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标准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于5月19日在深圳召开。来自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深圳市建设局、深圳市技术质量监督局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广州地下铁道设计院等参编单位的领导、专家共20余人,对方大集团提交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行业标准草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确定了下阶段标准编制的进度,并对标准编制提出了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6月6日,按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19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要求,由同济大学会同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主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上盖结构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2019年12月31日,《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主编单位同济大学和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与来自21家参编单位的相关专家领导参加了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吕西林出席会议并发表了关于城市轨道交通上盖结构的技术难题和发展前景的讲话。会议确立了《标准》的编制目的、工作大纲、编制计划等,深入探讨了相关工程技术问题。之后的多次编制工作会议结合线下和线上开展,形成了多个研究专题,编制单位组织开展了相关数值分析、试验研究和基础理论分析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在成都市主持召开了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盾构可切削混凝土配筋技术规程》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4.
《广东建设信息》2005,(6):36-36
5月19日.我国第一部《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标准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该标准由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编。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建设部地铁与轻乳研究中心等参编单住的领导、专家讨论了方大集团提交的《城市轨道变通站台屏蔽门》行业标准(草案),确定了下阶段标准编制的进度.并进一步提出了编制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岩土工程界》2006,9(11):1-3
非常高兴参加首届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今年7月19日,建设部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座谈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的研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会议精神,我部质安司、科技司、城建司、标准司、规划司等部门,会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及其城市轨道交通委员会、有关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努力工作,提出了工作计划,并组织力量总结整理一些经过工程实践经验、相对成熟的一些关键技术,形成了向这次会议提交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一集)》,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同志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我们这支队伍是有战斗力的,我们的行业是非常有活力、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在此,我代表建设部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3月3日,2017第四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节能技术系统性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本届会议以"科学诊断,技术革新——让轨道交通更安全、更节能"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轨道交通各主管单位、运营单位、设计单位、工程单位、设备厂商等超过550位代表共聚杭州,深入探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节能新技术。同方泰德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常晟博士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地下车站通风空调节能解决方案"的演讲,紧密结合当前轨  相似文献   

7.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直线电机轨道交通施工验收规范》送审稿(以下简称《规范》)于2012年5月24日至25日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领导出席会议并对审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会议成立了以深圳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刘卡丁教授级高工为主任委员的专家审查委员会。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等标准编制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由住建部批准,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研究院主持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编制启动会在京召开,同方数字城市作为主要的参编单位之一,与来自全国各地轨道交通行业的主要业主单位、设计院所和综合监控系统总包企业的40余人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作为国内轨道交通综合监控领域的领军企业,同方数字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顾问魏晓东作为该项标准的主鳊,主持并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开通线路共180余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6 000 km。随着设计理念和技术、标准的不断更新,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重点论述大数据时代城市轨道交通监测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07年9月22日至23日,秋高气爽。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安全水平,建设部于9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安全国际研讨会"。多位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出席了会议,还有来自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RATPSYSTRA公司、英国伦敦地铁公司、英国Atkins公司、意大利GEODATA工程咨询公司、日本东京地下铁株式会社、香港地铁公司、国际亚新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美国栢诚(中国)公司等境外地铁业界知名企业的有关专家,以及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规划、设计、研究、咨询、院校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并在随后的主题演讲时发表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讲话。黄卫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筑技术开发》2014,(12):14-14
<正>2014年11月24日,住建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通知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并要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同步编制线网规划,做好协调与衔接工作。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一并审批。线网规划经批准后,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通知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期限、范围、规模、布局、  相似文献   

12.
栏首语     
截至2010年,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已有44条运营线路、总里程1063km;另有73条、1700余km的线路处于建设阶段;全部规划线路达到317条、12440km。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作为国内第一家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单位、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城市轨道交通采暖通风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内外与绿色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概括介绍了绿色城市轨道交通的缘起和内涵。通过对国内外主要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评价标准编制的建议。希冀可以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化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建设部日前召开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研究第二次座谈会。会议认为,自2006年7月19日建设部组织召开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研究座谈会以来.各项研究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明显。申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立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一集)报告已形成,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碳中和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节能减排带来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覆盖城市轨道交通“站、场、线”的绿色评价方面存在空白,对具有特殊建筑类型及功能的轨道交通建筑进行评价无法得到相对准确全面的结果,不利于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可持续转型提供可量化的指导。介绍了一种绿色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指标体系包括安全耐久、便捷高效、健康舒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运营管理6个一类指标,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车辆基地及线路分别进行评价,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评价对象的各个评价指标进行赋权。方法的提出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建立绿色评价标准指标体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全标准是规范和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安全管理工作的强有力保障.为了完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标准系统性,阐述了安全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行为3个子体系构成的安全标准体系结构模型,明确了安全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用标准体系层次及其具体控制内容,剖析了我国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标准体系,为指导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标准化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行业动态     
《建筑》2016,(12)
正陕西发布两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近日,陕西省发布两项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分别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规程》和《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穿越地裂缝段技术规范》。据了解,标准编号为DBJ61/T114-2016的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规程》由长安大学、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主编,标准编号为DBJ61/T113-2016的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轨  相似文献   

18.
公告     
<正>由建设部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是一部城市轨道业综合体行业史鉴,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最权威的集史料、数据、企事业单位名录和城铁文献为一体的年鉴体工具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会、中国城市轨道网、今日国铁轨道交通技术研究院、国家及各城市轨道交通职能部门以及行业专家、学者共同组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编委会负责编辑,是全面、系统地记载中国城市轨道各年度全方位行业信息的权威史记类年鉴体工具书。《年鉴》共分三卷,即综合大事记卷、企事业单位卷、学术论文卷。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远灼 《城市规划》2002,26(11):69-71
分析了我国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中存在的标准的数量少 ,不适应各个建设阶段 ,对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没有区分 ,对安全、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法规和标准重视不够 ,未考虑与国际相关标准接轨等问题。提出了编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原则和结构 :第一层次为行业通用基础标准 ,第二层次为专业通用标准 ,第三层次为专业专用标准。最后总结新的标准体系的特点为能适应不同工程建设阶段的需要 ,能满足不同设计深度的需要和能满足不同工种、不同专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田红蕊  于军 《城市住宅》2021,28(2):143-144
第三方测量检测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三方测量单位肩负着测量技术制定、测量复核、规划核实测量、竣工测量等工作内容.第三方测量检测工作在实施及开展期间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及要求进行,确保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要求符合.通过明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第三方测量的检测服务范围,并分析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