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怪味麻酱汁     
牛翔 《四川烹饪》2006,(8):21-21
前不久,笔者自配了十余种不同味型的麻酱味汁,分别用于菜肴的调味。近日,我突发奇想地把自己调的那些麻酱味汁混合在一起,结果又调出了一种新味麻酱汁。而且味道还非同一般。后来,我试着将其来了一番复制,于是就有了这种“怪味麻酱汁”。这里我就把它的调法结合菜例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试制。  相似文献   

2.
唐华 《四川烹饪》2002,(8):24-24
在菜肴的诸多种味型中,有一种味型带有浓烈的辛辣刺鼻味道,这就是“芥末味”。常见的芥末味菜肴有芥末肚丝、芥末鱼肚、芥末鸭掌以及日本料理中的刺身等等。芥末味菜肴主要是用带有芥末味的调料制作而成的。笔者在多年的烹饪实践中,接触到多种中餐和西餐常用的芥末味调料,这里我把它们归纳整理介绍如下,供事厨者参考。1.辣根辣根又名西洋山嵛菜,俗称马萝卜,为十字花科植物辣根的块茎。辣根的外皮较厚,其肉质呈黄白色,带有强烈的类似芥末的辛辣味。在西餐和日本料理中,辣根是常用的芥末味调料,它可以直接制成辣根酱或辣根少司,…  相似文献   

3.
陈清华 《四川烹饪》2002,(11):19-19
避风塘菜肴起源于香港,自上世纪90年代传入内地以来,便以其色泽金黄、口感松脆、蒜香浓郁等特点受到食客的欢迎,以至于很短时间内便风靡祖国各地。随着避风塘菜肴的流行,不少厨师又尝试着对避风塘菜肴进行改进和创新。不久前,笔者结合川菜的烹饪方法和味型,创制出了几种新的避风塘味料。这些味料既保留了避风塘菜肴的基本风味特色,又使其增添了新的内涵。下面,笔者就把这几种味料的制作方法分别做些介绍。家常避风塘味料原料:椰茸150克泡辣椒末30克油酥豆豉末5克油酥蒜米50克油酥碎花仁25克葱花10克精盐、味精、鸡精…  相似文献   

4.
罗刚 《四川烹饪》2003,(1):35-35
五谷粉味料是笔者受红粉味料和避风塘味料的启发而创制出来的。它是将玉米、黄豆、大米、高粱、小麦等五谷杂粮炒至酥香后,再磨成粉末,然后加入其它调味料拌和均匀而成。这种味料有一种特殊的香味,风味十分独特,适合制作油炸类、干煸类菜肴,成菜后多为麻辣味型。下面,笔者就把五谷粉味料的制法及其菜例介绍给大家。五谷粉味料的制法原料:玉米500克黄豆750克大米500克高粱米300克小麦300克花生仁500克核桃仁300克熟芝麻50克椰茸100克面包糠300克辣椒面50克花椒面20克咖喱粉30克王守义十三香10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厨师朋友们用不同的调味料调出了不同风味的复合酱料和味汁,他们用这些酱料和味汁烹制的菜肴,很受广大食客的喜爱。近日,笔者也新配制了一种颇具特色的“豉椒香辣味汁”,并且还用这种味汁创出了系列豉椒香辣菜肴。  相似文献   

6.
钟萍 《四川烹饪》2006,(8):20-20
夏秋之际,正是凉菜大显身手之时,而一些凉菜味型的变化,又常常体现在蘸酱中。这里,笔者就来介绍四种自配的凉菜蘸酱,以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7.
葡萄酒除了直接饮用以外,还被广泛地运用于烹调。最近,笔者就用葡萄酒调出的三种味汁制作菜肴,成菜不仪保留了葡萄酒的香味,还带有一种特殊的风味。  相似文献   

8.
新红油味汁     
最近,我琢磨出了一种新型复合红油味汁,用它来拌制凉菜,不仅味感更丰富,而且还可以批量预制,分次使用。  相似文献   

9.
味之变奏曲     
古人云:鼎中之变,在于调味。作为中国莱肴,其要素为色、香、味、形、器、韵,但是犹以味为之重要。菜因味而香浓,菜因味而喜食,菜因味而丰富,莱因味而传播.菜系的形成也往往是味的汇总和交融。中国莱肴的色、香、味、形、器是世界公认的,而其神奇之处正是味的变化多端,味是中国菜的灵魂。在漫长的烹调历史发展中,经过众多大师的艰苦努力,巧妙运用成、甜、酸、辣、苦5种基本味,调和成不同味型,为中国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犹如中国古代之乐器,用宫商角征羽奏出的美妙乐章:犹如美食之园,  相似文献   

10.
味型是不同风味菜肴本质特征的类别划分,比如家常味是以咸鲜微辣为主要特色的,而麻辣味则是以麻辣味厚著称。怪味、鱼香和其他味型,都有自己独特的口感和个性特色。在川菜早年规范的24种味型当中,每种味型都有自己的本质特征,而各自本质上的区别又主要反映在味感上。我们知道,造成这种味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不同的调味料及其烹制方法,于是滋味各异的味道就在烹调过程中产生了。后来,专家学者们把一些味道相似、风味相近的菜式进行了归纳分类,这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不同味型。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餐饮业蓬勃发展,新款调料也层出不穷。厨师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各种调料的特点,把它们重新组合加工制成多种复合味型的味汁,再运用到烹调中去,这样就能给菜肴带来全新的口味。笔者根据自己在各酒店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运用多种调料,调配出了一种既简捷又实用的铁板味汁。如果用这种事先调配好的铁板味汁做菜,既能加快出菜的速度,又能保证成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我最近尝试创出了一种很特殊的味型——茶椒味型,不过调制该味型前,必须先按后面我介绍的方式制出茶椒粉。  相似文献   

13.
田晓 《四川烹饪》2005,(8):11-13
说到川菜的味道,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麻辣味,这是因为麻辣味是川菜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味型。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在传统的老醋花生味汁调配的基础上,又开始尝试改良,具体说就是分别添加了大红浙醋、蚝油、番茄沙司、甜面酱等以后,又调制出了一系列的新味汁,这里我们姑且称它们为“二代味汁”或“延伸味汁”。  相似文献   

15.
国平  牛翔 《四川烹饪》2005,(9):28-29
提前以多种味料调配出酱味汁,以方便烹调中随时用,这既可保证菜肴出品味道一致,又能加快上菜的速度。这里,我就推荐几种内配的酱味汁,若渎者朋友有兴趣,不妨试试看。  相似文献   

16.
4.1 应该根据原料本身的味型来确定。每一种原料都有它的性和味,物性难改,人们在选择食物时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选择物性的凉或暖。同时,应该根据原料本身具备的味型来确定菜肴的最终口味。中式菜肴讲究本味论,尤其以江苏菜为代表的一些地方菜肴注重原汁原味,其实就是遵循原料本味的范例!用果蔬调味也一样,必须首先看这种原料是否适合用果蔬调味。果蔬调味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大都取用其酸味、甜味、苦味来参与菜肴调味,这也是由果蔬原料所含的成分决定的;那么,我们在用果蔬调味时所选用的原料也应适合调制成酸味、甜味或苦味等味型,这样才不会发生原料本味和所要调制的味型之间的抵触,发生变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味是中国烹饪的灵魂,基本味又是调味的基础,只有掌握基本味的性质和特征,才能在烹调中灵活运用各种调味品和调味手段,烹制出味美适口的名馔佳肴。  相似文献   

18.
田晓 《四川烹饪》2005,(6):25-26
酸辣味是各大菜系比较常见的一种复合味型,它具有醇酸带辣、咸鲜宜口、味感清爽等特点,适用于冷热菜式的制作。酸辣味菜肴,食之能促进食欲、开胃醒酒,因此每年夏季来临之时,各餐厅的厨师都喜欢在这酸辣味上做文章。那么,怎样才能烹制出酸辣味菜肴呢?关键还在于调好酸辣味。这里,我们不妨全面认识一下酸辣味。俗话说:盐咸醋才酸。酸辣味虽然主要由酸味原料和辣味原料调制而成,  相似文献   

19.
崇宇 《四川烹饪》1996,(1):48-48
近几年来,《四川烹饪》连载了黄文毅先生关于“味型谈”的系列文章。此举为整理总结烹饪之“调”有显著贡献。然而遍读十余篇文章,喜爱之余,又觉现今烹饪术语的规范程度还亟待提高。 黄文毅先生十余篇文章,题目皆为“某某味型”,而文中却常将该“味型”谓为“某某味”。由此足见作者对复合味与复合味型的称谓,是混为一谈的。这也难怪,被誉为“集大成”的《中国烹饪百科全书》,第548页谈及调味时,在“复合味”一栏中也有“……味型种类很多,常用的有①酸甜味②甜咸味……”。同样,刘自华先生编撰《川菜烹饪指南》一书中之“调味篇”,对复合味与复合味型的称谓也是任意摇摆,不予区分的。比如,书中第53页和第91页分别有:“姜汁味型是川菜中较为普遍的一种菜肴口味。”“麻辣味是川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味型。”再翻看其他烹饪书籍,《中国烹饪学概论》熊四智教授在述说川菜系“味在四川”之誉时,罗列了自“家常味型”至“咸甜味  相似文献   

20.
甜酸味是复合味型中非常典型的味型之一,它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在甜酸味中,除了我们经常调制的“糖醋”味外,还有“荔枝”、“茄汁、“橙汁”、“山楂”等甜酸味。但即使只是“糖醋”味,也会因地区不同、人们的口味习惯不一样,而甜酸的程度和比例各异。甜酸味在烹饪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它既可作为炒菜、滑熘菜、炸熘菜以及凉菜卤汁的味型,也可作为煎炸菜、烧烤菜的佐味调料。 一、各种调味料在甜酸味中的作用和影响 在介绍甜酸味的调制方法前,应首先了解甜味和酸味在调制过程中的味觉关系,以及其它辅助调味料在味型中的作用和影响,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