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剑麻纤维的掺入量和纤维长度对水泥砂浆抗折、抗压、湿密度和稠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剑麻纤维长度为3 cm,剑麻纤维掺入量为1%时,剑麻纤维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效果最好.剑麻纤维长度为3 cm,剑麻纤维掺入量为0.5%时,剑麻纤维水泥砂浆抗折强度表现的最好.当剑麻纤维的长度逐渐增大,掺入量增多时,剑麻纤维水泥砂浆...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掺入不同长度的剑麻纤维,研究剑麻纤维长度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折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剑麻纤维能有效抑制试件中的细小裂缝,提高试件抗折强度。试件的抗折强度会随掺入剑麻纤维长度的增加而出现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剑麻纤维长度超过3cm时,在水泥基体中会出现较严重的结团、缠绕等现象,试件抗折强度增长率降低。当剑麻纤维长度为3cm,龄期为28d时,剑麻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试件的抗折强度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增强效果,通过控制玄武岩纤维的掺量并引入其它种类的纤维设计了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砂浆、浸胶玄武岩纤维与合成纤维混杂纤维增强水泥砂浆、浸胶玄武岩纤维与单丝玄武岩短切纱混杂纤维增强水泥砂浆等3组水泥砂浆试件。根据抗压及抗折强度指标研究了玄武岩纤维及其它纤维混杂对水泥基体材料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纤维的摻入,尤其是浸胶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够有效地提高水泥基体的强度,其抗压及抗折强度提高率分别为19.2%和35.6%。该试验可为推广运用玄武岩纤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4.
使用经碱处理后的剑麻纤维改性沥青制备剑麻纤维/沥青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界面的结合情况。结果表明:剑麻纤维可以有效抑制细微裂缝的发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添加一定量的剑麻纤维后,复合材料中剑麻纤维可很好地包覆在沥青中,使集料表面形成比普通沥青混凝土更厚的沥青膜,促使沥青与集料更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抗裂性能,即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二步法制备不同纤维掺量的短切芳纶纤维增强水泥砂浆试样,研究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硅微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能够有效地促进纤维在水中的分散,进而促进其在水泥砂浆中的分散;掺加一定量的硅微粉能够进一步提高试样的压缩强度.当纤维体积分数为5%时,试样的力学性能最好,弯曲强度从2.6 MPa提高到了8.3 MPa,压缩强度也从29.5 MPa提高到了54.3 MPa.  相似文献   

6.
早期收缩开裂是导致混凝土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纤维的加入可以延缓甚至减少裂缝的延伸及扩展。使用具有吸水特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与UF500纤维素纤维和无吸水的聚丙烯短纤维对比,研究再生纤维素纤维对水泥砂浆早期抗裂和自收缩行为的影响规律。将掺量为水泥质量1%或2%的各类纤维掺入水泥砂浆,密封养护,分析水泥砂浆强度、折压比及自收缩应变。研究结果表明:水灰比0.3时,添加再生纤维素纤维不能增强砂浆的抗裂性能和自收缩性能;水灰比大于0.35时,添加1%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虽然降低了砂浆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但提高了该样品的折压比,增强了砂浆的抗裂性能和减缩效应。  相似文献   

7.
8.
剑麻纤维增强珊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剑麻纤维掺量下珊瑚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剑麻纤维增强珊瑚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其微观结构进行试验研究,确定剑麻纤维的最佳添加量,为进一步研究剑麻纤维增强珊瑚混凝土其它性能及应用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剑麻纤维的掺入对珊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很小,掺量3~4.5 kg/m3的剑麻纤维可以显著提高珊瑚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剑麻纤维的掺入可以改善珊瑚混凝土的脆性,使其破坏时表现出良好的延性.  相似文献   

9.
西安交通大学研制成功“环保型剑麻纤维增强汽车刹车片”,经权威部门性能测试,刹车片的摩擦系数、磨损率、硬度、冲击韧性等各项性能均达到国家标准。成果鉴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以剑麻作为增强纤维的环保型汽车刹车片产品属国内首创,具有摩擦系数平稳、热恢复性能好、刹车噪音小、使用寿命长、低成本等优点。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消除了对人体的危害及对环境的污染,开创了我国汽车刹车片技术的新时代。并为我国传统剑麻产业开辟了新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泥基材料收缩裂缝问题,进行了利用橡胶粒子与PVA纤维复合改善水泥砂浆抗裂性的试验研究,并对橡胶粒子与PVA纤维在水泥砂浆中的阻裂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复掺橡胶粒子与PVA纤维能明显提高水泥砂浆的抗裂性能。当橡胶粒子掺量为10%、PVA纤维掺量为0.5%时,可完全消除水泥砂浆的宏观收缩裂缝。  相似文献   

11.
剑麻纤维乳化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乳化沥青混合料,对不同掺量、不同长度的剑麻纤维乳化沥青混凝土进行了路用性能研究,主要包括力学性能、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通过对比试验,确定剑麻纤维的最佳掺量与最佳长度。  相似文献   

12.
剑麻纤维具有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等优点。试验首次将剑麻纤维应用到沥青混凝土中,并针对AC-13目标配合比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了剑麻纤维的最佳掺量为0.2%。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剑麻纤维能显著改善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对路用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和聚合物乳液在单掺、复掺情况下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和聚合物乳液单掺时,随着玄武岩纤维或聚合物乳液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7 d龄期抗压强度均略微降低,28 d龄期抗压强度提高不明显,抗折强度均有显著提高;在玄武岩纤维和聚合物乳液掺量匹配时,玄武岩纤维增强聚合物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优异的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14.
借助红外光谱、X射线、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剑麻纤维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后化学结构、结晶和热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碱处理能将果胶、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等杂质除去,而结晶度略有降低;剑麻纤维在空气中的热分解大致分为3个阶段进行;各种处理方法均使得剑麻纤维的热稳定性提高,其中以碱处理提高幅度为最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弯拉应变作为剑麻纤维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评价指标,考察了剑麻纤维长度及其掺量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 同时,对剑麻纤维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在剑麻纤维掺量为0. 3%条件下,纤维长度能够明显影响弯拉应变值;其中6 mm长的剑麻纤维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弯拉应变值比不掺加剑麻纤维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增幅高达123%. 在剑麻纤维长度为6 mm的条件下,弯拉应变值随着剑麻纤维掺量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0.3%掺量的剑麻纤维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改善效果最为突出. 此外,剑麻纤维的添加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和水稳定性能均有一定程度提升.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些年来建筑混凝土用料需求增长导致出现河砂被过度开采从而出现自然恢复率小于利用率的现象,而海水中存在的海砂自然成为了河砂的替代品.对淡化海砂后形成水泥砂浆与普通河砂砂浆进行对比,在力学性能的抗压与抗折强度以及抗渗性、抗硫酸盐腐蚀性及抗冻融性等耐久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8 d养护期条件下,随着海砂代替河砂所...  相似文献   

17.
18.
《焦作工学院学报》2016,(5):713-718
采用天然珊瑚碎屑作为粗骨料,研究在水灰比为0.4的条件下不同掺量的碳纤维、聚丙烯纤维和剑麻纤维珊瑚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指标。试验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珊瑚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总体来看,最优碳纤维掺量为2 kg/m3,最优聚丙烯纤维掺量也是2 kg/m3,最优剑麻纤维掺量为4.5kg/m3。当掺入纤维过量时,珊瑚混凝土分散性降低,从而增加浆体薄弱界面,无法发挥其增强、增韧的效应反而使其强度有所下降。纤维材料能明显改善珊瑚混凝土的脆性,增加韧性,使其抗折性能显著提高,改变珊瑚混凝土的破坏形态,试件破坏时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聚甲醛(POM)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折性能展开研究。以PP纤维增强的混凝土作为对比,研究不同 掺量和不同长度的POM/PP纤维对增强混凝土的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mm长的POM纤维在0.6kg/m3掺量 时抗折性能最好,6mm长的PP纤维在1.2 kg/m3掺量时抗折性能最好。POM纤维掺量在0.9 kg/m3时,6mm和12mm长的 POM纤维增强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折性能,PP纤维掺量在1.3 kg/m3时,同样在6mm和12mm长的PP纤维增强的混 凝土具有较好的抗折性能。不同长度的POM纤维等量混掺增强的混凝土,以3mm和6mm混掺增强的混凝土抗折性最 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