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油气成藏条件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成藏条件分析表明,该区具有形成油气藏的良好条件.玛北、玛东和夏盐地区的油气主要来源于玛湖凹陷的风城组,陆中地区的石西、石南、陆梁油田的油气主要来源于盆1井西凹陷的下乌尔禾组及风城组;储集条件好,且夏盐地区好于玛东地区;该区主要发育不整合、岩性圈闭,圈-源匹配良好,圈闭形成于二叠纪,三叠纪中晚期和侏罗纪末~白垩纪为成藏期;输导层主要为断层、层内渗透层和不整合面;二叠系各层系顶界和三叠系顶界不整合面上油气的运移仅发生于陆西斜坡区,西山窑组顶界和侏罗系顶界不整合面上油气的运移主要发生在隆起区;陆西地区存在两种类型的成藏模式,一是三叠纪"源内-不整合-断控原生油气藏"成藏模式;二是侏罗-白垩纪"源外-不整合-断控-阶状"成藏模式.最后认为,陆西地区与不整合有关的地层油气藏有利目标区主要位于陆西斜坡区、三个泉油田与石南油田接合处及三南凹陷南段. 相似文献
2.
尖顶山和南翼山是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的两个相邻构造,尖顶山浅层获得工业油气流,但深层一直没有大的突破,而南翼山构造深浅层都发现较大油气储量,因此解剖该地区的油源及成藏特征对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用原油轻重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判识油源,指出尖顶山油田N22储层原油主要来自N1成熟源岩.在成藏过程中,有沿途或浅层低-未成熟油的混入,深层储层抽提物来自E23源岩.分析认为储层原油属于成熟阶段的产物且是就近捕获,不是从南部源岩长距离运移而来.结合源岩生烃史与构造演化吏,建立了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3.
断层在油气运移及成藏中起双重作用,如何评价断层,对油气勘探开发有重要作用.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裂带为例,根据断裂带南、北段储层中油气的组成差异,研究该断裂在不同地质时期对油气的保存与破坏作用.指出燕山期的构造运动使红车断裂带南段和北段的受力强度不同,存在非均衡性,它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也不相同.相对而言,断裂带南段封闭性更好,对天然气的保存更为有利,从而形成白垩系气藏,而北段存在天然气散失作用,使本该形成的凝析气藏因天然气散失变为轻质油藏. 相似文献
4.
利用地震、测井和地质录井等资料,从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出发,综合分析研究了渤海湾盆地林樊家地区馆陶组底部河漫滩沉积砂体的油气成藏特征,以及主要的生储盖组合特点、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作用过程,对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杨贵丽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2):203-208
为明确青东凹陷北部地区的油气成藏规律、勘探潜力及下步重点勘探方向,应用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技术,利用区内录井、测井、地震和分析化验等大量基础资料,对该区的油藏特征、分布规律及控藏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青东北部地区油藏类型多样,以构造类油藏为主。研究区具有近源成藏优势,油源供应充足,烃源岩控制油气纵向分布,断层附近的构造圈闭控制油气富集,储层物性条件控制油藏产能。 相似文献
7.
8.
含油气岩芯蕴含有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的丰富信息,对于这些信息,以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为例,根据地质与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成藏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流程.认为研究中应首先分析含油气岩芯在油气显示段的代表性,在此基础上,主要分5步开展工作:判识油气源、恢复油气运聚过程、识别油气水层、研究油气运聚类型、建议有利成藏领域与勘探方向.这一基本研究思路可供同类工作参考借鉴.基于陆西地区提出的一些新指标参数和认识结论可应用于区域勘探生产和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9.
吐哈盆地托克逊凹陷前期油气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伊拉湖构造带,根据邻近凹陷实际勘探经验及托克逊凹陷目前钻井资料,以现代油气地质理论为指导,通过全面解剖伊拉湖构造带三叠系已知层系油藏,系统分析了托克逊凹陷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圈闭等油气系统形成的基本要素。研究表明,托克逊凹陷勘探前景广阔,存在多个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下一步应在区域扩展后期保存好的三叠系构造圈闭油气藏的同时,积极探索托克逊凹陷侏罗系水西沟群自生自储的致密砂岩气藏及三叠系小泉沟群、二叠系桃东沟群地层-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0.
梁文华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0,23(2):10-13
在剖析了八面河地区孔店组的地层和沉积特征及其油源、储层、储盖组合条件等油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认为研究区西北部为有利勘探区带,东北部为较有利勘探区带,南部为潜在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11.
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区成藏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区二叠系梧桶沟组和平地泉组储层发现稠油/沥青。原油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表明二叠系储层的稠油来自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源岩。分析了二叠系稠油的成因,指出该区稠油是低成熟与生物降解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区的成藏模式,指出稠油/沥青与岩性可形成封堵作用,进而在斜坡区的下倾方向可找到来自二叠系来源的正常油藏。 相似文献
12.
东濮凹陷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东濮凹陷,洼陷的勘探有利目标应在烃源岩,中央隆起的勘探有利目标应在盖层之下,因为在洼陷处无断层,地层连续,油气横向运移,如遇到有利圈闭即可聚集成藏;若有断层,则有可能向上运移至高部位,在圈、运、保三方面条件较好的地方聚集成藏,以主要接受前梨园洼陷(区内最大的生油洼陷)供油的白庙构造油气藏为例说明,生油岩是前梨园三3-4地层,油气在邻近生油洼陷的前8块中首先富集,然后顺断层向白庙构造高部造运移,正是这种运移成藏式作用,形成了白庙地区油气藏在构造高部位以中浅层富集为主,构造低部以中深层油气藏分布为主的油气藏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复杂油气藏滚动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滩坝相油气藏滚动开发已经成为现阶段的油气储量与产量的增长点之一。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地震地层学为指导,通过对滨405地区沙四段储层的详细划分、微构造的精细描述、沉积微相、地震识别技术以及开发工艺技术的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合该油藏滚动开发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松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8,31(6):46
综合利用地质、钻井、测井及地球化学等方面资料,系统分析了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扶余油层致密油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具备形成致密油的4个有利条件:原油性质好,可流动性强,致密油形成条件优越;广覆式大面积分布的优质烃源岩与致密储层紧邻,为致密油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油源基础;大面积广泛分布的致密储层为致密油藏形成提供了有效储集空间;地层超压与油源断层有机匹配,为致密油向下运移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最后指出,三肇地区扶余油层致密油具有大面积(准)连续分布特征,含油非均质性极强,存在局部“甜点”富集区,河道砂体控制致密油局部“甜点”富集区。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油藏注气前后地层流体组成、密度、粘度和体积系数等物性的变化,揭示注气前后地层流体相态行为变化特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注入气后原油的膨胀系数变化较大,降粘效果较明显.泡点压力和原油体积系数上升较多,同时原油密度的降低较明显.根据国内外注气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研究和现场应用情况,认为吐哈盆地鄯善油田采用洼气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东濮凹陷深层油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玉山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30(2):201-205
分析了东濮凹陷石油地质条件,对深层重点勘探目标进行了评价与解剖。从构造演化、大型封闭高压舱的形成及成烃演化条件三方面探讨了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与成藏规律,进而分析了砂体发布、构造条件、次生孔隙发育带对深层油气藏的控制作用,认为东濮凹陷深层油气藏可划分为构造型、岩性型及两者相结合的混合型,其中的构造型主要分布在隆起带,岩性型分布于洼陷中。砂体的分布直接控制了油气藏的位置与规模;构造条件是油气的另一主要控制因素;次生孔隙发育带成为深层油气的有效储集空间。这对东濮凹陷及相似地区深层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评价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伴随油气田勘探工作的深入,原油中难采低渗透量发现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由于渗透率低,一方面注水和其它提高采收率方法使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气源大量发现,给注气源大量发现,给注气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可能,并显示出突出的优势。通过分析低渗透油藏的特点、国内外低渗透油藏注气实例,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评价低渗透油藏注气可行性的技术路线和内容,以及注气中应当注重的问题和建议,对低渗透油藏开发可行性评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气测渗透率与油测渗透率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低渗储层尤其明显。通过实验测定了鄂尔多斯盆地Hq、Zb、Hs等3个区块岩心的气测渗透率与油测渗透率。实验结果表明,渗透率越低,气测渗透率与油测渗透率的差距越大;致密储层、超低渗储层、特低渗储层以及一般低渗储层的气测渗透率与油测渗透率的差距明显不同,因此该差距可以作为划分储层的一个界限;气测渗透率与油测渗透率的差距与黏土矿物、润湿性、比面等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莫西庄构造录井油气显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成藏条件较好、储层较发育、油气水过渡界面复杂。根据该区域特点及邻井资料分析,并利用录井定性解释,半定量解释定量解释和综合解释四种方法对该区块其进行研究得到它的录井油气显示的评价标准。具体包括干层、油气层、含烃水层、油水同层、典型水层等的油气显示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0.
江汉油区建设地下储气库库址优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川渝地区天然气东输武汉的建设工程 ,开展对江汉油区现有油气藏进行地下储气库选库研究 ,优选出4个不同类型库址目标进行综合地质评价。从油气藏构造、断层及盖层的封闭性研究 ;储集层及其隔夹层分布特征研究 ;地层及沉积环境分析 ;流体性质、油气层分布规律及储量评价 ,储气库库容估算 ,综合评价了建库地质条件。对优选区块的开发历程、开采特征及现状、目前油层油水分布状况、水体分布及水体体积计算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每个区块建库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