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魏力敏 《包装工程》2021,42(22):347-351, 358
目的 围绕新时代、新形势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老字号品牌形象的树立,从"工匠精神"的视野对老字号产品包装设计进行研究.方法 以品牌形象和视觉传达设计理论为基础,针对老字号产品包装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存在的部分品牌视觉形象老化的现象,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造物理念展开老字号产品包装设计的内在文化、外在视觉形象和包装功能之间的整体性研究.结论 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理念采取扎根传统文化、反映主流文化、尝试体现潮流文化的"喜新恋旧"文化策略;遵循"立象以尽意"的产品包装形象设计原则和"器以用为功"的产品包装容器造型设计原则开展老字号产品包装设计,较好实现产品包装所属功能的优化和助力老字号品牌形象的更新与重塑.  相似文献   

2.
基于品牌设计的汽车前照灯造型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燕 《包装工程》2015,36(18):87-91
目的基于品牌设计理念的汽车前照灯造型设计的创新方法和设计策略研究。方法在分析前照灯设计重要性的基础上,运用品牌设计理念,以知名汽车品牌产品为分析对象,提出以前照灯塑造品牌家族形象的具体造型方法,并以实际案例说明在车灯设计开发中,品牌共性与产品个性在前照灯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品牌形象与流行形象在前照灯设计的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结论在前照灯设计开发中,要以"塑造品牌形象"为重心,在设计应用中需要综合权衡"品牌共性与产品个性"以及"品牌形象传承和时代形象塑造",根据品牌自身的发展脉络,制定造型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正军  陈慧姣 《包装工程》2021,42(22):251-256
目的 探讨耦合机制下传统村落品牌形象设计的方法,指导传统村落品牌形象设计实践.方法 运用耦合分析法与符号构建法,分析传统村落品牌形象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耦合关系,通过耦合受众感知,构建传统村落品牌形象的受众认知度;耦合地域特色文化,构建传统村落品牌形象的核心内涵、独特性与识别性;耦合传统村落品牌形象应用场景,构建传统村落品牌形象的实用价值与品牌力量.结论 通过对耦合机制下传统村落品牌形象设计方法的研究,避免村落形象设计趋同化,彰显传统村落基因魅力,塑造个性显著的传统村落品牌形象,在提高受众认知度的同时,提升传统村落影响力与综合竞争力.将研究方法应用到赫图阿拉满族传统村落品牌形象设计实践中,使研究理论更加科学合理,并为其他传统村落品牌形象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徐燕 《包装工程》2011,32(20):8-11
分析了药品包装中的品牌形象,结合药品包装在药品品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药品包装进行品牌形象的传播是一条可以充分利用的策略。即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策略来传播:在确保药品疗效的前提下通过包装的品牌视觉要素设计传达品牌形象;通过包装的使用方式设计提升品牌形象;找准包装中的品牌承诺点,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从而维护患者的品牌忠诚度。  相似文献   

5.
黄军 《包装工程》2007,28(8):145-147
针对旅游地形象的相关问题,从品牌形象视觉设计的角度,结合旅游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和分析旅游地品牌形象差异化的核心--地域性对于旅游地品牌形象视觉设计的影响和作用,探讨以地域性特征为核心的旅游地品牌形象视觉设计的路径和方法,提出了突显地域性特征的视觉设计策略,并将其导入视觉系统进行设计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对当前旅游品牌形象的构建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探索兰州土特产包装设计中存在的若干个问题,寻求"一带一路"背景下兰州土特产包装设计应符合时代和经济发展的理念,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从而提升兰州土特产品包装设计的品牌形象和效益。为兰州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马鑫  刘维尚  刘金得 《包装工程》2021,42(20):238-245
目的 基于消费者需求、运用体验思维提升连锁超市自有品牌形象,促进"兴龙广缘"企业发展.方法 通过梳理连锁超市自有品牌形象体验触点,剖析现代消费体验需求下的品牌体验与传播范式更新作为指导,对实践案例"兴龙广缘"自有品牌进行痛点分析,提出现代消费场域下品牌形象提升策略.结论 连锁超市自有品牌发展需要贯通设计思维、产品思维与体验思维,关注当下消费需求:在品牌视觉语言层面上,从单一的品牌标识印记到系统的品牌符号体系;在产品层面上进行多层级档次区分,以此辐射现代消费群体多层次需求;在品牌触发路径层面上进行线下店铺内多感官体验传播,线上多渠道数字化升级,从传统的口碑式传播到互动体验营销,以此提升品牌形象与竞争力,助力我国连锁超市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设计中的"中国风"现象入手,分析了中国的土特产包装设计,具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当地经济、促进文化交流的主要功能,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风"现象下,土特产包装过于简陋、缺乏创新、包装过度等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应该从立品牌形象;深入了解地方风土人情;再设计、再创新;提倡绿色包装设计,从这四个方面来改良当今中国的土特产包装设计。  相似文献   

9.
VI 设计在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宝成  郑颖 《包装工程》2013,34(22):6-8,19
概述了城市VI 设计的内涵和作用,分析了我国城市品牌形象发展的现状,探讨了一些城市在构建城市品牌形象中常见的诸多问题,从而说明VI 设计在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城市自身特征,通过实例分析了在我国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中VI 设计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VI 系统在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中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包装与设计》2021,(2):52-61
在2020年"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的金奖作品中,日本札幌市新琴似区民间舞团"新琴似天舞龙神"品牌形象以贯穿其中的汉字符号"天"与水彩风格的"红朝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件金奖作品出自日本arica design inc.设计总监——来自北海道札幌的年轻设计师早坂宣哉. 北海道的多学科设计师 从出生、求学、工作到成家,可以说早坂宣哉的人生轨迹一直都在北海道.在早坂宣哉看来,北海道设计产业的一大特点,就是每位设计师都要身兼多重角色:北海道的设计团队通常不是由一个个精通单一技能的设计师组成的,常常一个设计师要负责大部分工作,因此也需要掌握各种技能——早坂宣哉就是这样: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室内和空间设计、导视设计、电视广告和宣传视频的编辑和指导、网页设计、制服设计……他样样皆会、样样都做.也正因如此,由早坂宣哉设计的品牌形象常常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易于进行品牌管理,很少出现品牌形象不清晰、不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品牌调性下的手机材料品质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橙  赵江洪  赵丹华 《包装工程》2017,38(8):142-146
目的针对产品材料品质感问题,以品牌调性为基础,研究材质材料选择和搭配的品质感设计方法。方法采用用户实证研究方法,以品牌调性定义的质感感性语义词为实验语义词,以市场调研而来的手机背壳热门材料或未来趋势材料为具体实验测量对象,对实验材料样本进行感官语义词测量,利用SD法分析实验数据,提出品质感提升的搭配设计方案。结论基于品牌调性,提升产品CMF品质感,使得产品CMF设计不仅满足了用户心理需求,而且增加了产品的品质感和品牌家族性。  相似文献   

12.
当代企业形象设计与品牌整合设计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有生 《包装工程》2011,32(24):133-135,142
通过分析当代企业形象设计和品牌整合设计的构建因素,阐述了企业形象设计和品牌整合设计的相关思想,并从整合的高度诠释了企业形象设计与品牌整合设计的异同。从而提出在进行企业形象设计和品牌整合设计时,除了要从通常的市场角度和美学角度考虑外,还要崇尚科学发展观,才能保证企业形象设计和品牌整合设计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晓坚  袁佳琦 《包装工程》2021,42(2):223-227
目的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竞争力。基于品牌战略的思考,以明心陈皮包装设计为契机,探讨在品牌策略指导下整合包装设计的解决方案,借助合理的包装形式提升产品附加值。方法在品牌策略的指导下,从整合设计理念出发,以理论结合实践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对明心陈皮品牌的实地调研以及包装设计,探讨整合包装设计理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系。结论在品牌策略下,整合包装设计将是一种颠覆性和创新性的设计,将品牌策略下整合的包装设计理念导入包装设计中,让设计师从大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塑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包装产品,借助合理的包装形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塑造全新的品牌形象,带动品牌整体升级。  相似文献   

14.
董可然  宋方昊 《包装工程》2020,41(20):274-279
目的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品牌色彩形象成为商品营销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商品品牌色彩的研究越来越趋于专业化,模式化的色彩品牌战略不能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文化需求。将地域色彩观与品牌设计相结合,能够打造出具有地域化、情感化特征的色彩品牌形象,展示出该品牌的独特性,并获得特定地域内销售对象的情感认同。方法 基于日本PCCS表色系统的剖析方法,以日本市场的爱马仕橱窗色彩设计分析为例,结合日本消费者的色彩审美偏好,剖析爱马仕品牌如何针对日本消费者进行橱窗色彩设计。结论 指出了爱马仕橱窗设计中色彩品牌战略的表象层、情感层和战略层的色彩品牌框架,从而建立了一种基于东方色彩审美的色彩品牌战略结构模型。通过对典型品牌案例色彩品牌战略构建的分析,以期为色彩设计同行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周东梅  冯信群 《包装工程》2023,44(10):278-285
目的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陶瓷类项目制定专属的品牌设计策略,激发非遗陶瓷类项目的活力和潜力,使其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振兴和促进非遗陶瓷文化健康持续传承。方法 在国家提倡对传统技艺类等非遗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的背景下,品牌化是非遗陶瓷类项目市场化运作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目前陶瓷市场品牌设计多从商品的角度展开,忽略了陶瓷具有的艺术品属性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分析陶瓷具有商品和艺术品二重性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将艺术品属性的特殊性作为制定品牌设计策略的重要因素。将艺术品的个体性、创新性、自主性特点,转化为品牌设计策略中标签化的市场策略、创新性的形象策略和自主性的地域策略。结论 制定非遗陶瓷类项目品牌设计策略时应注重陶瓷的二重性,根据其二重性特点架构的品牌设计策略更吻合陶瓷的产品属性,可以有效地增加品牌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世界可称为色彩的世界,人们在感受色彩魅力的同时,也感受着色彩经济那震撼人心的力量。接踵而至的“色彩经济时代”,让色彩与人们生活浑然一体。在现代品牌推广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色彩学家伊顿曾说色彩是一种力量。颜色对于人的心灵有一种作用,它能够刺激感觉,可以使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作出适当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吴云  胡红忠  吕顺玲 《包装工程》2020,40(24):319-323, 336
目的 通过分析江西省新图书馆的品牌设计的内容与特征,发现如何合理运用设计的力量,结合当代审美的变化,促进新型图书馆品牌形象的建立与推广,已成为新时代下江西省新图书馆进行战略转型和升级的重中之重。方法 深入分析江西省新图书馆品牌设计的内容与实践,以图书馆的标志设计、建筑设计和导视系统设计为着眼点,并结合创新策略和构想,为新时代下江西省新图书馆品牌形象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提供建议。结论 基于对江西省新图书馆品牌设计的应用现状分析,进一步对江西省新图书馆的品牌推广提出了倡议与构想,将创新和科技作为了重要驱动力,吸引了更加年轻化的市场群体,并论证了新时代下公共图书馆优化升级品牌形象和推广方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李津臣  李然 《包装工程》2021,42(8):175-183
目的 以中国民族汽车品牌下的SUV汽车造型设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从造型基因、品牌意象,以及东西方汽车设计理念的视角,探究我国民族品牌汽车的设计思想.方法 选取国内外行业中具有设计代表性且已取得良好市场销量的汽车案例,分析汽车个体及其家族造型的设计特点与规律,对比东西方设计理念下的典型汽车设计案例,寻找适合中国民族品牌汽车的发展方向.结果 在东西方设计理念融合的大环境下,设计了一款具有东方民族意象感的汽车方案.结论 归纳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中国民族品牌汽车造型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对如何提升汽车自主品牌形象、传达中国民族文化、增强本土品牌汽车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或启示性.  相似文献   

19.
杨波  吕中意  武秋雨  李柏春 《包装工程》2023,44(24):101-111
目的 基于品牌意象与多维KE模型完成农机装备外观设计研究。方法 以KANO分析明晰品牌意象,建立外观设计目标;以多维KE模型解构外观特征,运用层次分析确立主特征及其权重,建立关键特征框架;基于目标、主特征与工程技术要素相关分析,建立外观设计质量功能配置屋;以发散性创新与收敛性优化递进思路完成农机装备外观设计。结果 建立了KANO分析、多维KE模型、层次分析、质量功能配置理论融合应用的农机装备外观设计策略。结论 基于品牌意象与多维KE模型的农机装备外观设计有助于建立该类产品统一鲜明的族群形象,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助力农机装备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物质文化的丰富激发了人们对基本生活资料之外的流行文化的关注,品牌文化的强化加之互联网的推波助澜更是推动了IP形象的生成。一个好的IP形象已经日渐成为成功品牌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文章拟通过调研和分析如今几个成功的咖啡品牌IP形象,来寻找IP形象与品牌自身更好结合的途径,并最终将这一方法及原则运用到咖啡品牌的IP设计与传播中,希望通过IP设计为品牌获得更大的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