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孔镗削中镗杆直径对螺旋沟影响的模型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深孔镗削螺旋沟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对深孔镗削加工过程中镗杆直径对振动及螺旋沟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力学建模,并通过试验研究了增大镗杆直径对减小振动和抑制螺旋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深孔镗削加工中的颤振问题,设计了一套具有多个细长孔的双镗杆刀具系统结构,通过细长孔阻尼作用,抑制镗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系统的颤振。根据流体力学环形间隙流动以及细长孔阻尼理论,建立双镗杆刀具系统结构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进行数值模拟;利用Fluent软件对双镗杆刀具系统结构的内部流场进行仿真,得出流场域的阻力系数增大;建立镗削过程中的振动模型,运用Simulink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振动时域图,直观显示了切削液流经具有多个细长孔的阻尼通道能有效抑制深孔镗削过程中的颤振。  相似文献   

3.
深孔镗削振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深孔镗削加工过程中自激振动产生的原理,分析加工过程中的切削颤振机理,总结出为避免切削颤振,镗杆应安装的合理角度.  相似文献   

4.
深孔镗削是提高深孔加工精度的一种方法,它能校正己有孔上的缺陷,如圆度误差、直线度误差,从而获得良好的几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深孔镗削的加工方式、运动形式、镗刀的轨迹方程和对镗削的受力分析是深孔镗削加工中各不稳定因素的渊源,在深孔镗削过程中,运用合适的镗削方式可以减小切削系统的振动。针对多刃均布式深孔镗刀,在推镗和拉镗方式下进行受力分析,并利用PRO/E建立镗杆几何模型并生成中性几何文件,通过ANSYS有限元法,计算出推镗和拉镗时镗杆产生的挠度以及最大应力应变曲线,将二者结果进行比较,证明在细长管时拉镗加工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对异形深孔数控镗削工艺进行了设计.在设计中,根据异形深孔零件的结构和尺寸要求,绘制了异形深孔数控镗削工艺系统总体布局图.工艺设备由异形数控镗刀、镗杆、驱动装置、液压缸等组成,由数控系统发出编程指令,控制交流伺服电机运动,通过减速装置控制镗刀和进给拖板,使镗刀实现轴向和径向两轴联动,对异形深孔进行加工.为防止在切削力作用下镗杆弯曲变形,采用液压缸对镗杆进行拉伸,减小镗杆的受力变形.所设计的异形深孔数控镗削工艺适用于长度3 m以内的任意异形深孔,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吸振镗刀杆     
在镗床上,利用平旋盘镗孔操作方便、可靠,但在镗削深孔和孔距大的多孔系工件时,需要在平旋盘上安装较长的镗刀杆。这时,镗刀杆处于悬臂梁状态,加上刀盘导轨的滑动间隙,使镗刀杆在镗削时振动大、稳定性差,从而造成被加工工件的几何精度低、表面粗糙度高,且容易产生扎刀。振动,是影响刀杆工作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利用附加振动来改变刀杆的固有振动频率,是克服镗杆振动的简易有效方法。经多次试验证明,利用图  相似文献   

7.
深孔加工中镗杆的颤振严重影响深孔的表面质量,而切削参数对内置式减振镗杆振动有很大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内置式减振镗杆仿真模型,加载应力载荷;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镗削过程切削参数对内置式减振镗杆刀尖最大振动幅值的影响,得到不同切削参数对内置式单减振镗杆刀尖幅频特性曲线;最后由幅频特性曲线归纳出切削参数对内置式减振镗杆切削状态的影响规律。所得结论为内置式减振镗杆在实际镗削精加工中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飞机起落架300M钢轮轴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00M超高强度钢起落架轮轴深孔零件的性能分析,确定了合理的加工工艺.探讨了刀具振动对镗孔加工的影响,设计了镗杆的结构尺寸,并对镗杆的夹紧装置进行了改装.分析了走刀路径、切削参数对零件表面质量和刀具寿命的影响,通过试验验证,给出了最合理的切削实施方案,为300M钢的深孔镗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深孔内螺纹镗削加工,要使用长径比较大的镗杆,镗杆长径比越大,镗杆就越易变形而产生振动,直接影响内螺纹的加工质量。在刀杆的截面一定的情况下,为了减小镗杆的变形和振动,可以在刀杆靠近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深孔钻镗床上大直径镗头镗削深孔时,抱杆加工生产效率低下和加工深孔直线度差的技术难题,通过增设一个辅助导向体,实现镗杆与工件的相对旋转,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使深孔直线度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深孔镗削过程中,镗杆不可避免产生振动,影响孔的加工质量,为了提高加工质量,本文针对动力减振镗杆建立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研究得出减振器的最优参数,应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和试验验证了理论优化的正确性。通过和普通镗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减振镗杆有效地达到了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2.
镗削加工是机械加工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加工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大型零件的深孔加工过程中。但由于镗削加工的切削区域位于深孔内部,所以机床操作者难以对刀具状态做出准确的判别。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的镗削刀具状态监测方法。通过对镗削过程的振动和声音信号采集,利用振动和声音信号的频域数据训练深度长短时记忆网络,建立了振动和声音信号与镗削刀具状态的映射模型。在深孔镗床上进行了模型测试试验。试验表明:深度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对刀具状态有着较好的预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超声振动深孔镗削试验,研究了超声振动镗削时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对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精密深孔超声振动镗削时的切削机制.  相似文献   

14.
超声检测技术在深孔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孔加工是在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下的加工,其加工过程很不稳定,深孔加工刀具的走偏现象直接影响被加工孔的直线度,有可能造成被加工工件报废,所以在深孔加工过程中的实时检测就显得尤其重要.根据深孔加工系统的特点,本文将超声波测厚原理用于单管内排屑喷吸钻深孔加工在线监测中,通过检测被加工工件壁厚来判断刀具是否走偏,结果表明,该测试装置较好地解决了深孔钻削加工刀具走偏的监测问题.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测厚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孔加工是一种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状态下的加工,其加工过程很不稳定,深孔加工刀具的走偏现象直接影响被加工孔的直线度,造成被加工工件报废,所以在深孔加工过程中的实时检测就显得尤其重要.根据深孔加工系统的特点,将超声波测厚原理用于单管内排屑喷吸钻深孔加工在线监测中,通过检测被加工工件壁厚来判断刀具是否走偏,结果表明,该测试装置较好地解决了深孔钻削加工刀具走偏的监测问题.  相似文献   

16.
深孔的钻削加工过程中,经常生成带状切屑,堵塞在孔内,对加工质量产生影响,特别是经常发生卡钻或断钻事故。如在钻削过程中,对切屑进行周期性断屑,并与负压抽屑装置配合使用,解决了深孔加工过程中断屑排屑困难的问题。设计一种机械式深孔振动钻削装置,对深孔进行振动钻削,可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调整其钻削频率,改变滑块的位置可调整振幅,显著特点是结构简单,振幅与频率调整方便,提高深孔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加工有较高同轴度要求且孔距较长的成组孔时,需要使用如图1所示的镗杆支架用于镗杆的定位和引导,以确保加工出高精度的成组孔。一般情况下,镗杆与机床主轴采用如图2所示的刚性连接的方式,采用此种连接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使镗杆获得较高的传动效能,动力损失小。而此种连接结构的缺点是在加工过程中,必须要确保主轴轴线位置与镗杆支架上的定位孔轴线重合,以避免在镗削过程中产生额外加工应力,而导致镗杆发生“抱死”现象。因此对操作工技能、工件及夹具的校正、加工过程中的精度控制要求较高,针对刚性连接方式存在的不足,本文介绍一种镗杆与主轴的柔性连接系统,可以有效克服刚性连接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镗削加工是机械加工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加工手段,被广泛应用与大型零件的深孔加工过程中。但是,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难加工材料被应用到大型深孔零件制造中,镗削加工过程中的刀具崩刃、后刀面磨损严重等问题出现的概率也越来越高,严重影响正常加工。本文对不同几何参数的镗刀片进行了建模。并运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对这些不同几何参数的刀具分别进行了镗削过程的仿真,分析了刀具主偏角和后角对工件表面应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以及切削力的影响。该项研究对实际加工中选取合适的刀具主偏角和后角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深孔加工在航空发动机制造过程中广泛存在,由于其刚性弱,静态让刀量大,导致加工颤振和刀具磨损严重,使得其加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超声振动切削作为一种特种切削加工手段,具有降低切削力,提高系统刚性和抑制加工颤振等优势。将超声振动应用于深孔镗削,进行了断屑条件验证,孔径误差测量,已加工表面粗糙度测量以及表面形貌观测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振动镗削能够有效缓解深孔镗削过程中的堵屑问题,减小孔径误差和表面粗糙度,抑制切削颤振,从而改善深孔镗削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镗杆在加工过程中的振动问题,结合碰撞减振理论及复合层叠材料力学原理,设计出了一套新型抗振镗杆。镗杆中装有的减振装置及复合层叠结构,能有效地降低在镗削过程中镗杆的振动性,为金属高精加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