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都斑岩型铜矿围岩蚀变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都铜矿床与普朗、雪鸡坪及红山等铜多金属矿床相邻,均位于甘孜一理塘蛇绿一混杂岩带西侧的义敦岛弧带南端.矿区已知铜矿体均赋存于印支期浅成一超浅成相的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内,岩体构造裂隙较发育,岩石蚀变强烈,具有与典型斑岩型铜矿床类似的蚀变特征.矿化强度与蚀变类型有显著关系,钾硅化带的分布与矿化带空间分布关系最为密切.春都铜矿床是印支期甘孜一理塘洋向西俯冲造山晚期与超浅成斑(玢)岩密切相关的斑岩型铜矿床,矿区及外围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西准噶哈图地区是新疆北部重要的金铜产地,已发现大型金矿床2处,金矿点20余处,大型斑岩铜(钼)矿床1处。金矿床按矿化类型可分为石英脉蚀变岩型、蚀变岩型、辉锑矿石英脉型、富硫化物型以及产于斑岩型铜矿中的伴生金。沙尔巴克特金矿产于小岩体外接触带,矿体由位于NW向断裂中的蚀变凝灰质细砂岩和蚀变凝灰岩组成,成因类型属破碎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3.
云南普朗铜矿一期采选工程开采范围为7-20线3720m标高以上矿体。一期范围内主要出露印支期I号斑(玢)岩体,岩体内发育有典型的斑岩型蚀变分带,构造发育,节理(裂隙)杂乱产出,根据目前工程揭露情况,主要连接出5条较大断层。岩体内矿化以黄铜矿为主,产出KT1铜矿体。铜矿化与岩性、蚀变、构造均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黄京岭铜多金属矿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矿化,其中铜矿体产于北部矿区的F1破碎带的北段,呈脉状产出,矿化带上下盘围岩以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岩为主.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本区的铜矿化主要是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破碎蚀变带中岩浆热液充填型.预测本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研究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对铜矿床的开发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青海省乌兰乌珠尔斑岩铜矿为例,深入研究了其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通过研究矿床地质成因发现,青海省乌兰乌珠尔斑岩铜矿的铜矿化主要是由于高温热液蚀变导致的,并且高温热液蚀变越强烈,青海省乌兰乌珠尔斑岩铜矿的铜矿化越好,铜矿化质量越好。  相似文献   

6.
冷水沟—南沟矿区位于南秦岭印支期褶皱带东段。区内发育有冷水沟斑岩型铜矿床和南沟构造热液脉型金矿床。本文通过对南沟金矿区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发现区内金矿体主要赋存在斑岩体外围的基底构造层及与岩体的外接触带中。矿床成因属岩浆热液蚀变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结合冷水沟斑岩型铜矿成矿特征构成斑岩型矿床的成矿系列。综合分析认为本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在柞水—山阳矿集区有望形成大型铜金矿床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曲水县达布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中东段,矿体赋存于中新世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及始新世蚀变石英闪长岩体中,在岩体接触带附近矿化尤为发育.本文通过对含矿岩体的岩相学及岩石化学、地球化学测试的分析研究,总结了矿区的地质特征、阐述了矿化特征、围岩蚀变类型,分析了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新疆布兰萨拉位于西准噶尔分区,为受构造蚀变破碎带控制的构造蚀岩型金铜矿,属于高品位小型金铜矿,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布兰萨拉矿区的Ⅱ号矿化蚀变带位于矿区西北部,深部见到一定的矿体;Ⅰ号矿化蚀变带位于矿区中北部,深部仅见矿化。该地区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伊隆迈铜矿矿床位于西南三江中北段义敦-中甸岛弧带南部。自印支期以来,该区先后经历了俯冲造山、碰撞造山、造山后伸展及陆内汇聚造山等多期构造作用,每次作用都在区内发生构造-岩浆活动,并伴随有强烈的成矿作用。本文通过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区地层、构造,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并探讨了矿化规律及控矿因素,研究认为:①矿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均为第三系地层,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②蚀变作用较弱,主要矿化蚀变为黄铁矿化;③矿区位于红山、普朗两个铜矿床之间,北倚红山大型矽卡岩-斑岩型铜矿,南靠普朗超大型斑岩型铜矿,所处地质环境及地质特征与两大著名矿山极其相似,具有十分优越的找矿区位地理优势和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牛山金铜多金属矿位于安徽省南陵县繁南火山岩盆地南缘,金以自然金,铜以黄铜矿形式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内接触带的网脉状石英细脉或似角砾岩中,为浅成热液充填型金铜矿床。本文在分析牛山金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物探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进行了成因探讨,总结了找矿标志,认为该矿床具有斑岩体顶部浅成热液型矿床的相关特征。研究结果对以后该地区同类矿床勘查具有一定借鉴作用。牛山矿区内矿化种类多,矿化分布广,含矿层位多。矿化种类有金、铜、铅、锌、银等,区内已发现初具规模的金铜矿化带2个,金矿化体(脉)多层。围岩蚀变多样,有绿泥石化、硅化、高岭土化、绢云母化、硫铁矿化等蚀变强烈,揭示区内成矿具多样性,显示本区有着光明的成矿远景,预测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找到中-大型金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1.
广东乳源一六钨矿区位于早期东西向基底构造与晚期新华夏系褶断带的复合部位,北西和北北东两组断裂为主要控岩控矿构造.矿区发育两期岩浆活动:燕山早期形成的宝山岩体受东西向基底构造的控制,燕山晚期的一六岩脉沿断裂侵入.矿区内的蚀变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化、云英岩化、硅化和碳酸盐化4种.矿区主要有矽卡岩型和云英岩化石英脉型两种类型的白钨矿化.地层、构造、岩浆岩共同控制白钨矿矿化,组成了构造-蚀变-矿化网络.文章通过对矿区构造-蚀变特征及其与矿化关系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六钨矿的构造-蚀变-矿化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青海省格尔木市石子山地区铜多金属矿进行化探、槽探等验证和揭露,在矿区中划出了4条矿化带和5条矿化蚀变带,经勘查分析认为矿区的含矿地层为万宝沟群低变质岩相地层,矿化与后期碳酸盐化关系密切,主要找矿标志为构造破碎带、碳酸盐化石英脉、褐铁矿化蚀变带,区内铜金矿化带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3.
大山铜铅锌矿位于扬子准地台西侧,康滇古陆东缘凹陷的交汇地带。矿区内主要构造线是北北东向,发育有规模不等的断裂构造,其中F1断层与矿化有一定关系,矿化主要有铜矿化、少量铁矿化。蚀变作用对一些有用元素的富集起到积极作用。褐铁矿一般呈浸染状分布于岩心中,尤其在岩石裂隙周围与节理面上比较发育。矿区的铜矿化成因类型属热液型铜矿化。岩性标志、构造标志、蚀变标志等是重要的铜矿找矿标志,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康山金矿位于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内,断裂发育,岩体众多,钼-金-铅锌矿床发育,成矿条件优越。康山金矿受控于EW向马超营断裂带与NE向康山-七里坪断裂带交会部位,分布在深部隐伏的中酸性岩顶部。矿区内蚀变分带既有面状分布,也有线状分布,主要蚀变有钾化、黄铁绢英岩化、硅化、青磐岩化和碳酸盐化等。矿区内矿脉(体)呈NE向展布,具有成群、成带近等间距分布规律。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蚀变及矿化受岩体与脉体联合控制。通过分析区域成矿条件,总结矿区成矿规律,建立了“岩浆成岩(斑岩)成矿(Mo-Cu(Au))-岩浆期后气-液交代蚀变成脉(石英脉)成岩(蚀变岩型)成矿(Au-Pb-Ag)组合模式”,并认为在康山金矿深部或外围可能也存在斑岩型Mo-Cu(Au)矿床。蚀变岩型矿床是区内主要的矿床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5.
思积勇  郑辉  孙婷婷 《中国锰业》2020,(1):26-29,35
二旦沟金铜矿位于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加里东期、印支期铅、锌、金、钨锡(铜、钴、稀土)成矿带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受自然条件制约,二旦沟金矿床发现较晚,且工作程度较低,找矿方向不明确。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等资料综合研究,认为金铜矿与华力西期蚀变花岗闪长斑岩、石英脉及北西—南东向构造作用密切,成矿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的总结,对矿区找矿前景和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矿区矿产勘查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乌天湾铜铅锌多金属矿勘查区属钦杭东段成矿带怀玉山钽铌钨铜多金属成矿亚带。通过地质填图、物化探、钻探等地质找矿成果分析研究,发现区内主要发育3条NEE—EW向构造蚀变带,铅锌矿体主要呈细(网)脉状分布于硅化千糜岩带浅部,铜矿主要呈裂隙充填型分布于千糜岩带中深部,属深部隐伏岩体岩浆期后含矿热液充填、交代的结果,初步认为硅化、绿泥石化发育的构造蚀变带及工作区北西侧二叠系马平组深部是寻找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铜铅锌矿和矽卡岩型(斑岩型)铜矿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7.
矿区位于阿吾拉勒山南缘,处于阿吾拉勒-伊什基里克Cu、Au、Pb、Zn成矿带上。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下二叠统乌郎组及第四系;构造相对简单;侵入岩以酸性浅成侵入岩为主,出露面积多在1km~2左右。受北东向断裂控制,铜矿化体产于花岗斑岩、钠长斑岩及附近岩石裂隙中,矿石矿物以孔雀石、蓝铜矿为主。赋矿岩石为矿化蚀变绢云母石英片岩及褐铁矿化石英脉。本文通过介绍矿区地质特征,初步分析克孜勒托拜铜矿的成因,认为本区铜矿属于火山热液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火山活动期的火山气液。  相似文献   

18.
春都矿区主要发育石英二长斑岩和闪长玢岩,文章对其岩体进行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得出春都斑岩体属于亚碱性系列中的钙碱性岩系,具有I型岩浆特征,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无明显铕异常,铌、钽显著亏损。并结合构造环境判别,春都矿区中酸性浅成斑岩起源于火山弧环境。由于春都矿区西南方向呈现出显著的矿化异常结构,推断可能有隐伏矿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斑岩型钼矿床系花岗斑岩侵入上地壳后反复演化、矿化和蚀变的结果,特别是矿化圈在形成过程中围岩蚀变同时发生。围岩蚀变首先是以细脉状的形式出现,与矿化最为密切的是辉钼矿石英细脉,其次为辉钼矿长英质细脉。围岩蚀变的另一种形式是环绕花岗斑岩岩株上部产生的的蚀变带,从内向外分别为强硅化蚀变带、强矿化蚀变带、矿化带外的边缘蚀变带3个带。主要工业矿体即产于强矿化蚀变带内。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和钾化,硅化主要产生大量的含钼石英细脉,钾化则包括钾长石化、黑云母化及绢云母化。蚀变阶段到强烈硅化阶段,辉钼矿几乎完全从成矿热液中沉淀出来。  相似文献   

20.
龙头山金矿床是与燕山晚期流纹斑岩、角砾流纹斑岩等次火山岩相有关的矿床.通过对龙头山金矿的野外调查和镜下鉴定,认为该矿床的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电气石化、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和高岭石化,其中电气石化、硅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矿区围岩蚀变大致可以分为3个蚀变带:绢云母化-高岭石化蚀变带,强电气石化-硅化蚀变带和弱电气石化-硅化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