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FW型W火焰锅炉高负荷下飞灰含碳量高、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在某厂300 MW机组的W火焰锅炉上进行了F层二次风的下倾改造,将导流板下倾角度固定为30°.改造后对锅炉进行了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和热态调整试验.结果表明:F层二次风下倾后炉膛火焰中心下移,炉膛燃尽区内烟气温度下降;高负荷加风困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烟气中CO体积分数下降为0,飞灰可燃物降低,锅炉效率提高了4.37%;F层二次风下倾改造后,锅炉的稳定性和经济性都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2.
以某厂600 MW对冲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该厂进行燃烧器低氮改造后,由于运行调整不理想,在高负荷工况下出现锅炉尾部A侧CO排放浓度较高,且屏过出口蒸汽温度偏差大的问题,经过现场分析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炉膛内氧量分布不均所致。针对低氮燃烧器的结构和布置方式,对锅炉的煤粉细度、配风方式和运行氧量进行了优化调整,调整后高负荷工况屏过出口A/B侧汽温偏差由28.4℃降低为4.4℃,优化后空预器进口氧量A侧为3.03%,B侧为3.04%,两侧基本一致,氧量分布比较均匀,空预器进口A侧CO浓度由1924.2 ppm降低到80.3 ppm,有效的解决了锅炉左右侧燃烧偏烧和O_2分布不均匀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电厂采用缝隙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高负荷下存在的飞灰含碳量高、屏式过热器超温严重、侧墙结渣严重、排烟温度过高及炉膛前后墙出现偏烧等问题,对锅炉的配风方式和炉膛出口氧体积分数等进行燃烧调整,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运行方式.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运行方式为中间二次风开度控制在85%,两侧二次风开度控制为90%,三次风开度减小到40%,内二次风保持原工况不变,外二次风开度增大至50%,炉膛出口氧体积分数控制在3%~3.5%,乏气缩孔开度关小至30%;优化后过热器超温问题得到解决,飞灰含碳质量分数降低了7.5%左右,排烟温度降低了8K左右,锅炉效率达到设计值,燃烧经济性显著提高,有效缓解了侧墙结渣和前后墙偏烧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锅炉受热面热偏差的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2号锅炉是采用美国CE公司技术,由哈尔滨锅炉厂设计和制造的我国首批600MW亚临界燃煤锅炉。由于热偏差大,分隔屏、后屏、再热器经常发生超温爆管现象。平圩发电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共同进行了技术攻关。通过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找出了超温爆管的原因。在改造方案中应用了可控涡强的计算方法,制定了从CD层开始二次风逐渐加大反切风、过燃风水平摆动的思路,并解决了分隔屏、后屏、再热器经常超温爆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卢福平  王虎  李国彬 《节能技术》2021,39(3):256-260
某电厂150 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运行过程中存在床温偏高,床温均匀性较差,直接导致锅炉NOx原始排放量高,脱硫脱硝单耗偏高,屏式过热器壁温偏差较大等问题.在与锅炉厂研讨分析后得出煤质变化、布风不均及二次风分级燃烧效果不佳是主要原因.为此在电厂锅炉上实施布风板风帽分区及二次风深度分级等改造.改造项目实施后,锅炉运...  相似文献   

6.
HG1025-PM7锅炉再热器超温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东森  王得学  陈朝松  丁士发 《动力工程》2003,23(5):2638-2642,2689
华能德州电厂3号锅炉由于四角切圆残余旋转,造成炉膛出口较大的烟气偏差。加上结构因素造成同屏热偏差,两者叠加导致锅炉再热器部分管壁超温而爆管。文中结合超温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现场改造效果表明:实施三次风反切、部分二次风反切、局部管子短路等综合措施。有效解决了3号妒再热器的超温问题,为解决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热偏差而引起的超温问题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7.
神华亿利4台69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投运以来存在屏式过热器超温等现象,影响了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分析了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造方案,将一片低温过热屏和一片中温过热屏改为水冷蒸发屏,增加炉膛水冷壁的受热面积,减少屏式过热器的受热面积,并通过燃烧调整优化锅炉运行参数,改造结果显示锅炉各项参数基本能够达到了设计要求,改造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切圆锅炉上半二次风递增反切分隔屏偏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300MW逆时针切向布置燃烧器锅炉在不同二次风反切方式下分隔屏向左偏置一定角度时,炉膛、烟道气流流动特性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器上半部分二次风递增反切分隔屏偏置一定角度的燃烧技术能显著改善烟道偏流现象,可防止过大热偏差引起的高温对流受热面超温、爆管,同时能降低炉内燃烧器区域结渣程度、减少NOX生成,且改造方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某台采用四墙布置燃烧器切圆燃烧的600 MW超临界锅炉进行了优化调整试验和数值模拟,对锅炉存在的水冷壁严重结焦、超温爆管、炉膛出口速度及烟温偏差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锅炉炉膛出口左、右侧存在速度与烟温偏差,燃尽风的投切对炉膛出口气流速度分布影响很大;提高一次风率对提高制粉系统出力有利,但过高的一次风率(40%以上)是导致锅炉发生水冷壁结焦和局部超温爆管的主要原因;一次风率控制在设计值36%左右,锅炉的运行状态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多台巴威BWB1025-18. 3/M型锅炉在高负荷运行期间发生脱硝设备入口烟温超温报警,其中2台锅炉还存在过热器减温水水量过大问题。通过将光管省煤器改造成H型省煤器,解决了高负荷期间,脱硝设备入口烟温高问题;通过一级过热器和省煤器联合改造,解决了脱硝设备入口烟温高和过热器减温水水量过大问题。对两种设备改造方案的介绍和经济性分析,力求给同类型设备改造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对某发电厂200MW机组超温爆管进行的研究中发现,在尾部竖井中布置有分隔墙,低温过热器和低温再热器分别布置在分隔墙两侧,利用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汽温的锅炉中,再热器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过热器的运行情况。本文以该类型锅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再热器面积改变对过热器运行的影响规律,并提出通过适当养活再热器受热面来缓解过热器超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自然循环锅炉启动过程中过热器超温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热量平衡原理,提出了一种简单直观的计算分析计算方法对锅炉启动过程中的过热器超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化证。其结论与实际的测量结果一致。该结论揭示了锅炉启动过程中过热器超温的实质,对过热器超温机理的研究和提出解决过热器超温的措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1 025 t/h锅炉再热器管壁超温、减温水量大的问题,通过现场试验、数值模拟和热力计算等方法,分析管壁超温和减温水量大的原因,提出燃烧调整和受热面改造方案。研究表明:该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管壁温度存在较大偏差,烟道中间及右侧部分管壁超温,原因在于炉膛出口的烟温偏差;通过将燃尽风由四角均匀配风调整为左侧风门开度50%、右侧风门开度100%,降低了炉膛出口左右两侧的烟温偏差,进而减小了再热器出口的壁温偏差;针对锅炉再热器、过热器减温水量大的问题,进行二次风优化调整,当二次风正塔配风时炉膛出口温度比二次风均等配风和束腰配风时有所降低,有利于降低减温水量;该炉二次风配风优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减温水量大的问题,为此提出减少再热器、过热器受热面及增加省煤器受热面的改造方案,使减温水量在不同负荷下均能满足锅炉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4.
乏气送粉锅炉煤粉浓度软测量技术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金林  沈炯 《热能动力工程》2001,16(2):175-178
锅炉燃烧过程中,喷燃器出口煤粉浓度不均将会导致炉膛火焰中心偏斜,从而引起炉膛气流冲刷后墙及右墙,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出现局部超温,结焦的现象。因此准确测量各风管中的煤粉浓度并指导调节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非常重要,为此,必须寻找一种简单,高效,实用而且适合工程应用的煤粉浓度测量的方法。对于热风送粉锅炉的煤粉浓度测量,国内外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到了工程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乏气送粉方式下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根据风粉混合前后压力差大小计算粉煤浓度的新方法,并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煤粉浓度计算值与混合压差呈很好的对应, 说明能量法理论计算公式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锅炉稳定工况和动态工况的试验,综合分析了过热器、再热器受热面在不同运行工况的壁温状况,为解决过热器,再热器超温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北美,计算流体力学(CFD)正大量应用于各类锅炉的设计和改造。文章介绍了CFD模拟在碱回收锅炉改造中的应用,通过计算机模拟以改进碱回收锅炉燃烧空气系统,可以提高锅炉的出力和效率、改善过热器的积灰、节省改造成本,减少了资金浪费和停工检修的风险,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300MW高炉煤气与煤粉混燃锅炉热力特性及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炉煤气与煤粉混燃易发生过(再)热器超温、飞灰含碳量高等问题,对某300MW机组四角切圆高炉煤气/煤粉混燃锅炉进行了热力特性计算,并对掺烧高炉煤气后机组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掺烧高炉煤气后炉内温度降低,烟气量增加,辐射吸热量减少而对流吸热量增加,炉膛出口烟温及其后受热面区域的烟温升高,排烟温度升高,锅炉效率降低;掺烧高炉煤气后厂用电率有所升高,但发电煤耗降低,使发电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8.
锅炉燃烧调整对NOx排放和锅炉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2台典型的1025 t/h锅炉上进行了燃烧调整降低NOx排放浓度的试验研究,通过改变过量空气系数、辅助风配风方式、运行负荷和制粉系统运行方式等,测定了锅炉尾部烟道NOx排放浓度,分析了锅炉运行工况、运行方式对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过量空气系数,烟煤锅炉NOx减排效果比贫煤锅炉好得多;降低负荷,烟煤锅炉的NOx排放量降低值较大;缩腰式配风的NOx排放浓度比均匀配风方式约降低10%,制粉系统的运行方式影响炉内燃料的燃烧状态和温度分布,也影响NOx的生成和排放.在不降低锅炉效率的前提下,调整燃烧工况,可降低锅炉排放NOx浓度1O%~20%.  相似文献   

19.
水煤浆是新型洁净燃料,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山东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2.8MW热水锅炉改烧水煤浆的工业应用中,锅炉燃烧稳定,燃烧效率高,低负荷稳燃能力良好。本文对水煤浆在炉内燃烧过程,火焰中心,火炬长度,结渣特性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屏间热偏差在线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热偏差计算方法为基础,采用全局寻优方法,根据当前的负荷、磨煤机组合、燃烧器摆角、各层配风方式、末级过热器和再热器热偏差状况,对运行状况进行优化评判,从而降低管壁温度峰值,控制管壁超温幅度和超温时间,进而减缓氧化皮的生成速度,使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得到双重保证.通过在某600 MW超临界锅炉上的在线优化运行,表明锅炉末级过热器屏间热偏差系数最大约为1.2,比以往的最大热偏差系数下降了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