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城市规划手段促进公众健康是营建"健康城市"的重要途径。寒地城市特殊的气候条件对城市环境、居民身心健康与行为活动方式具有特殊影响。以"冬季公众健康"为视角,通过分析寒地气候对冬季公众健康的影响及寒地城市空间规划对冬季公众健康的作用方式,形成以积极保护和主动干预为作用途径的寒地城市空间规划思路,提出以增强冬季户外环境的安全舒适性、改善冬季视觉环境的愉悦度,以及促进居民冬季交往健身活动等为导向的规划策略,旨在实现促进寒地城市冬季公众健康的目标,进一步提升寒地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推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健康城市战略背景下,以“城市系统健康”和“人健康”为核心的整体研究范式是健康城市规划的核心议题,预防、预测为主的主动式健康干预成为重要新趋向。为此,本文立足于城乡规划的干预-约束职能,关注城市空间环境对公共健康的主动式干预作用,提出健康城市主动式规划干预概念分析框架,从健康风险评估及优化、公共健康资源合理配置和健康生活方式引领3方面提出规划思路。旨在获取城市空间环境对健康城市建设的最优效益,采取适应规避、合理分配和引导的规划思路实现超前干预,将对健康城市社会组织建构、利益相关者参与和战略制定的思考转译为切实可操作的规划策略,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对公共健康的干预落地实效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规划建设目标已经由追求建设速度转向建设品质,健康城市为目标导向的城市规划应运而生。健康城市包含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多个层面,而道路交通网络作为城市的骨架,是实现健康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中新生态城是以建设生态环境健康为发展目标的城市新区,选取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居民出行方式的调研,对生态城的绿色交通规划进行分析,寻求规划的优点和不足,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现存的问题提出改善策略,以期为实现健康城市发展目标的城市提供更加完善的绿色交通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4.
北美都市区建成环境与公共健康关系的研究述评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显著改变了城市建成环境的特征,带来居民体力活动缺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肥胖、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增加。建成环境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在空间上的反映,是影响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的重要载体。从建成环境规划与优化的视角来鼓励公众体力活动、提升健康水平,成为国外城市规划新的理念。北美都市区对"建成环境—公共健康"互动关系的研究已有丰富成果,并实施应对健康问题的体力活动建议导则与建成环境规划设计策略。研究重点论述土地利用、交通系统等建成环境因素对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影响作用机制,进而借鉴北美都市区的公共健康问题的规划应对,为缓解我国城市健康问题和推进健康城市建成环境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健康城市"是当前国际上兴起的城市营建理念,它以人的身心健康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本文基于这一独特视角针对加拿大城市中慢行环境的营建进行了分析。加拿大城市以"健康城市"理念为出发点,以整合城市慢行空间和提升城市健康水平为目标。据此本文对中国健康城市的建设提出了完善慢行系统所应采取的规划策略,从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翅 《风景园林》2020,27(8):114-119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成为备受关注的城市重要问题,引发了对如何提升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建设质量的进一步思考。回顾公共健康与城市空间规划布局的密切关系,探讨人居环境建设的"健康城市"和"韧性城市"理念,提出了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四大空间规划策略:1)以城市与区域的国土整体空间评价为基础,构建区域冗余空间与韧性应对;2)建立以城市公园绿地、通风廊道、社区公共空间为核心的开放空间体系;3)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设施,加强公共卫生的应急准备和规划;4)完善信息数据交互平台,构建基于社区的应急管理模式。从区域、城市、社区3个层级提出了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规划策略体系,并提出重视社区层面的规划与管理,加强社区责任规划师制度,与社区居民共同塑造健康、安全、可持续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当前高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转变带来了新的城市公共健康问题。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作为城市建成空间重要的设计者,可引导"健康城市"计划;通过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促进跨学科、跨部门与跨行业的协同合作,在设计决策中以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使建成环境能够促进城市居民日常体力活动的增加,减少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病率。研究重点介绍纽约市的《公共健康空间设计导则》的策略内容、循证策略体系的生成及跨部门协调与社会参与产生的影响力三方面内容,为中国公共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初是韩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分水岭,自此韩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开始从政府主导的大拆大建方式转向以居民为主角、建设共同体的"社区营造"和"居民参与型城市再生"时代。文章探讨了"居民参与型城市再生"项目在韩国首尔的发展演变、居民参与特点和参与主体构成等,并在解析项目定义、特征、现状与类别的基础上,以首尔长寿村为例剖析了城市再生项目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及策略,以期为当前中国城市更新中的居民参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到2020年,中国许多城市将步入城市化中后期,面临向以居民活动为中心的城市空间功能组织方式转型的强烈诉求。以南京市为例,借助新浪微博获取海量签到数据,从居民活动这一社会化的视角,再探究旧有的城市空间功能组织方式。着眼于城市空间结构、土地使用、场所分布与居民活动的互塑关系,提出促使边界明确、分区功能相对单一的旧有规划方式向混合用地、功能灵活的社会规划转变的新思路。并基于小尺度的街区空间开展实际操作尝试,以期为城市规划中混合用地的类型组合、设施布局等方案拟订提供新的方法支撑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6,(8)
21世纪初是韩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分水岭,自此韩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开始从政府主导的大拆大建方式转向以居民为主角、建设共同体的"社区营造"和"居民参与型城市再生"时代。文章探讨了"居民参与型城市再生"项目在韩国首尔的发展演变、居民参与特点和参与主体构成等,并在解析项目定义、特征、现状与类别的基础上,以首尔长寿村为例剖析了城市再生项目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及策略,以期为当前中国城市更新中的居民参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于寒秀  谷欣雯  王美玲  朱静  杨晶 《城市住宅》2021,28(10):140-142
国外从居民健康视角进行的健康街道规划设计未能回应当代普遍出现的问题,在我国"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健康城市的研究背景下,对于公共健康与街道空间之间关系的探索逐渐深入.为此,以公共健康为切入点,围绕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街道提出4种健康街道的概念模型,即交往型健康街道、通行型健康街道、休憩型健康街道、休闲型健康街道.在探究街道空间设计内涵的实践中,以三亚市商品街街道为例,对建筑前空间、非机动车道、缓冲休息区、机动车道、停车空间(停车场)设置提出5种规划构想.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5年武汉市居民"脑卒中"疾病数据,运用空间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城市高密度居住环境对居民脑卒中的影响。实证表明,中国城市高密度居住环境对居民罹患脑卒中具有显著影响,城市中心区已经成为脑卒中的高患病风险区域。城市建成环境要素中的人口净密度、居住用地密度、建筑密度与居民脑卒中风险显著正相关;社区医院、公园、快餐店、公交车站等设施的可达性对居民脑卒中有显著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城市建成环境通过自然环境、居民体力活动、饮食习惯和社会资本等因素,对居民脑卒中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认为,在中国健康城市规划中,应降低城市中心人口净密度与建筑密度、引导老年人口向外疏解、完善街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主动干预高密度居住环境下居民脑卒中风险。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转变为以生活空间为导向、智慧化、人本化的模式。寒地城市由于特殊的气候及地域条件,冬季冰封期长,气候严寒,因而季节对居民的时空间行为的影响尤为显著。文章以沈阳市为例,以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从微观个体角度研究人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采用Arc GS、网络抓取I POI数据等方法分析居民日常通勤、通学、购物和休闲等行为的时空间分布特征,构建不同季节的居民生活圈,并从市区级、社区级两个层面提出规划应对策略,为寒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时空间配置和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马艺槿  蒋雨琦  方殷 《城市建筑》2023,(15):150-154+183
作为城市规划与建设在空间上的反映,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是影响居民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和健康的重要载体,探究建成环境对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影响机理,对建设健康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体力活动的中介效应视角,建立回归模型,探究城市多样化建成环境与居民健康水平的联系,甄别显著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建成环境因素及其影响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1)合理的交通线路及站点规划能鼓励居民的公共交通出行,增加居民的体力活动;(2)城市空间的绿化程度影响居民的体力活动时间,在绿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居民体力活动意愿更高;(3)建筑设计会对居民体力活动需求及意愿产生一定影响;(4)城市建筑密度影响居民体力活动频率,应设置合理的建筑密度。  相似文献   

15.
健康城市规划路径与要素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日益获得关注,一方面城市环境问题突显,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因工业化造成的空气污染等;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对身心健康的诉求,需要物质空间支撑生活品质的提升。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的文献研究,明确健康城市规划中重要的空间要素,分析不同路径下各类空间要素与健康的相关性。基于减少污染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和促进锻炼两种路径,从土地使用、空间形态、道路交通、绿地及开放空间四方面阐述各规划要素与公共健康的关联,以期为健康城市规划和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城市生态系统特征,选取 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维持生态系统的 服务功能、对人类健康的影响5个要素、30 项指标,构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 系,并将健康评价指标转换为城市规划策略 指标,构建了一套分层次、分系统的规划响 应策略,实现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城 乡规划实践技术的衔接,为通过规划调控、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与 方法。以新疆库车县为对象对该方法进行了 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信可行。  相似文献   

17.
自从城市这一概念出现以来,健康和卫生问题就成了城市的核心内容。每一次爆发的传染病(雅典大瘟疫、霍乱、黄热病等)往往都对城市建设的重大变革有所影响。城市健康关系到全体居民,流行疾病等对人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健康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现城市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就以健康溧水建设发展规划为例,对健康城市规划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小区生活空间是影响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场所.现阶段,国内城市老旧小区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居民健康水平受到影响.文章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东区住宅为例,采用现场调研方式,总结影响该小区人群健康的消极因素,绘制小区现状问题图、居民健康需求图,同时,为构建更新设计策略提供基础.从建筑立面、景观配套、交通空间和室外活动空间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19.
袁青  孟久琦  冷红 《城市规划》2021,45(3):71-80
气候变化通过多种途径威胁城市居民的健康,导致突发致命风险、慢性非传染病风险、传染病风险和心理健康风险等4种类型的健康风险。城市空间要素对于气候变化导致的居民健康风险起着重要影响作用,本文建立"气候变化-空间要素-健康风险"关系框架,提出规划理念应从规划目标和服务主体方面积极转变,以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居民健康风险,进一步提出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并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阶段将健康风险评估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直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主动反思城市规划的初心、内核与未来,是城市规划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社会担当。文章通过简析城市规划和公共卫生学科的百年分合历程,结合我国"健康城市"规划发展,指出我国城市规划本体的缺陷所在及嬗变方向,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人"与空间、学科融合和技术平台3个方面构建"城市可防疫空间体系",以期提升"城市防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