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酿酒》2017,(4)
为解决草莓发酵酒口感过酸的品质缺陷,对草莓酒的稀释降酸发酵及其对果酒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草莓浆中加水量的增加,发酵酿制的草莓酒的干浸出物、总酯、总酸含量出现明显下降,而甲醛、甲醇、酒精度、挥发酸、总糖含量变化不明显。当在草莓中添加0.5~1.0倍的水进行果酒发酵时,对果酒的香味、颜色与口感无负面影响。并且,由于酒体的总酸含量降低,增加了果酒的适口性。因此,稀释降酸发酵是解决草莓酒酸度较高的有效方法。但由于草莓果实成分的固有特征,草莓酒酒体寡淡,余味不足的缺陷尚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
适量有机酸能使果酒风味舒爽,口感细腻,但在发酵过程中,果酒中的有机酸含量并不稳定,过高易导致酒体口感涩苦、风味不佳,过低则会使酒体平淡无味,且有机酸的种类也会对果酒风味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保留果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调控果酒风味,生产中常采用不同的降酸工艺精准降低果酒中主体有机酸的含量,以达到改善风味、提高品质的目的。因此,本文概述了果酒中主要的降酸工艺及其原理,分析不同工艺的优缺点和局限性,探讨降酸工艺对果酒中风味物质种类的影响,并对未来果酒风味调控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提高果酒品质和优化酿造工艺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果酒产业规模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甘蔗果酒香气和酒体单薄问题,该研究比较了蓝莓汁、草莓汁、雪梨汁与甘蔗汁的复配发酵效果,研究了草莓汁与甘蔗汁的配比及其预处理方法对复合果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复配原料为草莓,草莓汁与甘蔗汁的体积比为15∶85时,复合果酒的品质最佳,其酒精度、总酸、总酯含量和感官评分分别为9.9%vol、5.90 g/L、0.40 g/L和83.70分。选用果胶酶解-离心联合的预处理方法处理草莓原料制备的草莓甘蔗果酒的酒精度、总酯、总酸含量分别为10.1%vol、0.42 g/L、5.70 g/L,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含量分别为43种、4 021.19μg/L。感官评分为84.01分,酒体果香浓郁、酸甜爽口、酒体丰满。  相似文献   

4.
电渗析法用于杨梅果酒降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清汁深层发酵生产的杨梅果酒有机酸含量高,以致酒体口感粗糙,口味不协调。利用一种改进的普通膜两隔室电渗析设备,对杨梅果酒进行了降酸。实验结果显示杨梅果酒可滴定酸的含量能够在短时间内,从12~14g/L降低到6~8g/L;同时,pH升高,挥发酸降低;降酸速度快,连续,大大提高了杨梅果酒的口感和品质。实验结果表明,本技术也有可能作为其它高酸度果酒、果汁的降酸手段。  相似文献   

5.
对新疆不同成熟度赛买提杏果实发酵的杏果酒理化性质和感官评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赛买提杏果实经酶解后的原果胶、果胶含量及酒精发酵后果酒中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pH 值、色度、色调、甲醇含量均有明显变化。青熟期杏果实经酶解后原果胶含量0.82%、可溶性果胶含量0.27%,发酵后杏果酒甲醇含量271.796 mg/L、酒精度10.57%vol、总酸含量13.6 g/L,酒体颜色呈黄褐色且口感伴有清爽的酸涩。完熟期杏果实经酶解后含原果胶1.04%、可溶性果胶0.55%,发酵后杏果酒甲醇含量为157.69 mg/L、酒精度为12.09%vol、总酸含量为11.98 g/L,酒体口感较为丰富,颜色呈浅金黄色,杏果实风味十足并具有典型性。因此,选择完熟期杏果实酿造的杏果酒有利于发酵过程控制和改善赛买提杏果酒品质。  相似文献   

6.
以草莓为原料,研究不同发酵原料(去梗草莓和带梗草莓)对草莓酒基本理化指标、香气成分和感官特性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草莓汁及草莓酒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种草莓酒的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其中带梗发酵草莓酒中总酸和总酚含量较高,与去梗发酵草莓酒相比差异显著。草莓酒样品中共检测出40种香气化合物,其中共有成分24种,去梗发酵草莓酒中酯类物质含量最高,为65.35%;带梗发酵草莓酒中醇类物质含量最高,为68.80%。主成分分析显示,2种不同原料酿造的草莓酒香气风格差异区分明显,辛酸乙酯、癸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和正己酸乙酯是去梗发酵草莓酒的主要香气成分,异戊醇和苯乙醇是带梗发酵草莓酒的主要香气成分。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去梗发酵草莓酒香气浓郁、果香细腻,具有较好的色泽和典型性,感官评分较高。去梗发酵草莓酒酯类物质含量较高,香气以草莓香和果香为主,酒体轻盈,口感清爽,适用于草莓酒的酿造,而带梗发酵草莓酒总酸和总酚含量较高,香气复杂,酒体略粗糙,有苦涩味。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糖度类型及玫瑰用量对柑橘果酒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析酿造过程中总糖、总酸变化情况,考察果酒中黄酮、多酚、单宁和抗氧化等保健性能的差异,以期为柑橘玫瑰果酒发酵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参考。结果显示,玫瑰花用量的增加对发酵降糖速度和总酸含量有促进作用,对果酒抗氧化能力提升效果显著。玫瑰添加量与黄酮、多酚、单宁含量和抗氧化能力都呈正相关,且以二次多项式的拟合效果最好。多酚含量在不同类型酒种中都与酒体抗氧化性呈显著正相关,展现出高于黄酮和单宁对酒样抗氧化性能的贡献效果。感官品评结果中,添加玫瑰的酒样感官评价结果均高于未添加的酒样。  相似文献   

8.
分析发酵条件对荔枝果酒品质的影响,确定荔枝果酒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荔枝酒较优发酵茵种为VL2,最适接种量0.5%,起始发酵液pH为4.0,总糖含量20 g/100mL,发酵时问4d,所得成品果酒酒精度12.23(体积比),残糖0.87g/100mL,总酸含量5.94g/L,多酚含量435mg/L,产品色泽淡黄、口感醇和、荔香明显,典型性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改善猕猴桃果酒口感酸涩的问题,发挥非酿酒酵母调节有机酸含量,丰富酒体香气和口感等潜在优势,利用东方伊萨酵母的生物降酸特性,酿造猕猴桃酒。方法:以商业酿酒酵母CECA为对照菌株,筛选实验室保藏的17株非酿酒酵母菌株,获得具有较高酸代谢能力的东方伊萨酵母菌株。通过探究该菌株在不同糖浓度、酒精度、温度和酸含量下的生长情况,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发酵性能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东方伊萨属酵母菌株GS1-1具有良好的降酸能力,且与商业酿酒酵母具有相近的发酵性能。在微氧条件下,该菌株降酸率较无氧条件提升24.6%,且口感柔和,赋予猕猴桃酒热带水果类和柑橘类的香气特征。结论:本研究结果不仅为解决猕猴桃酒口感酸涩、风味粗糙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理论支持,而且获得的东方伊萨属酵母GS1-1可作为理想菌株,进一步研究其在果酒中的降酸和增香酿造机制。  相似文献   

10.
山楂汁降酸工艺与山楂果酒的酿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楂为原料酿造山楂果酒,对山楂果汁的加工工艺、降酸工艺、发酵菌种筛选、发酵参数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发酵山楂酒产品进行感官评价.降酸工艺中将稀释降酸法、壳聚糖降酸法和离子交换树脂降酸法进行比较,最终选择离子交换树脂法进行降酸.通过对试验室内的4种酿酒酵母P2、0423、DV10、D47的产酒能力和酿造产品的感官评价进行了比较,最终选出分解糖速度快、产酒精能力最强,酿造产品质量优等的P2酿酒酵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优化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果酒的料水比1.0∶1.5,糖度18%,接种量15mL.成品酒呈鲜艳的宝石红色,酒体丰满纯正,酒精度为11.8%,糖度为6.7%,总滴定酸为1.322%.  相似文献   

11.
以梁平柚次果为原料,利用植物乳杆菌与酿酒酵母联合发酵柚子果酒,研究植物乳杆菌不同接种量对梁平柚果酒品质的影响,测定酒精度、还原糖、总酸、有机酸,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测定酒样挥发性香气,并辅以感官评价,综合评定选出植物乳杆菌最适接种量。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酿酒酵母发酵,添加2%(体积分数,下同)的植物乳杆菌与酿酒酵母联合发酵显著提升了酒精度、降低了还原糖和总酸量,平衡了有机酸含量,使得口感更佳;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2%的植物乳杆菌与酿酒酵母联合发酵酒样中共检出31种挥发性物质,比单一发酵多7种。酒样中高级醇类、酯类等香气化合物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异丁醇、异戊醇、芳樟醇、乙酸异戊酯、辛酸乙酯等8种化合物香气活度值>1且均高于单一酿酒酵母发酵;感官评价表明,添加2%的植物乳杆菌发酵赋予了酒样强烈的果香和白兰地酒香,降低了酸味、甜味和苦味,提升了酒样口感并改善了酒体香气复杂性和层次感。添加2%的植物乳杆菌混菌发酵可明显提升梁平柚果酒的口感和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12.
韦唯  江帆  袁振辉  李明 《食品科技》2020,(3):105-113
目的:研究影响刺梨果酒发酵的工艺因素,探讨不同发酵方式对刺梨果酒品质的影响,初步研究了果实处理方式、酵母以及添加糖量3个发酵工艺因素对刺梨果酒品质的影响及其关联性。方法:以总酸、总黄酮、总多酚、乙醇、甲醇和感官评价为刺梨果酒品质的考察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考察了3个发酵因素对11批刺梨酒的总酸、总黄酮、总多酚、乙醇、甲醇以及感官评价方面的差异。结果:综合11批刺梨酒各考察指标结果显示,采用生果加入酵母同时高糖量的发酵方式得到的刺梨酒整体品质评价较高,根据以上方式发酵得到的刺梨酒总酸含量可达到11.87 g/L,总黄酮含量0.47mg/kg,总多酚含量3.24mg/mL,酒精度为15.60%vol,甲醇含量在标准范围之内。结论:初步探讨出3个发酵工艺因素对刺梨果酒品质的影响关系,确定了刺梨果酒在这3个影响因素中的最优发酵方式,综合Pearson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这种发酵方式的刺梨果酒整体综合较好,酒香馥郁,具有刺梨酒的特征颜色和典型性,同时也具有营养保健功效,为后续刺梨酒发酵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及生产示范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柑橘果酒营养功能单一、香气滋味结构欠佳等不足,实验研究了柑橘分别与不同用量苹果、雪梨、猕猴桃果醪混合发酵对酒体品质的影响,考察了黄酮、多酚、VC和总氨基酸含量等营养成分差异。结果显示,苹果等其它水果的添加对发酵过程总糖降低有一定延缓效应,但对果酒总酸含量有促进作用。与单一柑橘果酒相比,黄酮含量随着苹果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在苹果最大用量(1:1)酒样中,黄酮含量达到393.43 mg/L。在添加猕猴桃的果酒中VC含量增加显著(p<0.05),等量柑橘和猕猴桃混酿果酒中VC含量最高,是柑橘果酒的4.38倍。此外,苹果和猕猴桃的添加对果酒中总氨基酸含量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柑橘和苹果1:1用量果酒中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到604.11 mg/L,比柑橘果酒高出了9.11%。感官分析结果显示,柑橘猕猴桃2:1的酒样感官品评分值最高,达到81.73分,最低的为单一柑橘果酒(76.73分)。综合各项指标的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添加苹果等其它水果对柑橘混酿果酒品质改善和提升方面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7种离子交换树脂结合乳酸菌发酵作用于柠檬果酒的降酸效果。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柠檬果酒进行吸附及乳酸菌发酵对果酒进行降酸处理。最终筛选出的树脂为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11,条件为常温下流速为4 BV/h;肠膜明串珠菌为发酵菌株,接种量10~6CFU/m L。得到的果酒酸度下降至2.18 g/L,异戊醇、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等风味物质含量增加。因此,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和乳酸菌发酵后的柠檬果酒,减少了酒体中酸涩感和粗糙感,使得酒质变得柔和、圆润。  相似文献   

15.
将蓝靛果进行发酵所得的蓝靛果酒酸度较高,口感较差,需要增加降酸工艺加以改善。本试验选用降酸效果明显、成本低的6种化学降酸剂对蓝靛果酒进行降酸处理,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降酸前后蓝靛果酒中花色苷含量及组成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碳酸钠降酸效果最佳,其次为碳酸钙,复合降酸剂的最佳组合为2 g/L碳酸钙和3 g/L碳酸钠,在此条件下,蓝靛果酒可以降至7~9 g/L,并提高了果酒中有机钙的含量,且得到较好的感官品质。HPLC-MS/MS测定结果表明降酸前后的果酒样品中花色苷种类没有变化,降酸后的总峰面积降低了19.92%,且各个花色苷的峰面积均发生了变化。其中,矢车菊素-3,5-二己糖苷和芍药素-3,5-二己糖苷的含量所上升,特别是芍药素-3,5-二己糖苷的峰面积是降酸前的10.42倍,其余6种花色苷峰面积均发生了降低。  相似文献   

16.
研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对枸杞发酵果酒多酚物质的吸附作用及酒体口感的影响,采用PVPP对酒体进行处理,研究发现,PVPP对酒体中多酚类物质有显著的吸附作用;PVPP对枸杞发酵果酒品质的实验结果表明,1500 mg/L的PVPP处理酒体,使得酒体苦味适中,口感醇厚,酒体褐变防止率达到23.78%,并且PVPP对酒体中蛋白质的吸附作用显著,对酒精度、糖度等指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猕猴桃果酒发酵过程中,原料、菌种、发酵条件等是影响猕猴桃果酒品质的重要因素。该文对猕猴桃果酒发酵用原料品种、发酵用菌种、发酵工艺条件、降酸技术以及澄清方法进行综述,对影响猕猴桃酒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机理进行探讨,提出了猕猴桃果酒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猕猴桃果酒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不同品种梨发酵果酒的品质指标及挥发性化合物, 探究适宜的梨酒加工品种。方法 以河南省主栽的酥梨、圆黄、早酥红、中梨1号和晚秋黄5个梨品种为原料制备发酵果酒, 比较采用不同品种梨所酿梨酒的酒精度、色度、总糖含量、总酸含量、总酚和黄酮含量等理化指标, 对发酵梨酒的外观、香气、滋味和典型性进行感官评价, 对理化指标和感官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并对不同品种梨发酵果酒进行挥发性化合物鉴定。结果 梨品种是决定梨果酒品质的首要因素, 发酵梨酒的总酚含量对酒体色泽和口感有决定性作用; 晚秋黄梨酒的感官评分最高, 酒精度(12.83% vol)、糖酸比(0.96)、黄色度(0.225)、黄酮含量(683.63 mg/100 mL)最高, 总酚含量较低(5.45 mg/100 mL)。5种梨发酵果酒样品中共定性出19种挥发性化合物, 其中, 酯类7种、醇类5种、醛类4种、酮类2种、酸类1种, Gallery Plot指纹图谱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结果均可将5种梨发酵果酒样品有效区分。结论 晚秋黄梨为适宜的酿酒品种, 所酿梨酒色泽金黄、果香浓郁、酒体丰满、醇厚协调、典型性突出。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火龙果酒的品质得到更好地提升,该研究采用酿酒酵母、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和植物乳植杆菌发酵火龙果酒,分析火龙果酒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研究发现,酿酒酵母、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和植物乳植杆菌联合发酵(Zw组)能显著提高糖的利用率,减少甜菜红素和酚类物质的损失,生物降酸能力也很好。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发酵样品的有机酸,结果表明,火龙果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为乳酸和乙酸,而柠檬酸的相对含量最低。相对于其他发酵组,Zw组(10.28%)有机酸相对含量较低,说明植物乳植杆菌有良好的降酸能力。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发酵样品的香气成分,共检测出63种香气成分,Zw组发酵样品中醇类物质的种类和浓度明显提高,果香味与花香味增强。感官评价结果表明,Zw组在色、香、味方面得分最高,酸甜适中,颜色鲜亮。因此,利用酿酒酵母、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和植物乳植杆菌联合发酵,有利于改善火龙果酒的口感,增加其香气复杂度,提高品质。该研究首次利用酿酒酵母、非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植杆菌联合发酵火龙果酒,可为火龙果酒品质控制和技术开发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秦岭野生猕猴桃风味独特,具有多种营养功能,但是加工过程中猕猴桃后熟不一致、出汁率低、酸度高,影响猕猴桃果酒品质,为加快其果酒的研发,本文以野生猕猴桃为原料,监控其后熟过程,优化出汁率的酶解条件,应用D314弱碱性树脂进行果酒降酸处理。结果表明,野生猕猴桃常温下后熟12 d,即硬度在0.5~0.6 kg/cm~2、糖酸比在5.83时加工效果更佳;酶解优化条件为添加60 mg/L果胶酶,45℃下酶解6 h;D314树脂将野生猕猴桃酒发酵完成后降酸,可使总酸从18.26 mg/L降低至7.55 mg/L;果酒中草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奎宁酸、琥铂酸等有机酸含量均有所下降。发酵前降酸和发酵完成后降酸的处理,使酸含量和VC含量均达到QB/T 2027—1994国家标准,发酵完成后降酸处理猕猴桃酒的香气物质含量酯类、萜烯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能更好地保存猕猴桃酒的14种特征香气成分,在感官上整体有较好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