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热处理工艺对超级双相不锈钢00Cr25Ni7Mo4N中两相的比例有影响,进而对该钢的耐腐蚀性能也造成影响的试验分析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超级双相不锈钢00Cr25Ni7Mo4N中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比例可因热处理工艺不同而差别较大,表现在耐腐蚀性能上也出现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00Cr22Ni5Mo3N双相不锈钢的基本特性,详细介绍了00Cr22NiSMo3N双相不锈钢的冶炼、轧制、退火及酸洗工艺要点,给出了00Cr22Ni5Mo3N双相不锈钢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双相不锈钢铁素体含量控制及耐腐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双相不锈钢的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的控制技术及它的耐腐蚀性能。研究证实,双相不锈钢通过成分和热处理的控制,使得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比约为l是可能的,同时它具有优良的耐点腐蚀性能、耐应力腐蚀性能和耐冲刷腐蚀能力;是一种极具成本效益的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1Cr21Ni5Ti双相不锈钢的钢种特性,针对其特性制定了相应的工艺参数,使1Cr21Ni5Ti中板和冷轧板的性能达到了标准规定的技术条件,满足了用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吴玖 《不锈》2007,(3):3-6
次氯酸钠通常加入到自来水中进行杀菌消毒和用于食品行业的现场清洗(CIP)。水冷却系统中也添加次氯酸钠作为杀菌剂以避免附着生物膜。次氯酸盐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溶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氯离子,这对很多金属都是十分苛刻的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利用磁致伸缩空蚀试验机对Cr32Ni7Mo3N特级双相不锈钢在蒸馏水和人工海水中进行了空蚀实验,并采用扫描电镜跟踪观察了经不同时间段空蚀后试样的形貌.通过测量失重绘制了材料的累积失重量和失重率曲线.经电化学工作站测量了材料在静态与空蚀条件下的极化曲线和腐蚀电位变化.对比分析了Cr32Ni7Mo3N与SAF2205双相不锈钢在人工海水的抗空蚀能力.结果表明:Cr32Ni7Mo3N特级双相不锈钢空蚀破坏首先在铁素体薄弱区以及铁素体和奥氏体相界发生,并向铁素体内扩展,铁素体发生解离断裂脱落;奥氏体随着空蚀的进行,滑移线增多,显微硬度值增加,且人工海水中奥氏体显微硬度值比在蒸馏水中的高;铁素体大面积破坏后,奥氏体才失稳产生延性断裂脱落,奥氏体的存在延缓了破坏在整个材料表面上的扩展.空蚀与腐蚀交互影响导致材料在人工海水中加速破坏.Cr32Ni7Mo3N特级双相不锈钢在人工海水中的抗空蚀能力优于SAF2205双相不锈钢.  相似文献   

7.
吴玖 《不锈》2007,(4):11-14
1 前言 双相不锈钢(DSS)的用量增加是由于它们在力学强度和各种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方面具有诱人的综合性能,以及可焊接性能。由于点腐蚀被认为在DSS用途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依据其耐点蚀性能对DSS进行分类。按照其耐点蚀性能对DSS进行排序的通常方法一直是采用计算PRE。数值的经验公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00Cr25Ni7Mo4N超级双相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及重点元素的作用,给出了00Cr25Ni7Mo4N超级双相不锈钢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蚀性能,给出了00Cr25Ni7Mo4N超级双相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叙述了该钢的热处理工艺、冷热加工工艺、焊接工艺,列出了该钢的适用技术条件、产品形状及用途,介绍了国内该钢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9.
1序言 双相不锈钢是兼有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优点的材料。 它在海水环境下具有耐点蚀性、耐间隙腐蚀性;在淡水环境下具有耐应力腐蚀裂纹性。这种优良的材料已经替代了过去的奥氏体系不锈钢,用于化学、石油精制、能源及其它设备已有3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00Cr25Ni7Mo4N双相不锈钢的热轧组织与织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00cr25Ni7M04N双相不锈钢在不同轧制温度和不同压下率下的组织形貌和晶粒取向,结果表明,在相同压下量下,奥氏体相形变程度随轧制温度上升而减弱;铁素体相织构复杂,织构强度远大于奥氏体相.轧制过程中的相变、形变和动态再结晶是产生上述这些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双相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性能对于使用尤为关键,而与日常单一金属材料的焊接不同在于增加一个过渡层。通过对复层、基层、过渡层焊接性能以及遇到的情况进行分析,对该钢种复合板在实际施焊操作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00Cr25Ni7Mo4N超级双相不锈钢的高温变形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热/力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00Cr25Ni7Mo4N超级双相不锈钢(SDSS)在900~1 200℃、应变速率为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及组织变化,讨论了热变形参数对流变应力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述变形条件下,00Cr25Ni7Mo4N超级双相不锈钢中铁素体的软化机制与Z参数有关,且随着Z参数减小,铁素体软化机制由动态回复向动态再结晶转变;该钢的表观应力指数为3.51,热变形表观激活能为492 kJ/mol.  相似文献   

13.
14.
15.
00Cr21Ni2Mn5N双相不锈钢的高温变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实验等方法研究了00Cr21Ni2Mn5N奥氏体-铁索体双相不锈钢(LDSS)在温度为850~1150℃、应变速率为5~50s-1,压下量60%的热变形行为及组织变化。结果表明,00Cr21Ni2Mn5N双相不锈钢的流变应力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该钢的软化机制与Zener-Hollomon(Z)参数有关,00Cr21Ni2MnSN双相钢的表观应力指数为4.82,热变形表观激活能(Q)为219 kJ/mol  相似文献   

16.
通过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0~0.034%Ce的超级双相不锈钢00Cr25Ni7Mo4N(%:0.016~0.020C、24.50~24.72Cr、7.06~7.18Ni、3.61~3.73Mo、0.26~0.27N)进行了950~1 200℃、应变速率5×10-3s-1的热拉伸和变形量60%、应变速率1×10~0s~(-1)的热压缩试验。结果表明,适量铈的加入能提高00Cr25Ni7Mo4N钢的热塑性,铈含量为0.012%时有最好的热塑性;铈含量为0.021%以上时,该钢的峰值应力低于未加稀土钢;铈的加入有助于钢提前达到稳态流变阶段。  相似文献   

17.
赵朴 《不锈》2005,(1):1-11
00Cr18Mo2铁素体不锈钢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发展潜力。本文介绍了对其耐蚀性能和冷轧薄板的力学性能的一些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00Cr18Mo2钢在弱腐蚀介质中有良好的耐蚀性,该钢具有优异的耐氯化物应力腐蚀(SCC)性能,在含氯化物介质中的耐局部腐蚀(点蚀、缝隙腐蚀)性能优于304不锈钢。为提高焊后耐晶间腐蚀性能,钢中需要加入适量的钛。00Cr18Mo2钢1mm厚冷轧板有良好的深冲成型性能和冲击韧性,其韧性-脆性转变温度低于-78℃,高温处理后板材的韧性-脆性转变温度可提高到室温附近(0~25℃)。根据试验结果,当1mm厚冷轧板用于制造非焊接设备时,在通常使用温度条件下可不必担心室温脆化问题;但用作焊接用途时,需要注意焊接热影响区的室温脆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热压缩和热拉伸试验方法,对节镍型双相不锈钢00Cr21Mn5Ni1N的高温变形抗力、高温塑性及高温变形时奥氏体相的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0Cr21Mn5Ni1N双相不锈钢在950~1 200 ℃之间变形时,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能,钢中奥氏体相量可以控制在适合热加工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合金元素对双相不锈钢2101耐点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2101系列合金的浸泡点蚀腐蚀速率在1.9~7.0 g/(m^2.h)之间,与304不锈钢在同一数量级;Mo是提高2101系双相不锈钢耐腐蚀性的关键元素,而N对耐腐蚀性的影响不大;点蚀起源和Thermo-Calc计算结果显示2101成分体系中,铁素体相是耐点蚀性较弱相,提高铁素体相耐蚀性是提高合金整体耐蚀性的关键;当Cr含量固定在21.5%时,Mo作为铁素体形成元素将在铁素体相中富集,提高铁素体相的耐点蚀性能,从而提高合金整体耐蚀性。  相似文献   

20.
《工程科学学报》2019,(2):246-253
研究锰元素对2205双相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锰质量分数的变化范围为0. 93%~1. 26%.分别采用化学腐蚀法、动电位极化法研究双相不锈钢2205的耐腐蚀性能,采用夹杂物自动分析技术研究锰对钢中夹杂物种类及数量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及夹杂物原位分析法观察化学腐蚀及电化学腐蚀前后钢中夹杂物及其周围钢基体的变化情况.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光光谱测定腐蚀产物的成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夹杂物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不同,(Mn、Si)氧化物以及(Mn、Si、Cr)氧硫化物在腐蚀液中更易溶解进而促进腐蚀,而(Cr、Mn、Al)氧化物却很稳定.锰的加入会促进钢中(Cr、Mn、Al)夹杂的析出,此类夹杂物不仅自身很容易被含Cl离子的溶液腐蚀,而且作为点蚀的起始点,促进了点蚀坑的形成,加快了基体腐蚀,最终导致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