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具备供电可靠性高、电能质量优质、运行控制高效、分布式电源及多元负荷灵活接入等特性,成为以电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的物理基础。在介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在能源互联网中的主要应用特点基础上,分析了直流配电技术典型应用场景及其主要技术特点。结合目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研究现状及能源互联网发展要求,从规划设计、关键设备、保护策略和运行控制等方面提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系统的技术需求及重点研究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构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发展技术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承民  李强 《供用电》2022,39(3):1-2
城市电网大部分属于配电网的范畴,近年来的能源互联网、电力物联网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城市电网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我国以前在配电网建设方面比较薄弱,特别是在数智化建设方面,更加落后于一次主网架建设。数智化规划属于二次系统规划的范畴,是在一次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电网公司视角下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必要性基础上,探讨了能源互联网的形态和试点构想。合理地控制同步电网规模,采用柔性直流背靠背输电分割若干个区域交流电网,同时在各区域交流电网间建设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网络是能源互联网在输电网层面的形态;以区域能源互联主动配电网和区域能源互联柔性直流配电网为物理基础,并通过广义需求侧响应和区域能源互联交易平台实现能源互联网的商业化运营是能源互联网在配电网层面的形态。提出了通过能源信息互联构建适应能源互联网运营的先进信息通信网络,通过能源价值互联构建新型能源交易体系,以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能源交易体系为纽带,构建一种新型能源综合利用体系的能源互联网试点构想。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对电力可靠性的需求日渐增加,过去济南地区配电网停电多、供电质量有待完善,客户满意度有待提升。通过分析原有配电网管理模式弊端,从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主动抢修等各个流程采取措施,实现了配网全过程动态管控,变"被动配网"为"主动配网",减少故障处理时间,降低电量损失,提升客户满意度,全面提升济南地区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供电企业品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在能源互联网视角下,城市配电网与其他能源系统的转化研究是基于城市配电网的多能互补和需求侧管理,将可再生能源、储能、交通等多种能源系统整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能互补与协调控制,使其成为城市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支撑。首先,分析城市配电网与其他能源系统之间的相互转化机理;其次,阐述城市配电网与其他能源系统之间的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最后,以某城市配电网为例,对其与风电、光伏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协同控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电源通过微型能源互联网(简称微能网)的方式接入配电网可以充分发挥微能网多能耦合互补的特点,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该文充分考虑交直流配电网和微能网的技术优势及交互影响,研究了计及动态网络重构和多能源协同的交直流配电网优化调度策略。首先,根据含微能网的交直流配电网系统结构和调度模型特点,研究以配电网节点边际电价和微能网购/售电功率为交互变量的协调运行机制;其次,以交直流配电网和微能网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充分考虑网络运行约束和网络间交互耦合约束,建立交直流配电网协调调度模型;再次,在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的节点边际电价推导基础上,提出基于极限学习机耦合交互的模型快速求解方法;最后,在含微能网的改进IEEE 33节点交直流配电网开展了算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调度架构能充分降低网络运行成本,促进微能网和交直流配电网间信息交互,同时该文所提求解技术能够在确保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求解效率。  相似文献   

7.
电力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储能技术当前面临的技术问题和战略问题,探索了能源互联网对电力储能技术的新需求,得出结论: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电力储能技术的关键问题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需要在技术上持续突破进展,二是需要在战略上全局引导,三是需要加快在市场上广泛推广应用,探...  相似文献   

8.
城市能源互联网功能体系及应用方案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京延庆地区拥有全国最大的微电网群和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依托北京延庆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工程,分析了延庆地区的新能源基础条件和特征,从能源供给/消费形式、承载能源输送的主要载体、管理决策与公共服务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示范区建设内容,构建了能源互联网的应用框架模型,详细阐述了支持广域潮流流动的交直流主动配电网、分层分区的分布式智能调控管理和开放的公共服务模式,探讨了未来的管理和商业模式的探索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技术正逐渐渗透能源行业,并推动智能电网与能源网深度融合。从多耦合能量流的随机动态特性、广域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能量-信息流的互作用特性3个方面分析智能电网与能源网融合背景下,能源互联网所构建的新一代信息能源系统(CES)的形态特征;并以CES建模、系统分析方法、控制方法 3个核心技术为对象,概述CES在智能电网中的发展概况,进而提出相关核心技术在新一代CES中的发展挑战。  相似文献   

10.
能源互联网     
崔文静 《电气时代》2012,(10):11-11
2008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项目未来可再生电力能源传输与管理系统(The Future Renewable Electric Energy Delivery and Management system,FREEDM system)提出了能源互联网这一概念,指出能源互联网是一种构建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分布式储能装置基础上的新型电网结构,是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数亿计的人们将在自己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大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传统意义上传输电力的配电网将发展为具有承担电、气、冷、热等多能量相互转化、替代与利用功能的新型配电网络。通过分析能源互联网的特征、发展现状及其对未来配电网发展形态的影响,结合配电网发展各个时期特征及电网发展现状,对面向能源互联网的未来配电系统发展形态、驱动因素和演化路径进行了展望。将配电网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提出了未来配电网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重点任务。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综合评估配电网的发展阶段和水平,统一协调整合可调动的能源资源,提出了面向能源互联网的未来配电系统综合评估体系和方法,使得能源供应能够更广泛地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2.
交直流混合主动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电网担负着电能的配送任务,传统配电网的电能传送是单向的,随着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配电网的电能可能出现双向流动。由于分布式电源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增加了配电网运行控制的难度。为了满足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的要求,在北京延庆建设交直流混合主动配电网,提高配电网的能源配送和优化能力,支持高渗透率分布式能源的充分消纳,降低系统损耗,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高可靠高质量供电,延缓增容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满足城市能源变革的新需求,首先提出了构建基于柔性直流配电网的城市能源互联网;接着,对城市能源互联网物理基础层的核心网络——柔性直流配电网进行了关键技术分析,建立了包含规划设计、关键设备研制、运行控制、故障保护等多端柔性直流配网的成套技术体系,为推进柔性直流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最后,开展了柔性直流配电网示范工程的设计及分析,提出了工程总体建设方案,并成功投运世界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多的珠海唐家湾三端柔性直流配电网工程,为推进柔性直流配电技术在中国落地、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建设国际化能源变革城市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现代农业用能对我国建设农业能源互联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国土面积狭小、土地贫瘠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一个农业发达的国家,在以色列农业发达的背后,电力等能源在以色列的农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在能源互联网中引入特殊的农业负荷设施并研究其用能特点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建设农业能源互联网的基础之上,介绍了以色列的电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能源转型的推进,城市能源互联网已成为城市能源发展的未来方向。文章首先对城市能源互联网典型结构和运行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然后从设备、运行和管理3个方面对当前城市配电网现状进行总结归纳,从能源生产、配给、消费和管理等方面分析配电网在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功能定位,提出从城市配电网向能源互联网的过渡路径,最后总结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文章的理论分析对于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全球能源互联网方兴未艾,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 VPP)的建设不仅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为此,理解和掌握虚拟电厂的关键技术和运行原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旨在分析虚拟电厂的运行模式,可为虚拟电厂在我国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首先,基于现有文献对虚拟电厂的表述,明确了虚拟电厂概念、典型特征,并依据功能不同,将虚拟电厂分为商业型虚拟电厂(commercial virtual power plant , CVPP)和技术型虚拟电厂(technical virtual power plant , TVPP)两大类。其次,从物理结构、信息模型、市场角色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能源互联网和虚拟电厂之间的关系。再次,归纳了德国虚拟电厂中典型示范工程的运行原理及运行状况。最后,基于我国当前配电系统的发展水平和电力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展望了虚拟电厂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并对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建议,为虚拟电厂的构建者和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能源互联网:理念、架构与前沿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能源互联网是当前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新焦点,其概念还处于讨论和不断发展中。文中从能源网和互联网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两者相互借鉴的互助发展历程及形成的不同理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目标、主要理念、主要特征和基本架构,并展望了潜在的前沿问题,以及和智能电网概念的关系。能源互联网是能源和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新型能源系统,开放是其最核心的理念,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深度融入是其关键特征。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架构由"能源系统的类互联网化"和"互联网+"两层组成。前者指能量系统,是互联网思维对现有能源系统的改造,表现为多能源开放互联、能量自由传输和开放对等接入;后者指信息系统,是信息互联网在能源系统的融入,体现在能源物联、能源管理和能源互联网市场等方面,是能源互联网的"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8.
曾鸣 《国家电网》2020,(4):31-3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战略目标有三个关键词。一是中国特色。国家电网公司作为中央企业,以及公用事业属性非常强的网络型企业,体现中国特色确实很重要。原因在于,做战略首先要明确根本定位,解决好根本问题。中国特色是这个战略目标的根本,电网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撑,作为公用事业,一定要围绕着中国特色来定位。当然,中国特色的内涵包括了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和符合中国国情等内容,这些都是战略目标必须要确定的。二是国际领先。国际领先的重要内涵之一.  相似文献   

19.
《供用电》2021,38(7)
感知技术是能源互联网关键基础技术,感知技术标准化影响能源互联网的建设质量、可靠性和应用效果。在梳理传感器和电力各类业务终端技术标准现状基础上,分析了能源互联网感知层技术标准迫切需要体系化建设的需求。参考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提出了感知层技术标准的体系架构,并从感知终端、标准类型、能源业务环节3个维度分析了感知技术标准的范围。基于此架构,阐述了传感器、量测终端、业务终端、边缘物联代理、本地通信接入方向的标准重点内容和重点技术标准。最后对开展的感知层技术标准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电力市场大数据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能源互联网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文中从电力市场交易运营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愿景出发,结合电力市场的数据形态,探讨了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处理以及数据展现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提出以"云计算+大中台"的技术路径实现电力市场业务中台、大数据中台、人工智能中台的整合架构体系,并基于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市场交易业务分析,阐述了电力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