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继锋  郭文亮 《山西机械》2003,(3):35-36,39
用齿轮啮合原理对磨齿加工中砂轮和被加工齿轮之间的啮合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可靠的坐标系,对接触点的相对速度进行了理论推导。计算了瞬时接触线方程,并利用MATLAB对接触线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2.
《机械传动》2015,(5):33-36
基于弹性小变形和变形协调假设给出理论状态下啮合作用力分析模型,给出了啮合作用力求解算法;根据Hertz理论和啮合副的几何关系,建立了啮合副的啮合刚度模型,推导出啮合副啮合刚度和接触点处主曲率计算公式。结合具体实例,获得啮合副作用力、主曲率和及啮合副刚度的分布特点。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圆柱正弦活齿传动机构的结构设计、振动分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多重啮合间相位关系的分析,给出了考虑啮合相位的时变啮合刚度计算公式。考虑误差激励和时变啮合刚度激励,在行星架随动坐标系中建立了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模型。针对两组不同啮合相位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采用傅里叶级数法求解其动力学模型,得到频域解和时域解,且分析啮合相位对人字齿行星齿轮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四圆弧齿轮基本齿廓,推导出了四圆弧齿轮同一齿上同时啮合的4个啮合点之间的轴向距离。并根据圆弧齿轮齿面接触点的运动规律推导出了多点啮合系数、多对齿啮合系数的计算公式及合理齿宽的选择。制订出了相应的计算表格,为计算四圆弧齿轮的重合度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5.
使用全成形法加工内啮合弧齿锥齿轮与展成法相比有许多优点。本文给出了用这种方法加工的齿轮副的齿面方程和求解接触点的方法,推导了在任意接触点处的二阶分析公式以及在参考点啮合时的三阶分析公式,并讨论了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霍荆平  毛世民 《机械传动》1994,18(2):4-9,13
使用全成形法加工内啮合弧锥齿轮与展成法相比相许有许多优点。本文给出了用这种方法加工的齿轮副的齿面方程和求解接触点的方法,推导了在任意接触点处的二阶分析公式以及在参考点啮合时的三阶分析公式,并讨论了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用齿轮啮合原理对磨齿加工中砂轮和被加工齿轮之间的啮合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可靠的坐标系,对接触点的相对速度进行了理论推导。计算了瞬时接触线方程,并利用MATLAB对接触线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8.
针对圆柱正弦活齿传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基于弹性小变形和变形协调假设,提出了理论状态下啮合作用力分析模型;根据赫兹理论和啮合副的几何关系,建立了啮合副的啮合刚度模型,推导出接触点处主曲率和啮合副啮合刚度计算公式;依据能量不变原理建立了系统扭转振动模型,给出了等效扭转刚度计算公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刚度矩阵计算分析方法;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扭转振动是一个时变系统且系统刚度矩阵呈现周期分布的特点,求出了周期计算公式,并提出了两种简化求解该扭转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方法。分析结果可作为圆柱正弦活齿传动机构的结构设计、振动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廷健  刘世军等 《齿轮》1991,15(3):14-17
本文论述双圆弧齿轮啮合点法向弹性变形。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和弹性力学理论,分别对轮齿接触点的弯曲变形和啮合点的接触变形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凸凹齿接触线上弯曲变形随螺旋角大小和不同接触迹线位置偏移量的变化规律,根据计算,归纳了出了啮合点最大综合弯曲变形和接触变形计算公式。这对研究双圆弧齿轮的啮合刚度,动态特性以及齿端修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熊晨曦  张满栋 《机械管理开发》2009,24(4):188-189,191
基于软件ANSYS的隐式分析模块,将珩轮与齿轮的一个全啮合过程分为多个不同位置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在啮合过程中一系列的齿面接触应力云图.通过对比和转换坐标系的方法,在珩轮的接触齿面上得到了一系列接触点,并通过这些点推导出珩齿过程中珩轮上的接触轨迹,为珩轮珩齿的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少齿数渐开线圆柱齿轮副节点外啮合的判定公式及具体的计算方法 对少齿数齿轮副节点外啮合时齿顶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通过分析少齿数齿轮副节点外啮合时的啮合特性,找出了符合实际的接触应力计算点,并推导出该计算点综合曲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BAXTER方法首次根据空间啮合原理和弹性力学理论考虑齿廓点接触区变形,它着重说明收缩齿制螺旋齿轮副弹性失配点啮合的性能和齿接触迹的予控。  相似文献   

13.
点啮合弧面凸轮分度机构的啮合理论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腰鼓形圆锥滚子修形结构,实现了分度凸轮与滚子间在线接触上的点啮合,使机构在原滚子瞬时接触线上的可控点处完成共轭运动。这样,既降低了机构本身对各种误差的敏感度,使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又可保证其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在已经建立的真实齿面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针对求解真实齿面瞬时啮合点的特点 ,研究并提出了真实齿面瞬时啮合点的求解算法—零间隙法 ;其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以及计算速度均得到了严格的验证 ,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5.
根据齿轮啮合原理,通过推导齿轮啮合点和转角的运动学关系,得出了内啮合齿轮泵排量的精确计算公式,同时结合界面化的程序设计为排量计算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提供了便利,并利用3种不同型号的内啮合齿轮泵参数对该公式进行了排量验证,最大误差在3%左右,可为泵的结构参数选择和设计提供基础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齿轮啮合理论引起数学工作者的兴趣应追溯到Euler,他首先引进渐开线齿轮,在工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近代工业发展,新型齿轮的出现,特别是锥齿轮和双典型齿轮的研制,所涉及的问题,这较过去为复杂。因此从数学的角度系统地讨论齿轮的啮合理论,引进适当的方法,以解决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问题,是很必要的。作者根据特殊矛盾应用特殊方法解决的原则,引用动标和相对微分(它是相对速度的推广)的概念系统地对啮合理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探讨。本文就是要介绍这个方法,以及得到的一些新的结果。首先是齿面啮合界限点的确定,得到两个基本不变量,界限函数。其次是共轭齿面在啮合点的法曲率间的关系,诱导法曲率公式,最后涉及上述公式的一些应用。本文另一个特点即论证完全是解析的,很少借助于直观。这样就使我们的方法便于掌握和应用。文内论证可能不是详细的,有些也未加证明,特别中与微分几何有关的部分。可参阅后面引述的论文。这些工作完成于1972年。1973年和1974年曾以油印本先后在上海和天津发表,其中后一油印本是为天津齿轮工作者所作报告的讲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面齿轮加工基本坐标系和齿轮啮合原理,由刀具齿面方程和坐标转换矩阵建立了面齿轮齿面方程,通过编程计算出面齿轮齿面点,实现了面齿轮三维可视化建模。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载荷条件下面齿轮传动的接触应力、弯曲应力和重合度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增大,面齿轮齿面接触区和重合度增大;在单齿啮合时,面齿轮接触和弯曲应力最大,弯曲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沿齿高方向靠近中间的位置。本文对面齿轮传动的强度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单螺杆泵截面型线参数对定子磨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单螺杆泵定子的磨损方式,依据丁腈橡胶的磨损规律,分析了单螺杆泵接触点相对滑动速度与接触角在钢转子与丁腈橡胶定子在啮合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提高流动接触点相对滑动速度和降低固定接触点综合曲率能有效降低定子磨损。  相似文献   

19.
以旋转矩阵算子和微分几何理论作为数学工具 ,根据空间曲面啮合原理 ,探讨了复杂弧面凸轮曲率和接触应力的计算方法 ,对有关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 ,利用VC ++编制了弧面凸轮曲率和接触应力分析的程序 ,用计算机分析、绘出了凸轮诱导主曲率的变化曲线 ,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参照渐开线圆柱齿轮静强度计算方法,提出点线啮合齿轮短期过载的强度计算方法.在短期过载最大接触应力计算中,提出两种情况下的计算方法.修正了短期过载最大接触应力计算公式,增加了考虑凹凸齿廓接触情况的两个系数(凹凸齿廓接触线长度变化系数和单对齿C点载荷系数).修正了大齿轮的短期过载齿根弯曲应力计算公式,在公式中增加大齿轮弯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