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异构分布环境下的信息集成和共享及应用系统互操作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化制造的制造信息交换模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STEP与XML的网络化制造信息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网络化制造信息集成需求分析的前提下,设计了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信息集成机制.基于EXPRESS建立了网络化制造资源信息模型,研究了在信息集成机制下实现网络化制造信息集成的若干关键问题:STEP-XML映射机制、模式转换结构和相关接口设计.  相似文献   

3.
基于VPN技术的网络化集成DNC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化制造的环境下。企业和联盟企业间的信息交换频繁。数据安全成为关键所在。通过VPN和DNC技术,制造车间的加工信息可跨越地域和内部网络的限制。安全、可靠地在企业制造车间之间传递。并最终达到车间DNC系统的网络化集成。  相似文献   

4.
程蓉  陈幼平  李志刚 《机械设计》2004,21(Z1):240-241
本文提出将STEP同XML技术相结合,采用STEP作为中性文件格式,通过STEP到XML的转换,来实现产品数据在网络制造环境中不同应用系统间的统一描述及交换.本文提供了一个建立在XML和STEP基础之上的信息集成框架,并对转换的步骤及其关键技术做了详细的探讨,为网络化制造的信息集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一种基于供应链的制造过程质量智能协同控制的理论及方法.研究了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基于供应链的产品质量协同控制的体系结构,论述了基于供应链的质量协同控制的信息交换技术,给出了质量协同控制的具体方法.通过有效的协同控制方法及数据模型,保证了各分机厂与主机厂的产品质量及产品的最终质量.该方法也为网络化制造中的关键技术--批量定制技术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从单机自动化发展到网络化集成制造,实际上是在信息交换和系统互联技术发展进步的支持下实现的。本文在现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网络化制造模式,并将其引入车间数字化制造中以进一步加强系统的网络互联和更有效的人机协同。本文介绍了这一制造模式的结构和在车间数字化制造中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7.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中小企业协同管理平台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针对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中小型企业协同管理的需求,并基于企业协同工程和系统工程适用性,提出了一个基于协同管理中心的企业协同管理平台的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覆盖网络化制造协同联盟的设计、制造、组织、资源和过程管理控制等环节中的关键业务,实现组织、产品、过程和资源的协同管理.从网络化制造的特点出发,给出了协同管理的模式、平台系统体系结构、特征和总体技术结构;重点解决了协同规划、协同联盟成员选择与匹配、信息交换、访问控制、协同过程管理控制、系统封装以及通信等方面的问题;最后讨论了所建立的原型系统及其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在网络化制造条件下进行质量保证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动态联盟企业间质量信息的种类和交换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分布式集成质量保证系统。  相似文献   

9.
针对网络化制造中分布式异构环境下装备文档管理的特点,结合实例阐述了基于舭的装备文档描述及交换.实现了装备文档内容与其形式分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的异地协同设计制造中的装备文档管理的模型.从应用层、逻辑层、物理层三层结构对装备技术信息文档及商务文档进行统一的安全集成管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语义Web的网络化制造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网络化制造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一种基于语义Web的网络化制造模式,该模式将语义Web与网络化制造相结合,使网络化制造领域内的信息具有明确定义的语义,使得人和机器都能够共同理解.该模式从体系结构、语义元数据描述模型、网络化制造本体,以及基于语义Web服务的食业集成方面,详细地论述了其内涵和特征.在该模式的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开发了基于语义Web的网络化协同设计原型平台.  相似文献   

11.
在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逆向制造流程和物流信息流程,建立了一种循环物流链运作参考模型.该模型便于从正向和逆向的有形物流和无形信息流程中全面分析循环物流链的运作和潜在的风险.对循环物流链进行了风险源分析,针对六大类风险源列举了相应的风险因素,说明了循环物流链风险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循环物流链的风险控制系统框架,讨论了其中的风险监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主要环节.采用效用函数对六种风险控制策略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建立了一种风险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并将其表达为关于风险控制成本及其效用函数的优化问题,有助于合理选择风险控制策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现有数据驱动的机床运动控制误差建模方法通常使用端到端的模型,即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直接构建参考轨迹信息(速度、加速度等)与伺服误差之间的模型,以降低建模复杂度。然而,该方法忽视了控制电信号对运动控制系统非线性扰动的反映,而导致建立的模型精度受限。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控制电信号作为中间量的数据驱动运动控制误差建模方法。该方法采集参考轨迹信息(速度、加速度、急动度等)、控制电信号、跟踪误差以及构造的换向特征,构建并训练基于参考轨迹信息的控制电信号预测网络,以及基于电信号和参考轨迹信息的运动控制误差预测网络,利用控制电信号这一中间量有效反应系统所受非线性扰动的特点,实现了高精度的运动控制误差数据驱动建模。在实际验证测试时,将参考轨迹信息输入电信号预测网络,而后将得到的预测控制电信号和参考轨迹信息输入跟踪误差预测网络,即可实现运动控制误差的预测。通过实验对所提出的建模方法进行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端到端建模方法,运动控制误差的预测精度在X轴和Y轴分别提升16.33%和20.42%,误差补偿后运动控制轮廓精度相较于未补偿提升85.59%,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了先进制造技术之后,指出实现先进制造技术的关键之一为信息集成,而建立统一的产品模型正是信息集成的基础,认为基于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技术可以满足集成化系统对产品建模的需要,为此,提出了一个基于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的注塑模产品模型,该模型分为总体信息模型、主特征模型、结构信息模型和辅助信息模型。它采用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推荐的层次结构,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活动,各模型间通过引用和参考实现信息共享,从而使以此开发的系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集成。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车间排产实时性不高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感知信息的动态排产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和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感知信息的车间动态排产方法,开发了动态排产方法的验证系统,以复合材料生产车间为背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基于车间生产情况的制造资源与工序的智能匹配、工时自动计算和排产方案的计算生成,为后续车间动态排产系统的研究及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过程信息中的基因模型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提出了过程信息基因模型的概念,这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标准化的,简化的,可使企业重组参考的,具有“生物型”特征的信息模型。其主要特点是继承性,封装性,转换性,相似性和自组织性。过程信息基因模型包括标准过程术语,基本过程模块和过程参考模型。提出了过程信息基因模型的分类,编码和建模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开始盛行,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育的重要途径得到了很好地发展.本文基于网络环境教学下,从五个步骤分析了网络课程中教育信息处理模型,通过网络学习环境的分析和设计,对学习者情况信息系统探讨,研究了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型与应用技术,研究方法和过程为网络教学交互领域研究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光学遥感卫星信息获取能力指数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锋  李琳 《光学精密工程》2017,25(9):2454-2460
提出了一种客观评估遥感卫星获取信息能力的指数模型。分析了影响遥感卫星信息获取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运行轨道、成像分辨率、成像幅面、姿态机动能力等。以目标综合辨识量作为衡量标准,建立了涵盖成像分辨率、目标重访、姿态机动能力等要素的信息获取能力指数评价模型。介绍了模型的实现流程和具体步骤。该模型集成目标获取数量和目标获取精度两个维度信息,可实现遥感卫星信息获取能力的综合评估。以世界观测(Worldview)卫星系列、昴星团(Pleiades)和高景一号(Superview-1)等国内外光学遥感卫星为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指数模型能够对性能各异遥感卫星的信息获取能力做出准确评估,如WorldView-3的分辨率不到WorldView-1的分辨率的两倍,但信息获取能力却是其是3倍多;Superview-1分辨率比Pleiades高,但实际信息获取能力还不到后者的一半。得到的结果验证了提出模型的有效性,表明提出的模型可为综合评价光学遥感卫星遥感能力提供量化参考,为光学遥感手段的发展提供评估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一个完善的CAD系统应该提供产品设计意图的有关信息 ,以使得设计意图能在设计者之间共享。给出一个设计意图的模型 ,可供产品再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产品协同设计过程中,为了使特征在CAD系统内部环境里可编辑,提高实时性,提出基于特征的隐式模型表达,其实质是不交换模型的几何拓扑信息,而只是交换参数化信息,几何拓扑模型由系统通过几何建模引擎实现。通过建立交换特征库来表达形状参数以及特征与其他特征之间的结构化信息,实现基于特征的隐式模型交换。对于操作特征,提出了新的基于坐标引用的持久命名算法以解决引用拓扑实体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如何采用STEP标准应用协议进行CAPP系统信息建模 ,描述了一种实用化的支持CIMS系统集成的CAPP系统应用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