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湖南金矿自然金成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招掖金矿带成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明宝 《黄金》1989,10(7):5-9
  相似文献   

4.
自然金的富集方法及它与金合金的成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大中  郑若锋 《黄金》1993,14(10):55-58,61
本文概述了自然金的分离富集方法,论述了自然金及金合金中成色测定的意义,探讨和推荐了它们的成色测定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6.
老王寨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系统研究表明:矿床中发育NaCl-H2O包裹体和CO2-H2O包裹体;初始流体为高温高压流体,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温度、盐度、压力和侵位深度均逐步降低;到了主成矿阶段,侵位3.00km,含矿流体演变为具有中低温压、低盐度密度的特征。综合研究表明,伴随由初始地幔流体的高温熔浆性质向低温热液性质演变,这种演变是由初始含矿地幔流体与地壳岩石相互作用,引发交代蚀变,导致壳幔物质相互作用与混染成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台金矿含矿构造带的构造演化过程与剪切带演化过程中的金成矿研究,结果表明,深层韧性剪切作用在早中海西期形成糜棱岩带——容矿构造带(当期金迁出)、晚海西期和印支期(重要的成矿时期)提供含金热液,燕山期以后对金成矿的作用不明显。印支期,侵入作用为金成矿提供大量热液,对金进一步富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剪切带与金矿成矿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剪切带是发育在地壳内部的一条线性高应变带,20多年来,与之有关的金矿成矿的研究成果颇丰,我们从剪切带与金矿的时间、空间、元素迁移富集、矿化蚀变类型、成矿动力学等五个方面概略介绍相关研究成果,以期引起业内同行对剪切带与金矿关系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朱林西金矿床是金山金矿田内第四大金矿床。该矿床成矿阶段分为4个阶段,硫化物-铁镁碳酸盐阶段为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含金石英脉中含有气液二相水溶液包裹体(Ⅰ型)和纯液相包裹体(Ⅱ型)2种类型。测温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温度约为204℃~328℃,盐度为2.63%~9.97%,pH值为5.84,Eh值为0.17 V,反映矿床形成于中温、弱酸性、氧化环境。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δD为-79.3‰~-61.9‰,δ~(18)O_(H_2O)为-0.2‰~1.0‰,成矿流体属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产物。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促进了金的再次富集与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0.
自然金的标型及成色特征在金矿床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梁俊红  刘海波 《黄金》2000,21(12):1-5
文中主要对自然金的标型特征和金的成色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自然金一般物理化学特征、形态和粒度标型特征产生的原因,及其在不同矿床中的表现。金矿床中金的成色与矿床的成因、成矿时代、成矿深度、成矿流体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金矿床中金成色的大量统计揭示出中酸性岩浆活动对金成色有重要影响,并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即未受后期中酸性岩浆作用和/或混合岩化影响的金矿床有最高和最稳定的金成色;与后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和/或混合岩化有关的金矿床金成色趋于降低,变化范围也增大;而与火山——次火山作用有关的金矿床具有最低的平均金成色和最大的变化幅度。金矿黄铁矿中的Au/Ag比值也呈现类似的特征。本文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以往提出的影响金成色的其它因素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饰品金中成色的无损检验方法,探讨了其准确性、可靠性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黄金饰品成色检验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文长  徐厚玲 《黄金》1996,17(6):49-53
本文对黄金饰品中成色的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适用性及有关注意问题进行评述,建议加强我国黄金饰品检验市场的管理,制定公证检验方法及检验方法标准的统一、市售成色标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邹公明  李良  李世金  刘长征 《黄金》2013,34(3):22-26
小燕子沟金矿为近些年在川陕甘金三角地区发现的一处中小型金矿床,产在一大型韧性剪切带中,围岩为碧口群地层。矿体严格受断裂控制,按照矿石自然类型,可进一步划分为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流体包裹体以气液二相包裹体为主,还有部分纯液相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气液二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峰值为180~300℃,盐度w(NaCl)峰值为2%~5%,密度峰值为0.80~0.95 g/cm3,具有中温、低盐度、低密度的特征。估算成矿压力为50~80 MPa,成矿深度约为5.5~7.5 km。据盐-温图成矿流体的盐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升高,在180~220℃温度区间内,原始流体发生了减压沸腾,导致矿质卸载沉淀。  相似文献   

15.
辽宁清原王家大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烨  孙丰月  张雅静  马芳芳 《黄金》2011,32(10):17-22
辽宁清原王家大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清原花岗-绿岩地体内,矿体为石英脉型;控矿构造为NEE向浑河断裂和NW向苏子河断裂,控矿岩体为中生代南口前岩体;成矿动力学背景为中生代碰撞造山过程的挤压-伸展转换期.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包裹体以气液二相为主,成矿流体属于NaCI-H2O体系类型.成矿流体具有中等盐度(w(Na...  相似文献   

16.
黔东同古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攀  叶俊  余大龙 《黄金》2005,26(10):7-10
黔东同古金矿床产于元古界下江群浅变质岩系中,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矿体划分为层间脉型、破碎带型和网脉型3种类型,矿石贫硫化物。通过对同古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成分、氢氧同位素及包裹体CO2的碳同位素特征研究分析,认为同古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是以大气降水为主的富含CO2的弱酸、弱还原混合地热流体。  相似文献   

17.
张佳楠  王力 《黄金》2012,33(6):17-21
辽宁东五家子金矿床产于太古代变质岩内断裂构造之中,矿脉严格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对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发育,主要发育气液二相和少量单液相包裹体两种类型,成矿流体为H2O-NaCl体系;并具有低盐度(7.59%~10.87%)、低密度(0.94~0.98 g/cm3)的特点;成矿温度为151.4~201.3℃,成矿最低压力为14.3~21.0 MPa,成矿最低深度为1.43~2.10 km。结合矿石黄铁矿样品中硫同位素分析结果,其变化范围较窄,为1.91‰~2.54‰,平均值为2.24‰,均一化程度较高,接近陨石硫。分析认为,成矿物质可能来自深部(上地幔),含矿热液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汇聚于一定的断裂构造空间,因降温、减压而导致成矿物质沉淀富集成矿,最终确定矿床成因类型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低温热液脉状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黄陵背斜中南部的月亮包金矿床赋存于三斗坪岩体英云闪长岩(794 Ma)中,矿体主要受北北西向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矿床形成经历了成矿前金初步富集、热液成矿作用、金次生富集3个成矿作用过程.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热力学及拉曼光谱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总体属中-低温、中-低盐度且含有有机质的H2O-NaCl-CO2 (CH4)体系类型.通过研究并综合分析前人资料初步认为:脆-韧性复合剪切带为其控矿构造;岩浆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基性岩墙群侵位引起的加热升温作用配合挤压向伸展转换过程中压力突然释放,是引起成矿流体沸腾和成矿的重要因素;丰富的H2O、CO2、 CH4等挥发组分是该区成矿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三道湾子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道湾子金矿床是一个与偏碱性岩有关的含碲化物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矿体赋存于侏罗系上统塔木兰沟组中基性、偏碱性粗安岩、粗安质火山角砾岩中。矿石类型主要为贫硫石英脉型,矿石矿物主要由碲金矿、碲金银矿、碲银矿、针碲金银矿和斜方碲金矿等组成。矿区内发育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和萤石化等矿化蚀变,典型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蚀变组合。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二相及少量单液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属H2O-NaCl体系;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30~270℃;盐度大多小于3%,密度集中在0.68~0.88 g/cm3,成矿流体属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体系;成矿深度平均为1.73 km,属浅成低温环境;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流体δD为-110‰~-85‰,平均-95.8‰,δ18 O水为-14.3‰~-8.7‰,均值为-11.1‰,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根据矿床低硫富碲特点、矿物组合、矿化蚀变组合及流体特征,进一步确定三道湾子金矿床为与偏碱性岩有关的含碲化物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