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硝化段菌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硝化段菌相分析上海焦化厂酚、氰废水生物脱氮处理工艺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其反硝化段不仅具有生物脱氮的功能,且可使一些在传统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不易被降解的有机物(如吡啶、吲哚、喹啉等)较好地得到降解。为探明其降解机理,对反硝化段填料床生...  相似文献   

2.
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煤气废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煤气废水的特点,提出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处理煤气废水新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与常规生物脱氮工艺相比,污染物负荷能力增加,需氧量和碳源需要量减少,反硝化效率明显提高,可提高总氮去除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前置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亚硝化生物滤池的组合工艺,对高氨氮焦化废水进行脱氮研究,利用亚硝化生物滤池回流液中的亚硝酸盐氮与废水中的氨氮进行反应,以达到脱氮的目的,同时考察了HRT、回流比、DO浓度、p H值等参数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废水中的氨氮和COD浓度分别为(100~120)、(60~80)mg/L时,控制厌氧氨氧化段混合进水的p H值为8.0、HRT为30 h,亚硝化段出口DO浓度为0.6~1.0 mg/L,回流比为300%,对废水的脱氮率可稳定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6)
本文主要论述了生物脱氮工艺处理盐废水主要策略、微生物机体调节渗透压机制、以及相容性溶质的作用机理。其中相容性溶质策略在目前来看最为经济有效。研究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工艺运用相容性溶质处理含盐有机废水对于拓展生物脱氮工艺的实际应用领域具有的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焦化高氨废水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焦化废水的中试结果表明,进水COD、NH4^ -N、TN和酚的浓度分别为1201.6、510.4、540.1和110.4mg/L时,出水COD、NH4^ -N、TN和酚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97.1、14.2、181.5和0.4mg/L,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83.6%、97.2%、66.4%和99.6%。与常规生物脱氮工艺相比,该工艺氨氮负荷高,在较低的C/N值条件下可使TN去除率提高。  相似文献   

6.
内循环A/O生物脱氮处理煤气废水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气废水采用内循环A/O生物脱氮工艺处理效果好,HRT短,COD、NH3-N均能达到排放标准。通过试验和生产性运行,从硝化池氮形态,AO段功能,碳源、碱度和pH等因素,探讨该工艺的降解性能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分段进水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21  
系统阐述了分段进水的生物除磷脱氮新工艺的发展情况、工艺特性和应用前景,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并对一些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氨氮废水,特别是高浓度的氨氮废水来源、成分复杂,可生化性较差,浓度波动幅度大,使得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脱氮效果不佳。其中尤其以焦化废水更为突出,焦化废水中含有大量酚、氰、油、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COD浓度可达3000~6500mg/l、氨氮在300~1500mg/l左右。  相似文献   

9.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全程硝化工艺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研究,开发了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全程硝化(O1/A/O2)生物脱氮新工艺并用于焦化废水的处理.控制温度为(35±1)℃、DO为2.0~3.0mg/L,第一级好氧连续流生物膜反应器在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还实现了短程硝化.考察了HRT、DO和容积负荷对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氨氮容积负荷为0.13~0.22gNH4+-N/(L·d)时,连续流反应器能实现短程硝化并有效去除氨氮.通过控制一级好氧反应器的工艺参数,为厌氧反应器实现厌氧氨氧化(ANAMMOX)创造条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4℃、pH值为7.5~8.5、HRT为33 h的条件下,经过115 d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进水氨氮、亚硝态氮浓度分别为80和90 mg/L左右、总氮负荷为160 mg/(L·d)时,对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86%和98%,对总氮的去除率为75%.最后在二级好氧反应器实现氨氮的全程硝化,进一步去除焦化废水中残留的氨氯、亚硝态氮和有机物.O1/A/O2工艺能有效去除焦化废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等污染物,正常运行条件下的出水氨氮<15 mg/L、亚硝态氮<1.0 mg/L,COD降至124~186 mg/L,出水水质优于A/O生物脱氮工艺的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0.
焦化废水是一种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之一。虽然国内报道了不少采用A_1-A_2/O工艺和A_2/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但是由于试验水质的不同、所用反应器结构各异、操作条件的差异等因素,严重影响了这两种脱氮工艺的可比性。对A_1-A_2/O工艺和A_2/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比较试验研究,国内报道也尚少。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方面的研究进展,具体阐述了生物滤池硝化一反硝化工艺的影响因素、短程脱氮、除磷以及同步脱氮除磷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指出,进一步改进与优化滤池工艺及提高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果是今后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生物脱氮技术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相比,具有节省碳源、减少曝气量、可实现单级生物脱氮等优点,故近年来受到水处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水处理工艺,发展十分迅速。本文介绍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的工艺原理以及工艺特点,主要总结了国内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在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指出了该项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3.
MBR组合工艺脱氮除磷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常规MBR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尽管可以获得较低SS的出水,但对氮、磷的去除却很难达到愈来愈严格的排放要求,因此强化MBR工艺生物段的脱氮除磷功能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分析了MBR脱氮除磷的潜力,介绍了各种MBR组合工艺脱氮除磷的原理、特点及处理效果,探讨了MBR组合工艺脱氮除磷的研究方向,认为微生物学机理、强化内源反硝化及膜污染控制等是其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悬浮填料生物系统处理炼油废水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提高A/O工艺的脱氮效果,采用悬浮填料生物系统来处理炼油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当装填30%反应器容积的悬浮填料、进水NH3-N和COD分别为54~75mg/L和420~57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4h时,对NH3-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6%和88%以上,出水水质达到了排放标准。此外,在悬浮填料曝气池中还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短程反硝化是基于全程反硝化发展而来的新型脱氮工艺,通常指在微生物作用下仅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的生物过程,可为厌氧氨氧化技术提供稳定的亚硝酸盐作为反应基质,实现废水高效低耗脱氮,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聚焦于短程反硝化生物过程及工艺,就其生物过程特性、亚硝酸盐积累机制、功能微生物、耦合工艺、反应装置及关键参数等进行系统综述,并简要探讨了短程反硝化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该工艺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西南给排水》2010,32(3):35-35
焦化废水脱氮采用的方法有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等。近几年来.尽管许多科研部门对焦化废水作了大量研究.也开发了多种焦化废水处理技术。但焦化废水处理的生产实践表明.生物化学法用于焦化污水处理是一种较理想的处理方法。各焦化厂废水处理大多采用硝化一反硝化(A/O)工艺,只有少数焦化厂采用O/A/O或A/O-O等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7.
采用除油/生物处理/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经过近一年的实际运行表明,该工艺在进水COD浓度为1500~7000mg/L、NH3-N浓度为300~3000mg/L的条件下,对COD去除率〉95%、出水NH3-N稳定在10mg/L以下(去除率〉98%),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生物脱氮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娟  张传义 《山西建筑》2011,37(4):112-114
结合生物脱氮机理,介绍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等新的生物脱氮技术的机理、影响因素、代表工艺及其技术特点,指出这些技术都具有经济、高效、低耗的优势,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物脱氮工艺。  相似文献   

19.
包钢西区焦化厂焦化废水处理工程采用强化生物脱碳脱氮(QWSTN)工艺,对该工艺去除焦化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抗冲击能力强,运行稳定,出水各项污染物指标均达到了《炼焦化学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  相似文献   

20.
单级生物脱氮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综述了在一个反应器中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的单级生物脱氮技术的进展,对活性污泥、生物膜和固定化细胞等单级生物脱氮工艺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