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贵州的山区条件下,用传统的三极法测量输电线路杆塔的工频接地电阻存在很大的操作难度,通过对比测量杆塔工频接地电阻的几种方法,包括三极法(摇表法)、钳表法和回路法等,比较了不同接地电阻测量方法下测得工频接地电阻的差异,从原理上分析了实际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并通过三极法和回路法实际测量220 k V台白线中的4基杆塔,对比了回路法和三极法的差异,建议了回路法测量杆塔工频接地电阻的使用要求,对实际工作中测量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线路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方法,通过现场用接地摇表法(三极法)和钳表法对不同地形、不同电压等级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对比,发现钳表法测量误差极大,且误差元规律可循,无法修正,必须引起同行们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比,认为三极法测量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3.
针对双钳法测量接地电阻时,接地极数量和接地极腐蚀对测量结果造成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算法(HGA)的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在接地电阻等效模型基础上构建接地方程组,利用遗传算法和梯度下降法优化目标函数,根据测量数据R_m求解接地电阻等效模型,实现对接地电阻的测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得到的接地电阻最大误差为1.76%,在接地极腐蚀,接地回路不可靠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接地极电阻的测量精度,基本解决双钳法测量接地电阻受接地极数量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变电站接地电阻测量目前普遍采用远离法、补偿法。其中0.618法、30°夹角法由于测量引线短,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当土壤不均匀,如土壤为水平双层时,这些方法往往会产生较大误差,为此,该文研究提出了双层土壤中接地网接地电阻短距离测量方法。文中考虑了双层土壤的格林函数、接地网的散流和电流极对地表电位的影响,建立求解电压极位置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补偿点。经仿真计算,按该补偿点设置电压极,可准确得出双层土壤中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并且该方法电流极引线长度可降至1D(D为被测接地网对角线长度),为大型地网接地电阻的短距测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测量方法对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结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常用的两种测量方法——三极法和钳表法的基本测量原理与测量方法,并应用这两种方法在现场对不同地形、不同土质、不同电压等级线路杆塔接地装置接地阻抗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钳表法测量误差极大,且误差无规律可循,无法修正,必须引起同行们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比,作者认为三极法测量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6.
推荐一般化三电极接地电阻测量方法,运用此方法可以将电压测量电极在一圆形轨迹上任意位置移动。根据三电极测量布极系统的阻抗计算公式推导出此圆形轨迹的圆心位置和半径,为了校验该一般化方法,与国际推荐的直线法、三角形法进行比较,测量了单根垂直接地体和组合接地体的接地电阻,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得的数据都能够较好地吻合,证明该一般化测量方法具有可行性,且测量电极设置位置灵活,不受测量现场地形和地貌的限制,便于布线实施测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技术对输电杆塔的防雷诊断只是以测量接地电阻为基础,这种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大。根据规程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接地电阻和土壤电阻率及隐蔽泄流地网测量的输电杆塔防雷技术。文中接地电阻测量主要基于直线三极法测量,土壤电阻率测量则基于四极法测量,隐蔽泄流地网测量主要通过测量输电杆塔与地网隐蔽导通时两端电流的方式监测。关于接触电阻以及土壤电阻率,通过季节系数修正方式提高准确度。实践表明:基于接地电阻和土壤电阻率及其隐蔽泄流地网测量技术能够精确测量,利于输电杆塔选择合适的防雷技术。  相似文献   

8.
接地电阻的测量对电力系统供电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三极直线法受电磁感应、土壤电阻率不均匀的影响,测量误差较大.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得出:对于中小型接地装置,采用等边三角形法测量接地电阻;对于大型接地装置,测试电气完整性来保证接地电阻满足设计要求.该测量方法可推广应用于所有的接地电阻测试.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接地网的精确测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华  刘黎  陈斌 《高电压技术》2008,34(10):2205-2208
变电所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的理论基础是电位降法,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三极法,这些当前测量接地网接地电阻的多数方法只测出其电阻或者模值,为此提出了串联电阻法和改进的瓦特表法,用这2种方法可很方便获得接地网接地阻抗的阻性和感性分量。在测量过程中,电压和电流引线间的互感不能忽略,尤其是大型变电站接地网。电位线中感应电势与电流线中的电流非正交,测量引线间的互感中存在阻性分量。测量得到的接地阻抗减掉测量引线间的互感,就可得到接地网的真实接地阻抗。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近距离测法与系统开发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提出了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近距离测量方法 ,并据此方法开发了变电站接地网考虑实际土壤分层情况的接地电阻近距离测量系统。通过计算得到一定电流极位置下电压极的合理位置 ,极大地缩短了电流极和电压极引线的长度。该系统采用异频测量原理 ,电源频率避开工频 ,注入电流小 ,设备轻便 ,测量的危险性小。该测量系统已通过实际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11.
钳表法测量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钳表法测量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原理 ,比较了钳形表法测量杆塔接地电阻的优点和缺点 ,并用EMTP计算分析了使用钳表法测量 4种典型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误差。  相似文献   

12.
电位降法测量接地电阻时电流极引线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宏 《电网技术》2006,30(7):41-44,49
讨论了电流极引线长度对变电站接地电阻测量误差的影响,分析得到了不同土壤结构所要求的电流极引线长度。采用反向法测量接地电阻时,测量得到的接地电阻比真实接地电阻要小,但可将反向法测量得到的接地电阻作为变电站接地电阻测量值的下限。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确定测量电极与接地网之间的距离后,能够根据电位降法比较准确地测量接地电阻。实际测量结果表明,如果电流极引线过短,可通过辅助分析的方法得到实际接地电阻的电压极补偿点位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现有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方法的缺点及单一参数测量的局限性,介绍变频法接地网特性参数测量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有关送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比较了 4种常用的杆塔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及其影响准确性的因素 :用辅助电极放线法时准确率较高 ,但受杆塔接地引下线与引流线接触电阻值的影响 ;用接地摇表短接回路法时受杆塔拉线与引流线或引流钢筋形成回路的影响 ;用钳形表法时受杆塔拉线分流、杆塔的自然与人工接地装置间互阻抗的影响 ;用GEOX四极法时误差小。最后介绍了一些实用方法 :输电线路验收时必须用GEOX四极法测量铁塔接地电阻 ,用辅助电极法加上回路法或钳形表法测量水泥杆接地电阻以检查水泥杆接地引下线是否导通 ,使所测杆塔接地电阻值更真实准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钳型法测量接地电阻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用比对法校验了钳型法测量的可行性和测量数据的有效性,对空间范围有限区域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测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用接地电位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测试接地电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大型地网接地电阻测量时长距离布线的困难和消除线路互感干扰,提出了一种“利用接地电位的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测试接地电阻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近距离测试接地网周围的电位分布变化,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拟合出接地电位的分布曲线,通过接地电位和接地电流计算确定接地电阻。该法测量地网接地电阻时不需要远距离布置电流极,克服了地理条件对长距离布线的限制,消除了长距离布置测试线路引起的互感干扰,而且可以实现在线测量。实测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正确,而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在该方法中电压测量电极可以在一圆形轨迹上任意位置移动,通过理论推导确定了圆形轨迹的方程。该方法布极位置比较灵活,便于测量布线,克服了0.618布极法和三角形布极法在实际测量中电压测量电极的布极位置受地形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孙鹏焰  孟遂民 《电力学报》2011,26(3):186-191
针对当前三极法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多辅助电流极法测量地网接地电阻的思想.介绍了三极法和多极法测量接地电阻的原理,从理论上对多极法和三极法的地面电位分布进行了推导比较.推导了四极法、五极法、六极法的零位点及其补偿点的位置及N个辅助电流极时零位点和补偿点的通式.通过CDEGS软件仿真计算,对三极法、四极法、五极法...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冲击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包括冲击接地电阻的测量方式及换算方法、接地极有效长度的计算等,为冲击接地电阻的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风机接地工程验收中,由于各参建单位对测量方法争议较大,影响了风机接地验收工作的科学、公正。结合风机制造商及IEC标准对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接地电阻的要求,并基于风机接地网的特点,重点研究了三极法接地电阻测试方法,给出了风机接地装置的测试主要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