定。第三,在炉缸侧壁增设了温度计,用测得的温度数据进行边界要素法分析,测算炉缸耐火砖侵蚀情况  相似文献   

6.
许美兰 《武钢技术》1998,36(1):29-34
分析国内外高炉采用优质水(软水或纯水)冷却,发挥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优势,取得10年以上长寿高炉的显著效果。结合武钢1、2、3号高炉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寿命不长的原因这一是冷却水的水质太差,水量不足,冷却强度不够,成冷却设备过早损坏,直接影响高炉长寿。提出延长武钢1、2、3号高炉寿命的技术措施是将高炉冷却水改为软水,采用新型冷却设备和新型耐火材料,可望延长高炉寿命10年以上无中修。  相似文献   

7.
李振瑞  郭金良 《炼铁》1998,17(5):51-52
4号高炉(300m~3)炉底采用高铝砖砌筑、自然冷却。但是,自1997年高炉进行强化冶炼、使用斜风口以来,炉底温度持续升高,增设炉底水冷管前,炉底温度已上升到778℃。为防止炉底烧穿,经过对现场调查及对安钢的考察,决定在4号高炉增设炉底水冷装置。 1 前期准备工作 1.1 炉底剩余厚度的计算 经查阅有关文献,并根据4号高炉实际  相似文献   

8.
王伟刚 《炼铁》2002,21(3):45-47
昆钢6号高炉(2000m^2)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外引进二手设备建成的现代化大型高炉,环保技术在引进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了国内设计,补充,完善,6号高炉环境保护技术与高炉装备技术相配套,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陈亚彬 《昆钢科技》2006,(B08):35-36
对6号高炉炉役中后期在强化冶炼与高炉长寿方面的工作进行分析。通过加强原燃料、炉内操作、设备和炉前管理,优化上、下部调剂,采用高风温、富氧喷煤等措施,高炉保持长期稳定顺行,实现了强化冶炼生产,延长了高炉寿命。  相似文献   

10.
金心 《炼铁》1989,(5):45-47
本文简略回顾了宝钢1号高炉投产后遇到的主要问题:初中评述了2号高炉的设计,指出该高炉设计在跟踪世界先进技术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许多方面仍停留在1号高炉的水平上,诸如高炉长寿、喷吹煤粉、总图布置、冷却设备、计控仪表等方面;并展望了3号高炉的设计,认为应当把3号高炉建成90年代世界第一(?)的高炉。  相似文献   

11.
宝钢高炉200kg/t以上喷煤比的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炉喷煤能大幅度降低入炉焦比,减少对日益匮乏的焦煤资源的依赖,是炼铁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手段,已成为高炉炼铁技术进步的重要一项内容。宝钢高炉喷煤始于1992年5月的2号高炉,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科学探索和生产实践,从优化喷吹煤种、控制混合煤成分、改善喷煤设备性能和操作参数、制订原燃料质量标准和重新设计高炉操作制度等方面着手,高炉喷煤比一年上一个台阶。1998年以来,高炉喷煤比持续稳定在 200kg/t,1号高炉与此同时还在高产能、低燃料消耗下取得了月均喷煤比260kg/t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
武钢4号高炉烟煤混喷及提高煤比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武钢4号高炉烟煤混喷试验进行了总结,并从精料、加强高炉操作与调整、改善煤粉燃烧条件、提高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探索,使高炉煤比从117.6kg/t稳步提高到138.1kg/t。  相似文献   

13.
莱钢1080m3高炉喷煤采用拟合平均法和专家库建模对喷吹率进行优化控制,提高了煤粉喷吹量,煤粉喷吹精度偏差由原来的10%降到1%,保证了系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对安钢7号高炉频繁塌滑料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是装料和送风制度不相适应,受出铁和热风炉、风机等外围因素影响,导致操作炉型不合理形成的。针对问题,采取如下措施:降低冶强、控制全压差,有效抑止塌滑料;优化出铁和设备等炉外生产环境;寻求相匹配的装料、送风和喷煤制度;强化维护合理操作炉型的管理;稳定炉内操作和调整,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对一些生产现象和进一步优化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宝钢3号高炉喷吹煤粉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朋军  贾京 《炼铁》1996,15(4):1-5
宝钢3号高炉喷吹煤粉装置采用双系列、双罐串联、总管加分配器直接喷吹方式,设计喷吹能力为120kg/t。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负压操作,喷吹煤种为强爆炸性烟煤。该装置自1994年10月投产以来,运行状态良好,喷煤量已达到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1050m^3高炉投产后,针对高炉喷煤堵抢、堵管严重,制粉、喷吹系统及炉顶布料系统故障率高,高炉炉况不稳,风温使用水平低,致使煤比仅在70—100kg/t的问题,通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系统地进行了技术改造,优化了相关条件,合理操作和管理,使高炉煤比达到140kg/t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介绍3号高炉喷煤系统工艺流程,对设备所做的完善、改造,各煤种使用情况,喷煤对高炉的影响及操业方面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武钢高炉达到经济性喷煤的目标,通过煤资源调查,掌握了适合武钢喷吹用煤的煤源情况;通过对高炉大煤比条件下的风口理论燃烧温度进行计算,分析了影响高炉喷煤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武钢高炉炉尘中的残碳量及其来源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操作条件下炉尘中源自煤粉的碳量占总碳量的10%左右,此结果已用于研究未燃煤粉在炉内的利用状况及评估高炉喷吹煤粉的燃烧情况;通过对高炉操作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煤比在160~170 kg/t时,高炉燃料比较低。实践结果表明,上述经济性喷煤技术在5号高炉应用后,在煤比仅略增加0.8 kg/t的情况下,焦比降低了9.7 kg/t。  相似文献   

19.
张立国  王再义  张洪宇  张伟 《钢铁》2012,47(2):17-21
 为探索助燃剂对高炉喷吹煤粉的影响,进行了鞍钢新5号高炉添加锰系氧化物煤粉助燃剂的工业试验,获得了高炉喷吹煤粉中添加助燃剂下高炉运行指标。结果表明:在添加0.4%~0.6%的助燃剂情况下,平均日产量同未添加助燃剂相比增加435.60t,焦比降低10.30kg/t,喷煤比增加8.10kg/t,高炉煤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下降069%,煤粉平均燃烧率为45.93%,提高了6.06%。  相似文献   

20.
范广泉 《炼铁》1995,14(6):21-23
各高炉喷煤量现已达到kg/t左右,4号高炉1995年3月拳情况下喷煤量达126kg/t。探讨了进一步提高喷本的技术措施,诸如:选择合适的鼓风动能;确保同行;实现均匀吹;适当提高煤粉细度;改造喷煤系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